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教招考试小学科学模拟预测题及答案(选择题)

合集下载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4(题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4(题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7. 简答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2014年7月11日,我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 )科学考察船从上海起程,前往北极科学考察。

A.“长城号”B.“雪龙号”C.“极星号”D.“向阳红10号”正确答案:B解析:2014年7月11日,我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起程,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本次北极科考计划考察时间为76天,总航程约11057海里。

2.2014年7月15日,我国面积最大、政策最优的特殊监管区域—一福建( )综合实验区正式封关运作。

A.莆B.龙岩C.平潭D.厦门正确答案:C解析:2011年11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平潭实行全岛开放。

2014年7月15日,我国面积最大、政策最优的特殊监管区域——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式封关运作。

3.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夏季( )在南京开幕。

A.大学生运动会B.马拉松比赛C.青年奥运会D.残疾人奥运会正确答案:C解析: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南京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日20时在中国南京开幕。

南京青奥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又一个重大奥运赛事,是中国首次举办的青奥会。

4.2014年,我国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是( )。

A.建设海上丝路,联通五洲四海B.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C.建设海洋强国D.我们的海洋:机遇与挑战正确答案:A解析: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2014年,国家海洋局确定的宣传日活动主题是“建设海上丝路,联通五洲四海”。

5.2014年6月8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决赛中,“海峡组合”( )以2比0战胜意大利组合埃拉尼/文奇,夺得冠军。

A.彭帅/谢淑薇B.晏紫/郑洁C.李婷/孙甜甜D.鲁晶晶/孙胜男正确答案:A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公布的( )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科学的人文教育目的。

2014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卷二

2014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卷二

2014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A.一B.二C.三D.四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新)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育综合

(新)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育综合

2013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二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9.()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学记》10. 肌肉、关节、韧带等扭伤时,应当立即停止活动,并()。

A.按摩 B.热敷 C.冷敷 D.热水浸泡11.青少年喜欢追求时尚、赶时髦,这在心理学上叫做( )。

A.晕轮效应 B.从众 C.模仿 D.服从12.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A.认知过程 B.决策过程 C.认知方式 D.认知特征13.被称为“课程理论之父”和“教育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 B.泰勒 C.斯滕豪斯 D.赫尔巴特1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如后进生既不愿学习又害怕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这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冲突15.提出“教育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卢梭B.洛克C.陶行知D.斯宾塞16. “道尔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这句话出自()。

A. 《学记》B. 《论语》C. 《大学》D. 《孟子》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

A. 参加进修或培训B.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C.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D.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18.小学生在学习“苹果”“桔子”“西瓜”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19.在人际交往中关注别人的言行举止,并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自己言行的气质类型属于()。

A. 场独立型B. 外倾型C. 内倾型D.场依存性20.看到浮云,自然而然地想象为人面、奇峰、异兽,这属于()。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 我国把课程目标分为()。

2014福建教师招考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测试卷试卷答案

2014福建教师招考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测试卷试卷答案

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测试卷一、是非判断题(每题一分,共十五分。

判断错误倒扣分)1.心理学家提出了儿童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对)2.“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错)(应该是“环境”)3.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狼孩”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对)4.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记忆能力还不成熟。

(错)(应该是“感知能力”)5.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

(错)(应该是“政治经济制度”)6.在教学中让学生看看、摸摸、听听、闻闻,这种教学是在贯彻直观性原则。

(对)7.在技能练习的中期或后期,进步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学习干扰现象”。

(错)(应该是“高原现象”)8.“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句名言是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的。

(错)(应该是“第斯多惠”)9.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遗忘发展进程研究,绘制了经典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对)10.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

(对)1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直接经验。

(错)(应该是“间接经验”)12.“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提示我们应当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规律。

(错)(应该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的规律”)1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错)(应该是“分析”与“综合”)14.班会有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三类,其中主题班会是班会活动的主要形式。

(对)15.个别教师随意剥夺学生的智力劳动成果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名誉权和荣誉权。

(对)二、填空题(每题一分,共十分)1.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2.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杜威。

