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付利然
【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9(032)010
【总页数】2页(P1528-1529)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中医艾灸; 临床疗效
【作者】付利然
【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医院郑州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9
现阶段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且极具危重性,对患者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
本次对我院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中医艾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该治疗方案对临床患者NRS评分和总有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设计
本研究在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112例,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12例患者分为两组,分组完成后对比基线资料有无统计学意义,分组内容包括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
本研究根据
“试行版有关人类和生物研究伦理审查标准”、赫尔辛基宣言,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患者展开跟踪调查和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符合以下标准则入选:(1)年龄45~75岁;(2)近期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符合以下标准则排除:(1)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2)不明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炎;(3)心肝肾多功能不全的患者;(4)依从度低的患者。
在样本选择时患者刚开始药物治疗,若洗脱期后可满足纳入标准,不将其排除。
1.3 退出标准
(1)不可根据相关规定完成干预措施,不能对其疗效进行判定,视为退出;(2)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有特殊生理变化,不能维持正常治疗程序,视为退出;(3)治疗期间服用影响疗效的药物,不遵医嘱治疗,乱吃食,视为退出。
退出病例和脱落病例将其退出或脱落时的疗效纳入疗效判定。
1.4 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标准,将以下病例作为膝骨关节炎:(1)中老年人群;(2)膝、髋、踝等负重关节受累;(3)受累的关节有隐痛症状,而且症状在劳累和活动时明显加重,休息时减轻,再有持续性疼痛;(4)关节僵硬,活动可好转;(5)关节积液,长期有关节肿胀和增大,畸形,活动受限,无强直。
1.5 治疗方法
1.5.1 试验组
膝骨关节炎患者行中医艾灸治疗,主穴取足三里、梁丘、阿是穴、犊鼻、内外膝眼等。
对于湿邪偏盛的患者选穴阳陵泉,风邪偏盛的患者选穴血海和膈腧,寒邪偏盛的患者选穴关元和肾俞。
艾灸箱自制,患膝踝关节的8cm到膝关节上30cm架空在箱内,将艾条点燃对准相应的穴位艾灸30min,每日2次,连续3个月。
1.5.2 对照组
常规治疗内容为:服用50mg双醋瑞因(TRB Pharma S.A.,批准文号
J20150097),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治疗3个月。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如下指标:(1)临床疗效:经治疗后关节疼痛和肿胀完全
消失,无关节活动障碍,同时下肢功能评分降低70%~90%为显效;关节疼痛和
肿胀基本改善,关节可不受限制的活动,同时下肢功能评分降低30%~70%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NRS评分:选用数字分级法将数字“0~10”分别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
无痛为0分,剧痛为10分,即7~10分为重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1~3分轻度疼痛。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版本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通过(%)描述;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以描述。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将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等基线资料统计学对比,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退出病例
两组均未出现退出的病例,都完成3个月的治疗。
2.3 脱落病例
3个月内患者非常配合,未发现脱落的病例。
2.4 临床疗效
在总有效率比较中,对照组对比试验组膝骨关节炎患者相对较低,数据统计学分析P<0.05,见表2。
2.5 NRS评分
对照组的NRS评分高于试验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1 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基线治疗对比
组别例数(n)性别年龄(岁)病程(年)体重(kg)男/女最小最大平均最短最长平均最轻最重平均试验组5630/26#467455.26±3.28#0.594.26±2.07#507255.36±3.42#对照组5629/27457355.47±2.790.594.28±2.04507456.71±4.22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总有效率分析[n(%)]
组别(n=56)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试验组3916155(98.21)*对照组
2812640(71.43)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NRS评分分析(分,
组别(n=56)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5.26±2.48#2.31±0.23*对照组
5.29±2.514.85±0.62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在西医中又叫做退行性或增生性骨关节炎,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也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2]。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缓慢性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疾病进展后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3]。
药物治疗仍是西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首选方式,但西药治疗副反应较大,治疗费用高,很多患者难以接受。
中医古籍中没有膝骨关节炎这一病名,但其症状描述相似于“痹症”、“骨痹”等范畴,病因可能是素体气血肝肾亏虚,同时侵袭了风寒湿邪,出现脉络淤阻和气虚血癖[4]。
治疗原则为补肾壮骨、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等,艾灸需要循经取穴,还需要按照风、寒、湿邪的偏盛情况辨证取穴,帮助患者调和营卫、疏调
局部经络气血,在风寒湿邪不可依附时消除痹痛。
现代医学认为[5],艾灸的治病
机理主要为经络调节作用和局部温热刺激效应,同时艾灸施于穴位激发经气,调动经脉功能,可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效果,也可激活皮肤神经末梢酶类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对疾病治疗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显示,采取中医艾灸治疗的试验组NRS评分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31±0.23)分、98.21%,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治疗的
对照组NRS评分(4.85±0.62)分、71.43%,提示中医艾灸治疗效果更佳。
由此表明,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艾灸治疗能够帮助其显著降低NRS评分,同时提高其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周艳丽,李璟,侯文光,等.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14,15(12):1086~1088.
2 张鹤,赵百孝,宋艳,等.近10年来灸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现代临床研究及选穴规律的分析.中医药信息,2015,06(2):118~121.
3 刘月,许建允,林敏,等.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性评价及Meta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
志,2017,16(8):783~787.
4 周艳琼,宁余音,农秀明,等.壮医温经姜艾灸膝关穴对膝骨关节炎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2):1729~1732.
5 石洪珍.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