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排便情况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便秘患
者排便情况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排便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 年 1月—2021 年 1 月收治的 86 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按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各 43 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中医
特色护理干预。
比较 2 组便秘评分及生存质量、排便情况。
结果观察组干预
后便秘评分、PAC-QOL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
察组干预后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周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减轻糖尿病合并便
秘患者便秘症状,缩短排便间隔时间,增加每周排便次数,从而改善生存质量。
关键词:消渴;糖尿病;便秘;按摩疗法;耳穴压豆疗法;中医护理学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长时间高血糖状态会对机体的
自主神经造成一定损害,并会累及消化系统,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以便
秘最为常见。
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因排便困难,容易用力过度引起血压升高,
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同时会阻碍降糖药物的吸收,加重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影响血糖的稳定控制,对疾病的治疗尤为不利[1-2]。
目前,临床治疗
此病多在口服通便药物、灌肠等基础上配合必要的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因便秘
而滋生的不良情绪,并正确认识疾病,从而加快便秘症状消失。
但常规护理措
施缺乏一定针对性,患者排便状况改善效果欠佳。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9 年 1月—2021 年 1 月收治的 86 例糖尿病合并
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各 43 例。
对照组中男 28例,女 15 例;年龄38 ~75 岁,平均年龄(60.37 ±4.53)岁;便秘病程最短 3 个月,
最长 2 年,平均病程(1.02 ±0.22)年。
观察组中男 27 例,女 16 例;年
龄 39 ~75岁,平均年龄(60.39 ±4.56)岁;便秘病程最短 3 个月,最长 2 年,平均病程(1.05 ±0.24)年。
2 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伴有粪量减少、大便干结、排便费力等
症状,且每周排便少于 3 次;精神状态正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近期存在肠道手术;1 型糖尿病;因肠道疾病所致便秘;伴有心血管急性并发症。
1.3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①健康宣教:通过视频、宣传手册等方
式向患者讲解糖尿病合并便秘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危害等知识,使其正视疾
病带来的危害。
②心理疏导:与患者耐心沟通,倾听其内心顾虑,疏导因疾病
产生的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
观察组加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①穴位按摩:
叮嘱患者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双腿屈曲,操作者立于患者右侧,以掌揉中脘穴,适当用力按揉 1 min,之后双手中指分别按揉左右天枢穴,顺时针按 1 min;按
揉关元穴,一手中指指腹按摩关元穴 1 min,之后右手置于脐部,左手压在右手
背上按摩神阙穴;沿结肠解剖位置开始顺时针推揉升结肠、横结肠及降结肠 30 次;推擦腰骶部,指导患者坐于床上,操作者两指并拢,掌根贴于同侧腰骶部,
自上而下椎擦数次,并适当用力按摩两侧肾俞穴;按揉上肢合谷、支沟穴,以出
现酸胀感为宜;按揉下肢足三里、三阴交穴,每侧穴位按揉 1 min,以患者酸胀
为宜,上述穴位按摩 2 次/d,10 d 为一个周期。
②耳穴压豆:主穴选取大肠、直肠、小肠、交感、皮质下,配穴选取三焦、肺、脾、胃、肾、内分泌,每次选
取主穴 3 个,配穴2 个,使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敷固定,指导患者每日按压
3 ~5 次,单穴每次按压 2 min,以出现酸、麻、胀等感觉为宜,3 ~5 d 更换
一次,两耳交替进行,10 d 为一个周期。
2 组均干预 2 个周期。
1.4 观察指标①便秘评分及生存质量: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便秘症状及
疗效评估问卷评价 2 组便秘状况,问卷包括排便困难、排便时间、排便频度、
粪便性状、临床症状及腹胀 6 个方面,采用 4 级评分法评价,每项 0 ~3 分,总分 18 分,得分越低越好;并采用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
价 2 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包括 28 项内容,每项 0 ~4 分,得分越高则生活
质量越低。
②排便情况:干预前及干预后,比较 2 组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和周排便次数。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
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用 t 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便秘评分及生存质量 2 组干预前便秘评分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便秘评分、PAC-QOL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 1。
表 1 2 组患者便秘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分,x■±s)
组别
例
数
便秘评分PAC-QOL评分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
4
3
15.32
±1.86
9.12
±1.03
78.56
±6.98
37.85
±3.24
对照组
4
3
15.27
±1.84
10.89
±1.15
78.62
±7.03
45.33
±3.89
t
值
0.1257.5 180.0409.689
P
值
0.9010.0000.9680.000
3 讨论
糖尿病为代谢疾病,其病程长,临床虽可通过药物等途径控制血糖波动,但
疾病仍会呈慢性进展趋势,逐渐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尤其是肾脏、神经、心脑血
管等系统,引起不同程度并发症。
便秘则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其多由病变累
及自主神经所致,可引起胃肠功能障碍,消化道蠕动减慢,胃张力降低,从而延
长排空时间,出现排便困难等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便秘评分、PAC-QOL 评分低于对照组,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周排便
次数多于对照组,表明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缩短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排便间隔时间,降低便秘评分,改善生存质量。
分析原因如下,穴位按摩为中医特色护理
技术,其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方法,从而刺激特定穴位,
激发人体经络之气,达到调理人体机能、扶正祛邪目的。
本研究中按摩中脘穴
能调胃理气、化湿降逆;天枢穴为便秘常用穴位,可理气止痛、清利湿热、
活血散瘀;关元穴能行气导滞、宽肠通便;神阙穴能和胃理肠、培元固本,
按摩此穴能加快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按摩脊柱两侧肾俞穴能通经活血、调理脏
腑功能;合谷、支沟、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可通畅气血、通腑下气;诸穴合用,
可有效调节肠道血液循环,增强神经末
梢感受器敏感性,加快胃肠蠕动能力恢复,进而纠正胃肠节律失衡,促进排便。
耳穴压豆是自耳针疗法演变而来,其将药豆黏贴于耳廓特定反射区上,并
适当揉按,可刺激对应反射区产生特定功效,以防治疾病。
本研究中依据便秘
病情所选主穴中大肠能通便止泻。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增强糖尿病合并便秘治疗效果,利于加快患
者便秘症状消失,改善排便情况,并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 1 ]袁涛,赵维纲,曹勇,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 2 型糖尿病患
者便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 ( 4 ):252-257.
[ 2 ]高永前,卢春茜,刘福生,等.穴位贴敷治疗 2 型糖尿病胃轻瘫所致便秘的随机对照研究[ J ].天津中医药, 2018, 35
( 11 ):829-832.
[ 3 ]李少锋,杜少辉.甘桔二冬汤治疗糖尿病便秘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8):113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