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欺侮.(wǔ)眼眶.(kuàng)闭塞.(sè)消.声匿迹(xiāo)
B.龟.裂(kuī)晦.暗(huì)追朔.(sù)戛.然而止(jiá)
C.砂砾.(lì)撺.掇(cuān)冗.杂(rǒng)天衣无缝.(fèng)
D.缄.默(jiān)枯燥.(zào)怅惘.(wǎng)人情事.故(shì)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追溯两栖凑齐密蜂
B.薏仁煨炖两颊元霄
C.巴结归省行辈撺掇
D.过瘾健脾落慕鸟臀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诗写得酣畅淋漓
..,感情勃发,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B.作为伟大时代的共和国公民,在改革创新中,我们应争做马前卒
...,杜绝马后炮。

C.心远地自偏,我这顶楼的迷你园景就是我的世外桃源
....了。

D.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
....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去破解。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恰当
...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核舟上所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苏轼《赤壁赋》。

C.古人经常籍贯、姓名、字号连用,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表明籍贯(常熟);“王”是姓,“毅”是号,“叔远”是字;“甫”是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D.《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羊羔羔”等,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把这些关系导入互联网中,对习惯了与陌生人在互联网上聊天的网民来说,无疑是捅破了虚拟和现实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实现了互联网和真实生活的“无缝连接”。

①仅3年多时间,微信已经变成了移动互联网上的“巨鳄”。

①沉淀在手机通讯录和邮箱联系人中的关系是个人最稳定的社交关系。

①微信的4.0版本正式增加了朋友圈功能,随后又逐渐增加了评论、隐私、收藏等功能。

①这种模式的即时通讯应用迅速得到传播,在国内首先有了“米聊”,随后又出现了“微信”。

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
二、情景默写
6.诗词名句默写。

(1)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涵容天宇,水天相连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

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
(1)【成语中的酒】学习中我们一定积累了许多关于酒的成语或俗语,你能写出两个并解释其意思吗?
(2)【生活中的酒】据统计,交通事故绝大部分是因为司机酒后驾车引起的。

假如你遇到一位司机叔叔,喝酒以后仍然准备驾车,这时,你应该怎么对他说?
四、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①甫:刚。

①洵(xún):确实。

①浣:洗衣。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仿佛
..若有光(2)悉.如外人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4)自恨.不如远甚也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
(1)其中往来种作
(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10.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1.【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五、现代文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神奇的针灸术
①我国的传统医学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可谓源远流长。

其中属针灸术的历史最为久远,大约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算得上是整个中医的开端。

针灸是针术和灸术的统称,它们都是通过刺激穴位使得经络畅通来治疗疾病。

②关于针灸的起源,古书记载颇多。

如3世纪皇甫谧编纂的《帝王世纪》中记载伏羲氏“尝味百草而制九针”,7世纪时孙思邈《千金要方•序》又说“皇帝受命,创制九针”,等等。

这些早已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针具还是针灸术都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在与大自然的斗争磨合中逐步演化而来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
晶,而不是个人的发明创造。

③如此神秘的针灸医术是如何演化来的呢?
④早在远古时期,生活条件恶劣,我们的祖先经常会受伤。

很多时候创口部位会感染化脓。

实在是疼痛难忍,原始人会用尖锐的石块或是磨尖的石器刺破患处,排出脓放出血来减轻疼痛。

后来发展到对于其他一些疼痛,比如头疼、肚子疼或是四肢关节处的酸疼,他们也会无意识地捡起石头敲几下。

渐渐地,他们发现敲一敲之后疼痛竟然减轻了许多。

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刺伤或是敲打身体的某一部位反而能缓解疼痛。

久而久之,聪明的先人发明了针刺疗法。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制作石器的水平有所提升,石器被磨得更加光滑。

更多精致、样式各异的石器被磨制出来专门用来治病,这就是“砭石”。

⑤“砭石”算得上是最.古老的医疗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中记录着砭石的由来:“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中也有提及:“砭,以石刺病也。


⑥后来,冶金技术的发明促使了针刺用具的改进,战国时期,青铜针、金针、银针、铁针等相继问世,代替了砭石、骨针等简单磨制而成的自然针。

金属针更为精细、尖锐,增加了进针深度,减轻了治疗时的疼痛。

这一改革扩大了针刺的应用范围,加快了针灸术的发展进程。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针灸疗法迎来了第二次改革。

这次改革得益于低频低压脉冲电流的引入。

超短波、微波、共鸣火花、激光、超声波等运用到针灸疗法中,相比于中华传统的创伤疗法,激光针、超声波针不仅减轻疼痛,还解决了可能感染的问题,受到患者的欢迎。

⑧我国广大的科研人员,本着继承扬弃中华传统的观点,对针灸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展并创造了指针、鼻针、头皮针、腕踝针等各种治疗方法,丰富了针灸学。

(1)选文第①段列举《帝王世纪》《千金要方•序》意在说明什么?
(2)选文第①段中加点的字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3)选文第①——①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4)文中有许多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试着找出一处并分析它的作用。

(5)针灸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更好地传承、发扬我国的针灸术。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闲敲棋子落灯花
①一直喜欢一句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有道是“最难风雨故人来”,
朋友的失约让诗人略显沮丧,但这沮丧随即便被他的闲情逸致所冲散。

