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育在艺术院校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育研究
略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文 主义跟 人 格主 义 人 文性重视 人 的精 神需 求 。当 前的素质 教育理念 突 出了语文教 学 中的人 文性 与工 具性 的统 一 .以学生 为本 。重视学 生 与教 币之间 的 良 好互 动 这 样 的方 法改变 了传统 教学 中课堂 枯燥 的 问题 .提 高了语 文课堂 的效 率和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2.重视人 文教 育 的作 用 人文 教育 的重 点在 于 学生 个性 的养成 .要 求学 生能适 应现 代化 的 要求 。 除 了提 倡 以人 为本 之外 .还 要 重视 学 生 的尊严 和 自 由.让学 生 的创新 精神 得 到充 分发 挥 。因此要 想 解 决语 文教 学 中的 问题 .就 一定 要强 调 语 文教 学 中的 人文 性 。
4.教师个 人的提升 。教 师是教学 过程 的引领者 , 同时教师讲 的内容对学生的人生观跟价值观都会 产 生 深刻 的影 响 .因此 教 师一 定 要 为学 生 做 出榜 样 ,树 立正 确 的教 育观 。良好 的教学 观可 以提 升教 学 质量 .因此教 师 一定 要树 立好 以人 为 本的教 育观 点 .只 有这 样 才能 不断 丰 富 教学 过 程 .培养 学 生 良 好 的人 文修 养
★ 作 者 通 联 :广 西 河 池 高 级 中 学 。
略论 美育在 语丈教 学 中的渗透
画 栗 景 涵
美育就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如果初中语文 教 师在教 学 中忽 视渗 透美 育 .将对 学 生 的情感 熏 陶 与 审美 能力 发展 产生 消极 影响 当下 的初 中语 文教 学存 在 较普 遍 的现 象 .即学 生在 学 习语 文 的过程 中 缺 乏对 作品 内涵 的挖 掘和 情 感 的领 悟 .审 美 的意识 和 能力都 不 强 .加强 美 育在 初 中语 文教 学 中的渗透 已变得 迫在 眉睫
略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略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赋予了更多的教育意义。
而美育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在语文教学中开始逐渐得到重视和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或者写出优美的文字,更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上。
语文教学中,老师会带领学生们一起去品味古诗词、现代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理解作家的意图,培养对美的追求和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分析、评价,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自己的情感品味,拓展自己的文化眼界。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还体现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上。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除了需要理解文学作品外,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美的追求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提炼、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语文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思考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和公益行为等内容。
通过文学作品和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情感的丰富性、社会对人的影响,培养出关怀、关爱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感知到人文的温暖和社会的责任,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成为具有社会担当的时代新人。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过程。
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语文创作的锻炼和培养、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的渗透。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学人。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探索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探索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美育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语文课堂教学也一直注重“美”的引导。
在二者的交汇之处,如何将美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教育体验,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增强审美能力语文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文学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因此,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增强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艺术价值的课文或文学作品进行精读,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形式、内容、思想等方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和理解作品。
此外,还可以通过创设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享受美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情感交流,提高人文素养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人文精神相关的故事、图片等素材,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宽容尊重的人文素养。
三、开展阅读活动,提升阅读兴趣阅读是语文学科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开展阅读活动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课内集体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接触更广泛、更有意义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魅力和文化的厚重,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培养创新思维语文学科强调表达能力的培养,而表达能力与创新思维密切相关。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表达自我时积极尝试创新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探究一些有关文学、语言、艺术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表达自我时能够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综上所述,将美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注重多方面的引导和指导。
通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情感交流、开展阅读活动和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可以为学生打开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也能够享受到美育的熏陶和磨练。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第一篇: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摘要】美育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
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
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
在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良好的、和谐的发展过程中,审美教育具有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
一句话,语文教学实施美的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①。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美育教育,通过教学培养美,通过美育促进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领略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能辨美与丑,知善与恶,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小学美育的内涵(一)小学美育的含义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周扬在《关于美学研究工作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一个人要全面发展,不能缺少技术教育,也不能缺少美育。
在现代教育中,没有美育是不成的②。
”由此可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美育更应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在教学活动中,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等一起体现教育目的,并渗透于多育当中。
美育与智育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那就是以美启智、养智、优智,又以智识美、爱美、创美,从而智育因美育使人聪颖慧敏,而美育因智育使人明快空灵。
