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6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华师大版复习特训第十四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6课两种命运
的决战华师大版复习特训第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1947年,华东野战军通过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哪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A、中原解放区
B、陕北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图是中共和谈代表与美国驻华大使在延安机场的合影。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B、联合蒋介石抗日
C、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D、结束长期内战局面
【答案】:
第3题【单选题】
如图,老照片是了解历史的一面镜子。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张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拍摄于1940年重庆
B、当时抗战胜利,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C、蒋介石希望同毛泽东建立联合政府
D、淡判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转战陕北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答案】:
第5题【单选题】
阅读右图,此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

对于这一战役的意义的表述恰当的是( )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B、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和则两利,斗则两败”国共双方代表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 )
A、北伐战争
B、三大战役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粉碎敌人进攻(转战陕北)(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

”这是因为( )
A、解放战争打响了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原则是( )
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B、全面退缩,积蓄力量
C、主动出击,正面迎敌
D、建立敌后根据地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八年级二班全体同学在历史课上展开了关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主动撤离延安的讨论,下面是同学们发表的一些观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敌强我弱,避实就虎是正确的选择
B、不能与敌人硬拼,人存地存、人失地失
C、发挥我军善于运动战的优势
D、撤离延安是为了保证中央领导人的安全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下列史实与邓小平有关的是( )
①领导南昌起义②挺进大别山③改革开放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读下面两幅油画图片。

材料三:读漫画图片(如图)。

材料四:“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945年8月14日
材料五:读老照片(如图)。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上述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如图漫画反映了哪一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漫画中“两锤”比喻国共两党)?结果如何?
材料一是某电报电文内容的一段,试根据材料判断这封电报是谁发给谁的。

接收电报的人是如何应对的?取得了什么成果?
依据图照片材料指出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你认为应该建立怎样的国共关系?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材料一: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电全国,高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王栓林《中国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材料一“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战斗”是指哪件事情?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主张?这一主张促成的结果是什么?
材料三“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哪一事件?简述其战略意义。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某小组在“历史图片展”活动中设计制作了如下展板,请一起参与完成。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从下列语句中为图①和图③配上合适的标题。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南昌打响第一枪
C.主动出击破囚笼
D.红军不怕远征难
图①______ ;图③______
图①反映的战争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图②反映的会议为什么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图③反映的战役是谁领导的?图④反映的战役具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通过探究四幅图片内容。

请为本展板设计一个主题名称。

【答案】:
【解析】:
11/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