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白痢脱水快大肠杆菌在做怪遇到情况不要慌庆大环丙来帮忙止痢 ...
猪大肠杆菌病症状和治疗 猪大肠杆菌病治疗方法

猪大肠杆菌病症状和治疗猪大肠杆菌病治疗方法猪大肠杆菌病主要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三种主要病症,三种猪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症状各不相同。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供养猪的朋友们参考。
一、猪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症状猪的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传染病。
常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三种类型,以严重腹泻和毒血症为特征。
1、仔猪黄痢:潜伏期短,短的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即可发病,一般不超过1周。
个别猪只突然发病死亡,其他仔猪相继出现腹泻,排出黄色浆状稀粪,内含凝乳小片,在病猪和病死猪的肛门附近常粘有黄色粪便,圈舍内到处可见患病仔猪排出的黄色稀粪,最后仔猪因脱水、消瘦、昏迷而死亡。
感染仔猪发病率可达到90%以上,仔猪黄痢死亡率高,有的可达100%。
2、仔猪白痢:病猪表现为突然发生腹泻,体温正常,圈舍内随处可见有白色、灰白色并带有腥臭味的粪便。
病程2~3天,大多数能自然康复,死亡率较低。
3、仔猪水肿:本病最特殊的表现是在眼睑、面部水肿,有时波及到颈部和腹下。
站立行走时就像喝醉酒一样摇摆不定。
捕捉时病猪叫声撕哑,病猪先拉稀而后便秘。
二、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1、仔猪黄痢的治疗一般可以分2次给仔猪喂服由40~160mg三甲氧苄氨嘧啶、0.2~0.8g磺胺嘧啶、0.5g活性炭组成的均匀混合物,每天服用2次,直到仔猪痊愈。
硫酸新霉素,每千克体重口服15~25mg,每天2~4次。
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4~7mg,每天1次;或者每千克体重口服4~11mg,每天2次。
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5~10mg,每天2次。
2、仔猪白痢的治疗对病猪治疗前,最好将分离出的致病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据此选择抑菌效果较好的抗生素。
同时,可对哺乳母猪用药,使其体内的病原性大肠杆菌被抑制,避免母乳被大肠杆菌感染,同时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进入乳汁,仔猪在吸食乳汁的同时吸入药物。
3、猪水肿病的治疗在患病仔猪的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盐类泻剂,连续使用2天,再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硫酸新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天2次,连续注射2~3天。
仔猪白痢的病因 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仔猪白痢的病因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养猪技术仔猪白痢是仔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哺乳仔猪传染病,它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以10~30日龄仔猪的发病率最高,严重制约着养猪产业的发展。
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白痢的病因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1、病因分析自身生理特点。
仔猪出生后胃腺还没有发育健全,只能够分泌较少的胃酸,具有很弱的抑制和杀死细菌的能力,导致食人的致病菌能够在胃肠道内大量繁殖,使消化道机能失调,从而能够引起该病。
饲养管理凶素。
母猪饲养管理不合理,主要是指哺乳母猪没有供给全面且均衡的营养,造成乳汁过稀或者过稠,或者饲喂品质低劣或者发霉变质的饲料,导致乳汁质量发生变化,加之仔猪具有较弱的消化能力,从而破坏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仔猪饲料搭配不合理,导致消化不良,或者由于饲料中某种矿物质不足以及维生素过多,都能够导致白痢的发生。
另外,猪舍温度过低、阴暗潮湿,水泥地面,母猪乳头不清洁,母猪或者仔猪缺乏运动,无法供给充足饮水等,也能够引发该病。
病原微生物感染。
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尤其是易感仔猪吮吸的母猪乳头污染有病原微生物时,就会导致其侵入仔猪消化道,加之其消化道没有发育健全,胃腺具有很弱的分泌胃酸的功能,只能够存在少量的游离盐酸,无法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并分解乳汁产生有害物质,冉加上细菌产生的毒素能够对肠道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导致肠道卡他性炎症,并促使肠道内容物发酵、腐败,同时生成大量的气体,会进一步加重对肠道的刺激,促使肠蠕动明显加快而影响吸收功能,从而发生该病。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患病仔猪体温基本正常,且精神、食欲等状况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排粪次数逐渐增加,排出淡黄色、灰白色、乳白色的稀薄粪便,并散发腥臭味。
随着症状的不断加重,病猪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失去光泽,反应淡漠,四肢软弱无力。
治疗仔猪拉稀的七大妙招,本文为你详细介绍!

