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动物的一生4. 蚕变了新模样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
4.蚕变了新模样
教学目标
1.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的,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蚕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
2.通过蚕丝与人类的关系,初步理解人类的生活依赖自然,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
3.能基于课前观察,概括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与同学交流。
4.能够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5.会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建议两者之间的联系。
6.能坚持长期观察,及时记录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对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真实记录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交流过程中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教学重点
蚕蛹是从蚕的幼虫发育而来的,观察并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蚕吐丝结茧的过程,认识蚕蛹和蚕幼虫的结构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观察蚕茧的方法的微视频、教学课件、蚕茧的图片、
蚕吐丝结茧过程的视频等;
学生准备:蚕茧、放大镜、剪刀、镊子、实验记录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不知不觉一周的时间又过去了,我们饲养的蚕宝宝还好吗?有没有出现什么不一样的变化呢?
2.同学们想知道蚕吐丝把自己包裹在里面后是什么样的吗?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蚕吐丝结茧的奥秘吧!(板书课题)
二、描述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1.结合观察记录单,说一说自己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一些疑问,进行思考和讨论。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解释和说明
3.播放视频: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4.小组交流和沟通,对比自己观察到的结茧过程和视频中别人观察到的结茧过程有什么不一样。
三、观察蚕茧中的蚕蛹。
1.猜想:蚕茧里的蚕蛹是什么样子的呢?把自己的猜想画下来。
2.出示蚕茧、剪刀、镊子、放大镜、实验记录单等材料。
3.提问:我们怎样才可以更好地观察蚕蛹呢?
4.播放视频:剪开蚕茧,讲解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注意:在剪开蚕茧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要伤害到蚕蛹。
5.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6.小组分享和讨论观察结果,对比自己的猜想和实际观察到的蚕蛹有什么不一样。
四、研讨小结
1.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蚕蛹接下来还会继续变化吗?它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
3.蚕结成的茧有什么作用呢?蚕茧对蚕宝宝又有什么用?
五、拓展延伸
查阅资料:了解还有哪些动物也会经历蛹的阶段,把了解到的动物及时记录下来并和同学交流分享,推荐阅读《昆虫记》。
教学板书:
4.蚕变了新模样
蚕蛹和幼蚕的异同
同:都有头、胸、腹三部分
都有足、体节和气门等。
异:与幼蚕相比蚕蛹身体缩短,呈纺锤形
颜色由白色变为深褐色
长出了一对复眼和触角原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课堂中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可以完整且在不伤害蚕蛹的前提下剪开蚕茧,来对蚕蛹进行观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尊重
生命的意识。
通过观察对比蚕蛹和幼蚕的身体结构特征,了解蚕蛹和幼蚕的区别与联系,建立蚕蛹是由幼蚕发育而来的这一事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蚕蛹和蚕茧,所以教学活动最好在蚕吐丝后几天进行。
结茧后经过2天一3天,就会变成蛹。
相信对于没有养过查的学生,在观察蚕吐丝结茧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发现,需要和同学交流,也有很多问题急切地想要知道为什么。
例如,为什么要做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面的蛋变成什么样子了?这个时候,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说出自己的疑问很有必要。
同时,蛹是蛋的另一种形态,让学生观察蛹是否还有生命,哪些地方和的幼虫时期相似,哪些是新发育出来的部分,对下面的教学及认识查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养蚕活动,知道了蚕的一生变化情况。
前几课所学的科学概念,是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前单元观察、记录是学习本课的方法基础:前单元观察、记录和平时对动物生长变化中形成的经验是习本课的经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