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江苏)二轮专题提升练: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物质的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物质的量
一、小题对点练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
1.(2014·南通三调)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
A.98 g H2SO4和H3PO4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4N A
B.1 L 1 mol·L-1的硫酸与高氯酸(HCl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4N A
C.33.6 L NO2溶解于足量的水中得到硝酸溶液,溶液中NO-3数目为N A
D.32 g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N A个电子
解析选项A,H2SO4和H3PO4的摩尔质量均为98 g·mol-1,故1 mol H2 SO4和H3PO4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4N A,A项正确。
选项B,硫酸和高氯酸溶液中除硫酸和高氯酸外,还有大量的水,故1 L 1 mol·L-1的硫酸与高氯酸(HCl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都远大于4N A,B项错。
选项C没有指出是标准状况,C项错。
选项D,Cu与硫反应生成Cu2S时,64 g Cu失去N A个电子,D项错。
答案 A
2.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共1 mol,阴离子数目为N A~2N A
B.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2N A
C.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 A
D.FeCl3溶液中,若Fe3+数目为N A,则Cl-数目大于3N A
解析根据Na2O和Na2O2的结构可知,1 mol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无论二者比例如何,所含阴离子数目均为N A,故A错误;二氧化氮能转化为四氧化二氮,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2N A,故B错误;合成氨的反应
是可逆反应,所以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N A,故C错误;由于Fe3+在溶液中发生
水解,故FeCl3溶液中,若Fe3+的数目为N A时,溶液中的Cl-数目大于3N A,D 正确。
答案 D
3.(2014·徐州三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NH3分子数为2N A
B.标准状况下,4.48 L N2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2N A
C.常温常压下,1 mol NaHSO4晶体中含有2N A个离子
D.标准状况下,1 mol Fe与22.4 L 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解析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N A个NH3,A项错误;0.2 mol N2中含0.6N A个共用电子对,B项错误;NaHSO4晶体由Na+和HSO-4构成,1 mol NaHSO4晶体中含有2N A个离子,C项正确;标准状况下,1 mol Fe与22.4 L Cl2反应时,Cl2的量不足,1 mol Cl2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D项错误。
答案 C
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0 ℃、1.01×104 Pa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常温常压下,14.9 g KCl与NaClO的混合物中含氯元素的质量为7.1 g
C.50 mL 12 mol·L-1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加热反应,生成Cl2分子的数目为
0.15N A
D.某密闭容器中盛有0.2 mol SO2和0.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解析0 ℃、1.01×104 Pa不是标准状况,22.4 L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 A,A项错误;KCl与NaClO的摩尔质量相同,均为74.5 g·mol-1,14.9 g KCl与NaClO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含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其质量为7.1 g,B项正确;50 mL 12 mol·L-1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加热反应,随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反
应停止,盐酸不能完全反应,生成Cl2分子的数目小于0.15N A,C项错误;SO2与O2反应生成SO3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0.4N A,D项错误。
答案 B
5.(2014·南京盐城一模)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有C—Cl键数目为0.2 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中含有的3517Cl数目一定为0.2 N A
C.常温常压下,4.4 g CO2与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 N A
D.80 mL 10 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的Cl2分子数为0.2 N A 解析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选项A 错误;组成氯气的原子还含同位素3717Cl,选项B错误;CO2与N2O的摩尔质量相等,都为44 g·mol-1,则44 g CO2与N2O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原子总量为0.3 mol,选项C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而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故盐酸一定有剩余,生成的Cl2一定小于0.2 mol,选项D错误。
