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纱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染纱简介
1、染纱厂概况
染纱厂是公司的第一道生产工序,主要为织造车间和针织厂及外厂提供各种色纱.现有员工三百多人,目前月生产色纱700多吨(最终生产能力将达到1000多吨).染纱厂下设:办公室(计划、管理人员);LABDIP (复板组\小样调色组\打样组),染台(装笼、染色、脱水、烘干)工艺组,料房;松纱、络筒等主要生产环节和部门.
2、生产流程:见下图
3、颜色代号
代号 WH RW YW OR
BG/BGF
KK
BR
PK 颜色 特白 漂白 黄色 橙色 米色/
特殊白纱 卡其 棕色 粉红 代号 RD VL BL TQ GN NY
GY
BK 颜色
红色
紫色
兰色
翠兰
绿色
宝兰 灰色
黑色
4、纱线表示法
通用纯棉纱的细度采用英制支数表示,即在公定的回潮率下,每磅纱线有若干个840码即为若干纱支。

所以纱支越高,纱线越细。

“40s/1”表示40支单纱, “80s/2”表示80支股线纱。

:纱支前加“JC ”表示精梳纱,加“C ”则表示普梳纱。

尼龙、涤纶等化纤纱的细度采用旦数制表示,它们的旦数相当于9000米的长丝,在公定的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数。

二.不同原料纱的规范表示方法
(2005.4.1)
备注: (1)单纱的表示法:不带“/1”,股线表示法:“/2”;
三、调色和开方
(一)调色基础知识
调色过程中的调色,即是通过调整染该颜色所用不同染料的比例来调整该颜色的色相、深浅、鲜艳度,从而得到相应的颜色。

染纱复办调色即是把初次复办样与相对应的标准相比较,调色师通过积累的经验对染色配方进行调整,以达到与标准相一致的颜色。

1、颜色的色相
调色时首先要了解该颜色的色相,即首先要知道该颜色是红色,兰色,黄色还是黑色。

同时要知道染该颜色的染料组合。

2、深浅
对于颜色深浅的调整,是通过对染料用量的加减来完成的。

3、鲜艳度
通俗说来就是描述颜色的漂亮程度。

鲜艳度的调整是通过对补色染料的调来完成的。

4、补色
三原色中的任意两个色相相拼即得出一个二拼色,则另外一色就是该二拼色的补色。

例如,紫色的补色为黄色,橙色的补色为兰色,绿色的补色为红色。

一个颜色中补色所占的比例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该颜色的鲜、沉,补色所占比例越少,该色越鲜;反之,越沉.
经验丰富的调色师在调色的过程中对与色相、鲜沉及深度是同时考虑的。

(二)调色思路
要调整一个颜色,不但要了解颜色敏感度(即变色力强弱),同时要熟知染色用的染料组合,工艺及单色染料的色相和力份等。

(1)了解染该颜色所用的染料组合、工艺及单色染料的色相及力份,从而分析出该染料组合主染料(对深度影响较大的一种或两种染料),补色染料。

下面举例对调色进行说明:
这是一个染兰色的组合R YELLOW 3RS/BUE R SPE/RED RB;该组合染出来的颜色为偏红光的兰色,主染料为BLUE R,对该颜色色相及深度起决定性作用。

补色染料为R YELLOW 3RS 133% ,其用量增减直接影响该颜色鲜艳度。

R RED RB 133%染料对该颜色的色相及深度也有影响。

越偏灰的颜色红、黄、兰染料用量相差较,只染料不明显,故在调色中更要注意深度与色相、鲜沉相结合。

(2)把需调整的颜色与标准样相比较,找出相应差距(深或浅,亮或暗),并根据经验进行调整,调色时要对深度、色相、明暗兼顾考虑。

(三)调色力度
调色力度指调色过程中染料调整比例的大小。

调色力度过于大或者过于小都会影响调色的准确性。

要做到调色力度适中,需要积累相当的调色经验,熟识染料特性,同时要有活跃的思维。

一般初调的调色力度不宜过小,宁可稍过,然后再回调(如图1、图2所示)。

(四)调色注意事项
1、注意染料组合及对应的染色工艺有没有错误;
2、对准标准;
3、留意小样是否反常;
4、增减染料用量之后,要注意元明粉、纯碱、皂洗剂的用量,还有保温时间是否符合规定。

