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历任首长——政治部主任谭震林(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四军历任首长——政治部主任谭震林(3)
红军时期的谭震林
到井冈山后,发现茶陵县委的人没有上山。

毛泽东说,茶陵还是要管,于是指定谭震林负责茶陵县的工作。

谭震林立即带领一部分人到靠近宁冈、永新的九陇山活动,并派人下山了解情况。

由于敌人对
茶陵县搜查、封锁得很严,派去的人有的被杀,有的下落不明,工作做不进去。

谭震林把这个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毛泽东指示,没有武装不要下去活动。

谭震林说,从这件事体会到,没有武装就没有活动的余地。

毛泽东听后笑着对他说,你也赞成要有武装啊!你是第一个赞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人。

1928年5月,为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健全组织,加强对土地革命领导,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大会。

谭震林出席了这次会议,并被选为第一届特委委员。

会议讨论了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和成立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等问题。

根据会议精神,5月下旬在宁冈茅坪苍边村成立了边界最高政权机关——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由谭震林负责土地部工作。

谭震林担任土地部负责人后,首先请示特委和边界政府批准,决定在县、区、乡设立土地委员会,领导各地分田。

各级土地委员会,由各地召开工农兵代表会选举产生,一般由贫雇农代表五至七人组成,工农兵政府讨论分配土地问题时,由土地委员会先进行研究,提出具体方案。

其次,确定了分配土地的原则。

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以乡为单位分配,作为分田的主要原则。

在乡的范围内,实行“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原则上是谁种那几丘田,多了的交政府分给他人,少了的按规定补足。

好田差田适当搭配,山林由政府管理使用,农民需用时,须经政府批准。

因为当时边界各地分田的方法很不一致,为摸索具体的分配方法,经边界工农兵政府批准,谭震林于6月到永新县小江区任区委书记,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进行调查研究,最后确定了分田的大体步骤,主要有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动员,清查田亩,分配土地,宣布分配结果,分田插牌等。

6月30日,毛泽东在永新县城主持召开特委、军委和永新县委联席会议,研究分兵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扩大地方武装等问题。

潭震林代表小江区委参加了会议。

会后,调任永新县城区区委书记,领导城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

一个多月后,根据特委指示回到井冈山。

1928年9月,湘赣边界特委代理书记杨开明生病,由谭震林代理书记。

为总结一年来根据地斗争经验和确定边界党的任务,10月14日
在宁冈县步云山召开了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

大会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讨论了如何巩固根据地及土地问题,通过了《井冈山土地法》;还讨论了《工会组织法》和整顿党的组织等问题。

大会选举谭震林为二届特委书记。

大会确定边界党的中心任务,是准备打破敌人的第三次“会剿”,进一步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会后,谭震林在茅坪特委机关,发动井冈山群众为迎击敌人的重兵“会剿”,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准备。

为把地方党组织建设好,谭震林还领导特委机关开办了短期党员训练班。

11月6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井冈山根据地重新组织了以毛泽东、朱德、谭震林、宋乔生、毛科文五人组成的前敌委员会,谭震林兼任组织科长。

不久,前委组织工农工作委员会,由谭震林任主任。

12月,根据前委和特委决定,正式颁布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井冈山土地法》。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经过赣南,向闽西挺进。

为加强对沿途群众工作领导,前委决定湘赣边界特委的工作由邓乾元等负责,谭震林带领前委工农工作委员会随部队一起行动。

部队每进驻到一个新的地点,他就和工农工作委员会的同志积极开展群众工作。

6月上旬,红军由上杭白砂到达旧县时,红四军前委决定将长汀赤卫队和永定湖雷、溪南游击队,与一部地方部队编成红四军第四纵队。

6月中旬,正式成立红四军第四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并从主力红军中选派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政治、军事干部加强四纵队,谭震林被任命为中共第四纵队委员会书记兼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

一次,毛泽东问谭震林,你们这个纵队能打仗么?谭震林回答说,很难说,但是一定有勇敢的人,一定也有不敢打仗的人,到了那时,把勇敢的提拔起来当干部,把不勇敢的撤下来,这不就解决了么。

毛泽东听后点头同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