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初一初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初一初中生物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综合题
1.分析下图所示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
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
在呼出气
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1)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2)本实验设置甲、乙两瓶,形成了一组实验。
(3)人体吸入的气体,在肺部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2.尝试运用呼吸系统的知识分析以下问题。
(1)如图1所示的图解表示吸气过程中空气进入体内所经过的结构,请填写完整。
___
(2)观察如图2,肺泡与其外面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时,氧气从___进入到____只需经过__层细胞,这样的
结构特点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仔细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1)参考图1心脏和血管组成了人体的____系统,血液是其中流动的组织,血液由____和_____组成。
(2)心脏右侧收集来自全身各处的__血,并把这些血送到_____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左侧收集来自肺的
_____血,并把血送到____________ ,供组织细胞利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__,保证血液不
倒流。
(3)图2是人体血液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中若H、I、J分别表示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则曲线b表示的是__在血液含量中的变化。
4.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A_。
(2)与C相连接血管L名称_______,与B连接血管E名称是_____________。
(3)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瓣膜作用是___________,使血液只能______。
(3)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确定了____血型系统,他将人血液分为四种血型,分别是:______。
(4)图中流动脉血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5.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依据如表回答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表中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以便与__号试管组成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
(2)实验结果是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试管中的淀粉__。
(3)同时将三个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这是为了模拟_____,这有利于________酶正常发挥作用;而把馒头变成馒头碎屑是模拟__________。
(4)1号和3号试管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作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人体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食物中的 ( )
A.糖类B.脂肪C.维生素D.蛋白质
2.人的生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A.生殖细胞B.精子C.卵细胞D.受精卵
3.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的毛细血管时,应该寻找()。
A.血液流往头部的血管B.血液往尾部流的血管
C.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D.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
4.专家建议青少年要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主要是因为蛋白质是
A.容易消化的物质B.主要供能物质
C.容易吸收的物质D.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
5.如图,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开始被消化的起始器官依次是
A.口腔、小肠、胃B.口腔、胃、小肠
C.胃、口腔、小肠D.小肠、胃、口腔
6.在一艘远洋海轮上,由于新鲜蔬菜不足,多数海员出现了牙龈出血的现象.这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
7.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符合食品安全的做法是
A.不吃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B.购买食品时不看保质期
C.把霉变的大米洗净后煮饭吃D.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8.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温暖、湿润、清洁B.温暖、干燥、清洁
C.杀菌、消毒、清洁D.温暖、干燥、杀菌
9.如图是模拟膈肌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10.空气进入肺前所经过的正确路径是
①鼻腔
②支气管
③喉
④咽
⑤气管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②→⑤
C.①→③→④→⑤→②D.①→④→③→⑤→②
11.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人呼吸运动中的膈肌a所处的两种状态,请据此判断甲、乙各处于呼吸的什么时期
A.甲吸气、乙呼气B.甲、乙都吸气
C.甲呼气、乙吸气D.甲、乙都呼气
1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只能在口腔消化
B.蛋白质只能在胃消化
C.脂肪只能在小肠消化
D.胃可以消化脂肪、蛋白质、淀粉
13.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A.心脏B.血液C.肺D.组织细胞
14.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肌最发达的是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15.当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液中数量明显增多并能吞噬病菌的血红细胞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16.动脉血的特点是
A.含营养物质较多B.含废物较少
C.含氧气较多D.含二氧化碳较多
17.根据输血原则,如果血型为AB型的人失血过多,抢救时最好给他输入
A.B型血B.A型血C.AB型血D.O型血
18.经过肺循环的血液回到心脏的
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D.右心房
19.体循环与肺循环之间的关系是
A.体循环与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B.体循环在后,肺循环在前
C.体循环与肺循环是交替进行的
D.体循环在先,肺循环在后
20.血液中能加速血液凝固、促进止血的是
A.血红蛋白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21.严重贫血的病人,需要输血时,最好输
A.血浆B.白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
三、探究题
1.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是____,女性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____,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的生理过程叫做____。
2.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想要吃得健康,就要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食物中含有六类营养物质,其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__、__和蛋白质;另外三类不提供能量但发挥重要作用,分别是水、__和__。
3.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外界空气经过____进入肺,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a.肺泡壁____,由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外缠绕丰富的_____分析下表数据,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_______的含量减少,____的含量增加。
福建初一初中生物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综合题
1.分析下图所示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
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
在呼出气