答案 C
6.(2014·苏锡常镇一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NO和11.2 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通入足量H2O或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 N A C.0.1 mol的白磷(P4)或四氯化碳(CCl4)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 N A
D.在精炼铜或电镀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铜32 g时转移的电子数均为N A
解析NO和O2反应生成NO2气体,气体的分子数减小,选项A错误;Cl2与H2O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1 mol,选项B错误;白磷(P4)分子中含6个P—P键,四氯化碳(CCl4)分子中含4个C—H键,0.1 mol 的两种分子分别含
0.6 mol、0.4 mol共价键,选项C错误;电解池中阴极只发生Cu2++2e-===Cu,
生成0.5 mol Cu转移电子1 mol,选项D正确。
答案 D
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30 g的2-丙醇中含有羟基的数目为0.5 N A
B.标准状况下,11.2 L乙炔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1.5 N A
C.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CO2-3的数目小于N A
D.常温下,1 mol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2.5 N A
解析乙炔分子中存在的共用电子对数为5,所以标准状况下,11.2 L乙炔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2.5 N A,B不正确;不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及粒子的数目,C不正确;只有当氧气和臭氧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
1 mol混合气体含氧原子才是2.5 N A,D不正确。
答案 A
8.(2014·盐城三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1 mol·L-1FeCl3溶液中,含Fe3+数目等于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 SO3含有4 N A个原子
C.14 g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含C—H键的数目为2 N A
D.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解析Fe3+发生水解,则1 L 1 mol·L-1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数目小于N A,选项A错误;标况下,SO3不是气体,选项B错误;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最简式相同,
14 g混合物一定含有1 mol CH2单元,即含2 mol H,而该有机物中的H都形成
C—H,故含C—H键的数目为2 N A,选项C正确;非标准状态下,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选项D错误。
答案 C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 A
B.1.2 g C60和石墨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 N A
C.2.24 L N2和NH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3 N A
D.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 N A
解析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OH-的数目,选项A错误;C60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均由碳原子构成,1.2 g 一定含有0.1 mol碳原子,选项B正确;未说明气体状态,无法用V m计算气体物质的量,选项C错误;由反应方程式3NO2+H2O===2HNO3+NO可知,6.72 L(0.3 mol)NO2反应转移的电子是0.2 mol,选项D错误。
答案 B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相关计算
10.在200 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 A个硫酸根离子(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同时含有N A个金属阳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 mol·L-1B.2.5 mol·L-1
C.5 mol·L-1D.2 mol·L-1
解析硫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的个数之比是3∶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设1个金属阳离子带x个正电荷,设为M x+,所以3×2
=2x,x=3,则该盐的化学式为M2(SO4)3,所以该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 0.2 L=
2.5 mol·L-1,故选B。
答案 B
11.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 mL 0.10 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用品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 mL 0.10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由于没有480 mL 规格的容量瓶,所以要选择规格是500 mL的容量瓶,溶质若是硫酸铜则需要8.0 g,若是胆矾则需要12.5 g,且配成500 mL溶液,而不是加入500 mL水。
答案 D
12.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下:
()。
A.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