3.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叫义务教育。

2014年福建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教学设计(三)

2014年福建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教学设计(三)

2014年福建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教学设计(三)1.请认真阅读下文。

并按要求作答。

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贾献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问题(一):请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分析写作特点。

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13)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13)

1.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 儿童个体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3.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4.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5. 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6. 学校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获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

7. 美育: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8.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9.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10. 法律责任:广义上法律责任既包括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必强制履行的各种应尽的义务,同时还包括由于实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应当具体承担的强制履行的义务;狭义上就是指因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后者。

11.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者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12. 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2014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

2014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

2014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 线性关系B. 正U型关系C. 倒U型关系D. 平行关系3.“信息加工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

A. 加里培林B. 罗杰斯C. 马斯洛D. 加涅4.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课程可以分为()。

A.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C.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D.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6.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下学习方式中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背的是()。

A.接受学习B.自主学习C.合作学习D.探究学习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 最新获得的能力B. 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D. 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

A.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 相互作用论的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9.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2)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2)

一、填空题(30分,每格1分)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成的《_________》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2.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_________,面向_________,面向_________。

”3.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文化从形式上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6.我国建立了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小学教师职务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内容上看,德育主要是指道德、思想和________方面的教育。

8.师爱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又是打开____________的钥匙。

师爱内容由低到高表现为三个层次:首先是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第三是____________。

9.1999 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这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0.小学教育中的智育任务主要通过文化课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11.传授知识是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知识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对小学生进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教育是德育的重中之重。

13.形成有利于智力发展的知识结构,创造应用知识的机会,使之由_________向_________转化,应当成为知识传授和学习最重要的任务。

二、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2014年福建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试卷(二)

2014年福建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试卷(二)

2014 年福建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下列哪种情感?()A. 道德感B. 美感C. 理智感D. 热爱感2、“ 一题多解,演绎推理” 是()A. 再现思维B. 求同思维C. 辐合思维D. 发散思维3、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是()A. 柏拉图B. 昆体良C. 夸美纽斯D. 苏格拉底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 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 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A. 人生观教育B. 价值观教育C. 素质教育D. 心理健康教育6、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D. 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相结合7、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 判断B. 诊断C. 评定D. 评分8、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A. 指向性与选择性B. 指向性与集中性C. 紧张性与集中性D. 紧张性与选择性9、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 评价作用B. 选拔作用C. 决定作用D. 主导作用10、孔子要求“ 学而时习之” 、“ 温故而知新” ,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A.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启发性原则11、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 个性化B.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 个别化D. 教育权利的平等化12、《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 直观性原则B. 巩固性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13、在种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设计教学B. 班级教学C. 个别教学D. 分组教学14、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 研究能力B. 学习能力C. 管理能力D. 交往能力15、中国古代就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 孟子B. 荀子c 甲了C・墨子D.孔子16、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A. 双趋式冲突B. 双避式冲突C. 趋避式冲突D. 多重趋避式冲突1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备课B. 上课C. 练习复习D. 考试18、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我国的()。

2014年福建省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综合答案

2014年福建省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综合答案

2014年福建省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综合试卷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一、选择题1~5:CBBAC 6~10:AABCD 11~15:CCBCA 16~20:DDDCD21~25:BDCDD 26~30:ACBCA 31~35:DADAB二、填空题36.人大(人民代表大会)37.奖学金38校长39.网络40专业理念41.智力42.班主任43.学生学44.选择45.研究者46.拓展型47.榜样法(榜样示范法)48.创造想象49.黏液质50.间接兴趣51.马斯洛52.有意义的接受学习53.建构主义54.预见性55.操作三、简答题(简答题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56.(请参考闽试教育冲刺宝典的第52页)1.意志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为。

2.意志对行动有调节支配和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57.1.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高低)。

2.能力的类型是不一样的,多元智力。

3.表现早晚是不一样的。

4.性别差异。

58.(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请参考闽试教育冲刺宝典的第81页)1、促进发展2、评价主体多元化3、评价对象从被动到主动参与转化4、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5、评价目的由关注总结性到形成性的发展四、分析题59、(1)网吧老板、不良青年柯某(2)1.《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健全门卫制度,学校门卫应当由专职保安或者其他能够切实履行职责的人员担任”。

