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大石桥中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蓬溪县大石桥中学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推动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任务与目标
(一)目标
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自2016年2月起至2016年6月,我校160名任课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全面提升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按要求完成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试认证工作,确保培训质量与数量达到上级标准。

(二)培训任务
这次我校参加培训的教师为160人,通过培训,促进一线教师将信息技术有效融于学科、有效融于教育教学、有效融于课堂,建立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机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长效机制。

二、组织保障
为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

(一)成立组织机构
组长:陈长奎(校长)
副组长:陈仲懿(副校长)
夏仲武(副校长)
成员:黄艳隆(办公室主任)
杨思竺(办公室主任)
唐玉芳(继续教育负责人)
各学科教研组长
(二)明确工作职责
校长是本次培训工作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工作,副组长具体组织实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提升工程”的各项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本次培训学员的学习工作进行监督、测评考核等工作。

三、培训模式: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

四、有效测评,激发动力
(一)制订测评实施细则
及时召开动员会,按照“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激励原则,在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过程中,学校针对网络研修的内容对学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测评,及时向学员通报学习情况,激发教师学习和应用信
息技术的主动性。

(二)有效应用测评数据
有效利用测评数据,对教师培训过程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督促,查漏补缺,保证学员按照培训项目进行学习,提升培训的实效性。

五、培训管理
为扎实有效地做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培训工作,我校进行摸底排查,确定参训教师,并且按要求进行登记。

我校按照培训内容、单位教育装备状况、参训教师状况和单位工作实际,制定了我校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确定了校本培训指导教师,确定了培训场所,计划好培训时间,抓好培训落实。

六、推动教师应用,营造应用氛围
(一)建立评估与应用机制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格证书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骨干评选晋升和考核奖励、评先选优的重要条件,纳入学校年终考核。

(二)营造应用氛围
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及时召开动员会对教师细致讲解文件要求,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并积极参加“提升工程”培训学习,主动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为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我校对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会严格要求,利用“提升工程”培训任务作为教师学习的良好契机,增强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培训让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不但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更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我校将全面督促教师的学习任务,及时对测评结果向上级汇报,为保证培训全局工作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蓬溪县大石桥中学
2016年3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