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1)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2)本实验设置甲、乙两瓶,形成了一组实验。
(3)人体吸入的气体,在肺部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答案】(1)乙;二氧化碳;
(2)对照;
(3)氧气。
【解析】(1)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这样,
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乙瓶内;一段时间后,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本实验设置甲、乙两瓶的变量只有呼出的气体,因此二者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3)人体吸入的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由于吸入的气体中氧的含量较高,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肺泡周围的
血液中氧的含量较低,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这样通过气体扩散,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考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2.尝试运用呼吸系统的知识分析以下问题。
(1)如图1所示的图解表示吸气过程中空气进入体内所经过的结构,请填写完整。
___
(2)观察如图2,肺泡与其外面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时,氧气从___进入到____只需经过__层细胞,这样的
结构特点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咽,气管,肺肺泡毛细血管两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6肺两部分,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
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减少了空气对肺的刺激;(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
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其中肺泡内的气体进入毛细血管要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
3.仔细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1)参考图1心脏和血管组成了人体的____系统,血液是其中流动的组织,血液由____和_____组成。
(2)心脏右侧收集来自全身各处的__血,并把这些血送到_____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左侧收集来自肺的
_____血,并把血送到____________ ,供组织细胞利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__,保证血液不倒流。
(3)图2是人体血液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中若H、I、J分别表示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则曲线b表示的是__在血液含量中的变化。
【答案】血液循环血浆血细胞静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动脉自全身各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瓣膜氧气
【解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从图1看出心
脏和血管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是其中流动的组织,它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流动的管道是血管,人体中的血管有三种: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心脏右侧收集来自全
身各处的静脉血,并把这些血送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左侧收集来自肺的动脉血,并把血送到自全身各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供组织细胞利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以及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从而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而不倒流;(3)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图2是人体血液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中若H、I、J分别表示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则曲线b表示的是氧气在血液含量中的变化,曲线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在血液含量中的变化。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
4.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A_。
(2)与C相连接血管L名称_______,与B连接血管E名称是_____________。
(3)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瓣膜作用是___________,使血液只能______。
(3)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确定了____血型系统,他将人血液分为四种血型,分别是:______。
(4)图中流动脉血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答案】左心房右心室下腔静脉主动脉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由心房流向心室 ABO A型、B型、AB型、O
型 G、A、B、E
【解析】图示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C右心房,A左心房,D右心室,B左心室,L下腔
静脉,H上腔静脉,E主动脉,F肺动脉,G肺静脉;(2)图示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C右心房,A左心房,D右心室,B左心室,与C相连的血管L的名称是下腔静脉,H上腔静脉,与B相连的血管E的名称是主动脉,F肺动脉,G肺静脉;(3)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瓣膜作用是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使血液只
能由心房流向心室;(4)我们所说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红细胞所含有的抗原来分型的,1900年,奥
地利的病理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分为A、B、AB、O四种血型,这也就是传统的ABO血型分类.由于在血型发
现和分类上的贡献,兰德斯坦纳获得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被誉为“血型之父”,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际可行的治疗措施,用来治疗失血过多的病人,输血应坚持同型血原则;(4)图中流
动脉血的是G、A、B、E。
点睛:该题是关于心脏结构的一个基础题,考查了心脏的四个腔、心脏各腔与血管的连接以及心脏内的瓣膜等知识。
5.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依据如表回答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表中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以便与__号试管组成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
(2)实验结果是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试管中的淀粉__。
(3)同时将三个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这是为了模拟_____,这有利于________酶正常发挥作用;而把
馒头变成馒头碎屑是模拟__________。
(4)1号和3号试管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作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ml清水 1 唾液 1 被分解了口腔的温度唾液淀粉牙齿的咀嚼牙齿的咀嚼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解析】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
中A处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2)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1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3)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
响,在体温下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是为了模拟口腔的温度,把馒
头变成馒头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4)1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3试管滴加碘液变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牙