材料中学校聘用的门卫年老体弱,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

因此门卫的聘用是不合格的,学校的做法违反了相关规定,安全管理不到位。

2.《未成年保护法》相关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材料中的校方的相关做法是对的。

3.《教师法》规定教师的义务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材料中的王老师的做点是不对的。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10)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10)

一、单选题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答案】A。

2.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培养学生特长B.发展学生潜能C.尊重学生个性D.私拆学生信件【答案】D。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答案】C。

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

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答案】D。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答案】D。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A.国家性原则B.公共性原则C.方向性原则D.强制性原则【答案】B。

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答案】B。

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A.行使教师权利B.履行教师义务C.影响学校的秩序D.给学校出难题【答案】A。

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答案】A。

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答案】D。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综合试题及答案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逆向迁移D.负迁移
33.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从他律进入自律阶段的年龄是
A.3岁左右B.5岁左右C.7岁左右D.10岁左右
34.热爱集体与自私自利、创新与保守、自尊与自卑属于
A.性格特征B.气质特征C.意志特征D.能力特征
35.学生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后,教师发给小红星,学生可用小红星兑换奖励物或喜欢的活动。教师采用的方法是
二、填空题
36.人大(人民代表大会)37.奖学金38校长39.网络40专业理念41.智力42.班主任43.学生学44.选择45.研究者46.拓展型47.榜样法(榜样示范法)48.创造想象49.黏液质50.间接兴趣51.马斯洛52.有意义的接受学习53.建构主义54.预见性55.操作
三、简答题(简答题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
C.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学校
A.跨越发展B.优先发展C.均衡发展D.差异发展
13.我国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现象,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A.社会性B.阶级性C.历史性D.永恒性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59题8分,第60题7分,第61题15分,第62题15分,共45分)
59.初二学生李某不喜欢物理,一次物理课上他趁班主任王老师不注意溜出教室,年老体弱的门卫无力阻拦他跑出校门,李某进入了与学校一巷之隔的网吧。受社会不良青年柯某的教唆,在网上参与赌博,王老师非常气愤,向学校建议开除李某,校方没有同意,要求班主任对李某进行耐心教育。
A.课程标准B.课程结构C.课程评价D.课程资源
19.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6)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

共30分)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进行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体育小学学段真题答案解析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体育小学学段真题答案解析

2014年福建小学体育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学生测试立定跳远时每人可试跳()A.1次B.2次C.3次D.4次2.教师进行动作示范时,让学生背向阳光,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距离B.场地C.器材D.视线干扰3.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是指()A.速度素质B.耐力素质C.力量素质D.柔韧素质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议对体能、知识与技能指标评价方法主要采用A.定性评价B.定量评价C.学生评价D.班主任评价5.下列不属于心理训练法的是()A.意念训练B.集中注意力训练C.循环训练D.放松训练6.《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发的时间是()A.2003年B.2005年C.2007年D.2009年7.儿童体育锻炼有其显著特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不宜采用运动负荷过大的练习B.不宜采用较长时间的静力性练习C.不宜采用较长时间的耐力性练习D.不宜采用对抗竞赛性练习8.下列不属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的是()A.乳酸堆积学说B.能量衰竭学说C.突变理论D.“开窗”理论9.身体质量指数( BMI)是衡量体重是否超重的常用指标,BMI等于()A.身高2(m)/体重(kg)B.体重(kg)/身高2(m)C.体重(kg)/身高(m)D.身高(m)/体重(kg)10.在大强度和大运动负荷训练之后,常采用按摩、理疗、吸氧、针灸、气功等手段加速机体恢复,这种手段称为()A.活动性手段B.营养性手段C.物理性手段D.中医药手段11.体操动作术语中,腿从器械上面或下面越过的动作称为()A.转体B.腾跃C.全旋D.摆越12.篮球防守无球队员技术有防摆脱、防切入、防接球和()A.防突破B.抢球C.打球D.断球13.在田径跳跃项目中,教学的难点是()A.起跳与腾空相结合B. 助跑与起跳相结合C. 助跑的节奏D. 空中姿势14.体操技术类动作的保护方法分为他人的保护自我保护运用器械保护和()A.单一动作保护B.利用环境保护C.组合动作保护D.落地自我保护15.足球运球过人技术中国,运球队员利用腿部、上体、头部虚晃或眼神,佯作传球或射门动作以迷惑对手使其产生错误判断从而乘机运球突破,称为()A.强行突破B.运球假动作突破C.穿裆球突破D.变速运球突破16.原地挑起投篮,最适宜的出手时机是()A.身体最高点B.身体起跳瞬间C.身体下降过程中D.身体接近最高点17.跳远比赛中,如果运动员最好成绩相等,判断名次依据是()A.次优成绩B.犯规次数C.免跳次数D.比赛顺序18.《排球竞赛规则》规定,第1-4局中,每局的技术暂停次数为()A.1次B.2次C.3次D.4次19.马拉松赛跑起源于()A.古希腊B.古埃及C.印度D.英国20.“四击”是拳套路的核心技术,具体指踢、打、摔和()A.气B.步C.攻D.拿2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水平划分是依据学生的()A.体能状况B.技术掌握水平C.身心发展情况D.心理特征。

