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地区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阿里地区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38分)
1. (5分)看拼音,写词语
xuān bùjiě shìlán gān jìng jièshǎng xīn yuè m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6分)按词语写音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飘浮小溪暴晒水珠跳舞奔跑
3. (9分)用“——”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浓装淡抹________ 景然有序________ 荒芜人烟________
天经地意________ 左临右舍________ 神密莫测________
众星棒月________ 鸦鹊无声________ 余音绕粱________
4. (4分)写出四个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8分)好朋友,手拉手。
领住牛命鹿进熟咚
咕________ 成________ 掉________ 小________ 逃________ 野
________ 拦________ 带________
6. (2分)课文第3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请你仿照这种写法,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拿________来说,________。
7. (4分)读《庐山的云雾》,按课文内容填空。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________,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________。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________;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________ 。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4分)
8. (14分)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从选文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
A . 树多
B . 桉树多
C . 亚热带树木多
(2)选文中提到“小城的公园更美”,还提到“小城的街道也美”。
你能仿照这两句话来给第1自然段加一个这样的句子吗?
(3)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________作用。
()
A . 首尾呼应
B . 承上启下
C . 总结概括
(4)读了选文之后,你能感受到作者对这座海滨小城充满了什么样的情感吗?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9. (5分)(2019·龙马潭) 习作天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探索,是时代发展的动力。
只有你去探索了,你才会发现出乎意料的、不可思议的、有趣的、新鲜的东西。
请以此为主题,写一写你探索发现的事情吧!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清楚事情的经过,题目自拟。
字数在400字以上。
四、知识积累 (共2题;共11分)
10. (10分)附加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的是()
A . 狼和小羊
B . 狐狸和葡萄
C . 乌龟和兔子
D . 拇指姑娘
(2)《三国演义》中与赤壁之战无关的事件是()
A . 草船借箭
B . 三气周瑜
C . 苦肉计
D . 借东风
(3)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请将匹配的人物与情节连起来。
鲁智深________ 进大观园
诸葛亮________ 大闹天宫
刘姥姥________ 空城计
孙悟空________ 倒拔垂杨柳
(4)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始写于________。
(填写朝代)
(5)鲁迅先生称________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1. (1分)“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老人拄着拐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作者之所以向老师行礼,是因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3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答案:5-1、考点: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4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考点:
解析: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答案:9-1、
考点:
解析:
四、知识积累 (共2题;共11分)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答案:10-4、
答案:10-5、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