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微积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提高微积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陈雪梅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只有在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才能
进行有效的学习,获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因此,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将就如何提高微积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以浅析。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5(000)005
【总页数】1页(P10-10)
【关键词】微积分;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陈雪梅
【作者单位】哈尔滨广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也是课堂教学。
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比较短的,要想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 微积分课堂教学现状
教师认真讲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听课状态不好,听课效率低,很简单的题学生都不会做,甚至有的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基础差、太笨,认为有的学生
朽木不可雕等等,课堂教学质量比较差。
2 现状分析
教师在微积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进步了多少,即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3 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如何使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使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呢?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
以下是笔者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想法:
3.1 改变备课的思路和方法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众所周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而以往教师备课是从教师讲的角度出发,只备“教的内容”,而不是从学生角度来考虑备课,忽略了学生“学到了多少”。
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比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备课时首先要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然后对于讲授内容进行整合和加工,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
此外,在教学设计以及题目的选取上要结合学生实际,不能脱离学生,否则,教师课讲得再好,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的。
3.2 创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
3.2.1 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很高,思维才能更加活跃。
同时,教师上课要充满热情,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眼神和语言表达对学生的爱,创造一种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3.2.2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师生间感情是否融洽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要想上好课首先要和学生的关系融洽,其次,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进入到课堂中。
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
教师能够做到使学生通过动手、思考、表达,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
比如在讲授《数列极限》内容时,我首先举起一支粉笔,折成两半,余下再折两半,以此下去,让学生思考,最终粉笔长度是怎样变化的?这时多数学生认为是“零”,实际上,我们说粉笔的长度越来越接近“零”,但是达不到“零”,其实这就是极限思想,进而给出数列极限的概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限的概念,还可以再举刘徽的割圆术。
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圆,由学生画内接正多边形,比如,先画正六边形,然后画正十二边形,然后让学生思考,随着边数的增加,正多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这时学生会齐声说越来越接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向学生说明圆的面积实际上就是利用这种极限思想求得的。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引入极限的概念,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3.3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渠道
3.3.1 培养有效的学习方式。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培养有效学习方式的前提条件。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首先,让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然后,要学会记录课堂笔记。
此外,学生要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3.2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授以法。
教师的作用从“教”
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也就是教师不应该死板的教学生,应该引导学生,
使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
3.3.2.1 师生转换角色,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由学生讲授,学生在备课的过程就是
学习的过程,通过开展这种授课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堂教学效果也有所提高。
3.3.2.2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创造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
想和数学方法,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2.3 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使他们听讲全神贯注,积极自主参与。
而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最容易激起学生兴趣的工具之一,风趣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恰当的时机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也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起到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这样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讲解定积分的概念时,如果直接给出交换积分的上下限,积分值加负号,学生不容易记住,但是,如果变一种说法,积分上限要是下来了,学生会说积分下限上去呗,接着问学生,积分值怎么变?紧接着告诉学生,要加负号,这样学生就会将知识点牢牢记住。
3.3.2.4 教师应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可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即备课分层次,授课分层次,结果分层次,作业分层次,也就是要尽可能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得每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总之,数学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当然微积分的教学也不例外。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积极思考、探索出更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并付诸实践,实现微积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晓英等.试论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1:99-101.
[2]邓秀华.微积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4.
[3]提高微积分课堂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策略探讨 [J].时代教育,2013,5.
[4]朱家生.数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