B.一瓶该“84消毒液”能吸收空气中44.8 L的CO2(标准状况)而变质
C.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用以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约为0.04 mol·L-1
D.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含25%NaClO的消毒液480 mL,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3 g
解析选项A,根据c=1 000ρw
M×1 L
得,c(NaClO)=
1 000 mL×1.19 g·cm-3×25%
74.5 g·mol-1×1 L
=
4.0 mol·L-1。
选项B,一瓶该“84消毒液”含有n(NaClO)=1 L×4.0 mol·L-1=4.0
mol,根据反应:CO2+2NaClO+H2O===Na2CO3+2HClO,可知吸收CO2的物质的量n(CO2)=n(NaClO)/2=2.0 mol,即标准状况下V(CO2)=2.0 mol×22.4 L·mol-1=44.8 L。
选项C,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有:100 mL×4.0 mol·L-1=100 mL×100×c(NaClO),解得稀释后c(NaClO)=0.04 mol·L-1,c(Na+)=
c(NaClO)=0.04 mol·L-1。
选项D,应选取500 mL规格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480 mL,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为:0.5 L×4.0 mol·L-1×74.5 g·mol-1=149 g。
答案 D
二、大题冲关练
13.(2014·苏北三市一调)已知黄钠铁矾[Na x Fe y(SO4)m(OH)n]具有沉淀颗粒大、沉淀速率快、容易过滤等特点。
某研究小组先将Fe2+氧化为Fe3+,再加入Na2SO4使其生成黄钠铁矾而除去。
该小组为测定黄钠铁矾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称取4.850 g 样品,加盐酸完全溶解后,配成100.00 mL溶液A;②量取25.00 mL溶液A,加
入足量的KI ,用0.250 0 mol·L -1Na 2S 2O 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为I 2+2Na 2S 2O 3===2NaI +Na 2S 4O 6),消耗30.00 mL Na 2S 2O 3溶液至终点;③另取25.00 mL 溶液A ,加足量BaCl 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沉淀1.165 g 。
(1)该小组不采用生成Fe(OH)3沉淀的方法除去铁元素,是因为生成的
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 2S 2O 3溶液进行滴定时,使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滴定到终点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黄钠铁钒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沉淀颗粒小、沉淀速率慢、不容易过滤等(合理答案均可)
(2)淀粉溶液 当滴入最后一滴Na 2S 2O 3溶液时,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
(3)n (Fe 3+)=2n (I 2)=n (Na 2S 2O 3)=0.250 0 mol·L -1×30.00 mL ×10-3 L·mL -1=
7.50×10-3mol
n (SO 2-4)=1.165 g÷
233 g·mol -1=5.00×10-3mol 100 mL 溶液中含有n (Fe 3+)=0.03 mol ,
n (SO 2-4)=0.02 mol
⎩⎨⎧ 4.850-0.03×56-0.02×96=n (Na +)×23+n (OH -)×17
0.03×3+n (Na +)=2×0.02+n (OH -)
n (Na +)=0.01 mol ,n (OH -)=0.06 mol
x ∶y ∶m ∶n =n (Na +)∶n (Fe 3+)∶
n (SO 2-4)∶n (OH -)=1∶3∶2∶6
故黄钠铁矾的化学式为NaFe 3(SO 4)2(OH)6
14.(2014·泰州期末)过氧化钙(CaO 2)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等领
域。
某同学为测定某样品中CaO 2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过氧化钙样品,依次加入30 mL 蒸馏水和10 mL 6 mol·L -1盐酸,振荡,使之溶解。
②加入1 mL 0.05 mol·L -1MnSO 4溶液,立即用0.031 4 mol·L -1KMnO 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③重复上述操作2次。
上述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CaO2+2H+===Ca2++H2O2;2MnO-4+5H2O2+6H+===2Mn2++8H2O+5O2↑。
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过程中,需用溶液润洗的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加入MnSO4溶液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数据及部分完成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高锰酸钾滴定法分析样品中过氧化钙含量
实验编号样品质量/g 消耗高锰
酸钾/mL
测定值
/g
纯度
/%
1 0.051 4 5.46 0.030 9 60.04
2 0.047 9 5.11 0.028 9 60.30
3 0.052 2 6.01
2
)。
②分析上述3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样品中CaO2的纯度为________。
(4)该同学查阅资料,测定过氧化钙纯度的方法还有热分解法、间接碘量法、EDTA 法等。
再用这些方法做对比实验,发现(3)中测定结果偏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①n(CaO2)=n(H2O2)=5
2n(KMnO4)=
5
2×6.01×10-
3L×0.031 4 mol·L-1=
4.72×10-4mol。
w(CaO2)=4.72×10-4mol×72 g·mol-1/0.052 2 g=0.651=65.1%。
②第3组数据与前2组数据相比,明显有偏差应舍去,CaO2的平均纯度为(60.04%
+60.30%)/2=60.17%。
答案(1)酸式滴定管
