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史淅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史淅涛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长期以来发展模式过于粗放,建设周期长,需要消耗大量
资源,同时对于周围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而现阶段,我国的环境问
题日益突出,各个行业领域节能降耗是大势所趋,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依然迫在眉睫。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使得现阶段的建筑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契合现阶段建筑
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可以有效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
BIM技术作为信息技术手段,将其应用于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可以有效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推动装配式建
筑的发展。
本文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
1BIM技术应用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优势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的困境并非表现在技术层面,而是如何有效整
合资源,在资源整合方面需要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而BIM技术恰恰可以有效解
决这一问题。
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并不完整,各个环节的技术以及管
理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比如设计环节的信息无法准确、高效的传递至生产以及
装配环节,这就导致在实际建设环节出现多种问题,极大的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
发展。
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BIM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全
过程的一体化,即从设计、生产到装配施工以及后期运行维护,各个环节之间可
以实现信息共享,进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基于此,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设
计标准化、生产数控化、管理信息化、施工集成化,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
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往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主要以二维平面图纸为主,各个
环节的信息流转共享均以此为主,这就导致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易发生信息不对称
问题,进而影响到后续生产以及施工装配。
而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环节采用BIM技术,最终交付结果以三维模型为主,同时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BIM平台
实现信息的传递,进而对设计模型进行优化,实现专业信息的共享。
此外,还可
以使用navisworks软件做碰撞测试,检测模型设计中存在的冲突,及时发现其中
存在的矛盾。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重要价值分析
BIM技术是一项创新技术,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装配式建筑设计相融合
基础之上的,其建筑项目数据和信息非常完备,体现出了关联性和共享性的特点。
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知道,BIM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布装配式建筑的整个过程,具体
包括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监工环节及管理环节,不仅在装配式建
筑设计中发挥出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体现出了智能化、可视化及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2.1能够有效的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和部件预制的精度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使得二维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建筑
设计的要求,三维设计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出了强大的优势,不管是
在拼接组装预制结构部件方面,还是在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方面,其建造的精
度都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建筑设计人员通过运用BIM技术中的三维建模虚拟仿真
系统,设计人员可以事先将自己拟定好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的各项要求,包括
样式、尺寸及布局等内容,并将这些要求直接上传至三维建模虚拟仿真系统的内
置服务器中,经过云计算的技术应用,使得设计中的各种参数和信息都能够快速
的被识别、整合和分析,在建筑设计方案的细致比较后,筛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最大程度的将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和结构部件的精度进行提升,降低误差值。
2.2能够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效率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BIM技术的充分运用,成功搭建出了一个可以实
现信息共享的交流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相关的技术人员都可以获取所需要的专
业设计信息,并可以上传相关的全部设计信息,也就是说,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可以同步共享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资料。
与此同时,运计算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有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BIM技术对模型建造的纠错能力,能够精准的找出各专业在设计中存在的矛盾点,能够协助专业设计人员尽早
发展问题,并提出解决设计矛盾的最优方案。
2.3对装配式建筑预制结构部件的标准化设计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装配式建筑物预制结构部件的设计标准化,主要体现在预制结构部件的样式、规格及尺寸上。
将BIM技术运用其中,可以对建筑设计信息收集、整合、归类、
存储、共享,建立起装配式建筑物预制结构部件的标准化存储库,包含各种不同
部件的设计性能和数据规范,通过详细的记录和存储,为今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
提供方便。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BIM技术的图纸设计和三维建模
BIM技术是一项创新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三维立体化建模和预制部件
的图纸设计中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
在利用BIM三维虚拟仿真系统设计装配式建筑物结构模型时,设计人员需要亲自到建筑
物的实建地进行细致的考察,包括对地质的勘测、建筑测绘、集群布局等,这样
才可以得到准确而可靠的数据信息。
同时,还要运用BIM技术建立起数据库,将
装配式建筑通过实地考察得到的众多数据和信息上传到该数据库,帮助设计人员
设计出精准性较高的装配式建筑的结构部件尺寸数据和造型设计。
另外,BIM技
术的运用,能够加强对数据之间的管理,如果发现错误的数据和遗漏的数据等,
就会及时做出预警反应,给设计人员以提醒,及时进行数据调整。
3.2BIM建筑设计数据库的建立
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尝试将现代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和BIM技术有机
结合在一起,建立起BIM建筑设计数据库。
在这个数据库里,存储有很多装配式
建筑设计资料、装配式建筑预制部件设计的相关数据等,在数据库里,可以非常
便捷的对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整合、归类、分析等操作,可以极大的方便装配式
建筑的设计应用。
3.3实现对预制部件的拆卸和分离
BIM技术运用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还可以实现对预制部件的拆卸和分离,
也就是结构分析模型。
设计人员通过计算机,将结构分析模型引入到相应的工作
系统当中,就能够准确的得知将装配式建筑预制部件全部信息,并据此开始分析
结构,对预制构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以满足现实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所需。
3.4应用在建筑的施工中
BIM技术运用在建筑的施工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施工管理和现
场质量检测。
例如,BIM技术可以对施工流程进行全程模拟,对现实施工有一定
的借鉴作用,不仅可以优化资源,还可以降低成本。
3.5装配式建筑
BIM模型模块化设计以及深化设计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
方面,首先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将建筑划分成若干户型模块,然后根据实际需求
从数据库当中筛选合适的预制式构件,即建筑设计师按照自身的设计理念构建项
目整体模型。
其次,由设备设计师以及结构设计师添加相应的设备构件以及结构构件,进而形成完整的模块。
最后将各个模块进行拼装,形成最终的设计模型,确保整个建筑完整。
3.6预制式构件优化
为了有效保证预制式构件符合实际装配施工需要,在调用构件时需要对其进行初步的优化,将预制式构件模型转化为IFC格式,然后导入Tekla软件当中,对其进行整体性分析,将不符合要求的预制式构件替换或者修改,直至满足项目实际需要。
结束语
BIM技术的实践应用,为装配式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推动了其的发展进度。
建筑是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建筑行业要重视BIM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建设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兴龙.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2):83-85.
[2]王功霞.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