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镍需求趋势预测及供应构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未来镍需求趋势预测及供应构想
那丹妮;王高尚
【摘要】文章以人均GDP水平与人均镍消费量的"S"型相关规律为基础,结合我国镍消费历史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分三种经济增长情景对我国未来镍需求趋势进行了预测,并且,为保障境外镍资源供应安全,对我国未来的镍资源供应情况进行了规划和构想.
【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年(卷),期】2010(023)006
【总页数】3页(P17-19)
【关键词】人均GDP;人均镍消费;消费预测;中国;供应
【作者】那丹妮;王高尚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1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镍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短缺程度加剧,近年我国镍对外依存度始终在70%以上,同时,全球矿产资源供需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需求中心从发达国家向工业化国家及欠发达国家转移,以中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和以印度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化国家的矿产资源需求期将出现叠加,这将进一步加剧全球镍资源需求竞争,并加大我国
利用全球镍资源的难度。

因此对我国镍需求进行长周期的预测,合理规划未来镍供应结构,对于保障我国镍资源供应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往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大都基于纯数学模型或对已有数据的经验外推,多局限于短期预测,由于对整个工业化过程中矿产资源消费需求规律的把握不足,预测结果无一例外地存在巨大偏差。

王高尚曾运用人均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均GDP的“S”型规律,对未来20年中国铜铝需求趋势做过成功预测[1],但尚未对我国镍
需求趋势开展相关预测。

本文将以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需求与人均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即“S”型模式为基础,结合我国历史上镍消费表现及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的镍需求进行预测,并对境外镍供应情况进行规划和构想。

2.1 预测理论基础
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与人均GDP呈全周期“S”型增长模式,是中国地质科学院
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通过对先期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消费的相关分析总结出的[2]。

其基本含义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国家经济
发展和矿产资源消费密切相关,且呈“S”型模式(见图1)。

农业社会经济发展
缓慢,人均矿产资源消费处于低水平的稳定状态;进入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由农业转向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均矿产资源消费持续快速上升;步入工业化后期,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增速趋缓并在某一GDP值时为零,此时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达到顶点,之后不再增长或缓慢下降,进而构成完整的“S”型曲线。

由于各国的经济结构、资源禀赋、资源政策不同,“S”型曲线的拐点(人均矿产资源消费增长起点)、顶点(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峰值)到来的时间和从拐点到顶点矿产资源消费的增长方式也有差异[3]。

图2为典型工业化国家及中国人
均镍消费量与人均GDP的相关关系图,可以看出良好的“S”型变化规律。

2.2 经济增长情景的设定及预测过程
据图2分析,先期工业化国家英、美等国,在人均GDP为17000美元左右,人
均镍消费达到峰值,而新兴工业化国家日、韩等国,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技术高度集成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人均镍消费在人均GDP20000美元左右达到峰值[4]。

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发达国家相比,人均镍消费量的顶点稍向后移,同时根据“S”型模式,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规律及未来人口趋势,预测我国未来镍需求总量。

考虑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各因素的变化存在各种可能性,因此本文设定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出现参考情景、高经济增长、低经济增长三种情景。

2.2.1 参考情景
参考情景下,预计中国在积极拉动内需等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下,经济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复苏,并保持平稳增长。

设定2008~2015年GDP增率7.5%,2016~2030年保持在4.7%—6%之间。

2.2.2 高增长情景
在高增长情景下,假设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都比较充裕,国家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科技优势等仍然保持较长时间,我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在这一情景下,2008~2015年经济年均增长8.8%,2016~2030年年均增长在5.5%以上。

2.2.3 低增长情景
低增长情景是假设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受到约束,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科技优势等难以持续保持,经济增速变缓。

这一假设下,2008~2015年GDP增率7%,2016~2030年增率保持在5%左右。

在上述三种经济增长方式中,参考情景是以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为背景,同时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趋势和我国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来设定的,因此,本文更倾向于参考情景下的经济增长方式。


国需求预测背景数据见下表。

2.3 预测结果
根据“S”型规律(图2)预测,中国人均镍消费呈先增加之后平缓的趋势,三种经济发展情景下,人均镍消费到达峰值的时间有所差异。

参考情景下,到达峰值的时间为2025年,人均镍消费量为0.83千克/人,镍消费总量为120万吨;高情景下,到达峰值的时间为2022年,届时镍消费总量约为119万吨;低情景到达峰值的时间为2027年,镍消费总量121万吨。