(2)催化剂
(3)①计算过程见解析②60.17%
(4)部分H2O2会自身分解
15.(2014·南京二模)三氯异氰尿酸(结构简式如右图)是一种极强
的氧化剂和氯化剂。
(1)利用三氯异氰尿酸水解产物中的氧化性物质X可消毒灭菌,X的分子式为
________。
(2)“有效氯”含量指从KI中氧化出相同量的I2所需Cl2的质量与指定化合物的质量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
为测定三氯异氰尿酸的“有效氯”含量,现称取某三氯异氰尿酸样品0.568 0 g,加水、足量KI、硫酸,配制成100 mL待测液;准确量取25.00 mL待测液于碘量瓶中,用0.15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重复测定2次,所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②配制0.150 0 mol·L-1Na2S2O3溶液100 mL,所需Na2S2O3·5H2O的质量为
________。
③计算此样品的“有效氯”含量(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1)是一种强氧化剂,则Cl呈+1价,水解生成的氧化性物质,X为HClO。
(2)①三氯异氰尿酸将KI氧化为I2,而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还原滴定I2,当I2恰好反应,溶液蓝色褪去。
②m(Na2S2O3·5H2O)=0.150 0 mol·L-1×0.1 L×248 g·mol-1=3.72 g。
答案 (1)HClO
(2)①当滴入最后一滴Na 2S 2O 3标准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且30 s 内不变色 ②3.72 g ③3次消耗标准Na 2S 2O 3溶液的平均值为24.00 mL
根据反应:Cl 2+2I -===2Cl -+I 2,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知:
n (Cl 2)=4×(1/2×0.150 0 mol·L -1×24.00×10-3L)=7.2×10-3mol
m (Cl 2)=7.2×10-3mol ×71 g·mol -1=0.511 2 g
三氯异氰尿酸“有效氯”含量=0.511 2g 0.568 0 g ×100%=90%
16.(2014·盐城三模)镁铝水滑石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其组成可表示为[M (1-
x )N x (OH)2](CO 3)x 2·
y H 2O 。
某同学为测定镁铝水滑石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0.0301 0 g 镁铝水滑石试样,溶于适量稀盐酸,最后配制成100.00 mL 溶液A ;②准确量取10.00 mL 溶液A ,控制条件只与Mg 2+反应,以铬黑T 作指示剂,用0.025 00 mol·L -1的EDTA 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Mg 2+(离子方程式为Mg 2++Y 4-===MgY 2-),达到终点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时消耗EDTA 标准溶液12.00 mL ;③准确量取10.00 mL 溶液A ,加入20.00 mL 0.025 00 mol·L -1的EDTA 标准溶液控制条件只发生:Al 3++Y 4-===AlY -,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再用0.020 00 mol·L -
1(CH 3COO)2 Zn 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Y 4-(离子方程式为Zn 2++Y 4-===ZnY 2-),滴定到终点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时,消耗20.00 mL(CH 3COO)2 Zn 溶液;④另取0.301 0 g 镁铝水滑石,加入足量稀硫酸,收集到标准状况下CO 2气体11.20 mL 。
(1)配制溶液A 时,除用到分析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100 mL 容量瓶,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检验CO 2实验室常用试剂是________。
(2)通式[M (1-x )N x (OH)2](CO 3)x 2·y H 2O 中,M 表示________(填“Al 3+”或“Mg 2+”)。
(3)通过计算确定镁铝水滑石的化学式(定出计算过程)。
解析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是分析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10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 2。
(2)令M 的
化合价是+a 、N 的化合价是+b ,则a (1-x )+bx =2+2×x 2,a +(b -a )x =2+x ,
故a =2,b =3,M 是Mg 2+,N 是Al 3+。
答案 (1)胶头滴管 澄清石灰水
(2)Mg 2+
11 (3)n (Mg 2+)=0.025 00 mol·L -1×12.00 mL ×10-3L·mL -1=3.000×10-4mol
n (Al 3+)=0.025 00 mol·L -1×20.00 mL ×10-3L·mL -1-0.020 00 mol·L -1×20.00 mL ×10-3 L·mL -3=1.000×10-4mol
0.301 0 g 镁铝水滑石中:n (CO 2-3)=11.20 mL ×10-3L·mL -122.4 L·mol
-1=5.000×10-4mol , 则1/10×0.301 0 g 的镁铝水滑石中n (CO 2-3)为5.000×10-5mol 。
n (OH -)=2×3.000×10-4mol +3×1.000×10-4mol -2×5.000×10-5mol =8×10-4mol
m (Mg 2+)=24 g·mol -1×3.000×10-4mol =7.200 0×10-3g
m (Al 3+)=27 g·mol -1×1.000×10-4mol =2.700 0×10-3g
m (OH -)=17 g·mol -1×8×10-4mol =1.36×10-2g
m (CO 2-3)=60 g·mol -1×5.000×10-5mol =3.000×10-3g
n (H 2O)=⎣⎢⎡
0.301 0 g ×10 mL 100 mL -(7.200 0+2.700 0+ ]13.600 0+3.000)×10-3g /18 g·mol -1=2.000×10-4mol
n (Mg 2+)∶n (Al 3+)∶n (OH -)∶n (CO 2-3)∶n (H 2O)=6∶2∶16∶1∶4
故镁铝水滑石的化学式为Mg 6Al 2(OH)16CO 3·4H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