治疗仔猪拉稀的七大妙招,本文为你详细介绍!
已进入冬季,小猪拉稀成了咱们养猪户比较头疼的事情了,那么如何对症下药,快速对症治疗小猪拉稀呢?减少因为拉稀造成的猪场损失,今天老牛为养猪户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早期黄痢,后期白痢):
治疗方案:
硫酸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哌酸(诺氟沙星)土霉素,氟苯尼考,头孢
(个别肠毒性拉稀可用头孢+黄芪多糖,另一侧氟苯尼考)
二,病毒性拉稀腹泻
三,仔猪红痢(坏死性肠炎)
魏氏梭菌引起猪的胀气,粪便浅红或者红褐色,带有肠粘膜脱落物,坏死的组织碎片:
治疗措施:
阿莫西林+林可霉素
林可霉素+甲硝唑
土霉素+四环素
泰妙菌素+林可霉素+常速康
四,血痢又称猪痢疾(猪密螺旋体引起):
治疗措施:痢菌净(乙酰甲喹)
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泰妙菌素等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五,仔猪副伤寒(沙门氏菌)
粪便粘稠暗绿色
治疗措施: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头孢
六,回肠炎(胞内劳森菌引起):
水泥灰,灰绿色粪便(慢性),前期煤焦样粪便后期血痢(急性)治疗措施:
泰妙菌素+林可大观霉素(利高)+常速康
七,产房仔猪球虫病:
临床症状,拉稀7-15日龄多发,粪便呈黄色到灰色。
开始时粪便松软或呈糊状,随着病情加重粪便呈液状。
仔猪粘满液状粪便,使其看起来很潮湿,并且会发出腐败乳汁样的酸臭味
治疗措施:抗球虫药物5%百球清(妥曲珠利)。
仔猪白痢病的防治措施

2023-11-04contents •疾病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方法•防治措施•案例分析和讨论•参考文献和引用文献目录01疾病概述定义仔猪白痢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0日龄以内的仔猪。
症状患病仔猪会出现黄色或灰白色的腹泻,通常伴随着腥臭和黏液。
仔猪会因脱水、饥饿和酸中毒等原因死亡。
定义和症状仔猪白痢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如母猪的乳头、饲料、水源等。
传播途径该病会导致仔猪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危害传播途径和危害治疗措施对于患病仔猪,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同时要给仔猪提供清洁、干燥的环境,增强其抵抗力。
流行病学特点流行季节仔猪白痢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多雨潮湿的季节。
易感动物主要发生在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提高母猪的营养水平等。
02病因和发病机制品种和遗传因素不同品种和遗传因素的仔猪对白痢病的易感性存在差异。
饲料质量、卫生条件、饲养密度、圈舍温度等饲养管理因素与白痢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母猪的健康状况对仔猪白痢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如母猪感染某些疾病或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乳汁质量下降,进而增加仔猪患病风险。
气候变化,如突然降温或持续潮湿天气,可能增加仔猪白痢病的发生率。
病因分析饲养管理母猪健康状况气候因素免疫系统受损仔猪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弱,加上母源抗体不足或失去保护作用,使仔猪容易感染白痢病。
病原感染仔猪白痢病是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这些病原微生物通过消化道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腹泻、脱水等症状。
生理特点仔猪的消化系统、体温调节能力等尚未发育完全,对环境变化和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较低,易发生白痢病。
发病机制新生仔猪新生仔猪是仔猪白痢病的主要易感群体,尤其是出生后数日龄的仔猪最为易感。
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特征 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特征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养猪技术仔猪黄白痢又叫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粘稠腥臭粪便为特征,剖检以肠炎为特征。
仔猪黄白痢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在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当栏舍潮湿、卫生条件不良时发病率增加.仔猪黄白痢长期以来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得到有效的防控。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特征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
1、临床症状黄白痢主要是3-20日龄的仔猪容易发生,都是由于感染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导致。
仔猪患有黄痢的主要特征是腹泻,排出黄色的粪便,初期呈糊状,之后逐渐呈稀液状,往往从肛门突然排出大量稀粪,大量脱水,体质快速消瘦,最终由于衰竭而发生死亡。
仔猪患有白痢的主要特征是排出灰白色或者乳白色的糊状、浆状粪便,且粪便中混杂气泡,并散发特殊的腥臭味,经过若干天,就会导致被毛失去光泽,结膜呈苍白色,怕冷,然后形成僵猪,但具有较低的死亡率。
2、病理变化患有黄痢的病死猪往往由于严重脱水而导致尸体过于干瘦,皮肤发生明显皱缩,肛门松弛,并有黄色稀粪附着在肛门周围,最明显的病变是胃肠道黏膜上皮发生变性和坏死。
胃部明显膨胀,胃内含有大量酸臭的凝乳块,胃底部黏膜发生潮红,有些会形成出血斑,表面覆盖有大量的黏液。
通过镜检,发现胃黏膜上皮发生脱落,固有层发生水肿,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胃腺腺体和腺管的上皮细胞发生空泡变性、液化性坏死,最终脱落;严重时腺管只具有框架,即整个腺管成为没有结构的状物。
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发生膨胀,肠壁明显变薄,黏膜和浆膜都发生充血、水肿,肠腔内含有大量的黄白色、黄色稀薄内容物,并散发腥臭味,有时混杂血液、气泡和凝乳块;而回肠、空肠发生轻微病变,但肠内发生非常明显的臌气。
大肠壁发生轻微病变,肠腔内含有大量的稀薄内容物,通过镜检发现肠黏膜上皮完全发生脱落,露出绒毛,固有层发生水肿,肠腺有所萎缩,腺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化,严重时会发生液化性坏死,形成状的纤维素样物质。
兽医治病顺口溜