5、对于一些很浅的颜色,还要留意原纱的白度是否能达到要求。

6、浴比太大或者太小都有可能会使纱线染花。

(五)染纱化验室调色标准动作
第一步:找卡(找对色标准)
根据配方卡颜色号找出相应的工艺卡,一般情况有与配方卡纱支相同的工艺卡,当无纱支相同的工艺卡时则找出客户OK卡作为对色标准。

第二步:对色
1、根据工艺卡要求选择对色光源,并打开对色光源开关。

(正常情况下以D65为准,但部分特殊客户对
光源有特殊要求,例M&S对色光源为TL84)
2、据工艺卡配方检查小样配方是否正确(染料组合、染料用量、助剂用量、染色工艺)。

3、判断小样是否反常、染花。

4、注意工艺卡提供标准是否有特殊要求(如:颜色要求评语、翻单说明、),注意配方卡备注上是否有特
殊说明(如:颜色要求高、特急等)
5、对小样进行梳理,使其达到平整状态,用左右手的中指与食指夹住小样使其张力与标准样张力一致,
并与标准样进行进行对比,判断出小样与标准样的差异。

(注意对色时不要触摸标准样)。

若差异在要
求范围内则该方OK。

不OK则需继续调方。

第三步:调色
1、根据判断确定小样配方调整幅度,若非第一办,则要求参考前边打出小样进行进一步判断配方调整幅
度,确定后用计算器计算,并写在配方卡相应位置,同时签名、注明调方时间。

2、检查所写配方是否有误(小数位是否正确),经调整后的配方原助剂用量及保温时间是否正确。

不正
确则调整助剂用量及保温时间。

3、确定配方无误则交小样室打样。

(六)开方工作
小样要对准了标准才可以开大货方,但是从小样放大到大货会存在着大小样差,所以必须有预见性地对组合里的各种染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加减来缩小大小样差,保证用同样的工艺能染出来达到客户要求的大货。

这种形成了一定规律的加减比例就是调色师开方的加成规律。

影响加成规律的因素主要是缸型(也就是投染的纱的重量)、染料组合和颜色,另外开方的时候还要考虑近来染缸的状态,织造配套或者互补,染料换批等具体情况。

一、调色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个调色人员要能够进行开方工作必须要有比较高的调色技术,调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小样是否打准。

一个水平高的调色人员对颜色的深度、亮度、色相把握比较准,在调色时可以运用自如,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复出相当好的小样办,这给大货开方打下了好的基础。

同时,调色水平高的调色人员在开大货方时对大小样的加成把握比较准,减少了大小样差。

一个优秀的调色师必须具有迎难而上、不断创新的精神,从回修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

化验室的调色工作是一项合作性很强的工作,单靠个人力量是很难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的。

优秀的调色师还必须有宽大的胸怀,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培养更多的调色师来共同完成化验室的复办工作。

二、调色师必须掌握的技巧
1、控制所复小样的准确度,以及是否反常
小样是否打准是影响命中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若小样反常,即使对准小样也难以保证命中率。

所以,调色师如何把握小样对标准的接近程度以及判断小样是否反常是很重要的。

一个优秀的调色师对于某一颜色与标准的接
近情况以及色光象哪个方向偏向可改善大小样差必须要把握相当准确。

同时要对反常小样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并能协助小样室查出反常原因,解决反常情况。

