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产能利用率(实际产能/设计产能×l00%)在75%以下即可称之为产能过剩。
假设2017年H公司钢铁设计产能约100万吨,钢铁价格4400元/吨,产能利用率为70%。
今年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30%,并推动钢铁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H公司创造的价值总量为
A.280亿元
B.364亿元
C.400.4亿元
D.440.44亿元
2.去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10万件,单位商品价值量为36元。
今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该企业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比去年增加60万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大约提高了()
A.20% B.50% C.40% D.60%
3.随着科技进步,生产某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不考虑其他因素,若将这一情况对该商品的影响用图形描绘出来(E1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前,E2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正确的是图
A.
B.
C.
D.
4.假设某国2014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l8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万亿元。
若2015年该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0%,货币流通速度下降20%,若要使价格水平不变,2015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3.6万亿元B.3.75万亿元
C.4.5万亿元D.3万亿元
5.2013年某企业生产商品A,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60元,产量为1万件,如果2014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4年生产的A商品价值总量为
A.55万B.60万C.45万D.22万
6.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下列选项中与下图曲线DD′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选项是
①X轴为人民币币值,Y轴为外汇汇率
②X轴为货币发行量,Y轴为商品价格
③X轴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Y轴为单位商品价值量
④X轴为某商品的价格,Y轴为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7."机器换人"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机器手、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对企业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
实施“机器换人”
A.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B.是现代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D.有利于缓解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就业压力
8.假设某国2015年一件N商品的售价为50元,2016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同时该国货币贬值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该商品的售价为
A.50元 B.40元 C.60元 D.45元
9.假设某行业2015年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为600元,2016年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在货币贬值25%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行业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的价格大致是()
A.500元 B.625元 C.667元 D.768元
10.M商品主要由甲、乙、丙、丁四个厂家供应。
假如甲厂的劳动生产率比乙厂低,丁厂的个别劳动时间比甲厂长,丙厂的劳动生产率比丁厂低。
不考虑其他因素,由此可推断出在M商品市场上
①丙厂价格最低,乙厂价格最高
②丙厂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最不利地位
③乙厂生产的M商品的降价空间最大
④甲厂单位商品获利最大,丙厂获利最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假设2016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用该国货币表示为480元。
如果2017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7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
A.600元 B.450元 C.480元 D.400元
12.某企业2015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60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40元。
如果该企业2016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16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15年相比
A.增加60万元B.增加40万元C.减少100万元D.不变
13.2016年某国生产M商品的单位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元。
2017年该行业的生产率提高了30%,而通货膨胀率为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7年,该商品的价格为A.26元
B.19.4元
C.24元
D.25元
14.当前,我国下沉市场(一般指三四线以下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市场)网购潜力正在逐渐爆发。
某电商大数据显示,2019 年前三季度,县镇及农村市场数码相机销量同比增长高达 1500%;洗碗机销量同比增长七成以上;破壁料理机、多门冰箱销量同比增长 439.4%与 363.1%。
下列对我国下沉市场网购潜力爆发原因推断正确的有()
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提高
②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潜力得以释放
③通过供给侧改革,放宽市场准入让企业产品质量提升
④科技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某国2016年生产A商品15万件,价值总额为200万元。
如果2017年从事该商品生产的劳动者人数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7年A 商品的价值总额是
A.200万元 B.220万元 C.242万元 D.244万元
16.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出现从A点运行到B点(下图)情形的时候,其原因可能有()
①某品牌经销商实行饥饿营销策略,限量销售商品
②某生产者为了调整产品结构,低价出售过时商品
③某产品生产者为偿还债务,低价在国内倾销商品
④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价值量降低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17.2017年某国M商品的价值总量为110亿元人民币,总产量为1亿件。
如果2018年M 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M商品
①价值总量仍为110亿元人民币
②价值总量增长11亿元人民币
③单位价值量为110元人民币
④单位价值量下降10元人民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假设某企业2016年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与价值一致,每小时生产1件甲产品价格为200元。
2016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在货币贬值20%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2017年该企业1小时生产甲产品的价格总额是()A.260元 B.250元 C.325元 D.320元
19.如果1件A商品=2克黄金=3件B商品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等式变为
A.1件A商品=1克黄金=1.5件B商品
B.1件A商品=4克黄金=6件B商品
C.1件A商品=4克黄金=3件B商品
D.1件A商品=2克黄金=1.5件B商品
20.假定某一地区,服装生产出现下面三种情况:
①甲服装厂劳动生产率首先提高,该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
②服装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甲服装厂劳动生产率没变;
③甲服装厂与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甲服装厂服装的价值总量依次发生的变化是
A.提高、不变、降低B.提高、不变、提高
C.降低、提高、不变D.提高、降低、不变
21.假设2011年某国生产一件W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每件W商品的价值
用货币表示为14元,甲企业生产一件W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1.5小时。
如果甲企业2012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2012年销售一件W商品的价格是A.7元B.10元C.14元D.21元
22.假设某国2017年生产的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5元,2018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那么2018年M商品的价格是
A.7.5元 B.30元 C.10元 D.22.5元
23.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图像表达的经济现象的是
①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消费品需求的变化
②降低进口汽车关税,对进口汽车需求的变化
③高端商品供应应增加,对低端商品需求的变化
④家电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家电需求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4.某国201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0元。