1、仔猪白痢脱水快,大肠杆菌在做怪,遇到情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慌,庆大环丙来帮忙,止痢消炎早治愈。
2、巴氏杆菌守护神,守护呼吸道大门,偶尔也来把祸闯,咳嗽消瘦还死亡,氟苯强力显神威。
3、猪场支原体难搞,早晚咳嗽病程长,经久不愈很头疼,及早治疗可解决,泰乐泰妙搞掉他。
4、血液原虫很难搞,毛孔渗血还黄疸,母猪不吃还便秘,得了之后很头疼,完全净化做不到,磺胺六甲土霉素。
5、沙门氏菌也头疼,不易诊断和治疗,菌体耐药性太高,以下情况要警惕,拉稀瘸腿齐发生,治疗本病有妙招,氨基糖甙较敏感,大蒜辅助早治愈。
仔猪白痢病症及治疗方案

仔猪白痢病症及治疗方案第一篇:仔猪白痢病症及治疗方案仔猪白痢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仔猪常发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以排出灰白色粥状或稀便为特征。
虽然本病死亡率很低,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造成容易忽视的较大的经济损失。
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严冬、湿热、气候突变和圈舍污秽时多发;母猪饲料品质不良或乳汁含脂率过高和乳量不足等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2)临诊症状突然发生腹泻、排出白色、灰白色至黄白色粥样粪或糊状粪,有腥臭味。
病仔猪初期其体温、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病的中、后期则见排粪失禁、食欲不振、渴欲增加,精神抑郁,眼球下陷,拱背、畏寒,被毛粗乱无光泽。
病程2~10天,及时治疗大多能自愈,时有反复;若继发肺炎或并发营养不良,可衰竭而死亡。
(3)剖检变化胃肠卡他性炎症。
治疗方案:发病仔猪注射:痢米欣5.0预防方案:1、对怀孕的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采取合理的免疫程序。
2、产房的卫生、温暖和干燥特别重要。
3、产前要防治母猪便秘,避免母猪产后无乳,所以母猪饲料中长期添加免疫肽和常源舒,使新生仔猪从免疫良好的母猪上吸取足够的初乳。
(本方案出自迅达康兽药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出处)第二篇:猪水肿病病症及治疗方案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素引起小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常发于断奶前后,小至数日龄,大至3、5月龄也偶有发生。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
剖检以头部皮下、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为特征。
在猪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0~35%,其致死率可达80~100%。
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特点发病多见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
发病往往与断奶、改变环境、分群、运输、驱虫、防疫注射、气候突变、改变饲料等应激因素有关系。
另外,本病是传染病,但是发病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中,并不广泛传播。
(2)临诊症状最早通常突然发现1-2头体壮的小猪死亡,未见到症状。
仔猪白痢病的防治措施

仔猪白痢病的防治措施1. 仔猪白痢病的概述仔猪白痢病,也被称为仔猪脱水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
该疾病主要通过病原体直接或间接传播,通常在仔猪出生后2至3天出现症状。
白痢病不仅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高死亡率,给猪场经济带来严重损失。
因此,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2. 白痢病的病因仔猪白痢病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原体感染:白痢病主要由大肠杆菌致病,也可由其他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
•生长环境不良:生长环境的恶劣条件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空气质量差等,会增加仔猪患病的风险。
•猪场管理不当:不合理的饲养密度、饲养设施不干净和不适当的饲养方式会增加病原体的传播机会。
•营养不平衡: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母猪催乳期缺钙、缺磷等,容易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原体。
3. 白痢病的症状仔猪白痢病的症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消瘦:患病仔猪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
•腹泻:仔猪出现黄色或白色水样便,排便次数增多。
•呕吐:患病仔猪在进食后会出现呕吐现象。
•沉迷状态:仔猪表现出倦怠、食欲不振,活动减少。
•贫血:仔猪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如唇和耳朵发白。
4. 白痢病的防治措施4.1 猪场环境管理合理的猪场环境管理是预防仔猪白痢病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管理措施:•温度控制:合理调节猪舍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避免高温或低温对仔猪的不利影响。
•通风换气:确保猪舍通风良好,减少空气中细菌和病毒的积聚。
•猪舍清洁:定期清理猪舍,保持猪舍的卫生,防止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
•合理饲养密度:控制猪舍内仔猪的饲养密度,避免因过于拥挤导致病原体传播的机会增加。
4.2 营养管理合理的营养管理有助于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营养管理的要点:•母猪饲养管理:给予母猪适当的饲养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并在妊娠和哺乳期给予特殊的饲养饲料。
•仔猪饲养管理:合理安排仔猪的饲料,提供易消化的饲料,保证饮水的干净卫生。
仔猪白痢的防制措施