略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略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美育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
在当今教育领域,语文教学与美育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合和渗透,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体验语言文学和艺术美感的魅力。
本文将就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进行探讨。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欣赏和艺术鉴赏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
通过欣赏经典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感受到语言和艺术的魅力,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阅读名著、诗歌,观看文学和艺术作品,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从中体会到文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对语言和艺术的理解和体验。
这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也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也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优秀的作品往往离不开对艺术的感悟和表达。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更需要注重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
这就需要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更需要培养自己对生活、对美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从而创作出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使写作更加富有感染力和美感。
语文教学中的戏剧表演和朗诵等活动也是美育渗透的重要体现。
戏剧表演是一种集言语、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戏剧表演,学生不仅能培养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能够感受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演、戏剧课堂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戏剧的魅力,深入理解戏剧对文学和语言的丰富表现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艺术修养。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探索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探索美育在教育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对艺术的教育,更多的是对人的心灵与情感的陶冶。
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感悟情感的主要场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成为了当下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方式和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
文学作品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是美育教育的载体之一。
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美的力量,开阔自己的情感世界,提升内心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充满诗意和情感张力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产生共鸣,激发内心的美感和情感,使他们在感知美的也增强自己的美育修养。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方式之二是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应用。
语文是一门对人进行语言文字教育的学科,而语言文字是表达美的工具。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在讲解语言文字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感知、运用语言文字中的美。
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去品味其中的优美词句,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在写作课上,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应用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本身,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方式之三是通过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语文课程是一个培养情感的重要平台,而情感是美育教育的核心。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创设各种情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在朗诵课上,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或散文进行朗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情感表达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在讨论课上,可以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从而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情感修养。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意义重大。
美育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修养,使他们成为有情感、有内涵、有修养的人;美育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缓解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抗挫能力;美育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美育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美的陶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掘自己的潜力所在。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山东省宁津县第一中学张俊义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美育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具体地渗透到各门学科的实际教学中,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蕴藏着丰富的审美资源,追求“美”的活动应贯穿至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追求书写美书法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写字也是一项语文基本功。
可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中过多的空泛的文章分析和为应付高考而进行的各式各样的练习或考试挤占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写字这项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却被忽视,造成学生不知笔画名称,笔顺规则,胡拼乱凑,书写潦草,写出的字让人看不出,猜不透。
更有甚者,错字连篇,笑话百出,让人卒不忍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千百年来的书法名家和名作搬进语文课堂,作为教学的内容,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进行字体端正美观,行款整齐,设计科学,布局合理的板书,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并加强写字练习(语文教改名家魏书生老师就很重视这一点,要求他的学生每天都要写50字的小楷),要求书写认真,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求善求美。
这不仅能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美,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细致耐心,严肃认真的学风。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这是一项非常切合实际的素质教育内容。
二.追求诵读美诵读同样是一门艺术。
赵忠祥、邢质斌、虹云。
这些著名的播音家一出口便给人以美的享受。
可如今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成了哑巴语文,学生每天都要做大量的考试题或练习题,极少大声朗读、背诵教材中的美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也可播放名家朗诵的录音,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作品的情韵和气势,接受美的熏陶感染;同时加强诵读练习,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和晨读时间,努力做到字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宏亮,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节奏,使学生借助于自己的声音,体味作品的情致,进而受到心灵的洗礼和感化。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美育意识和审美情操。
美育是指通过美的感受和审美活动来培养和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使人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注重情感的体验和审美的意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研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审美情操。