假设202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则甲产品2020年的价格为( ) A.20元B.45元C.15元D.30元
25.2017年甲企业1小时生产10件M商品,每件商品价值100元。
2018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同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若其他条件不变,2018年甲企业1个小时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是()
A.1200 元B.1000 元C.800 元D.1500 元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今年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30%,则理论上该公司的设计产能约为100×
(1+30%)万吨,该公司产能利用率为70%,即该公司今年的实际产能为100×(1+30%)×70%=91万吨。
今年钢铁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则今年钢铁价格约为4400÷
(1+10%)=4000元/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H公司创造的价值总量为
91×4000=364000万元,即364亿元,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关于商品价值量计算的一般公式:
2.C
解析:C
【详解】
根据题目中“今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算出今年单位商品价值量=36÷(1+20%)=30(元),然后根据题目中“该企业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比去年增加60
万元”计算出今年商品的价值总量:10×36+60=420(万),然后算出今年生产的件数:
420÷30=14(万件)。
然后根据去年生产的件数10万件,得出,该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大约提高了(14-10)÷10×100%=40%。
3.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不考虑其他因素,某厂生产某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就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增加。
C图是指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供给量增加,因此符合题意,应选。
A图代表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与题意不符。
B图代表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不符合题意。
D选项是指价格不变,需求量增加,说法不符合题意。
考点:劳动生产率对供给量的影响
4.C
解析:C
【解析】
2014年商品价格总额为18万亿,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万亿,则可算出货币流通速度为18÷3=6,商品价格总额=待销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如果2015年商品价格水平不变,则2015年的商品价格总额=18×(1+20%),2015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20%,则货币流通速度变为6(1-20%),则2015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8×(1+20%)/6(1-20%)=4.5万亿元,故本题答案选择C。
考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名师点睛】关于货币量计算的主要公式: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
要的货币量
5.A
解析:A
【详解】
A:2013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60元,2014年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则2014年单位商品价值量=60/(1+20%)=50元,2013年该企业的产量为1万件,2014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则2014年该企业的产量=1×
(1+10%)=1.1万件,则该企业2014年生产的A商品价值总量=50×1.1=55万元,故A符合题意。
BCD:此几选项观点与上述计算与分析不符,故排除BCD。
故本题选A。
【点睛】
6.D
解析:D
【详解】
图像是一个反比例曲线,人民币币值与外汇汇率是反比例关系,①正确;货币发行量多,商品价格就可能提高,二者应该是正比例关系,②与图像不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是正比关系,③与图像不符;某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比关系,④正确。
【点睛】
7.B
解析:B
【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对企业的经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理解材料的主旨和中心。
实施“机器换人”是现代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正确;机器换人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关,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A错误;C与题意无关,排除;机器换人,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会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开发适应市场适消对路、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正确市场定位等;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市场多元化。
——市场观念
②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质量、品牌、服务、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效益观念
③依法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质量、品牌、服务;——责任、质量观念
8.A
解析:A
【解析】题目中,2015年一件N商品的售价为50元,2016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该商品的价格为50÷(1+25%)=40元。
又因为同时该国货币贬值20%,则此时该商品的价格为40÷(1-20%)=50元。
故2016年该商品的售价为50元,选A。
9.C
解析:C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与劳动生产效率关系。
C正确,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015年甲产品价格为600元,2016年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该行业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的价格是600/(1+20%) =500元;2016年货币贬值25%,甲产品价格为500/ (1-25%)≈667元, C入选.ABD与计算结果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①: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而价值则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根据题意,甲、乙、丙、丁四个厂家供应商的个别劳动生产率虽然不一致,但其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应该相同,故①项判断错误。
②:由于丙的劳动生产率在四个厂家中最低,因此丙厂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最不利地位,②项判断正确。
③:由于四个厂家中乙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最高,所以乙厂生产的M商品的降价空间最大,故③项判断正确。
④:由于甲厂的劳动生产率比乙厂低,所以甲厂单位商品获利也要比乙厂低,故④项判断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①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③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11.D
解析:D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2016年该国的M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为480元,2017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7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为
480÷(1+20%)=400元。
故D选项入选。
其他选项计算错误。
12.B
解析:B
【详解】
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该企业2015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为10万×40=400万元,如果该企业2016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那么产量为10万×(1+10%)件=11万件,因
此该企业2016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为11万×40=440万元。
因此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16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15年相比增加440-400=40万元。
故选:B。
【点睛】
经济生活中的正比关系
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中,被决定者的变化同决定者的变化成正方向运动。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商品的价值总量同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商品价值量。
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其价值总量就越大;反之,个别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少,其价值总量就越小。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同劳动生产率同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是指人们的劳动效率。