2014年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 笔试 学科 小学 科学 真题

2014年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 笔试 学科 小学 科学 真题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试题27.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①由于过度开垦、放牧,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③地表植被覆盖稀少④黄土土质稀松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A.东北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29.下列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一般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低区降水少B.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C.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减少D.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30.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沿海与内陆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31.骨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骨质和______。

3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包括_______、_______和加强教育与法律管理。

33.生态学研究的四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个体、_____、______和生态系统。

34.配置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y的KIUO3溶液,需称量KIUO3____g,溶解KIUO3时用到玻璃的作用是_______。

35.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要制取6g金刚石,理论上需要金属钠_____ml。

3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可由下列反应制得FeO3+4KOH=2K2FeO4+3KIU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

37.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证明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__,地球不停的自转,使地球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______差异。

38.地球陆地表面基本的地形类型有______、平原、_____山地和丘陵。

39.在科学探索中,_____和_____是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40.《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科学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满足学生的______,为他们提供能______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7)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7)

1.教学与智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

另外,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2.教学的一般任务有哪些?(1)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同的教学体系有不同的教学原则。

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5.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上好课基本要求有哪些?(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7.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哪些要求?(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2)作业的分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8.教师课外辅导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1)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2)目的明确,着重启发;(3)组织学生互相帮助;(4)善于总结,积累经验。

9.简述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创立的。

它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10.简述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的,是指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2014福建省模拟一

