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09word版本 - 副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学期高二语文 12 月月考试题 09
一、选择题。
(共 24 分,每题 2 分)
1. 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濒临( bīn)筵席(yàn)冰凌(líng)...
B.船厂(wù)拟态(nǐ)鹰隼(sǔn)...
C.浸渍(zì)脖颈(gěng)蓓蕾(bèi)...
D.伺机( shì)铁砧(zhēn)比方(pì)...
2. 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悄无声息( qi ǎo).
殒身不恤( yǔn)
.
岁在癸丑( kuǐ)
.
长歌当哭( dàng)
.
A.曼妙的纹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迷惑;病变的皮肤充满令人生厌的疱疹,
衰颓的肉体牢牢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B.这是我知道的,凡我编写的期刊,大体是因为经常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向来就甚为廖
落。
C.我极对不起的是,因为篇辐的限制,我不能够对于那些大方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认识的。
D.它必然得拥有出奇的缺点才能为人所歧视;但是它又确实拥有,所以再没有比这更为荒
唐可笑的事了。
3. 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对手,所以不能够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愈发感觉了生命的▲。
②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序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没关系长作岭南人”一诗,
久为人所▲。
③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
这是一种特别
▲的工作。
A.稍微歌颂雅致B.低微传诵精良
C.稍微传诵精良D.低微歌颂雅致
4. 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我们习惯于追求园艺之美、几何之美,或古典的小桥流水之诗情画意。
这些美,作为
设计师的追求也都无可非议。
....
B.二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拟,比方无毒昆虫仗势欺人地模拟起有毒昆虫的黄黑花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戒备符号——弱者的抵挡徒有其表,必定模拟恶才得以自卫。
....
C.既然思想不能够带给思想者尊严,为什么人类的思想者还要前仆后继,冒着杀身之祸坚毅
....
地思虑呢?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D.六中社团多,而且每一个社团都办得栩栩如生。
课余时间,同学们都积极参加各样社团
....
活动,既张扬了个性,又提升了能力。
5.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只管难以拥有实质的功能,但它们拥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
改变气质、滋润人生的价值不能小瞧。
B.青年的思想道德状况,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青年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权衡
我们的社会友好程度的重要标志。
C.“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定在有液态水
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D .此刻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节日大打价钱战,在商场里,减价的标牌随地可见,三折、四
折甚至五折,特别诱人。
6. 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讲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茕茕孑立,孑然一身 (慰问) B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合)
. .
C .不能够喻 之于怀(理解)
D .稽其成扫兴坏之理(察看)
. .
7. 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基真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颜色憔倅 ,形容枯槁 B .大家 匹之,不亦悲夫
.. ..
C .零丁孤单,至于成 立
D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 多谤议
..
.. 8.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醴
B .宁赴湘流,葬于 .江鱼之腹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 .高雅
C .是以 就极刑而无愠色 足以极视听之娱
. .
D .此后图南,且 适南冥也 彼且恶乎待哉
. .
9. 以下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
.重为乡党所笑
C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D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10. 以下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种类不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吾妻死之年所手 植也 B .水击三千里
. .
C .此后乃今将图南 .
D .倡优 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
11. 以下对《长亭送别》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制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妆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此后衫儿、袖儿,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
A . 运用比喻,使崔莺莺的哀诉见情见态,进而衬着了崔莺莺的分别之伤和别后之凄。
B . 运用叠词,把崔莺莺柔肠百结的分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呜呜咽咽。
声息口吻,如同
在侧。
C . 巧妙借助儿化和排比,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收效。
D . 文段既描绘了崔莺莺与张生疏手在即的感想,也隐含有对母亲催逼张生去考中功名的 恼恨。
12. 以下有关文学知识表达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莎士比亚,文艺中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一世成就卓著,其中《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 。
B .元代杂剧流行, 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
王实甫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
与马致远、
白朴、关汉卿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C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
因李陵事件获罪,受宫刑。
曾任太史令,所作《史记》
,是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报任安书》就是其中的一篇。
D.《渔父》,楚辞体代表作。
作品刻画了一个向来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成仁取义的屈原形
象。
他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不亦步亦趋,遇事深思高举的崇敬道德。
二、阅读题。
(共 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达成13— 15 题。
( 9 分,其中选择题每道 3 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从前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
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
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
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办的所有
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自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
对于深义的文化,周
先生有自己的见解。
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样领域,或许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
互不有关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归纳、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宽泛地存
在于这好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
这种东西能够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
实质或最具特色的东西。
”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以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 、“闲寂”。
详细表现是简单、朴实、纤细、宛转、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研究,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构造
或许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样之处好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