常不 发病 , 猪 的病原 常 常来 自于育 肥猪 或后 备猪 。在饲 仔
养管 理 过程 中 , 应注 意 种 猪和 育 肥猪 的 隔离 . 种猪 舍 和育
大 肠杆 菌 为猪肠 道 的正 常菌 群 . 时也存 在一 定 比例 同 的致 病 菌 . 些致 病 菌 随 同粪 便 一起 被 排 出体 外 . 这 污染 母 猪 的乳 头 和体 表 、 圈舍 、 饲料 等 。仔 猪 通过 吮 吸母猪 乳 头 、 舔 啃 圈舍 地面 、 饲料 、 猪皮 肤等 而食 入病 原菌 引起 感染 , 母 这 是 引起仔 猪 白痢 的 主要原 因 。少数 母猪 产后 感染 , 发生
境中. 当条 件适 应 时 。 引起 此菌 大量 繁殖 , 发生 此病 。主要 侵 害 1~ 0日龄 的仔 猪 .一 窝仔 猪 中通 常 有 1 头先 发病 , 03 2 相继 蔓延 全 窝 。 病发 病率 高 , 亡率 相对 较低 , 严 重影 该 死 但
响 仔猪 的生 长发 育 . 年之 中 。 一 以早 春 、 冬 、 夏 发病 较 严 盛
暖 , 洁卫 生 。同时 , 尽快 喂足初 乳 , 高机 体 的被 动免 清 应 提 疫 力 。同时 , 猪 出生7日龄 后开 始补 料 。 仔 以促 使仔 猪 消化
母 乳质 量差 、 应不 足或 补食 较 晚等使仔 猪 机体 蛋 白 供 质合成 不 足 , 导致 抵抗 力低下 。另 外 。 仔猪 缺铁 性贫 血 、 低 血 糖 、 和维 生 素E缺乏 等 营养 代谢 性 疾病 也 可导 致机 体 硒 抵 抗力 下 降而继 发该 病
3 预 防措施 31 加 强 饲 养 管 理 .
乳 房炎 症 而导致 仔 猪发 病 :经产 母猪 患产 褥热 的情 况 下 ,
仔猪白痢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

S i y a n g t i a n d e仔猪白痢是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已在农村养殖中广泛流行,如不能及时正确的治疗,重者仔猪脱水死亡,轻者愈后发育不良成为僵猪,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将仔猪白痢的致病诱因及相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发病特征大肠杆菌是所有动物肠道中的常见菌群,当仔猪由于各种诱因使之消化障碍时,机体抵抗能力下降,致病大肠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仔猪发病。
仔猪白痢一般发生于30日龄以内,多是10~20日龄仔猪,先是1~2头发病,后相继蔓延全窝。
始发病时体温正常,爱运动,有食欲,精神好,不易被发现,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时,粪便成灰白直至纯白色(故称白痢),并有特异的腥臭味,表现为无精神、怕冷颤抖、厌食,腰背弓起,被毛松乱,喜欢钻入垫草内2条后腿和肛门周围沾满稀便等。
一年中多以严冬、早春、初秋发病较多,尤其是气候突变发病显著升高。
该病发生流行时发病率高达80%,但死亡率较低,多数愈后生长发育受阻变成僵猪。
二、致病原因1.季节方面仔猪白痢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以严冬、早春、初秋发病较多。
若是遇到气候的剧烈变化,未能及时采取防护措施致使母猪、仔猪发生感冒,抵抗力下降,将会导致下痢。
2.母猪方面一是母猪过肥。
临产前没能及时减料或突然更换母猪饲料,导致母猪营养过剩。
分泌乳汁过浓,乳内脂肪和蛋白含量高,仔猪吃后不易消化引起下痢。
二是母猪年老瘦弱或饲料营养过低,致使母猪分泌乳汁不足或过稀,造成仔猪出生前后营养不良,消化器官发育不全引起下痢。
3.饲养管理方面一是母猪饲料营养不全或发霉变质,使乳汁质量发生改变。
仔猪补食饲料调配不当,高脂肪、高蛋白,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如:铁、铜、钴、锌、硒、锰)等引起消化不良性下痢。
二是产仔舍环境卫生较差,圈舍地面不平存有污水,阴冷潮湿,垫草不足;仔猪补食料受到污染,母猪乳房不清洁或患乳房炎;供水不及时,仔猪误食尿液和粪便;母猪和仔猪圈舍狭小,运动量不足等都均是引起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验方治疗仔猪黄白痢