效率越高,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都是如此。
价格同价值成正比。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其价格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流通中有多少价值的商品,就需要相同价值的货币,货币多了会贬值,货币少了会阻碍商品流通。
纸币的发行量同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多于这个限度会引发通货膨胀;少于这个限度会引发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率同纸币的贬值率成正比
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或者货币的投放量超过了流通中的需要量造成的。
一般情况下,纸币超过多少,物价就会上涨多少,物价上涨多少,通货膨胀率就有多少,相应地纸币也会贬值多少。
供给与价格成正比
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就会扩大生产,从而增加供应;反之,价格下跌,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缩小生产,从而减少供应。
但要注意如果把供给作为自变量,价格作为因变量,二者则是成反比。
股票价格同预期股息成正比
人们投资股票获得的收入来自股份公司的分发的股息或红利和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
某种股票分红派息越多,其购买者就越多,需求量就越大,这种股票价格就会上升;反之,某种股票分红派息越少,这种股票的购买者就会越少,其需求量就会减少,其价格就会下跌。
经济增长与就业率成正比
经济发展加快,规模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就业率提高,失业率下降;反
之,经济增长滞缓,规模缩小,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随之减少,从而就业率降低,失业率提高。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同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成正比
互补品是只有同本商品结合一起才能使用的商品,所以本商品需求量越大,互补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价格与替代品成正比
每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而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这种商品价格下跌,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而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利息量同存款数量、存款时间和利息率成正比
存款利息=存款数量×存款时间×存款利息率。
居民的消费水平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说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家庭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成正比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直接受家庭收入水平制约。
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水平也就会提高。
消费水平与就业率成正比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们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率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提高,从而生活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贫富差距同基尼系数成正比
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差距或贫富差距的指标,指的是社会用于不平均分配的财富占社会财富的比重。
不平均分配占的比重越大,贫富差距越大。
消费率与分配率成正比
消费率是指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重;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薪酬占GDP的比重。
分配率越高,GDP中用于消费的的部分就会越多;反之则会越少。
投资收益同投资风险成正比
投资风险越大,投资者越少,获利机会就越多,从而获利就可能越大;反之,投资风险越小,投资者就会越多,获利机会也就可能越少,从而获利就可能越小。
13.C
解析:C
【解析】2017年该行业的生产率提高了30%后,M商品的单位价值用货币表示应为26÷(1+30%)=20元。
2017年通货膨胀率为20%,则价值为20元的商品用货币表示应为20×(1+20%)=24元,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关于商品价值量计算的一般公式:
14.A
解析:A
【详解】
①②:我国下沉市场(一般指三四线以下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市场)网购潜力正在逐渐爆发,这是因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同时也是因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潜力得以释放,①②符合题意。
③:放宽市场准入属于企业进入市场的规范,与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没有直接必然的关联,
③排除。
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会使使商品价值减少,而不是“增加”,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
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
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③④。
2.代入法。
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3.组合法。
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5.B
解析:B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的计算。
根据题中材料“某国2016生产A商品15万件,,价值总额为200万元”,可计算出2016年A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200÷15=40/3元,商品的价值总额等于商品数量乘以单位商品价值量,2017年从事A 商品生产的劳动者人数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后,2017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可以表示为15×(1+10%)×(1+10%)×[40/3元÷(1+10%)]=220万元。
B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16.C
解析:C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从A点运行到B点情形的时候,表明该商品的价格下降,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价格下降体现该商品的价值量越来越小,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④正确且符合题意;饥饿营销策略会使商品的价格上涨而不是下降,①与题意不符,应排除;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③说法错误,错在“倾销”;故本题答案选C。
1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②选项错误,价值总量的变动只与各别劳动生产率有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总量仍为110亿元人民币,①入选。
2018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110÷1)÷(1+10%)=100元,相比较2107年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了110-
100=10元,故④选项入选。
③选项计算错误。
选B。
1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题目中,2016年1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00元,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2017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生产的价值总量为200×
(1+30%)=260,又因为2017年货币贬值20%,故不考虑其他因素,2017年该企业1小时生产甲产品的价格总额是260÷(1-20%)=325元,故C选项入选。
19.C
解析:C
【解析】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是反比关系,因此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黄金的价值量变成原来的一半,所以一件A商品能换4克黄金,而与B商品的比价不变,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单位商品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名师点睛】经济生活中的正比关系
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中,被决定者的变化同决定者的变化成正方向运动。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商品的价值总量同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商品价值量。
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其价值总量就越大;反之,个别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少,其价值总量就越小。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同劳动生产率同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是指人们的劳动效率。
效率越高,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都是如此。
价格同价值成正比。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其价格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流通中有多少价值的商品,就需要相同价值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