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桥梁地段施工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底座钢筋采用CRB550φ12mm冷轧 带肋钢筋焊接网,工厂化加工。凹槽 部位上层钢筋网片的纵横向钢筋现场 截断。
2)架立钢筋及凹槽四周封闭钢筋采用 HRB335φ12mmU型钢筋现场绑扎。
3)钢筋焊网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网片 长度、宽度±25mm;网格的长度、 宽度±10mm;对角线差±1%。焊网 验收时需检测其抗拉强度 (≮550MPa)、屈服强度(< 500MPa)、伸长率伸长率、冷弯、 抗剪等力学性能,其实际重量与理论 重量的允许偏差严格控制在±4%以内。
3)隔离层和弹性垫层原材料经进场检验合格。
4、施工工艺
4.2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4.2.2隔离层施工
1)隔离层为4mm厚聚丙烯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其厚度偏差为 4±0.5mm,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400g/m2,其余指标应满足科技 基(2009)88号要求。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土工布宽度宜比道床 板宽100~200mm。
4、施工工艺
4.1.8养护 1)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洒
水和覆盖养护,洒水次数应 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 2)拆模后,对混凝土采用覆盖 土工布和洒水措施进行潮湿 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 )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 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 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 特别注意凹槽四个角的养护。 4 )当混凝土底座强度未达到 设计强度的75%之前,严禁 各种机具在底座上通行。
4)底座上保护层厚度为35mm,下保护 层厚度为30mm,侧面保护层厚度为 35mm,凹槽处净保护层厚度为 25mm。
4、施工工艺
5)底座钢筋质量检查标准:
钢筋骨架的绑扎应稳固,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绑扎扣数的 5%。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数量不少于4个/m3。 钢筋绑扎安装允许偏差(每施工段检查10处)
3.2做好前期施工调查。重点调查场地、运输通道等,根据现场 调查及相关接口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及物流组织。
3.3熟悉相关设计及变更文件,核对施工图,领会设计意图,明 确设计标准。
3.4完成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报批,完善无砟轨道 施工各项管理制度,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审批,无砟轨道 施工架子队组建完毕,所有人员均按要求已进行交底及培训工 作。
2、设计概况
2.9超高设置 曲线超高采用外轨抬高方式在底座板上设置,并在缓和曲线区 段线性过度。 2.10排水设计 无砟轨道由轨道中心线向两侧排水,并经桥面排水系统流出。 直线地段道床表面设置2%的人字排水坡,曲线地段道床板表面 由曲线超高自然形成横向排水坡。
3、施工准备
3.1无砟轨道施工前,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 技术指南》及《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相关 要求对线下工程进行评估验收。线下工程验收合格、工后沉降 变形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开始无砟轨道施工。
2.2钢轨:正线采用60kg/m,100m定尺长U71MnG无螺栓孔热轧新 轨,与正线相邻的到发线采用60kg/m,100m定尺长U71Mn无螺 栓孔热轧新轨。
2.3扣件:采用WJ-8B型扣件,扣件高度34mm。 2.4轨枕:轨枕采用SK-2型双块式轨枕,轨枕强度等级为C60。
轨枕间距一般取值650mm,不宜小于600mm。
凹槽模板安装
原材料进场检验
混凝土浇筑
低塑性混凝土拌制、运输
覆盖养生
质量检查
4、施工工艺
4.1.2施工准备 1)检查梁面高程、质量、凿毛质量,对不满足要求的进行处理,
主要工作为清洗、修补、找平;对于突起的混凝土,要进行凿 除打平;整个梁面处理完后用高压水冲洗。处理后的底座基层 达到清洁、干燥,无异物,不起皮及无凹凸,无空鼓、蜂窝、 麻面、浮渣和油污。
2、设计概况
2.5道床板 桥梁道床板采用连续浇筑,道床板宽度为2.80m,道床板厚度为
260mm,道床板分块浇筑。24.6m箱梁道床板为3块6230mm、1块 5610mm组成,板缝宽度100mm;32.6m箱梁道床板2块6755mm、 3块6230mmm组成,板缝宽度100mm。 每块道床板设两个凸向底座方向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在高度方向成 四棱台型,倾角为1:10,上下表面尺寸(含弹性缓冲垫层和土工布 厚度)分别为1022mm×700mm、1000mm×678mm,高度 110mm。 2.6底座及凹槽 底座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直接浇筑在桥面上,桥上混凝土底座采用分 块式结构,底座长度与宽度和道床板相同,高度为210mm。 桥上每分块底座板上设置两个凹槽,与道床板的限位凸台相匹配,限 位凹槽四周设弹性缓冲垫板。 道床板与底座之间设隔离层,采用4mm厚聚丙烯土工布,其技术性能 满足《科技基(2009)88号》的要求。
件>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科技基[2010]81号) 19)《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
[2006]220号)
2、设计概况
2.1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组成自上而下由钢轨、 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底座板组成,轨道结构高 度725mm。
2)将隔离层分中铺设,并根据凹槽位置在土工布上画出凹槽边线, 按所画线条剪裁隔离层。
[2005]101号)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9)《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1、施工依据
10)《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1)《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 12)《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 1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14)《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桥梁地段》(通线