验方治疗仔猪黄白痢作者:张路良浦绍凯刘剑锟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1期摘要: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寻求仔猪黄白痢的特效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民间走访和对中草药的探索,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研究制定了一个治疗该病的特效处方,在210例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此提供给广大养殖户和生猪养殖场以供参考。
关键词:验方;畜牧兽医;仔猪;黄白痢;治疗一、仔猪黄白痢的发病机制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来说,仔猪出生后3-10d发生的为黄痢,而出生10d以上发生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都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当大肠杆菌进入仔猪肠道后,便利用菌毛吸附在肠粘膜上定居繁殖,产生大量肠毒素,致使仔猪脱水拉稀。
该病的发生无季节性,但寒冷时节发病率较高。
此外,产房潮湿,卫生条件不好时该病的发病率更高,一个猪场一旦发生仔猪黄白痢病就很难根除,主要通过消化道排泄物感染,带菌母猪为主要的传染源。
二、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症状1.仔猪黄痢:仔猪黄痢又叫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以排出黄色稀粪和急性死亡为特征。
剖检有肠炎和败血症变化,有的无明显病变。
新生子猪拉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颗粒和小气泡。
2.仔猪白痢:仔猪白痢是由于仔猪感染大肠埃希氏杆菌而造成的一种常发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下痢和排出灰白色粥状粪便。
多使用抗菌抑菌药物进行治疗,但要以预防为主。
突然拉稀,同窝猪相继发生,排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糊状或浆状粪便,气味腥臭。
仔猪精神沉郁,畏寒,脱水,吃奶减少或停止。
仔猪白痢病的防控要素

2 尸体剖检 变化
般 仔 猪 的 死 亡 率 不 高 ,但 是 有 死 亡 的 仔 猪 ,对 其 进 行 剖 检 可 以发 现 其 胃肠 有不 同程度 的 充血 、出血 ,肠道 内有 白色 或灰 白色 的水 样 或泡 沫 状 内容物 ,肛 门周 围 附着 白色或 灰 白色 的 稀便
一
等。
1 仔猪 白痢的主要表现
2 O 多 日龄 的仔 猪 主要 排 白色 或灰 白色 的浆 状 或糊 状 的稀 便 , 精 神 不振 、脱水 、肛 门周 围 附着 白色或 灰 白色 稀便 、皮 毛焦 燥 、 体 温一 般 在3 8 . 5 ℃ 3 9 . 5 ℃左 右 ,有 时排 的稀 便混 有血 丝 。
1 1 6 3 2 1 )
绝 不 能 留任何 死 角 。 日常 的饲 养过 程 中也 要 做 好定 期 或不 定 期 限 的消 毒 工 作 ,而 且 要 经 常 更 换 消 毒 药 , 以 防大 肠 杆 菌 产 生 耐 药 性 。在农 村有 一 个错 误 的 消毒 观念 就 是将 草 木 灰直 接撒 到猪 舍 内 进 行 所谓 的消毒 ,其实 是 不科 学 的 ,也 是不 正 确 的 ,正确 的方法 是将 3 O 斤 的草 木 灰投 入到 l 0 0 斤 的水 中 ,待几 个小 时 后进 行过 滤 , 再用 其 过滤 液对 猪舍 及其 环境 进行 消毒 。 4 . 2 加 强 对 母 猪 仔 猪 的 饲 养 管 理 在 注 意饲 料方 面 外 ,更 应 强化 对 猪 的卫 生 管理 ,确 保 猪 舍及 其 环 境清 洁 、干 净 ,消 除 大肠 杆 菌滋 生 的环 境 ,减 少 猪感 染 大肠 杆 菌 的概 率 ,确 保仔 猪 不 发生 白痢 病 。冬 季 做好 防寒保 温工 作 , 以防寒 冷等应 激 因素 继发 仔猪 白痢 病 。 4 . 3 做 好 免 疫 工 作 在母 猪 临产 前 1 5 d 左右 进行 猪 白痢 的疫苗 注射 ,产后 对仔 猪再 进行 猪 白痢疫 苗 的免 疫注 射 。 4 . 4 用 药 环节 对新 生 仔 猪要 进 行预 防性用 药 。可 用 擦剂 对 仔 猪进 行 预 防性 的 用药 ,也可 以进 行 口服性 用 药 。在 实 际生 产过 程 中会 起 到事 半 功倍 的效 果 ,值 得推 广应 。
论仔猪白痢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论仔猪白痢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作者:刘旭斌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4期刘旭斌仔猪白痢是哺乳期仔猪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血清型病菌。
从病理上来讲,仔猪白痢是一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的疾病,当往往常见于冬春季节,尤其阴雨连绵、气温突变的地区易发;仔猪白痢具有窝发的特点,一般集中出现在10~30日龄的仔猪群体中,病死率约为5%。
仔猪白痢是一种死亡率不高,但对仔猪后续生长、发育影响都很大的急性传染病,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并不比高死亡率的疾病少,必须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1、仔猪白痢病的病原仔猪白痢的病原体是一种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这种大肠杆菌属于埃希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血清型大肠杆菌。
从大肠杆菌本身来看,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自然界中,本身没有芽孢,但有鞭毛,因此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并非所有的大肠杆菌都是致病菌,大部分大肠杆菌属于肠道内的有益菌,只有少部分大肠杆菌具备致病性,能够引起仔猪白痢、仔猪黄痢、猪水肿病等类型的急性或慢性肠道疾病。
2、仔猪白痢的流行病学研究仔猪白痢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作为传染病而言,想要做好其预防和治疗,需要从其流行病学角度入手开展研究。
由于仔猪白痢的病原体是血清型大肠杆菌,这种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和动物肠道之中,仔猪有很多机会把细菌吞咽进机体当中。
当致病菌污染了母猪的乳头附近皮肤、饮水用具时,就有可能在仔猪吃奶、饮水时接触到细菌。
由于10~30日龄仔猪本身的抵抗能力较弱,接触到细菌后往往更容易发病,日龄超过30的仔猪则极少见发病,这是因为30日龄的仔猪胃酸分泌机能逐步正常化,能够有效分泌游离盐酸抵御从口而入的致病菌进入肠道。
而母猪乳头、饮水用具被污染时可能的源头则是母猪本身,当母猪本身携带致病大肠杆菌时,就有可能经母体排泄后污染垫草,导致母猪在日常趴卧时被带菌分泌物污染乳头附近皮肤。
仔猪舔舐母猪乳头后可能感染病菌,之后再去舔舐其他乳头或饮水则有可能污染更多的母猪乳头、饮水用具,进而传染给更多的仔猪,导致白痢病的窝发。
仔猪白痢图片 仔猪白痢的治疗方法