预测表明,未来10年,镍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2020年将达到120万吨,几乎是目前的4倍。

三种经济增长情景下,2009年~2030年镍累积消费量均为2000万吨左右,相当于我国目前储量的6倍以上。

其中参考情景下2065万吨,高情景和低情景下,镍累积消费分别为2115万吨和1992万吨。

预测结果显示,未来20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高峰期的到来,我国镍累积需求量将达到2000万吨,按照目前国内镍资源量和产能增长趋势,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只有合理规划未来镍供应结构、制定适当可行的投资规划,才能保证资源的可持续供应[7]。

本文结合先期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我国实际镍资源禀赋、消费以及我国目前的境外投资情况,分别对国内和境外两种供应方式进行预测。

国内镍供应分为一次供应(矿山镍)和二次供应(废镍回收)。

根据我国镍资源禀赋及国内矿山镍的产能增长趋势,我国矿山镍的产量逐渐增加,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峰值15万吨,之后逐渐降低。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内镍的二次回收率(即回收量占当年消费量的比例)也将持续增加,依照先期工业化国家经验和我国镍消费的社会累积趋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镍的二次回收率为6%,废镍回收量约为6.54万吨;2030年回收率为10%,回收量11.5万吨。

2008年我国镍的对外依存度为74%,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预测,我国镍对外依存度在2025年达到80%(见图3),为满足我国的镍需求,保障镍资源安全,
应加大国内的地质勘查力度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境外镍供应方式中自主产能和长期协议是保障我国镍资源供应安全的最主要方式。

根据全球镍资源供需格局[8,9],结合我国未来20年镍需求趋势预测、国内供应
能力和对外依存度分析,自主产能和长期协议至少各占境外供应量的1/3,才能基本保障资源供应安全。

2008年自主产能占境外构成的2%,长期协议占10%左右。

遵循目前的生产状况,结合中国工程院相关预测[10],本文设计自主产能、自由贸易、长期协议所占比例逐步调整,预计将在2030年分别占境外构成的三分之一,均达到30万吨,才能保证我国镍资源境外供应安全。

(1)我国镍需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即人均镍需求量与人均GDP呈“S型”
规律,在人均GDP14000-16000盖凯美元时,人均镍需求量将到达峰值。

(2)据“S型”规律预测,未来中国镍需求总量呈先增加的趋势,于2025年前
后达到120万吨的需求顶点,届时人均镍需求为0.83千克,随后镍需求量缓慢下降。

(3)随着镍需求峰值到来,我国镍资源对外依存度将逐年增加,从目前的74%增加到2020年前后的峰值80%,随后由于国内镍一次供应及二次回收比例的不断
增加,对外依存度将缓慢降低,但由于需求基数大,到2030年对外依存度仍保持在77%的水平。

为减少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我国镍资源的供应安全,要加快境外
自主产能建设,建议规划2030年境外镍自主产能占境外供应量的1/3,达到30
万吨。

【相关文献】
[1]王高尚.中国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J].地球学报,2002(6):483-490
[2]王安建,王高尚,张建华,等.矿产资源与国家经济发展[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1-330.
[3]王安建,王高尚,等.能源与国家经济发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64-66.
[4]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The World Fact book 2008 [EB/OL].[2009-05-10].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index.html
[5]U.S.Census Bureau. International Data Base(IDB)[DB/OL].[2008-06-15].http:
//www.census.gov/ipc/ www/idb/informationGateway.php
[6]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WEO) [EB/OL].[2009-01-04] http:// www.imf.org/external/pubs/ft/ weo/2009/01/index.htm
[7]王安建,王高尚,张建华,韩梅.国际重要矿产资源状况、形势分析及利用国外资源的建议[A].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研究(可供性分析卷)[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World Bureau Metal Database [J/ OL].[2009-09-23] http://www.world-bureau.com/services.asp
[9]International Nickel Study Group:Publications,Statistical Bulletin.[J/ OL].[2008-12-20] http://www.insg.org/publications.aspx
[10]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研究-有色金属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