2、掌握不同缸型的大小样差
不同的缸型大小样差基本上是有区别的,调色师要具有较高的开方水平还必须熟练掌握不同缸型的大小样差。

3、掌握不同染料组合、不同颜色大小样加成规律。

A 、不同染料组合的加成规律是不同的。

常用的染料组合加成: 组合(1)的加成规律基础为BRF+8、BSF+3、3RF+4。

而组合(2)的加成规律基础为RED+5、3RS+4、BLUE
R+20。

B 、即使是同一染料组合,在拼不同的染色时,它的加成规律变化也很大。

例如组合(1)在拼YW 色时,BRF 要多加10-20%,在拼BG 色时只多加3%左右,做深BR 色时也要多加10—15%。

C 、就是做同一种颜色,在染料用量不同时加成规律差异也较大,如组合(2)在做BL 色时,当owf<0.1时,BLUE R 与RE
D RB133相差25%-30%;当owf<0.3时,这两个染料加成相差20-28%;当owf>1,相差15-18%。

4、其他的变化规律
(1)从回修纱中总结失败的原因,若是加成规律原因引起,就应该吸取教训调整加成规律。

(2)从一次OK 样中总结成功经验,并进一步完善加成规律,不断提高自己。

(3)随时跟踪不同染料组合加成规律的变化。

相同的染料组合在做同一色好时,随着染料批号的改变,加成规律也会发生变化。

5、回修处理
当染出大货颜色颜色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通过时要进行回修处理,回修的方法有:水煮、水洗、剥色等三种。

回修常用的方式有水煮,水洗、剥色和加色。

水煮:主要针对BRF ,BLUER 染料可以通过水煮调整。

加色:适用于色浅回修,通常情况下只加原来组合里的染料。

水煮
只针对差异较小的颜色,因为部分染料(一般为兰色,如SS.BLUE BRF 150%、SS BR BLUE R SPE ) 在高温下水煮易水解。

差异较小的颜色通过水煮,让色光较中的某一染料水解一部分,从而达到颜色要求。

水煮时间及水煮温度有调色师根据经验确定,但是水煮时间不宜过场,水煮次数不宜过多。

水洗
适用于颜色较深,色光差异较大(加色无法调整)的回修处理,有时也会水煮浅一些之后加色。

目前有5种水洗工艺,各水洗工艺及对颜色的具体影响见资料《水洗工艺对颜色的影响》。

1#水洗主要用于洗蓝光和黄光(绿光); 2#水洗主要用于洗红光; 3#水洗使颜色整体偏浅;
4#水洗也会使颜色整体偏浅,比3#水洗更剧烈; 5#主要洗牢度较大的红色、绿色及兰色。

剥色
SS Blue BRF 150% +8 SS BR Red BSF 150% +3 SS Yellow 3RF 150% +4
R Red RB 133% +5 R Yellow 3RS 133% +4 S BR Blue R Spe +20
剥色应用于染花或颜色差异较大,水洗和水煮无法达到相应的颜色要求,就可以剥掉大部分染料再重新打办。

剥色对颜色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宜过多使用。

加色
适用于颜色较浅,或色光存在差异的颜色回修。

加色一般情况下一原染料组合中的染料加色,但因个别颜色色光无法改善,则选用其他染料进行加色回修,此时要注意是否有同光异谱和是否
四、相关工艺知识
在化验室工作,首先会接触到配方卡和工艺卡,这个配方卡是计划下达的,工艺卡是技术部给的标准。

调色
人员就是根据工艺卡上的标准,在配方卡上调方来完成调色工作的,所以要会看配方卡。

配方卡如下:
下面依次介绍卡上的内容:
4.2色号的表示方法:
1. A 梭织色号表示法:
CVC 50 KK 3208
排列编号
成分 纱支 颜色
配 方 卡 缸号
配方编号
纱支
机型
色号 机台 纱批 前处理 重量
后处理
染料及助剂
Ι Ⅱ





有些BL、NY等色号末尾带有R,表示配方中有S.BR.BLUE.R.SPE染料;末尾带有T的则表示还要进行成衣水洗或染色。

B针织色号表示法:
“1”由四位数字组成,表示同一颜色系列种COLORSTD的顺序号;“2”由两个字母组成,表示颜色简称;“3”一个字母,表示PD或YD(F为PD,Y为YD)通常“2”和“3”相邻,有时可以和“4”调换位置;“4”由一个字母组成,表示颜色深浅度(分浅色L、中色M、深色D三种);“5”由两位数字组成,表示流水号,不同纱支和布种需要单独编号;“6”表示对同一L/D做不同试样或复办的编号,从1-9或a-z。

