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方法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之我见
高中生物一方面在高考中占的比分比较少,只有72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另一方面,
由于初三和高一都没有开生物课,学生对初中生物知识极度欠缺。

这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很
大难度。

所以如何上好高中生物课是摆在每个高中生物老师面前的难题。

本人经过几年的摸索,找到以下一些方法。

一、紧密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知识许多都是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所以我在课前,认真备课,力求联系同
学们现实生活,不拘泥于课本,例举大量的生活事例,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时,我例举了我国“三北防护林的建设目的”“1998年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近些年来全球变暖、酸雨”等问题。

使同学们感到学生物很有用。

生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从而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学生。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1)巧用比喻解疑难:例如讲细胞膜的结构时把细胞膜的结构比喻成花生糕。

花生米像蛋
白质,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

高温和低温对酶活
性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人睡着了。

讲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时,把噬菌体的DAN分子比喻成
一个打入敌人内部的“特工”。

讲特异性免疫时把人体比喻成一个“古城堡”,把抗原比喻成进
入城堡的“敌人”,抗体比喻成城堡内的“警察”等。

这样的比喻一下子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求
知欲。

(2)妙用诗词添兴趣:例如在讲物质出入细胞膜的两种方式时,把自由扩散形象的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示从高到低,不需能量也不需载体,把“主动运输”可形象的表
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

再如讲到“警戒色”时,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3)巧用口诀助记忆:如讲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时,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判断人类遗传
病的种类时用“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无女病非伴性等,在讲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时用“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


(4)用比较法综合复习:为了降低高中生物课的复习难度,便于同学们掌握许多零散的知识,我常把许多零散的知识,同学们不易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比较,例如“赤道板和细胞板”,“极核和极体”“星射线和纺锤丝”“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储能物,主要能源物,直接能源物
原等”。

(5)巧用趣事引领主题:例如在讲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时,我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女明星,长得很美,她拒绝了许多公子哥的追求,却主动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
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到,如果我们能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是个像你一
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的孩子。

请问,如果他们结婚,她能梦想成真吗?请同学们讨论,同
学们虽答不全,但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趁此时机,我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自由组合
的实质。

这样教学效果很好。

(6)难点知识数字化,核酸中的五碳糖、碱基、核苷酸种类记为258,DNA控制蛋白质合
成过程中的氨基酸,DNA上的碱基,基因上的碱基数记为136等。

三、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的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的轻松,学生
学得愉快。

例如:在讲细胞癌变时,我一本正经的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
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也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

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

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中有43种物质被确认有致癌作用,这样的教学效果比干枯乏味的讲,效果好的多。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生物学虽然属于抽象学科,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比如细胞的分裂现象等等。

学生每节学到的知识的都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因此在他们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后,非常有必要要求他们把零散的知识,归纳总结出包含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具有网络结构的知识体系,从而便于知识的记忆和综合应用。

五、教师提高自身的生物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取得最大的效益,这就必须保证教师本人对新旧教材的不同有深刻的认识。

新课程较好地把基础的生物学内容穿插安排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几个相关的模块,全面涵盖了高中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在微观与宏观方面体现了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

同时,新课程在对国内外生物学教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要求,既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可与国际生物学教学接轨。

新课改非常强调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生物实验作为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贯穿于整个过程,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自然科学的特点,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标准设计了观察、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如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让学生尝试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生物学,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

尤其是安排了“生物技术实践”模块,让学生制作“果酒和果醋”、“提取植物芳香油”,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食品加工的简单方法和技能,体验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新课改将使我们的综合教学能力得到更充分、协调的发挥。

新理念教学要求形成了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迫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去钻研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教法,争取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达到教与学的全面提升。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在平时的工作中勤于钻研,高中生物课一定会上的生动有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