聚会下棋本是消磨时光,没什么功利与目的,来与不来本就无碍。

于是,他开始闲敲棋子,自己玩味起来。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自在怡然。

这种“闲”字当头的处世态度与生活方式,实在令人敬佩。

②其实,宋朝诗词里有很多关于“闲”的诗句,表现出宋人对生活纤细入微的体验与开掘,愈简愈美,愈淡愈真。

内心里生出喜乐与趣味,才会“画屏闲展吴山翠”;内心通透圆润,才会“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样看来,闲敲棋子,敲出的是一份超然与平和。

③想来现实生活中的“闲”,多是忙里偷闲。

是否能化为澄澈或隽永,只在一念之间。

④《闲情记趣》里也有一段很喜欢的情节:“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

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这里记叙的是作者沈复和妻子芸娘的日常生活,将茶叶放在荷花心,以泉水烹,虽没有《红楼梦》里妙玉的文雅别致,却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小乐趣。

平凡而和谐,虽家长里短,亦是绮丽流光。

⑤庆山在新书里有句话:若能在万事小物中得到诸般乐趣,又何必再远游呢。

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彼此的这份天长日久。

⑥北京小暑过后异常炎热,对于我这个在海边小城长大的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⑦“那周末去郊区山里吧,看山看水看星星。

”他说。

就这样,周六他真的带我开了一天车到山脚下。

傍晚坐在小凳上吹着凉风吃着烧烤,别提多惬意舒心了。

⑧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进山,一路上层峦叠嶂,鸟语花香。

傍晚时分,山里的景色更美了。

正应了那句“,”。

幽幽树林,山鸟时鸣深涧,清泉石上流。

让人不禁感叹,不出来走走,真的体会不到大自然的乐趣。

⑨回想留学那几年,整个美东都遭遇了暴雪。

有一次,我抱着一堆资料到图书馆后,突然收到了学校群发的一封邮件,大意如下:今天下雪,封校一天,临时举行堆雪人大赛,奖金300美金,在保证个人安全的情况下,请出门享受下雪的乐趣吧!
⑩那一刻,我才想到学校“Study Hard.Play Hard(努力学习,尽情嬉戏)”的校训是多么动人。

同学们几乎是同时放下手中的书本,回家穿好衣服出门玩雪。

短短几个小时内,一群工科生居然在草坪上还原出了城堡式的活动中心,那精致又宏达的雪中城堡,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我们游园赏雪拍照,虽然天气寒冷,心中却兴奋异常。

⑪有时候,恶劣的天气带来的并不全是负面消息,以一颗玩味的心去对待,往往能
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还有一次,下午本来和几个朋友约好去山上野餐。

清新的桌布已铺好,正准备摆放食物时,突降大雨,我们赶忙收拾,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了最近的一座教学楼里避雨。

⑫大约过了半小时,雨停了。

不过草地太湿,继续回去野餐已不太现实。

这时,一个朋友提议:“天快黑了,山上刚下完雨,空气也湿润,说不定会有萤火虫!”一听到萤火虫,我一下子开心起来,完全忘了刚才的一场狼狈。

⑬就这样,我们约好先下山各自拿相机和设备,再一起上山拍萤火虫。

那个傍晚,我们看到了绚丽的晚霞和火烧云,萤火虫易发现但不易捕捉,我们两两一组,边打着手电筒吸引萤火虫边用相机拍照。

本是一次没有实现的野餐,却转化成了一场流萤飞舞的精彩。

那天,偶然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歌里有句短诗,听一遍就记住了: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

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

⑭第一感觉,这就是爷爷奶奶生活的写照。

奶奶前不久在门前的小院子里栽了两棵紫薇,一棵是她,一棵是爷爷。

现在爷爷树上的花骨朵多些,但她的树型耐看,听着听着,我突然很感动。

头发花白之时,至少依然有人陪你看门前亭亭如盖与满树花开。

⑮其实,珍贵的东西一直都在,从未远离。

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找个能与你一起玩味与欣赏的人,生活才会有乐趣。

⑯这样看来,闲敲棋子落灯花,并不是明月清风在前,鲜花美酒在侧时你懂得利用与欣赏,而是,当现实看上去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颗玩味与欣赏的心,化劣势为优势,尽情活出自己的生趣。

⑰就像张岱,明明是富贵公子,却称自己“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为死老魅也已矣”。

下雪了,就去湖心亭看雪,友人没来,就自己赏完景安然归去,依然心存欣喜。

就这样,他将自己的小品文侍弄到风华绝代,耐寂寞而不热衷,处繁华而不没落。

⑱也像《记承天寺夜游》中所说:“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至于到底有没有趣味,多为外人的评价,不足为据。

只要对自己而言,深得其趣足矣。

所以,在庸常的生活中,做个力所能及的享乐主义者,没什么不好。

(选自《哲思》2017增刊,有删改)13.把下面的诗句填入第①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D.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4.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本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5.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听到
...开心起来,完全忘了刚才的一场狼狈。

...萤火虫,我一下子
16.“闲敲棋子落灯花”在本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17.本文的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足见作者的文化底蕴深厚。

可现在有的人往往会熟练地敲击键盘,却不会书写漂亮的汉字;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却不会吟诵唐诗宋词;……针对这种现状,请谈谈你的看法。

六、作文
18.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个经常失意的年轻人,去向一位大师请教,大师接待他时,首先给他用温水泡了一杯茶水,年轻人没有品出茶的味道,大师于是再用开水给他泡了一杯茶水,年轻人喝了一口后立即品尝出茶的味道。

大师说,人生就如品茶,要慢慢磨炼。

根据以上材料,请以“磨炼”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