经典文学作品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们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深刻的内涵,通过与学生分享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体味美的情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操。
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静夜思》、《将进酒》等经典作品,通过品味这些古诗词中的意境和美感,让学生在诗词中领略美的力量,培养自己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写作教学来渗透美育。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在表达中体验美的力量,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操。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描述自然风景、人物形象、情感抒发等方式来表达美的情感,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美的力量。
在写景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多角度的观察、用心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美的感受,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体验美的力量。
通过这样的写作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领略美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操。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诗歌朗诵和戏剧表演来渗透美育。
诗歌和戏剧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诗歌朗诵和戏剧表演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操。
在诗歌朗诵和戏剧表演中,学生需要通过朗诵和表演来体现出诗歌和戏剧的美感,让观众能够在表演中感受美的情感。
在诗歌朗诵中,学生可以通过声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把握来表达诗歌中的美感,让观众能够在朗诵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更是培养学生
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它不
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也能
够感受到美的魅力,提高自身的情感品味和情感表达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在语文教学中,美育是如何渗透的。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赏析是美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学作品是人类天才的结晶,是
人类文明的瑰宝,通过赏析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领悟到作者的情感与
思想,感受到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
文学修养。
通过赏析《红楼梦》、《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其中所
蕴涵的中国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通过赏析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当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文学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和
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的写作也是美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
写作,可以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将自己对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理解融入提高学生的情
感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作文表达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对人生的感悟等,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美的力量,提高审美情趣;通过作文表达对时代精神、对社
会现实的关注,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美的责任,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语文教学中还
可以通过美文朗诵、戏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体验美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美育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美育的概念、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意义以及具体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美育的概念美育是指通过对美的欣赏、审美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的教育活动。
美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中,美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语文教学作为打开人文知识大门的学科,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的场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诗词文章等,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美的感受和情感。
这种美感的产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美的存在和体验。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仅仅是对美的感受和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美的表达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艺术作品中的美,往往需要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因此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通过创作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学生能够在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全面、综合地发展。
1. 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析2. 艺术课堂的开设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单独开设一些艺术课堂,让学生进行绘画、书法、剪纸等艺术创作。
通过艺术创作,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略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略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美育则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学艺术创造中去,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下面将从课堂教学、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简要谈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递文学艺术的魅力。
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去感受和领略作品的美。
在讲解文言文时,教师可以注重对古代文学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明白古人的文人风度和情感表达方式。
在讲解现代散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构思等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文学、艺术展览、观看舞台剧和电影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美的魅力,增加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情感体验。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与热爱,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
在教材选择上也要注重美育的渗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充满人文关怀、艺术精神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作为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除了百科知识类的书籍,还可以选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这些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如音乐、舞蹈、绘画等,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来学习艺术的表现方式和审美特点。
通过这样的教材选择,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感受到文学艺术的艺术性和深度。
在教学方法上渗透美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述、讨论、体验、创作等等,来促进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内涵和情感特点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欣赏艺术。