齿的咀嚼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以及碘与淀粉变蓝色。
二、选择题
1.人体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食物中的 ( )
A.糖类B.脂肪C.维生素D.蛋白质
【答案】A
【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
【考点】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2.人的生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A.生殖细胞B.精子C.卵细胞D.受精卵
【答案】D
【解析】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
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个体的生长发育的起点。
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
【考点】精子和卵细胞,受精。
3.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的毛细血管时,应该寻找()。
A.血液流往头部的血管B.血液往尾部流的血管
C.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D.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
【答案】C
【解析】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寻找毛细血管最简便的方法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4.专家建议青少年要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主要是因为蛋白质是
A.容易消化的物质B.主要供能物质
C.容易吸收的物质D.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
【答案】D
【解析】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但供能的主要物质是糖类,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5.如图,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开始被消化的起始器官依次是
A.口腔、小肠、胃B.口腔、胃、小肠
C.胃、口腔、小肠D.小肠、胃、口腔
【答案】B
【解析】淀粉、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在消化道中,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其中具有消化作用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且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由图示可以看出,食物在A、C、D器官中被消化,所以A是口腔,C是胃,D是小肠,B是食道,E是大肠,淀
粉是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
6.在一艘远洋海轮上,由于新鲜蔬菜不足,多数海员出现了牙龈出血的现象.这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
【答案】C
【解析】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皮肤粗糙等,不符合题意;维生素B1的缺乏症是神经炎、脚气病等,不符合
题意;维生素C的缺乏症是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符合题意;维生素
D的缺乏症是佝偻病和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
7.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符合食品安全的做法是
A.不吃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B.购买食品时不看保质期
C.把霉变的大米洗净后煮饭吃D.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答案】A
【解析】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不吃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过期食品易腐败变质,危害身体健康.购买食品时不看保质期,不符合食品安全;霉变的大米会形成有毒的黄曲霉素,可以致癌.把霉变的大米洗净后煮饭吃,不符合食品安全;三聚氰胺有毒,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不符合食品安全。
8.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温暖、湿润、清洁B.温暖、干燥、清洁
C.杀菌、消毒、清洁D.温暖、干燥、杀菌
【答案】A
【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9.如图是模拟膈肌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答案】C
【解析】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中甲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图中乙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10.空气进入肺前所经过的正确路径是
①鼻腔
②支气管
③喉
④咽
⑤气管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②→⑤
C.①→③→④→⑤→②D.①→④→③→⑤→②
【答案】D
【解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正确。
11.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人呼吸运动中的膈肌a所处的两种状态,请据此判断甲、乙各处于呼吸的什么时期
A.甲吸气、乙呼气B.甲、乙都吸气
C.甲呼气、乙吸气D.甲、乙都呼气
【答案】A
【解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甲图表示膈肌收缩,吸气,乙图表示膈肌舒张,呼气,综上所述B、
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
1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只能在口腔消化
B.蛋白质只能在胃消化
C.脂肪只能在小肠消化
D.胃可以消化脂肪、蛋白质、淀粉
【答案】C
【解析】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胃不能消化淀粉,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A错误;蛋白质在胃内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B错误;
脂肪只能在小肠消化,在小肠里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胃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胃不能消化淀粉和脂肪,D错误。
13.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A.心脏B.血液C.肺D.组织细胞
【答案】D
【解析】人体呼吸过程如图所示:
因此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是被组织细胞利用的.组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14.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肌最发达的是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答案】B
【解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脏四个腔的壁的厚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肌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心肌最发达的是左心室,这与其推动血液进行体循环功能相适应。
15.当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液中数量明显增多并能吞噬病菌的血红细胞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答案】B
【解析】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因此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明显增多,以尽快消灭侵入人体的病菌,可见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16.动脉血的特点是
A.含营养物质较多B.含废物较少
C.含氧气较多D.含二氧化碳较多
【答案】C
【解析】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可见C符合题意。
17.根据输血原则,如果血型为AB型的人失血过多,抢救时最好给他输入
A.B型血B.A型血C.AB型血D.O型血
【答案】C
【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此战士需大量输血,因此应输同型的AB型血,可见C符合题意。
18.经过肺循环的血液回到心脏的
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D.右心房
【答案】B
【解析】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血液与肺部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经过肺循环的血液回到心脏的左心房。
19.体循环与肺循环之间的关系是
A.体循环与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B.体循环在后,肺循环在前
C.体循环与肺循环是交替进行的
D.体循环在先,肺循环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