例:
6、浴比(LR):指纱重(KG)与染液体积(L)之比。

比如:LR=12,小样纱重5G,那么染液(水+染料)的体积=5 X 12=60ML
配方卡里通常有两个浴比,一个是大货生产浴比,由于小样加的纯碱是液体碱,就会有一个小样浴比,算法如下:小样浴比=大货浴比-纯碱用量/5
7、Na2CO3(纯碱)、Na2SO4(元明粉)的用量:
元明粉,也称为中性盐,起促染作用。

元明粉用量不够通常使颜色深度达不到要求。

纯碱,起固色作用,但与固色剂的原理不一样,促使染料与纤维发生固色反应。

纯碱的用量不够,在经过后处理后会使已经上染的染料掉下来很多。

五、缸号
1、缸号:由一个字母和七位数字组成,常用得字母有四个:K、N、C、B,分别表示此缸纱是针织纱、南洋纱、梭织纬纱(筒子纱)、梭织经纱(经轴纱)。

7位数字的第一位表示年份,第二、三位表示月份,后四位表示本月的缸数顺序,如:
2、配方编号:由一个字母和7位数字表示,字母有三种,R、Z、T,分别表示梭织配方,针织配方和回修配方。

数字的第一位表示年份,第二位表示月份,其中10-12月分别用A-C表示,第三、第四位是日,最后三位是本日配方
顺序编号。

如:
3、品种号:也分针织和梭织的编号。

A、针织编号:S开头是试样,B开头是大货,其他规定如下:
第996缸
3日第57个配方
颜色代号
纱染
排列编号技术部复板次数
深色
1——年份 2——布种编号 3——按染色方式分类,共分五种,(Y-YARN DYE 即染纱;P-PICE DYE 即匹染;H-HEATHER DYE 即染棉;T-SPECIAL DYE ) 4——流水编号5位,对同一年份,流水编号唯一(坯布)。

5——成品流水编号:3位。

例: SP
B 、梭织编号

梭织工艺品名编号方案
摘要:工艺品名是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的编号,对生产信息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案: 梭织工艺品名将用组合法表示,将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以保证其稳定性、唯一性:
1、 最关键并且不变的品种属性单独以简单的代码组合成为品名的第一组成部分
2、 其他的易变的次要的品种属性将以流水号的形式组成品名的第二组成部分,其属性将单独编码,作为工艺的附
加属性在工艺设计是指定,以方便工艺的分析和生产的指导
大货编号方法
试样编号方法
大货工艺流水号采用5位数,试样工艺流水号采用4位数;
2002年 JERSER
YD
坯布流水号
成品流水号
✧对于组织相同的色织布和印染布的坯布,根据《组织、成份、纱支、密度》,单独编制产品类别码(类似于坯
布品名),以便于车间生产和库存管理
✧工艺流水号和工艺设计日期同步增长,方便工艺资料的管理
1.代表织物种类
代码织物种类代码织物种类
Y 色织布P 印染布
2.表示织物结构;
代码织物结构代码织物结构
P 1/1平纹O 牛津纺(纬重平)
C 经重平,方平K 2/1或1/2,2/2,3/1等简
单斜纹
J 3/3,4/4等复杂斜纹S 泡泡布
D 多臂
3.织物成分:当除棉以外含有其它成分时,用其它成分代码表示,省略棉。

代码织物成分代码织物成分
C 全棉V CVC
T TC S 含有弹力包芯纱
M 麻N 尼龙
H 花灰纱Q 其它特殊成分
表示工艺年份
工艺年份用两位阿拉伯年份数字表示,仅供试样用
经纱纱支,经纱只取一种主要纱支;
单纱用”E”表示,双股线用”A”表示,三股或以上用”C”表示,当主要纱支是单纱时,且有两种或以上纱支时用”F”表示,
当主要纱支是双股线时用“R”表示,当主要纱支是三股线或以上时用“S”表示。