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3篇

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精选3篇(一)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是指在语文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文学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如诗、散文、小说等。
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培养其审美情趣。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其次,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也能够渗透美育的内容。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活动,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表达个人对美的追求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表达的美感和艺术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再次,语文课堂中可以引入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等,通过欣赏、演绎和创造,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戏剧片段等进行学习和欣赏,同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戏剧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也是美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领略到美的魅力,同时也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精选3篇(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和反思,积累了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成长体会。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能力、兴趣、风格都有所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例如,对于文学阅读,有的学生喜欢小说,有的学生喜欢诗歌,有的学生喜欢散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引导他们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基于美育在艺术院校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育研究

综述·专著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4月 下旬刊遍现象(四)功能特色1、完成机电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机床电气控制、机床维护与维修、数控加工技术;2、完成数控专业及港口机械专业等相关专业岗位群的教学内容3、生产性实训体现了“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训中能生产一定的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
4、生产性实训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还可以有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还可以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成为区域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
5、吸引企业大师来学校工作与研究,为加强校企合作打下了基础。
五、“创新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效果显著1、专业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项目教学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飞跃,实践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在省市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2、师资队伍建设效果明显。
多名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指导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编写了核心课程校本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改革获省教学成果奖,“双师型”教师达到了90%。
3、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对接。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引入了企业的“6S”管理模式,学生实现了由学生向工人的转变;教师实现了由教师向师傅的转变,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企业的能工巧匠进课堂,带来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技能水平。
六、结语“创新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不仅提高了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对其他兄弟学校的机电专业办学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1]《辽宁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2]丁金昌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基于美育在艺术院校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育研究桂震青(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天津 300181)【摘要】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从“美育”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艺术专业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文化底蕴。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语文美育方法谈]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语文美育方法谈]](https://img.taocdn.com/s3/m/4414ce5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9.png)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语文美育方法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踊跃思索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是融科学、文字、艺术于一体的一门课程,它能够以独特的形式造就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缔造美的实力,并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造就全面和谐开展的人。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审美教育呢?一、激情导入感知美审美作为一种人生看法,是敬重感情自由,寻求情感沟通的生命哲学,它贯穿于人整个生命的始终。
在语文教学中,其审美对象主要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以及课堂教学艺术化过程所表达出来的美。
而语文教材中的美,是通过课文中所呈现的人物、事物、景物、场面、环境等详细可感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首先必需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来进展,如:于漪教师的课,在课前导入方面独具特色。
课前导语的设置能适时把握,激情导入,颇具艺术性。
她在教《春》这篇课文时,导语这样设计“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会感到无限的朝气,无穷的力气,内心充溢着无比喜悦。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回忆一下,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呢?〔生背诵〕苏舜卿在《淮中晚泊》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生背诵〕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呢?〔生背诵〕同学们心情高涨。
老师还特意点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妙用。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它往往是选取少许景物从某一角度来写春的,今日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用生花妙笔来描绘春天的”。
这段导语从春的形象引入,不仅复习了旧学问,而且调动了学生的感性经历,在呈现春的意境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情趣,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品尝语言鉴赏美语言是传播学问的载体,是人际沟通的工具,是文学表达的重要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运用形象显明,生动流畅,妙趣横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吸引学生有意留意,启发学生踊跃思维,促使学生广泛参加。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探索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美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使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激发学生对于文学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法和效果。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来渗透美育。