仔猪白痢图片仔猪白痢的治疗方法
仔猪白痢病原体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无芽胞、不形成荚膜的短杆菌。
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和消毒方法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仔猪白痢的治疗方法。
本病主要发生于7~30日龄仔猪。
此病菌常存在于猪的肠道内,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发病。
当猪舍卫生不好,环境污染,温度等条件骤变,母猪的奶汁过稀或过浓,造成仔猪抵抗力降低时,就会发病。
此病高度传染,一窝小猪中有l头腹泻,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很快传播。
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
腹泻,排白色、糊状、腥臭昧稀便,肛门周围被稀便污染,喜欢钻进垫草里卧睡,慢慢消瘦而死亡。
病死率的高低与饲养管理及治疗情况有直接关系。
仔猪白痢的病理变化
主要是卡他性胃肠炎。
身体消瘦,脱水,皮肤苍白,肛门及尾根部粘着灰白色带腥臭的粪便。
主要病变位于胃与小肠部分,胃内有少量凝乳块,粘膜充血、出血、水肿,肠壁菲薄,灰白色半透明,肠粘膜易剥脱,肠内有大量气体与少量灰白色或黄白色腥臭粪便。
仔猪白痢的防治方法
①与仔猪黄痢相似,治疗的同时可以用收敛药物,可交巢穴注射抗生素。
②对怀孕的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采取合理的免疫程序。
③产房的清洁、温暖和干燥特别重要,要使新生仔猪从免疫良好的母猪上吸取足够的初乳。
中西结合治疗仔猪白痢

