乌美娜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分析教学问题 — 确定教学目标 — 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 — 试行评价和修改方案 — 实施、评价
系 统 理 论
教学理论 学习理论 传播理论
优化的教学效果
质量好 效率高 吸引人
教学设计是综合、交叉的学科



教学

理论


教学

技术

教学 管理
管理科学/ 工程学
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
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
教学设计是什麽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是什麽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资源和过程进行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的理论与实践》
设计
开发
运用
理论
促进学生学习的 资源和过程
实践
评价
管理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 析教学中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教学设计基本前提
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导向
明确学习者要学什么 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或潜能 好的教学发生在每个学生的身上
教学设计不仅关注系统化过程, 还要注意每一要素细节处理的特 殊性
教学设计的成功依赖于设计过程中 信息处理的准确性
学习者不仅向教师学习,还可以从 不同的媒体资源中学习
目标、学习活动、评定的协调一致 目标是学习活动、评定和决策的驱 动力 没有唯一的 “最好的” 设计教学 的方式
事实 概念 程序 原理 记忆 应用 发现
阐明学习目标的意义
目标的阐明
对课程 对学生
提供能力为基础的框架 提供课程方向和稳定性 有利激发学习动机 减轻情绪焦虑 检查自己的尺规
对教师 对交流 对机构
目标的阐明
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 选编合适的教学资料 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评定
师生与家长、社会间意义明确 的交流 统一评教评学的依据
态度
动作技能
评价 综合 分析 应用 理解 知道
认知领域

教育目标分类
智 力 水 平 低
个性化 组织化 价值判断 反应 注意
情感领域
教育目标分类
价 值 连 续 内 化 过 程
创新 适应 复杂反应 机械动作 有指导反应 准备 知觉
动作技能领域
教育目标分类
动 作 技 能 水 平
目标的阐明
梅里尔成分展示理论
开发
确定目标
终极目标
使能目标
具体方法
学习 教授 媒体
评估
测试原型
进行试验
搜集评价数据
分析结果
目标 方法 评估技术
模式及特征要素
组织管理
任务 职责 时间表
建立原型
教学材料 评估材料
实施/循环
检查 决定 行动
西尔斯模式
项目管理
模式及特征要素
任务 分析
教学 分析
目标和 测试题
需求
反馈和交互
分析
形成性 评价
构建教学环境
二种基本教学策略
优 点:
信息加工强度大 短期内使学生学习较多材料 可带来更集中、有效、可预
测的学习结果 适用先决知识、技能或学习
策略有限的学习者
二种基本教学策略
缺点:
学习者投入智力活动少 信息加工不够深入 缺乏挑战性、刺激性 缺乏个性、独立性和动力
学习内容分析
5.3
说明编写学习目标的主要方法
教学目标系列列表法
学习内容分析
认知目标
知识点 层次 知道 领会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
学习目标阐明
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能做 什么的一种明确表述,即具体表明学习者 行为或能力的变化 学习目标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 和测量
材料 开发
教学策略 和
传送系统
总结性 评价
实施 和 维护
模式及特征要素
教学设计模式的共同特征要素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学习目标阐明 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 设计成果的评价
建立需要 的模式
一般模式
修改
模式及特征要素
学 习 需 要 分 析
学习 内容 分析
学 习 目
教 学 策
前期分析 为什么
目标
是什么
策略
如何做
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 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 织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具有指示性和灵活性,不具有规定 性和刻板性
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在一定情况下, 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体系
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
教学策略的制定
学与教的理论作依据 从教学目标出发 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 适合教学对象的特点 考虑当地教学条件的可能性
A
C
图片时,应能将卷云、层云、积
B
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准确率
达90%。
D
目标的阐明
内外结合表述法
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表述(知 道、理解、欣赏、尊重),然后列 举反映这些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 为表现
目标的阐明
[例]……领会余弦定理…… a 会画图说明这一定理的条件
和应用背景
b 会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推出 这个定理
作为教学目标具体化的一种可能的 补充
目标测试题编制
学习目标编写完成时是良好时机
测试目的和评定模式
测试目的 鉴别学习中差距, 确定学习能力水平
比较学习者的能力
评定模式 标准参照评定 常模参照评定
评定方法
真实环境下的观察
目标测试题
模拟环境下的评定
测试
回忆性 识别性 结构化回答
教学策略的制定
目标的阐明
“我尊敬那些清楚地知道他们目 的的人。世上所有的不幸,大部分 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发生的,人们并 不知道他们的目标。他们肩负建设 一座塔的使命,但在打基础时并不 比搭一个窝棚花更多的力气 ”
歌德
学习目标分类系统
目标的阐明域
加涅学习结果 言语信息 智力技能 认知策略
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对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 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以 及对有关学科内容的认识与态度
先决技能 目标技能 态度
先决技能预测
学习者分析
起点线
以起点线以下的知识、 技能作为先决技能, 并以此为依据编写预测题
目标技能预测
学习者分析
起点线以上的知识 和技能为目标技能, 编制预测题
起点线
策 组织策略 略 传递策略
管理策略
评 价
模式及特征要素
目标、测试条目
编写和产生教 学方案与材料
形成性评价 修改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需要 教学环境
学习者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需要 教学环境
学习者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 期 望
现状
确定学习需要
教 学 选媒
教 形成性评价 学 设 计