纬纱纱支,纬纱只取一种主要纱支,表示方法同以上;
纱线属性;
代码纱线属性代码纱线属性
H 高捻纱N 普通纱
4.织轴数:单轴、多轴。

代码织轴属性代码织轴属性
S 多轴N 单轴
5.起毛方式
代码起毛方式代码起毛方式
1 普通
2 磨毛
3 抓毛
6.功能整理
代码功能整理方式代码功能整理方式
E 易烫M 免烫
P 涂层、纸质化U 防紫外等常用名词:
1.FPY——First Pass yield,一次命中率;
2.OTD——On Time Delivery,准时交单率;
3.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全面质量控制;
4.BRT——Barrier Removal Team,排除障碍小组;
5.CT——Cycle Time,生产周期;
6.CS——Customer Satisfaction,客户满意度;
7.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8.ISO9000——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质量保证体系;
9.ISO14000——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环境管理体系;
10.5S——是一种现场管理方法。

它的要点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染纱工艺编号说明:
前处理:EP04-103
染色:
中温染色:
筒子经轴:
YD01-3001(保温60分)YD01-8001(保温60分)YD01-3002(保温30分)YD01-8002(保温30分)
高温染色:
筒子经轴:
YD03-3003(保温60分)YD03-8003(保温60分)YD03-3004(保温30分)YD03-8004(保温30分)
低温染色:
筒子经轴:
YD06-3006(保温60分)YD06-8006(保温60分)YD06-3007(保温30分)YD06-8007(保温30分)
后处理:
YA01-4001(经轴EA01-9001)染料用量为<1.0%
YA02-4002(经轴EA02-9002)1.0%≤染料用量为<3.0%
YA03-4003(经轴EA03-9003)3.0%≤染料用量为6.0%
YA04-4004(经轴EA04-9004)6.0%≤染料用量
染涤程序:
RD型分散染料
RD01-2001:染料∠0.5% 经轴:(RD01-7001)
RD01-2002:0.5%≤染料<3.0% 经轴:(RD01-7002)
RD01-2003:3%≤染料经轴:(RD01-7
S-WF型染料换位RD-03
六.染色知识
一、染纱厂工艺:
纯棉纱线染色工艺(活性染料)
A.前处理
1.前处理的作用:
前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棉纱上的蜡质、胶质、色素及一些油污等不利于染色的物质,提高棉纱的渗透、着色性能,为染色做准备。

目前染纱厂有一种常用纯棉前处理工艺:101/102/103。

2.棉纤维的组成:含有94%左右的纤维素和6%左右的天然杂质。

3.棉纤维中各种杂质去除的简单原理:
果胶质的去除:
果胶质在烧碱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的果胶酸继而转变成果胶酸的钠盐;一部分果胶物质在烧碱作用下被解聚,从而提高了果胶在水中的溶解度,以致能获得比较彻底的去除
蜡质的去除:
助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分散作用而去除。

而蜡质中的脂肪酸则可与烧碱发生皂化反应生成可溶性肥皂而去除。

肥皂再使不能皂化的蜡质发生乳化作用于而去除。

含氮物质的去除:
含氮物质在热的烧碱作用下,其分子中的酰胺键发生水解断裂,生成可溶性的氨基酸钠盐而去除。

棉籽壳的去除:
棉籽壳在煮练过程式中是比较难以去除的,只有在高温烧碱中长时间作用下,棉籽壳膨化变得松软,由于部分已被解体再经过一定的机械作用便从织物上脱落,再经过漂白,棉籽壳将被进一步去除。

4.前处理工艺流程见记录纸。

B.纯棉染色
纱线在染色阶段同染料相结合,得到我们所要求的颜色。

这一过程是整个生产的关键环节。

根据染料的不同染色性能,目前染纱厂有三种主要纯棉染色工艺:3001.
1.染色概念:
染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将纺织纤维放入染液中,染料舍溶液而转移到纤维上,最终使纤维染上颜色,这一上染过程称为染色。

染料之所以能染到纤维上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力的作用,并且以物理、物理化学和化学的不同方式结合在一起。