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它蕴含着深厚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情怀。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通过课堂讲解来展现作品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想象和感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地品读作品的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让学生能够深入感受到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艺术欣赏来渗透美育。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一些艺术作品,比如国画、书法、音乐、舞蹈等,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赏析和评比活动,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培养他们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艺术欣赏,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美的作品,更能够领略到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美的情感,从而使美育渗透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文学艺术素养。
也需要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艺术修养,从而更好地渗透美育。
学校可以加强对语文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来组织美育活动。
家长也可以协助学校和教师,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美育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略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略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1. 引言1.1 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语文教学与美育密不可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文化、培养审美情感、提高语言表达等多重功能。
而美育则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已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表达,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融合美育元素,语文教学可以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美育的渗透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是必然趋势,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和品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重要支持。
通过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实现教学的多元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美的体验,实现人格的和谐发展。
2. 正文2.1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在于,美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更加精准和生动。
通过美育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愿意去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美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审美情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美育的渗透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重要支持。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美育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和提升。
2.2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有很多方面。
美育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美术作品、音乐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美的存在,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语文教学中美育因素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美育因素的渗透语文教学中美育因素的渗透导语:语文教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学科,不仅仅关注文字、语法和修辞技巧的教授,更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学意识以及对美的追求。
本文将浅谈关于语文教学中美育因素的渗透。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一个人对美的感知、鉴赏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一能力对于一个人的素质和人格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通过对名著、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美,感受到美的存在并培养对美的欣赏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经典名著、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小组讨论、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育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美学意识的培养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学科,它探索美的本质、美的规律以及美的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阅读名著、诗词赏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于美学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形象、语言表达等元素,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并通过讨论和写作等方式,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美学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
三、对美的追求语文教育应该是一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和修养的学科,对美的追求也是其中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身边的美,从小事开始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美术、音乐、戏剧等相关艺术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诗歌、散文创作比赛,鼓励学生用文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和理解。
四、语文教学与其他美育学科的融合语文教学与其他美育学科的融合,可以使教育更加全面,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融入美术、音乐、舞蹈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并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如创作童话故事、绘画描绘文学人物形象等,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学到语言文字知识,更获得美育的意义和启发。
语文教学中美育因素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美育因素的渗透语文教学中美育因素的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美育因素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学素养,为其日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从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美育因素的渗透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对学生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文学作品,接触到文学艺术的魅力,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良好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理解和传达美的内涵,提高对美的敏感度和品味,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同时,美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学生的良好品质和素质。