4、施工工艺
4.1.3底座连接钢筋安装 按“长昆客专(玉昆段)施轨-01、-02、-03”图纸要求加工底座与梁面
连接钢筋,连接钢筋采用HRB335φ16钢筋,长度276mm,钢筋直 端车丝与套筒连接,车丝长度一般为30mm以上,钢筋拧入套筒长 度一般为26~28mm。
4、施工工艺
4.1.4底座钢筋
[2006]158号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2005) 6)《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7)《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3.5无砟轨道施工所需原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原材料经检 验合格;所有机具设备均已到场,特殊设备按要求完成相关检 测及验收。
4、施工工艺
4.1底座及凹槽施工
施工准备
4.1.1工艺流程图
基础面清理及处理
钢筋连接桥面预埋套筒
桥面预埋套筒检查及清理、处理
连接钢筋加工
底座板钢筋绑扎
底座板模板安装
配合比设计
[2011]2351-Ⅲ) 15)《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16)《WJ-7、WJ-8型扣件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7]207号) 17)《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 18)《关于印发<WJ-7型、WJ-8型扣件弹性垫层制造验收暂行技术条
4、施工工艺
2)底座模板安装完成后每块底座检查一次,其安装允许偏差 见下表: 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长度
±5
2
宽度
±5
3
顶面高程
±5
测量
4
中线位置
2
4、施工工艺
4.1.6凹槽模板安装 1)凹槽模板采用钢模定制加工。根据测量确定每块底座上两个凹槽
四角位置,凹槽模板顶面与底座顶面齐平。模板安装前对进行除锈 及涂刷脱模剂,模板组装完成后,再次复测模板位置和顶面高程, 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检查预埋套筒质量,对不满足要求的套筒进行处理,确保底 座板内连接钢筋与梁面套筒的连接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沿线路方向根据CPⅢ点按5~10m间距测放出底座板模板放 样点,同时测出放样点的高程,为模板定位提供基准。同时测 出桥面凹槽位置的四个边角点、每块底座板四角位置、0.1m 的断缝位置。
4)完成梁段挡水凸台施工,安装桥梁伸缩缝。
注意:曲线地段凹槽中心应根据曲线超高在横桥向进行偏移,安装模 板前需测量确定偏移量;凹槽底面与曲线超高形成的斜坡面始终保 持平行状态。
4、施工工艺
2)凹槽模板安装完成后每块底座检查一次,其安装允许偏差 见下表: 凹槽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中线位置
2
2
相邻凹槽中心 间距
高速铁路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桥梁地段)施工技术交底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录
1、施工依据 2、设计概况 3、施工准备 4、施工工艺 5、安全文明施工
1、施工依据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
无砟轨道中的接地钢筋利用道床板内的结构钢筋,每块道床板设三根 纵向接地钢筋,分块道床板每块道床板内设一根横向接地钢筋,纵横 向接地钢筋交叉点焊接。除接地钢筋外其余纵向钢筋搭接、纵向钢筋 与横向钢筋(含轨枕钢筋)交叉点处均以绝缘卡绝缘连接,不得使接 地钢筋构成电气环路。
道床板接地每不大于100m长度形成一个接地单元,每一接地单元与 贯通地线单点“T”形连接一次。
±2
3
横向宽度
±3
4
纵向宽度
±3
测量
5
高程
±5
4、施工工艺
4.1.7混凝土施工 1)浇注前,对浮渣清理,检查模板是否固定完好,模型底口是否封堵好。并提前2小
时进行洒水润湿,但浇注时不得有明水。 2)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制,搅拌运输车运输总施工现场,由专人指挥均匀卸至模
板内,尽量使其铺开后略高于底座顶面标高。 3)底座一线施工时,混凝土运输车沿另一线开至模板的侧方向,直接将混凝土导入
4、施工工艺
4.1.9质量检查 混凝土底座施工完毕模板拆除后,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一
致,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其外形 尺寸符合下表要求:
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每块底座检测一次)序号Fra bibliotek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长度
±10
宽度
1
底座
顶面高程
中线位置
模板内;二线施工时,采用泵车等设备进行混凝土浇筑。
4、施工工艺
4.1.7混凝土施工
4)混凝土采用振捣棒振捣, 振捣时先捣两侧模板边再捣 中间,避免过捣、漏捣。振 捣坚持快插慢拔的原则。捣 固以砼不下沉,无气泡,表 面泛浆为准。混凝土振捣时, 必须从钢筋的间隙插入,尽 量避免碰触钢筋。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及时 清除凹槽内杂物积水,并在 凹槽顶面加防水覆盖材料, 防止限位凹槽内积水。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中线位置
±20
c≥30mm
+10
0
尺量
2 保护层厚度
c<30mm
+5
0
4、施工工艺
4.1.5底座模板安装
1)底座模板采用钢模定制加 工。根据测量确定的桥梁 底座边线支立模板(模板 分内外侧,安装时需注意 区分) ,每隔3~5m做出 高程标记,以此确定模板 立模标高。在模板连接处 外侧设拉杆、打钢筋加固 模板。模板安装前对进行 除锈及涂刷脱模剂,模板 间接缝采用双面胶密贴止 浆,模板与梁面的缝隙采 用砂浆填塞。模板组装完 成后,再次复测模板位置 和顶面高程,检查是否满 足设计要求。
平整度
中线位置
相邻凹槽中心间距
2
凹槽
横向宽度
纵向宽度
±10 ±10
3 10mm/3m
3 ±3 ±5 ±5
测量
深度
±10
4、施工工艺
4、施工工艺
4.2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4.2.1施工准备 1)桥梁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施工隔
离层和弹性垫层。
2)隔离层和弹性垫层施工前,检查并清洁底座表面和凹槽底 面。
2、设计概况
2.7底座与桥梁连接
底座通过桥面预埋件与桥梁连接,简支梁预埋件设计详见“长昆客专 (玉昆段)施轨-01”,简支梁桥面预埋件设计详见“长昆客专(玉昆 段)施轨-02”。
2.8综合接地
道床板结构内纵横向钢筋应绝缘处理,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 轨道电路传输距离的测试检查,以满足无砟轨道电路传输距离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