择体 成
学习 者 分析
的 阐 明
的 制 定
和的 利 用
果 的 评 价 总结性评价
模式及特征要素
教学设计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前端分析) 如何达到目标?(策略、媒体) 如何知道已经达到目标?(评价)
分 教学背景 析 学习者
学习任务
各种 分类 理论 和方 法
认知领域 教学目标
情感 动作 技能
ABCD法 A B CD
内外结合 分析法
教学目标系列列表法
目标编号
教学目标
5.0 5.1 5.2 5.2.1 5.22 5.2.2.1 5.2.2.2
能编写规范教学目标 列举理由 阐释教学目标分类学说 各种分类理论和体系 认知领域教学目标 知道 理解
设计是由目的指引的过程,该过程 就是构想实现某种新的东西
教学设计针对的是特定的、实际的
学习目的,力求创作某种新的教学材料 或学生在其中学习的系统
教学设计是一门应用、连接学科
教学设计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操作性、实践性强
教学设计是作科学决策的学问
纯经验的 传统方式
教学工作科学化
教学设计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基本前提 教学设计的模式和要素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教学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 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
考虑教师自身的条件
两种基本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制定
学是一系列内部信息加工过程 教是一系列外部的促进信息加工的过程
替代性策略 生成性策略
替代性策略
supplantive strategies
二种基本教学策略
教师 指明教学目标
组织内容、排序、重点、迁移 提供教学活动 吸引学生注意
较多地为学生加工信息
态度分析
学习者分析
方法:利用态度表进行问卷调查
采访、面试、座谈、
观察
学习风格:
学习者分析
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和对刺激 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反映 学习者个性特点的心理特征
— 具有稳定性 — 具有个别差异性和独特性
注意:
学习者分析
各种学习风格都有自身的优缺点, 无绝对优劣之分。承认、尊重学生学习 风格存在差异,因材施教,因风格而教,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目标编写方法
ABCD法(行为主义观) 内外结合法(认知观) 表现性目标表述法
……
目标的阐明
目标的阐明
ABCD 法
采用行为术语的编写方法
A
对象 Audience
B
行为 Behavior
C
条件 Condition
D
标准 Degree
目标的阐明
[例] 初中二年级学生在观看各种云的
差距
分析差距原因,确定问题性质
分析解决问题的资源与约束条件
确定优先顺序
阐明总教学目标
学习需要分析
内外结合学习需要分析法:
社会需求
教学目标 提出的 期望值
学习者 现状
对照比较 调整目标
对照比较 找出差距
注意:
是学习者的差距与需要,不是 教师的需要
要以学习结果描述差距,而不 是用过程、手段
避免在确定问题前就去寻找解 决方案
教学环境分析
学习环境分析
对学习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
学习环境因素 支持环境因素
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的重要性
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认知过程 学习者已有才能是学习必需的内部条件 学习者信息将影响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
学习者特征
学习准备 学习风格
学习者分析
分类方法一
共性 稳定
个别差异
变化
分类方法二
认知特征 情感特征 社会特征 生理特征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是对学生从初始能力转化 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先决知识、技能、 行为和经验及其上下、左右关系进行分 析的过程(建立目标体系)
选择内容,确定广度和深度 指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安排顺序
三种关系
生成性策略
二种基本教学策略
Generative Stratagies
学习者
按自己的需要和风格
形成教学目标
自己组织内容、顺序、重点、迁移
自行决定活动
自己控制信息加工
构建自己的学习环境
二种基本教学策略
优 点:
信息加工深入,学习效果好 激发兴趣、动机 学习策略得到使用、练习与修正 学习结果因人而异、高度个性化
每一类需要的智力水平不同
每一类需要的学习条件不同
测试目标达成度方法不同
学习内容分析
基于精细理论的内容分析法
采用“概要”和“细化”两个分析 过程,逐渐具体、深入、完善
教学目标系列化图示法 编写规范的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分析
列举使用具体 教学目标的 理由
阐释教学目 标分类学说
说明编写学习 目标的主要方法
教学设计的模式和特征要素
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过程模式
以教学产品为中心的教学 设计过程模式
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过程模式
肯普模式(1996)
教学问题
模式及特征要素
模式及特征要素
I D I 模式 ( 1971 )
确定 问题
明确问题
预测需求 建立优先次序 阐明问题
分析环境
学习者 条件 相应的资源
二种基本教学策略
缺 点:
对学生记忆力有较高的要求 成功依赖于学习者拥有策略的宽广度 易导致认知超荷、情绪受挫折
二种基本教学策略
两种教学策略的平衡
替代性策略 减轻认知负荷
生成性策略 提高加工效果
时间、能力、动机 先前知识 认知策略 任务紧迫性
学习者分析
学习准备
新的学习开始时,已具有 的 知识、技能、情感水平和心理发 展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一般特征 初始能力
学习者分析
学习准备 :一般特征
对从事该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 生理和社会特征
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生 活经验、工作经历、学习动机 及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等
学习准备 :初始能力
c 能叙述“余弦定理”和“正弦定 理”的区别
目标的阐明
[例]...学生热爱集体...
— 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种活动 — 主动参加教室的卫生工作 — 准时参加班级会议、并踊跃发言 — 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 支持有利于集体的建议 — 乐意承担班委会布置的任务
目标的阐明
表现性目标表述
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 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 中习得什么。
学习内容分析
三种观点
学习内容分析
布鲁纳 加涅 奥苏贝尔
螺旋式
直线、层级 渐进分化 综合贯通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结果分类

信息加工分析

先决技能分析

归类分析

图解分析

基于精细理论的内容分析

……
确定学习结果类型
学习内容分析
认知(鉴别、概念、规则、 问题解决、认知策略)
情感、态度 动作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