其次,美育因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手法,更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解读,帮助学生领会其中的美学意义和内涵。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学校艺术团等形式,将美育因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学生可以参观美术展览、观看音乐会、剧场等文化活动,增加他们对艺术的体验和感受,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最后,美育因素的渗透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讲授、讨论、演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文学鉴赏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媒体展示、艺术表演等形式的学习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美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探索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平台,而美育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语文教育和美育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法与途径。
美育渗透语文教学可以从课文选择入手。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而在这些经典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在《红楼梦》中,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人物形象的刻画、意境的营造等,都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精心挑选具有鲜明美育特色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略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美育活动和游戏。
可以通过课堂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其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美育修养。
也可以邀请美术老师来做一些艺术创作的指导,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还可以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美感。
在阅读课文的教师可以请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修辞、语言运用等方面,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受和品味。
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进行赏析和解读,让学生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感受其中的美学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注重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侧重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而现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往往被忽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当代作家的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增强其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但也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精心设计的课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深入细致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得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蕴含的美学魅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程 教 育 研 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s e a r c h
2 0 1 5 年4 月
下旬 刊
基于美育在艺术院校语文教 学中的渗透教育研 究
桂震青 (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天津 3 0 0 1 8 1比,其思维更加活跃, 表 现欲 更加 强 ,思 想十分 前卫 ,对 于 “ 美”更加 的敏 感 ,这 是其 自身特 点 。与此 同时 ,针 对 艺术院校 学生 的语文教 育 ,不仅要 注 重语言文字的表层 以及潜在的训练 ,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育其 自 身的文学素养,并能够培育学生对于美的情趣 以及 自身的气质, 这是作 为一 个 艺术 工作 者所 , 必不 可少的一 部分 。在 现有 的 艺术 院 校的教育中, “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认为,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从 “ 美育”入手,激发 学 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对美的 感知和欣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艺术专业学习打下更加 坚实的文化 底 蕴 ,这也 是符合 艺术 类 高校 语文教 育探 索的新路 。 根据 叶 圣陶关 于语 文教 育 的思 想,在 艺术院校 的语 文教 学 中进行 审 美教 育是 十分 有意 义的 ,其 具体 的做 法和 内容如 下文所 述 。 具 有很 强的鉴 赏美 的能 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诜 “ 形象在 美的领域 中占着统治地位。 …‘ 美
一
、
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 ,而不在抽象的思想。”形象和美紧 密的联 系在一起 ,离开了形 象本身,美和关感就无从谈起 。 没有 了,想到的 只是如何 才 能找到 项链 。 当确认 再也 找不到 时 ,
文学作 品是通 过形 象来反 映社会 的 , 而它又 以形 象教育读 者 , 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 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 获得审美愉悦后, 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 它包括 对审 美对 象的真 、 善、 美的识别 , 对 审美客体 逐渐加 深理 解 、 并能给 予审 美评价 ,得到 新的领 悟 。 ( 1 )引导 学生在 作 品 中认 识人性 关 首先,任何作品中的形象都是作 家审美情趣、审美意识的一 种体现,教 师应 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在把 握人 物 形象 中挖 掘人 物 美的地 方。如善 良的窦娥被 绑赴刑 场
生 活 中到 处都有 美 ,审美是人 的 高级精神 需要 之一 。人们 除 了在 自然界 、社 会 生活和 艺术领域 进行 各种 美的创 造 外 ,还要 通 过 “ 美育” ,实现 自身 的美化 。 “ 美育”是 以 美和 美 的形 态,主 要 是 以 美的知 识和 艺术使 接受 对象在 情感 上得 以陶 冶 , 在 人格( 人 性) 上得 到 完善的教 育 。 满腔 冤愤爆 发成似 乎 荒唐其 实 坚 贞的三 大誓愿 震 感 了多少人 的 心灵; 《 边城 》中的翠翠 ,作者把少女朦胧的感情与湘西特有的 景致联 系在 一起 ,通过 情与 景融合 ,以 “ 草灰 蛇线 ”式线 索把 翠 翠渴望爱情的那份孤寂剖析得淋漓尽致 ,彰显作 家沈从文牧歌式 的湘西风味。还有在 《 祝福》中祥林嫂在祝福之夜倒毙在鲁 家门 前的雪地上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思想家在如何解剖我们民族的劣 根性 。这 些人 物 形 象都 浓缩 了作 家的 审美观 。运 用 这些形 象教 学 同样可以提 高学生的道德观 ,树立正确、健康而高尚的审美观。 其 次 ,对 作 品人 物 发 现 美 ,每 个人 的途 径 、方 式、 角度 都 可以不一 致.我 们教 师就 不能 只有惟一 的答 案。我 们就 必须善 于 用 文学理 论去 引导 学生发现 什 么是 作 品的 美 , 什 么是 人物 的 美 , 教 给 学 生如 何 通过 人 物形 象发现 美的途 径 . 让 学生 个性 得 到发 展。比如莫泊桑小说 《 项链 》的教学,当我们说玛蒂尔德的爱慕 虚荣是其性格第一 内涵时,不能忘记她的性格 中还有其他依然本 质的东西,那就是善 良、诚 实、质朴的本色。这种品行是在她想 得 到置 办服装 的一 笔钱和 丢失 项链后 流露 出来 的。 当玛 蒂 尔德 对 丈夫提 到要 用 4 0 0 法 郎做 衣服 时 ,她 小心翼 翼、吞 吞吐 吐 ,惟 恐 吓 着他 或给他 太 大的压 力。这反 衬 出她 的善 解人 意和通 情达理 。 平 日里她 除 了发发 牢骚 、有些 怨 气,也 并 没有什 么非分 的举 动 , 更没有 自 甘 堕 落地 利 用姿 色去做 肮脏 勾当的 想法。 当借 来 的项链 丢失后 ,玛 蒂 尔德 心 急火燎 ,如 大祸 临 头 ,连上 床睡 觉的 力气都
她 想的依 然是如何 按 时还上 , 要 守信用 , 不被 同学 当作窃 贼。“ 面 对这 个可 怕的 灾难 ,她 一直 处在 又惊又怕 的状 态 中。”却从 没有 过不 良的念头,如赖着不还,买个假的还上,逃之天天或靠堕落 还债 等等 。不能 否认 , 当生活 突变 ,面临重 大危 难 而 负债 累累, 不仅 向往 的 日 子 没有 出现 ,连 小康 之 家的 日子都不 能保持 时 ,玛 蒂 尔德能勇敢地面对, 并无怨天尤人或推卸责任, 而是恪守道义, 默默 地 开始承 受。这 不能 不说 是 玛蒂 尔德 的 美德所在 , l 生美所 在。这也正是她性格最终发生根本变化的内在原因。玛蒂尔德的 性格 中还有 坚韧、忍耐和吃苦的内涵。在 1 O 年 的辛苦 劳作 中, 2 、师资队伍 建设 效果 明显 。 多名教师在 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指导学生
【 摘要 】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特 点,从 “ 美育”入 手,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提升 学生 自身的文学素养 ,培养 学生对 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 艺术专业学习打下更加 坚实的文化底 蕴。本文主要介绍 了在 艺术院校语文教 学中 的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 :一是加强鉴赏美能力的培养 ,二是要注重文学作品 中艺术形 象表达特 点的欣赏 ,三是通过改革教 学手 段 来 营造 氛 围, 四是要 带领 学 生体 验 情 感 美 。 【 关键词 】美育 艺术院校 语 文教学 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 】 G 7 1 8 .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2 0 1 5 )0 4 — 0 0 1 2 —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