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相关知识:肖邦的最后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相
关知识:肖邦的最后人生
由于远离祖国和亲人,思乡之情和对祖国波兰前途的深刻担忧一直在折磨着肖邦,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
肺病久治不愈,日渐恶化,稍一走动就虚汗如雨,弱不禁风。
一八四八年二月十六日,肖邦在巴黎举行了他最后一次音乐会。
那天,音乐厅布满鲜花,音乐会的票在几天以前就已预售一空。
演出前,肖邦是被人用一顶轿子抬上后台的。
虽然他已虚弱得难以支撑,但是那天晚上他的演奏依然是那么出色,扣人心弦,像他风华正茂时演奏得一样充满生气和诗意,优美而动人。
当他用尽全身力量弹出最后一个音符时,听众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了。
肖邦把手指从琴键上移开,擦去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慢慢从钢琴旁站起身来。
这时,静穆的音乐厅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向肖邦袭来。
过度的辛苦和兴奋,肖邦只觉眼前金花飞闪,一切都在晃动,人们连忙把他搀扶下去。
音乐会的第二天,肖邦的病情就加重了:发烧,气喘,极度虚弱。
给肖邦看病的医生感到这对一个重肺病患者不是一个好兆头。
而这
1 / 3
时,正是一八四八年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之时。
巴黎人民反对暴君、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烈火已熊熊点燃,肖邦躺在病床上,望着映在窗玻璃上的火光,倾听着远处枪炮轰鸣和大街上自由万岁的口号声。
没过多久,革命的烈火已蔓延到整个欧洲,人们奔走相告:柏林革命了,维也纳革命了,意大利米兰人民赶走了奥地利侵略者。
密茨凯维奇正在组织波兰军团。
波兰的波兹南地区爆发了起义病弱的肖邦听到这些消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波兰祖国又有了希望。
有的波兰同胞要回国去参加战斗了,肖邦感慨万分,不管医生怎样劝阻,他坚持要到车站上去为他的同胞送行。
从车站回来,心情的激动、行动的劳累使他严重的肺病进一步恶化了,他的心脏急剧地跳动,大口大口地喘息着。
他在病痛中延缓了一年,一八四九年十月,三十八岁的钢琴诗人肖邦离开了人世。
遵照肖邦的遗嘱,他的朋友们取出十八年前从波兰带来的银杯,把杯里保存了十八年的祖国泥土撒在了他的棺木上。
他一生想念祖国,死了也要嗅着祖国泥土的芳香离去。
遵照肖邦的遗嘱,他的朋友们又把他的心脏装在一个匣子里,从巴黎运回到波兰。
赤子之心只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得到安息。
肖邦的心脏被安置在华沙的圣十字大教堂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占领了波兰。
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波兰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把盛有肖邦心脏的匣子珍藏起来,使它免于遭受德国侵略者的破坏。
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七日,肖邦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那天,肖
---------------------------------------------------------------范文最新推荐------------------------------------------------------ 邦的心脏又被庄严地迎回到古老的教堂里。
肖邦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心永远在祖国人民中间跳动,他的音乐成为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了世界人民。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