论知行问题。
我想依照知和行两个范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
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围。
在这
两部分的后边存在着一个最为实质、最拥有特色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
故自晋到此刻,言中国
之思想,能够儒释道三教代表之。
此虽平时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
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
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
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对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 对中国
思想史认真分析,则不难发现,行家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若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
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
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
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
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
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
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
与知亲密联系的行,比方修行、跪拜,以及涅槃、跳出
轮回,则完好没有伦理的色彩。
传到中国此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
纪等等,完好部是对峙的东西。
在与中国文化的强烈冲击中,佛教若是不能够适应现真相
况,必然不能够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假装,以求得生计。
早期佛典
中有些地方特别重申“孝”字,就是扭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拥有浓重纲纪色彩文化的要
求。
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能抗御了。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13.以下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狭义的文化包括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宽泛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领域
中的共同的东西。
B.简单、朴实、纤细、宛转、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实质的东西,正
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C.中国文化的内涵能够从民族心或哲学范围去研究,作者深的中文化存在于
“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边。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六等理道德方面的西。
14.以下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是()
A.原始佛教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跪拜,以及涅槃、跳出回”
等是与“知”亲密系的“行”,些“行”不理色彩。
B.佛教文化然不是当地文化,但入中国后,在“知”方面夏民族的影响反而更其
于儒家。
C.原始佛教不仅不“孝”,主无君无父,此后在中国文化冲下,不得不歪
曲原以求得生计。
D.佛教文化入中国后适中国社会而做出某些装,披上理的外衣,示了儒家深文化的力量之大,不能抗御。
15.合全文,归纳作者对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点。
(3分)
▲
(二)下面的文字,回答16— 19 。
( 13 分)
笑大先生()
丹青
①我自己:什么我子喜迅呢?我来着以一种个人的方式,迅先
生。
②我喜看他的照片,他的子,我以迅先生得真漂亮。
③文革中我弄到一今日本,里面每隔几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子,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
近二十多年,胡适之、梁秋、沈从文、玲的照片,也公然布了,也都各有各的可圈可点,特别胡适同志,真是相
貌堂堂。
④五四那一两代人,模就在那里。
前些日子,我在三到两册抗照片集,布了公博、
林伯生、丁墨村、民押赴公堂,罪刑的照片,即便在尽面的刻,他一个个都是生文人
的本色。
他了民族的,照片上倒是没有生容貌的。
我英勇以画家的立自己:不有罪无
罪,一个人的容貌是无辜的。
⑤ 我就想到迅先生。
老先生特别不,又特别无所,特别酷,又特别慈善,看上去一的
贫穷、直、爽快,骨子里却透着流与调皮⋯⋯⑥而且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小,穿件
衫,一付无所的子站在那里。
他若是得跟肖伯一般高大,跟巴扎克那么壮,即是一个致
命的。
可他若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胡须,或许象沈君儒那光袋,古是有了,竟是不像
他。
他得非
常像他自己,特别地“五四” ;特别地“ 中国”,又其特别地摩登⋯⋯西洋人因西洋的大,诚然在模上占了低价,但是真要遇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脱略虚空,那种被彼得· 正确形容“高的消极”的气,在是西方人所不及。
你
将迅先生的容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但是一点不。
⑦我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上,一个人的容貌,即是他的人。
但以上法
可是我老先生的一宁愿,相思,其实不能够得大家赞成的。
幸亏个人意不用征得同
意,不是自己而已。
⑧我喜迅,因老先生好玩,就文学,就人物,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⑨“好玩” 个,来有点佻,是在小青年随口的,形容迅先生,
不呢?我想来想去,是了个。
⑩老先生去世,到明年整七十年了。
七十年来,崇敬迅的人,他是怒强烈、疾
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 ;迅的人,他是气度狭窄、不知容、睚眦必、有失温柔敦朴的人。
之,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价,都忧如迅是个很凶、很、
不通人情的人。
16.全文,作者喜迅先生的原因所在。
(2分)
17.第④段中写道“五四那一两代人,模就在那里” ,仔③④两段文字,归纳“五四那一两代人”的模的特色。
( 3 分)
18. 第⑥段中划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加以析。
(4 分)
19.中国古“相由心生” ,西方的“只需看你的容,我便忧如到达你的心灵深”,于“相”和
“心” ,合以上文章,你的想法。
( 4 分)
(三)《脊志》段,回答20— 22 。
( 10 分)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一。
迨父异爨,内外多置小,经常
而是。
犬西吠,客逾庖而宴,栖于。
庭中始,已,凡再矣。
家有老,居于此。
,先大母婢
也,乳二世,先妣之甚厚。
室西于中,先妣
一至。
每余予曰:“某所,而母立于。
” 又曰:“汝姊在吾,呱呱而泣,娘以指叩
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答⋯⋯”未,余泣,亦泣。
余自束
,中,一日,大母余曰:“吾儿,久不若影,何竟日静静在此,大女郎也?”比去,以手,自曰:“吾家久不效,儿之成,可待乎!” 之,持一象笏至,
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迹,如在昨日,令人号不自禁。
20.解以下加点的。
( 4 分)
( 1)迨父异爨▲(2)经常而是▲
...
( 4)每余予曰▲(4)大母余曰▲
..
21.将文中划句子翻成代。
( 4 分)( 1)犬西吠,
客逾庖而宴。
( 2),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22. “瞻迹”,作者什么“ 号不自禁”?( 2 分)
(四)下面的,回答23— 24 。
( 4 分)
倦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自照,水宿相。
万事兵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徂,去.
23. 从抒情方式上,前六句是▲,最后两句是▲。
(2 分)
24.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表现“倦”意的? (2 分 )
▲
三、填空题。
( 6 分)
25.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
(1)但以刘▲,气味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陈情表》)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老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报任安书》)
(4)安能以身之察察,▲?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
(《渔父》)
(5)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逍遥游》)
(6)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纪念刘和珍君》)
四、语用题。
( 4 分)
26.依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以“沉寂”或“自由”为开头仿写一句话。
(4 分)
例:风趣不是搞笑,不是风趣,而是闪耀在语言中的光辉,是绽开在脸上的微笑。
▲
五、作文。
(30 分)
27.请以“翻开一扇窗”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字数很多于800 字。
答案
(1)每况日下
(2)晓来谁染霜林醉
(3)仲尼厄而作《春秋》
(4)受物之汶汶者乎
(5)其翼若垂天之云
(6)敢于直面黯淡的人生
四、语用题。
( 4 分)
26.答案示例:( 4 分)
沉寂不是默然,不是木讷,而是轻洒在气度里的月光,是流淌在思路里的清泉。
自由不是孤单,不是无聊,而是耸立于静谧之林的巅峰,是漂荡在豪迈之空的浮云。
五、作文。
(30 分)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