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
试试题化学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道题的相应位置,答在试卷上和草稿纸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16 S~32 N~14 Cl~35.5 C~12 Na~23 Al ~27 K ~39 He~4
P~31 Cu~64 Ba~137 Ca~40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分/题,共54分)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B.“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白酒中混有少量塑化剂,少量饮用对人体无害,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溶液会“断路”
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1N A
B.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数为0.02N A
C.通常状况下,1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 A
3、标准状况下有O2和Cl2组成的混合气体共500mL,通入H2,使其恰好完全燃烧,用水吸收,得250mL溶液。

从中取出25mL,用0.125mol/L NaOH 20mL恰好中和,则与混合气体反应
的H2的体积为()
A.280mL B.440mL C.500mL D.720mL
4、近年来,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如机动车、燃煤、工业等排放的尾气,使灰霾
天气逐渐增多。

灰霾粒子比较小,平均直径大约在1000~2000nm左右。

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A.灰霾是一种分散系B.灰霾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灰霾形成的是非常稳定的体系D.戴口罩不能阻止呼入灰霾粒子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会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NaHSO4溶液,沉淀不消失C.NaCl 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刚好有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D.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6、如下图装置可用于()
A.加热NaHCO3制CO2
B.Cu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D.用Cu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7、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能使氢氧化铝迅速溶解的溶液:Na+、Fe2+、NO3—、SO42—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NH4+、CO32—、SO42—
C.含有大量SO42—的透明溶液:K+ 、Cu2+ 、Cl—、NO3—
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Mg2+、I—、SO42—
8、以下四组气体分别与对应的试纸接触,均能使试纸变蓝的是()
选项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A SO2NH3
B H2S HCl
C Cl2CO2
D NO2NH3
9、下列物质熔化时,不破坏化学键的是()
A.氯化钠B.干冰C.金刚石D.水晶
10、实验室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的离子)的无色混合溶液,且要求混合溶
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下列选项能达到要求的是()
A.Cu2+、NH4+、SO42—、NO3—B.Ca2+、Al3+、NO3—、C1—
C.Na+、Mg2+、SO42—、I—D.H+、HCO3—、K+、F—
1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
类改变的是
A.Li+O2B.Na+O2C.NaOH+CO2D.C+O2
12、氯的原子序数为17,35Cl是氯的一种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
B.1/18mol的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
C.3.5g35Cl2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D.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
13、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NaOH溶液Ba(OH)2溶液B.FeSO4溶液(KSCN溶液)
C.KI(淀粉溶液) D.Na2SO3溶液(BaCl2溶液)
14、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排列顺序的不正确
...的是
A.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B.稳定性:HF>H2O>H2S
C.碱性:KOH>NaOH>Mg(OH)2
D.熔沸点:HI>HBr>HCl>HF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2H2O+NO↑
B.NaH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CO32- +2H+=H2O + CO2↑
C.用F e C 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 Cu + F e3+= Cu2+ + Fe2+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4OH-=AlO2ˉ+2H2O
16、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为()
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H2SO4,
③向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④CaCl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
17、把7.4 g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
c(Na+)=0.6 mol/L。

若把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固体的质量是()A.3.18g B.2.12g C.4.22g D.5.28g
18、如下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
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

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B.水、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氮
D.水、二氧化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
19、(5分)0.5mol 的Y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被还原成中性原子,0.4gY的氧化物
恰好与100ml 0.2mol .L-1的盐酸完全反应,Y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写出:(1)Y的名称为,它在周期表的位置为第周期,第族
(2)Y的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表中所列元素中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M层电子数是元素④最外层电子数的1/2,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其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元素③是组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蛋白质又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因此此元素被称为“生命元素”,其单质的电子式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单质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4)④与⑥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5)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⑤的单质通入⑥和⑨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
⑨的单质通入⑥和⑩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
21、(10分)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 B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 、加药品后,打开a 、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 >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装置E 中足量酸性KMnO 4溶液的作用是 ;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
③依据试管D 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 (填“能”或“否”),试管D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2、(12分)北京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___KIO 3+___KI +___H 2SO 4 =___K 2SO 4+___I 2+___H 2O
产品标准 GB5461 产品等级 一级
配料 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以I 计) 20~50 mg/kg
分装日期 分装企业
(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

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
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I2+2Na2S2O3 = 2NaI+Na2S4O6。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 mol/L的Na2S2O3溶液10.0 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
示)_________________mg/kg。

23、(5分)35.2gCuO和Cu的混合物,加入到280mL某浓度的硝酸中,混合物恰好完全溶
解,并得到8.96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将其通过足量水后,变为4.48L(标准状况),
⑴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
⑵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分/题,共54分)
二、填空题(46分)
19、(5分)(1)镁(1分)第三周期第ⅡA族(2分)(2)MgO +2H+ =Mg2+ +H2O(2分)
20、(14分)
(1)HF (1分) H (1分) (2)Al (1分) ( 1分)
(3)
(2分) N 2
+ 3H 2
2NH 3(2分) (4) (2分)
(5)2F 2+2H 2O=4HF+O 2 (2分) Cl 2+2NaBr=2NaCl+Br 2 (2分) 21、(共10分)(1)A :分液漏斗 B :圆底烧瓶(每空1分)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分)
(3)①Cu+2H 2SO 4(浓)
CuSO 4+ SO 2↑+2H 2O (2分)
除去SO 2气体(1分)
②盛有Na 2SiO 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1分)
③否(1分)SO 2+2HCO 3-=SO 32-+ H 2O+CO 2↑或SO 2+HCO 3-=HSO 3-
+CO 2↑(2分)
22、(共12分) (1)1、5、3、3、3、3。

(2分)
(2) ①I 2+SO 32 -
+H 2O = 2I -
+SO 42 -
+2H +
;(2分)
②在步骤b 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2分) (3) 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

(2分) ②1.0×10-
5。

(2分)
③。

(2分)
23、(5分)⑴0.4mol (2分) ⑵5.0mol·L (3分)
高温、高压
催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