染色过程一般包括吸附、扩散、固着三个阶段。

吸附:当纤维放入染液中,染液中的染料会逐渐扩散到纤维附近,并渐渐由溶液转移到纤维表面,这个过程称为吸附
扩散:染料吸附在纤维表面后,在纤维内外形成了染料浓度差,因而促使染料由纤维表面向纤维内部扩散,此时破坏了最初建立的吸附平衡,溶液中的染料又会不断地吸附到纤维表面,直至吸附和解吸再次达到平衡,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是慢的,但这一阶段却决定了上染的快慢。

固着:固着是扩散到纤维内部的染料与纤维结合的过程,染料与纤维材料不同,固着的方式也不同。

2. 活性染料染色原理:
活性染料分子结构上的活性基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反应,形成共价键合。

活性染料具有活性基团(或叫反应性基团),它在适当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可以和纤维素上的羟基(HO-)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染料和纤维素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起来:
纤维素-OH + D-R-X 纤维素-O-R-D + HX
(染料表达式:D-R-X 中,D为发色团或叫母体染料,染料的颜色便是由它发出的,R表示活性基团,X表示R中参与反应的部分)
在碱性条件下,活性染料与纤维反应的同时,染料也会发生水解,水解后的染料失去了活性,不能再和纤维素键合,使染料的固着率降低造成浪费,因此,控制活性染料的染色条件相当重要。

3.影响活性染料水解反应的因素:
染料的反应性:活性基反应能力越高,染料水解速率也越大。

温度: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染料的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加,染料的水解反应速率增加。

PH值:染液的PH值是影响活性染料水解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随着PH值的增加,染料的水解速率增加。

但在正常情况下,染料与纤维的反应速率仍永远大于染料与水的反应速率
4.纯棉染色工艺流程见记录纸
1.后处理
后处理的作用是洗去纱线的浮色,提高纱线的色牢度和光泽.根据颜色的深浅,后处理中使用的皂洗剂用量不同。

染棉染色工艺(见记录纸)
涤纶染色工艺(见记录纸)
二、染色工艺条件
染色工艺条件包括:染料用量、助剂用量、染色温度、升温速率、浴比、时间、PH值及染料和助剂加入的速度等,它们之中任何一个不对都会引起颜色出现偏差,因此,生产中一定要严格控制。

七.染纱厂工艺使用规定(棉纱染色)
前处理
梭织前处理规定:前处理使用101/102/103工艺,目前使用较多的为103前处理工艺。

染色
1、染色保温时间:
1)小样生产染色保温时间如下规定:
owf<1 保温时间为30’
1<owf<8 保温时间为60’
owf>8 保温时间为90’
2)大货生产染色保温时间如下规定:
owf<1 保温时间为30’
owf>1 保温时间为60’
对于染料用量特大的大货,将作特殊注明用90’保温生产
2.Na2SO4、Na2CO3的用量:
对于SUMIFIX、EVE(待用)染料:
染料用量(owf) Na2SO4用量(g/L) Na2CO3用量(g/L)
owf<0.1 10 3
0.1≤owf<0.3 20 5
0.3≤owf<1.2 30 10
1.2≤owf<
2.0 40 15
2.0≤owf<
3.0 50 15
3.0≤owf<
4.0 60 20
4.0≤owf<
5.0 70 20
Owf≥5.0 90 20
对于LIEVAFIX、CIBACRON染料(待使用):
染料用量(owf) Na2SO4用量(g/L) Na2CO3用量(g/L)
owf<0.15 10 3
0.15≤owf<0.5 20 4
0.5≤owf<1.2 30 6
1.2≤owf<
2.0 50 8
2.0≤owf<
3.0 60 10
3.0≤owf<5.0 70 10
owf≥5.0 90 10
对于CIBA FN(目前没有使用)染料:
染料用量(owf)浴比< 1:8 浴比≥1:8
Na2SO4 Na2CO3 Na2SO4 Na2CO3
owf<0.5 210 30 8
0.5≤owf<1.0 30 12 40 10
1.0≤owf<
2.0 40 15 50 12
2.0≤owf<
3.0 50 15 60 15
3.0≤owf<
4.0 60 20 80 16
4.0≤owf<
5.0 70 20 90 18
5.0≤owf 80 20 100 20
注:大货生产时以配方卡上的Na2SO4、Na2CO3用量为准
3.染色工艺说明:(各染料所使用工艺见染料明细表)
1).目前染纱厂有三种主要纯棉染色工艺:3001(60℃*30分钟)/3002(60℃*60分钟)/
3003(80℃*30分钟)/3004(80℃*60分钟);
梭织后处理相关助剂规定:
染料用量(owf)后处理
工艺
HAC用