2014福建省模拟一
2014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试题(二)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不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感知觉 B、记忆 C、情感 D、能力
2、一件往事涌上心头,一句乡音勾起乡情,这属于记忆的( )。
A、有意回忆 B、无意回忆 C、再认 D、间接回忆
3、学生常常做的“白日梦”是( )。
A、幻想 B、无意想象 C、空想 D、有意想象
4、我们一般认为电吹风只是吹头发用的,而忽视其它功能,这是由( )引起的。
A、功能固着 B、思维 C、认知 D、问题解决
5、自我防御机制中,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的做法叫( )。
代偿 B、文饰 C、压抑 D、置换
6、下列( )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A、记忆能力 B、音乐演奏能力 C、运动能力 D、社交能力
7、( )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A、桑代克 B、华生 C、奥苏伯尔 D、斯金纳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是( )的典型形式。
A、迁移 B、定势 C、发散 D、辐合 9、儿童判定一个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这个阶段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是属于( )。 A、前习俗阶段 B、习俗阶段 C、后习俗阶段 D、他律阶段 10、在学习中,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1、持久性的心境低落可诊断为( )。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12、对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记忆属于(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13、.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4、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 。 A.学费和杂费 B. 书费和杂费 C. 书费和住宿费 D.住宿费和学费 15、(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C、提高教育教学质量D、倡导素质教育 16、各级师范学校学生享受( )奖学金 A、教育 B、国家C、专业 D、师范生 17、国家实行( )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C、教师合同 D、教师 二、填空题 1、朗读《沁园春雪》的时候脑海中出现北国风光的图画,这种想象属于 。 2、卡特尔把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 。 3、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一种是 。 4、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 和心理素质。 5、中学、小学校园周围 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 来保障”。 7、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考试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每年进行 次。 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 _ _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年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三、简答题 1、简述注意的分类及其品质。 2、小明在考试前几天无法安睡,出现严重头痛,心情极为紧张,非常害怕自己无法考好。结果考试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接连几次考试试题都还没有答完,作为小明的班主任老师,你对小明的情况如何分析与应对 3、学生在学校中应该履行的义务是什么 4、分析题(每题5分) 材料一:吴某,从某师范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所民办学校,担任小学英语教师。学校地处市郊、实行封闭化管理,平时不能外出.而且教学任务很重,同时还要下班辅导指导学生学习,担任班主任管理学生,不过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比公办学校的教师工资高很多,这使她很感欣慰。然而,随着寒假的到来,她才知道,学校有一个规定:寒暑假期间不上课,每人每月仅发150元的生活费。 材料二:杨某,在某乡中学任初中物理教师。杨某被批准其到某师范大学进修。杨某在一年的进修期间,不仅成绩优秀,还发表了数篇论文。然而,进修结束后,她才发现学校将她进修期间的工资扣了一半,并告知:学校规定:进修期间,没有在学校正常工作的,一律扣发一半工资。杨某不服,就向学校有关部门提意见,最终拿到另外一半工资并通过学校教职工大会修改了学校的这项规定。 针对上述材料,请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维护提出相关的建议。 四、论述题 李老师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他讲课不可谓不透、不明、不用功(有时甚至很卖力),课下督促检查不可谓不细不紧不认真,而学生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师生满以为会取得较大的收获与提高。可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付出和希冀相去甚远。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关理论谈谈李老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福建教师招考网]参考答案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 2、B 3、B 4、A 5、B 6、A 7、D 8、A 9、A 10、A 11、B 12、C 13、D 14、A 15、A 16、C 17、A 二、填空题 1、再造想象 2、晶体智力 3、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4、业务素质 5、200米 6、法律和制度 7、一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简答题 1、注意的分类:根据注意到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2、(1)考试焦虑症,描述焦虑症症状 (2)辅导要点:1、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等方法;2、采用认知校正法;3、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3、(1)遵守法律、法规; (1分)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分)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1分)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分) 4、分析题 教师享有以下的权利: (1)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1分) (2)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1分) (3)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1分) (4)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1分) (5)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1分) (每点1分,答对以上4点得满分5分) 四、论述题 【答案解析】 (1)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只忙于“教”与“检”,学生只忙于“学”与“考”,但是还是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可以建议尝试着从学习策略的培养方面去改变这种情况。 (2)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但是纵观当今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大多教师只重视讲听,缺乏学法及其运用的指导。许多学生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淡薄。许多学生只知道某种学习方法或技能有效,但并不清楚何时选择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或技能,只知道机械地运用,遇到新情况则表现为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而培养学习策略能弥补这一不足。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成绩 的良好途径。 (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它不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的变量很多,除了学习风格外,还包括学习的目标、任务、要求、学习结果的评价与测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能力、性格、气质与个性特点等。学习策略的任务是要充分认识这些变量,并揭示这些变量与学习方法或技能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去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①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激活并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思维状态;②分析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方法;③制定周密、详细的计划;④执行、监控、整理学习计划。:

2014小学科学教师招考题目和答案.

2014小学科学教师招考题目和答案.

一、简答题1、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答: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

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

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

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

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

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福建教招考试小学科学模拟预测题及答案(选择题)
选择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参考答案
1、A
2、D
3、C
4、A
5、B
6、A
7、C
8、D
9、C 10、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