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41646.4
(22)申请日 2017.06.23
(73)专利权人 杭州路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
德北村
(72)发明人 朱校军 
(51)Int.Cl.
E03F 5/10(2006.01)
E03F 5/14(2006.01)
E03B 3/02(2006.01)
E03F 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罐,所述雨水收集罐的顶部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上设置有市政道路雨水排水网管和下水道网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雨水收集罐,雨水收集罐上连接有市政道路雨水排水网管和下水道网管,可将雨水直接通过格栅过滤后收集在雨水收集罐,缓解暴雨季节雨水对城市造成的内涝压力,设置在植被层和土壤层内部的导流管,以及设置在滤水层中的滤水管道,可实现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双向补给,缓解城市植被和土壤用水压力,设置的初级过滤装置和二次用水城市网管,以及二次过滤装置和一级用水城市网管,可对雨水收集后处理再利用,
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206859388 U 2018.01.09
C N 206859388
U
1.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罐(1)的顶部设置有格栅(2),所述格栅(2)上设置有市政道路雨水排水网管(3)和下水道网管(4),所述雨水收集罐(1)的一侧上设置有植被层(5),所述植被层(5)底部设置有土壤层(6),所述土壤层(6)和植被层(5)的内部均设置有导流管(7),所述土壤层(6)的底部设置有鹅卵石层
(8),所述鹅卵石层(8)和滤水层(10)之间设置有滤水砂层(9),所述滤水层(10)的底部设置有地下水层(11),所述滤水层(10)内设置有与雨水收集罐(1)连接的滤水管道(101),所述雨水收集罐(1)一侧的上部通过水管与初级过滤装置(12)连接,所述初级过滤装置(12)通过水管连接二次用水城市网管(13),所述初级过滤装置(12)的一侧通过水管与二次过滤装置(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7)上设置有透水孔(71),所述导流管(7)通过水管与雨水收集罐(1)的底侧连接,且水管上设置有水泵(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罐(1)的底部通过注水管(17)与地下水层(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过滤装置(14)通过水管与一级用水城市网管(15)连接,所述二次过滤装置(14)和一级用水城市网管(15)之间设置有消毒装置(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罐(1)的内壁上设置有活性炭层(18)。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6859388 U
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雨水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水源,具有无偿使用性,污染度轻等特点,将雨水资源有序利用可实现节水、水资源保护及涵养、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减少水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目标。

日常杂用的水60%都可以考虑使用雨水来解决。

我国目前面临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并且降水季节性明显,在雨季,易发生城市内涝,旱季易造成城市植被、土壤中水分短缺,需要对其进行人工灌溉补给,加重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罐,所述雨水收集罐的顶部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上设置有市政道路雨水排水网管和下水道网管,所述雨水收集罐的一侧上设置有植被层,所述植被层底部设置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和植被层的内部均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土壤层的底部设置有鹅卵石层,所述鹅卵石层和滤水层之间设置有滤水砂层,所述滤水层的底部设置有地下水层,所述滤水层内设置有与雨水收集罐连接的滤水管道,所述雨水收集罐一侧的上部通过水管与初级过滤装置连接,所述初级过滤装置通过水管连接二次用水城市网管,所述初级过滤装置的一侧通过水管与二次过滤装置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导流管通过水管与雨水收集罐的底侧连接,且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0007]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罐的底部通过注水管与地下水层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二次过滤装置通过水管与一级用水城市网管连接,所述二次过滤装置和一级用水城市网管之间设置有消毒装置。

[0009]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罐的内壁上设置有活性炭层。

[00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该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通过设置的雨水收集罐,雨水收集罐上连接有市政道路雨水排水网管和下水道网管,可将雨水直接通过格栅过滤后收集在雨水收集罐,缓解暴雨季节雨水对城市造成的内涝压力,设置在植被层和土壤层内部的导流管,以及设置在滤水层中的滤水管道,可实现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双向补给,缓解城市植被和土壤用水压力,设置的初级过滤装置和二次用水城市网管,以及二次过滤装置和一级用水城市网管,可对雨水收集后处理再利用,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的雨水收集罐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雨水收集罐,2-格栅,3-市政道路雨水排水网管,4-下水道网管,5-植被层,6-土壤层,7-导流管,71-透水孔,72-水泵,8-鹅卵石层,9-滤水砂层,10-滤水层,101-滤水管道,11-地下水层,12-初级过滤装置,13-二次用水城市网管,14-二次过滤装置,15-一级用水城市网管,16-消毒装置,17-注水管,18-活性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5]参照图1-2,一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罐1,所述雨水收集罐1的顶部设置有格栅2,所述格栅2上设置有市政道路雨水排水网管3和下水道网管4,雨水收集罐1上连接有市政道路雨水排水网管3和下水道网管4,可将雨水直接通过格栅2过滤后收集在雨水收集罐1,缓解暴雨季节雨水对城市造成的内涝压力,所述雨水收集罐1的一侧上设置有植被层5,所述植被层5底部设置有土壤层6,所述土壤层6和植被层5的内部均设置有导流管7,所述土壤层6的底部设置有鹅卵石层8,所述鹅卵石层8和滤水层10之间设置有滤水砂层9,所述滤水层10的底部设置有地下水层11,所述滤水层10内设置有与雨水收集罐1连接的滤水管道101,所述雨水收集罐1一侧的上部通过水管与初级过滤装置12连接,所述初级过滤装置12通过水管连接二次用水城市网管13,所述初级过滤装置12的一侧通过水管与二次过滤装置14连接,所述导流管7上设置有透水孔71,所述导流管7通过水管与雨水收集罐1的底侧连接,且水管上设置有水泵72,在雨季可通过导流管7将雨水收集在雨水收集罐1内,在旱季通过导流管7和水泵72将雨水收集罐1内收集的雨水用于植被灌溉和土壤水分补充,实现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双向补给,缓解城市植被和土壤用水压力,所述雨水收集罐1的底部通过注水管17与地下水层11连接,利用雨水进行地下水补给,避免地下水短缺造成的地表降低,所述二次过滤装置14通过水管与一级用水城市网管15连接,所述二次过滤装置14和一级用水城市网管15之间设置有消毒装置16,可对雨水收集后处理再利用,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所述雨水收集罐1的内壁上设置有活性炭层18,可对雨水收集罐1内的雨水通过活性炭吸附除去其中的部分杂质。

[0016]工作原理:该种市政雨水收集装置,首先,在雨季,通过雨水收集罐1上连接有市政道路雨水排水网管3和下水道网管4,可将雨水直接通过格栅2过滤后收集在雨水收集罐1,通过初级过滤装置12和二次用水城市网管13,以及二次过滤装置14和一级用水城市网管15,对雨水收集后处理再利用,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以及缓解暴雨季节雨水对城市造成的内涝压力,设置在植被层5和土壤层6内部的导流管,在雨季可将植被层5和土壤层6中多余的水分通过导流管7排送至雨水收集罐1,在旱季,通过导流管7和水泵72将雨水收集罐1内收集的雨水用于植被灌溉和土壤水分补充,实现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双向补给,缓解城市植被和土壤用水压力。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