5.2 中药治疗 中药方剂:白头翁 5 g、茯苓 2 g、泽泻 2 g、
龙胆草 2 g、黄连 1 g、山楂 1 g、白芍 1 g、甘草 1 g,混合加 300 ml 水,温火煎煮至 80 ml 汤液, 给每头仔猪灌服 10 ~ 15 ml,每天 2 次,连用 2 ~ 3 d。白头翁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茯苓、泽泻可 健脾利水、消肿;龙胆草可清热抗炎、健胃利尿; 黄连清热燥湿、后肠止痢;山楂可健脾理气、消食 滞;白芍可缓急止痛、专治里急后重;甘草调和诸药,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清新;二是仔猪发病后,应 立即把仔猪和母猪在隔离区饲养,避免将病传染并 对发病仔猪治疗;三是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调配 好母猪哺乳期的全价配合饲料,绝不能投喂霉变饲 料,调换饲料也要和原来的饲料混合后,新的料逐 渐变多,当母猪不适应新的饲料时,应立即停止投 喂新饲料维持原有的饲料,经常清洗消毒母猪身体 和乳头,避免“病从口入”,仔猪在2~3日龄要 进行肌肉注射补铁、补硒和多种维生素针剂,促进 仔猪胃肠消化功能的发育,一般在 7 日龄进行补料, 对有些仔猪要采取强制补饲措施,都能很好预防 仔猪发病;四是母猪生产前后要加强运动,控制 母猪膘情,使其达到 7 分膘,避免过肥;五是做 好母猪分娩舍的寒冷季节保暖工作,高温夏季要
仔猪白痢发病原因较多,但多数是由于对母猪
护理,出生仔猪的体温调节功能差,初生仔猪的 管理不善引起的。养殖户要加强对母猪和初生仔猪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温调节功能在 20 日龄左右接近完善,所以要加 的管理,必要时预防性投喂药饵预防仔猪白痢病,
临
仔猪白痢怎么治疗?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图片及治疗方法

仔猪白痢怎么治疗?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图片及治疗方法仔猪白痢怎么治疗?仔猪白痢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龄仔猪多见,一般是指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所以又叫仔猪大肠杆菌病。
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龄仔猪多见。
那么仔猪白痢有哪些临床症状?特征为病仔猪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粪,发病率较高而致死率不是很高,但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仔猪白痢治疗方法有哪些?仔猪白痢怎么治疗?仔猪白痢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龄仔猪多见,一般是指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所以又叫仔猪大肠杆菌病。
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龄仔猪多见。
那么仔猪白痢有哪些临床症状?特征为病仔猪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粪,发病率较高而致死率不是很高,但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仔猪白痢治疗方法有哪些?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病猪主要发生下痢,粪便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粥样、糊状,有腥臭味。
有时粪便中混有气泡。
病猪体温一般不升高,精神尚好,到处跑动,有食欲。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后常可治愈。
如不及时采取处治措施,下痢可逐渐加剧,肛门周围、尾及后肢常被稀粪沾污,仔猪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消瘦、走路不稳、寒战,喜钻卧垫料或挤压成堆。
如并发肺炎则有咳嗽和呼吸加快。
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经5~6天死亡。
也有病期延长到2~3周以上的。
病程较长而恢复的仔猪生长发育缓慢,甚至成为僵猪。
总的说来,如能改善饲养管理,及时进行治疗,预后是良好的。
死猪胃黏膜潮红肿胀,以幽门部明显,上附黏液,胃内充有凝乳块,少数严重病例胃黏膜有出血点。
肠黏膜潮红,肠内容物呈黄白色,稀粥状,有酸臭味,有的肠管空虚或充满气体,肠壁菲薄而透明。
严重病例黏膜有出血点及部分黏膜表面脱落。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肝和胆囊稍肿大。
心冠状沟脂肪胶样浸润,心肌柔软。
肾脏呈苍白色。
病程久者可见肺炎病变。
仔猪白痢的鉴别诊断临床上应注意与仔猪黄痢、仔猪红痢、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及猪轮状病毒感染等鉴别。
仔猪白痢的防治措施

发病时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或糊状粪便,一 旦一头猪发病,病猪从体内排出含菌粪便,此时的病 原毒力增加,污染了饲料或环境,可以形成局部、甚至 全场感染,从而引起全群猪发病。因此本病一经发 现,必须及时采取严厉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蔓延,以 免造成仔猪的大量发病、死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临床症状
主要为 30日龄内仔猪,尤以 7~14日龄为主。 仔猪出现病态,精神不振,拱背瘪肚,消瘦无力,毛立 体颤,行动迟滞,肛门处沾有粘性粪便,尾及后肢也 有沾染。发病初期排出颗粒状的排泄物,稍后便变 稀,粪便腥臭味较大,色发浅,为乳白或灰白色,呈糊 状并有气泡。随着病情的加重,腹泻次数增加,每天 会出现 10~20次。严重时肛门失禁,脱水严重,腹 式呼吸,表现呼吸困难。多经 5~6d死亡,或慢性 时可拖延至 2~3w。死亡率与饲养管理和卫生条 件密切相关。如果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通常会在 发病后的 5~6d死亡。 3 诊断
02%的雷佛奴尔溶液擦洗乳头,经消毒后再让仔猪 吃奶。 5.9 母猪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卫生条件是 预防本病的关键,母猪产后可连续服用清热解毒类 中药如白头翁散等可预防发病,在实践中取得了较 好效果。此时不提倡西药预防,因西药可以加重或 引起母猪的采食量下降。母猪发病时根据症状可以 添加三仙等以增加母猪的采食量。 5.10 巡防机制 在饲养管理中要制度化仔细观察 猪体状况,建立严格的巡防机制,以便发现病猪和怀 疑猪只,发现后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分析原因, 果断采取措施,以防疾病扩散传播。此时同窝仔猪 也要进行治疗性预防,虽然其外表健康,也要作为疑 似发病猪而采取措施。 6 结论
如何防治猪各阶段腹泻性传染病.doc