(g/L)
固色剂R-250用量
(owf)
柔软剂用量
(g/L)
皂洗剂用量(g/L)
正常有BLUE R
owf<1 4001(9001) 0.5 0,有BLUE R>0.4
时2%;有TQ料≥0.4
时最小固色剂用量
2%
DS3109:1.5 0.25 1.00
1≤owf<3 4002(9002) 1.0 2%
RD-L:3.0
NS:1.5 0.50 1.00
3≤owf<6 4003(9003) 1.0 4% 1.00 2.00
6≤owf 4004(9004) 2.0 4% 1.00 2.00
注意: 1.含有S.BR BLUE R SPE当染料用量大于或等于0.4%时则开始加入固色剂具体用量见上表.
2.如原始配方无TQ BLUE G(N)或S.S.TQ.BLUE.BGF(N)或染料,回修为了调色光加入少量此染料,固色
剂的使用情况同原始配方.
染色助剂特殊工艺要求:所有色纱(梭织、针织)都加匀染剂NF:0.5g/L;
工艺补充规定
一.予加盐工艺
使用予加盐工艺的条件:
1.筒纱全棉(JC、CF)、涤棉(TC、CVC)
2.染缸缸型:≤100kg缸型(目前适用)
3.染料品种:染色温度为60℃染色工艺的品种
4.含S Br Blue R gran染料、含S.S TQ Blue BGF (N)的绿色、弹力纱、黏胶、经轴、补染、补单、改色纱、剥
色重染、染色时间90分钟的品种,不准使用予加盐工艺,如有难染品种调色师认为不能用予加盐工艺的,必须有调色师在配方卡注明原因并签名。

5.
予加盐棉染色
经、筒染料名称染料用量(加成后)工艺


度℃
时间(分) 助剂
二、含S Br Blue R gran染料的YD01-111、222工艺
使用YD01-111、222工艺的条件:
1.筒纱全棉、涤棉
2.含S Br Blue R gran染料配方,S Br Blue R gran用量≤2%
3.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60℃染色工艺
4.原YD01-3001工艺改用YD01-111工艺
5.原YD01-3002工艺改用YD01-222工艺
二.弹力纱
按原“弹力纱生产控制流程”规定执行以外
1.染色工艺:正常工艺(不准用预加盐工艺)
2.开处方单:前处理与染色处方单必须分开开二张处方单,并在备注注明"前处理后→重新松纱→11工艺→染色"
三.大豆纤维
1.筒纱重量:0.5kg/只
2.前处理工艺:YP03-503
3.染色工艺:正常染色工艺(不准用预加盐工艺)
四.开回修处方单
1.原用予加盐工艺的,在回修时改用正常工艺
2.回修工艺根据复板决定(目前回修配方卡上工艺有复板组手工写,以后系统修改后就打印在回修配方卡上)
3.固色剂、柔软剂按原处方使用
4.剥色纱用正常工艺(含S Br Blue R gran染料的同第二条要求)
五.R Br. Yellow 3GL与S TQ Blue G (N)染料
这二种染料染色温度为80℃,当与60℃染料拼色时,染色温度取决哪一类染料,如80℃染料用量大于60℃染料用量的,染色温度为80℃,反之则相同
七.除予加盐工艺以外,其他工艺全部按染料加成前审核,但考虑到复板组在临界点比较难控制,允许有5%的误差。

科莱恩染料染色工艺:
Clariaut Drimareuce X/XN Lab-dip染色工艺
1、染色: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