怎样防治猪各阶段腹泻性传得病概括: 1.仔猪白痢:由致病大肠杆菌惹起,多发生于10~30 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显然,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无呕吐,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温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
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2.仔猪黄痢:病原为必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
7 日龄之内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病猪罕有呕吐,排黄色稀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
用庆大霉素或氯霉素,并联合强心补液等综合疗法治疗成效佳。
3.仔猪红痢:病原是C 型魏氏梭菌,常发生于 3 日龄之内的仔猪, 1 周龄以上极少发病。
病猪偶有呕吐,排红色粘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死亡率较高。
该病治疗成效不好,重点在于预防,即在母猪产前一个月肌内注射乙型魏氏梭菌 5 毫升,产前 15 天再复注射 10 毫升,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成效。
4.仔猪副伤寒:该病 (又称沙门氏菌病 ),主要损害 2~4 月龄仔猪。
无显然季节性,呈地域流行性发散。
体温略高,表现急性败血病和强烈腹泻,慢性者频频下痢,皮肤可出现紫斑,剖检可发现盲结肠在凹陷不规则的溃疡和假膜。
用氯霉素治疗成效特别显然。
5.猪痢疾:疾原是猪痢疾蜜螺旋体。
2~4 日龄猪多发,季节性不显然,呈迟缓流传,流行期长,易复发,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体温正常,但病初略高,泻出的粪便混有多量黏液及血液,常呈胶冻状。
剖检病变主要在大肠。
该病用痢菌净、痢立清、二硝基咪唑治疗成效好。
6.猪流行性腹泻:由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惹起。
不一样年纪、猪品种、性其他猪都能感染发病,多发生于冬天,特别是12月和 1月份发生最多。
幼猪表现腹泻,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和厌食。
流传速度快,但病死率较低。
当前还没有殊效治疗方法,一般流行过程持续4~5 周可自然停息。
7.猪传染胃肠炎: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惹起,各样年纪的猪均可发生。
仔猪病死率高,大猪极少死亡。
常有于严寒季节,流传快速,发病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仔猪白痢脱水快<br /> 大肠杆菌在做怪<br />
遇到情况不要慌<br />
庆大环丙来帮忙<br />
止痢消炎早治愈</p>
<p> </p>
<p><br />
巴氏杆菌守护神<br />
守护呼吸道大门<br />
偶尔也来把祸闯<br />
咳嗽消瘦还死亡<br />
氟苯强力显神威</p>
<p><br />
猪场支原体难搞<br />
早晚咳嗽病程长<br />
经久不愈很头疼<br />
及早治疗可解决<br />
泰乐泰妙搞掉他</p>
<p><br />
血液原虫很难搞<br />
毛孔渗血还黄疸<br />
母猪不吃还便秘<br />
得了之后很头疼<br />
完全净化做不到<br />
磺胺六甲土霉素</p>
<p><br />
夏秋季节链球菌<br />
关节脑炎败血症<br />
猪场季节性困扰<br />
特效药物是什么<br />
林可霉素还用说</p>
<p><br />
胸膜肺炎很困扰<br />
听诊触诊来确诊<br />
本病不是很好治<br />
胸膜血管太稀少<br />
药物剂量要加大<br />
使用头孢加丁胺</p>
<p><br />
沙门氏菌也头疼<br />
不易诊断和治疗<br />
菌体耐药性太高<br />
以下情况要警惕<br />
拉稀瘸腿齐发生<br />
治疗本病有妙招<br />
氨基糖甙较敏感<br />
大蒜辅助早治愈</p>
<p> </p>
<p>春秋天气要变化<br /> 流行感冒来捣蛋<br />
一把鼻涕一把泪<br />
咳嗽发烧少不了<br />
及时诊断早用药<br />
头孢加上病毒唑<br />
快速治愈乐悠悠</p>
<p><br />
猪瘟蓝耳伪狂犬<br />
圆环病毒口蹄疫<br />
国际烈性传染病<br />
各家症状各不同<br />
遇到问题要镇定<br />
提早发现早解决<br />
推迟误诊很可怕<br />
全军覆没是结局<br />
及时找我来帮忙<br />
否则爱莫能助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