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性。 5.A 【解析】从赤道到两极、从山脚到山顶形成不同植物带的基本因素是热量因素。 6.A 【解析】自然景观 ①→ ② → ③ →④ 的变化主要由纬度变化引起,即热量是主导因素。 7.A 【解析】由题干信息 “由 ②处向北 ”可知,其考查的是南北向的自然带变化,南北向的自然带变化反
映了纬度地带性。 8.D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南美洲,南美洲
不同,从而引起植被等地表景观发生变化,表现出纬度地带性。 14.D 【解析】纬度地带性形成的基础是热量。 15.C 【解析】自赤道向两极的自然景观依次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林、温带
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冰原,图中
① 代表的是针叶林, C 正确。
16.D 【解析】图示内容的主题是纬度地带性,
高山处符合。 20.C
11 / 12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解析】既有热量的变化,也有水分的变化,故选
C。
21.B 【解析】图中的绿色工程地处撒哈拉沙漠,主要功能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水分是影响其分布的主
要因素。 22.A 【解析】绿色工程主要表现为东西方向延伸,与纬度地带性一致。 23.A 【解析】图甲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积温分布状况,反映出来的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因此
D 正确。
17.B 【解析】读图,图示为非洲陆地自然带分布情况,结合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A 、 B 、 C、 D 自然带
类型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对。
18.B 【解析】 A→ B→ C→D 自然带的更替,随着纬度升高,自然带类型发生明显变化,体现了纬度地
带性, B 对。 19.B 【解析】据图甲可知分异规律为纬度地带性,而在图乙中只有乙线段从北冰洋沿岸向西南到中亚
律,这主要是纬度变化导致的热量差异造成的。 12.C 【解析】题干中四座山脉中,只有黄山和衡山位于亚热带,有常绿阔叶林带;四座山脉高度均不
高,没有山地冰雪带;衡山和黄山海拔不高,纬度较低,不存在山地针叶林带。 13.A 【解析】从 “塞北 ”到 “江南 ”的变化属于沿纬度变化的方向进行更替,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
9.世界局部地区图中的点与景观图能正确匹配的是
()
A . a—①
B. b— ②
C. c— ③
D. d—④
10.从 c— b— a— d 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 )
A . 经度地带性
B. 垂直地带性
C. 非地带性
D. 纬度地带性
2010 年 5 月 19 日下午,来自全国 100 所高校的学生代表在浙江宁海西门举着各自的校旗,齐声发
(1) 图中 A 自然带主要分布于 ________(纬线名称 )两侧, C 自然带被 ________( 纬线名称 )穿过。 (2) 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 . 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 ; C. ________________ ; D.________________ 。 (3) 从 A→ B→ C→D 体现了自然带从 ________ 到 ________ 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布的规律是以 ________ 为基础的。 (4) 自然带 C 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该气候的成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自然带 ① →② → ③ 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 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 (2) 自然带 ① → ② →③ 的更替规律表现明显的地区是 ( )
________
8 / 12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A .中纬 B .低纬和中纬 C.中纬和高纬 D.低纬和高纬 26.读 “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9.图甲景观在图乙中甲 — 丁所经地区呈现明显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形成图甲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
B. 纬度位置
6 / 12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C.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D. 海陆位置和海拔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 ”,回答以下两题。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1.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 的现象 ( )
(今西安 ) 花落时。 ”诗歌中描述
A . 反映了纬度地带性
B. 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 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 是一种非地带性
2.纬度地带性的基础主要是 ( )
气候条件下的动物。右图中 d 位于南极洲的冰原气候区,与左图中 ④ 匹配。
10 / 12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10.D 【解析】从 c— b— a—d 的景观变化,明显地体现了纬度地带性。 11.A 【解析】 “最直接 ”是关键词,考察路线上陆地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
45°S 沿线中西部地区有山地,从降水的分布来
看,山地西侧的降水要远大于东侧;结合该区域的纬度可知,该地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山地
西侧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9.D 【解析】左图中 ① 表示热带雨林景观,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② 表示亚寒带针叶林景观,分布
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③ 表示荒漠景观,分布于沙漠气候区; ④ 图所示为企鹅,为生活在冰原
(由赤
道到两极 )地带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
26. (1) 赤道 (或 0°纬线 ) 北回归线
(2)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 赤道 两极 热量
(4)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解析】 (1) 读图即可得出答案。 (2)A 、 B 、 C、 D 的自然带是大陆西岸纬度地带性,其划分基础为
9 / 12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答案解析
1.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原的纬度高于西安,因此出现了
“五原春色旧来迟 ”, “长安花落 ”的景观
差异,这种地域分异体现了因热量差异而形成的纬度地带性。 2.A 【解析】纬度地带性主要由纬度变化引起,热量是主导因素。 3.A 【解析】纬度地带性是沿纬线变化方向更替,沿经线变化方向延伸,即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4.A 【解析】地表景观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是热量为基础划分的自然,即是纬度地
1 / 12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5.从赤道到两极、从山脚到山顶形成不同植物带的基本因素是
()
A . 热量因素
B. 光照因素
C. 水分因素
D. 地形因素
6.下图为 “非洲部分地区略图 ”,图中自然景观 ① →② → ③ →④ 的变化 ( )
A . 主要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B. 体现了经度地带性 C. 是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D. 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下图为 45°S 沿线某地理要素的分布图,其中 ①④ 处为海洋, ②③ 处为陆地, 80°、 60°为经度。读 图回答以下两题。
7.由 ② 处向北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 ( ) A .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
2 / 12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8.形成图示地区降水量东西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A . 海陆分布 B. 洋流 C. 大气环流 D. 地形 读景观图和世界局部地区图,回答以下两题。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14.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
4 / 12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A . 水分 B. 光照 C. 土壤 D. 热量 下图为 “由赤道到北极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5.图中序号 ① 代表的自然景观是 ( ) A . 温带草原 B. 落叶阔叶林 C. 针叶林 D. 常绿硬叶林 16.该图所示内容的主题应是自然带的 ( ) A . 植被高度变化 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纬度地带性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水分,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 从
A→ B→ C→D 体现了纬度地带性,该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
(5) 自然带 C(热带荒漠带 )对应的
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形成原因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12 / 12
17.下列选项中 A 、 B 、C、 D 自然带类型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 A . 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 / 12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B.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18.A → B→ C→D 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 ) A . 经度地带性 B. 纬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图甲是东欧与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A . 热量
B. 水分
C. 湿度
D. 植被
3.下列叙述符合纬度地带性的是 ( )
A . 自然带随纬度变化方向更替
B. 自然带沿纬线方向更替
C. 自然带沿东西方向更替
D. 自然带沿南北方向延伸
4.地表景观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是(
)
A .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Y 轴自下
而上体现的是自南向北方向。 24.D 【解析】图乙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反映出来的是水分条件的差异,从
⑥地年降水量值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热带地区,选项
D 符合。
A 地积温和
25. (1) 纬度地带 热量 (2)D
【解析】从图中看出自然带 ①②③ 沿纬线方向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因此体现出纬度
21.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 .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洋流 22.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 .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 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出了 “ 5·,19我要游 ”的震撼口号,走访当年徐霞客从宁海开始出游的古道,支持
“ 5· 1成9”为中国旅
游日。下图为 “考察路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3 / 12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11.1.导致考察路线上陆地自然景观差异的最直接因素是
()
A . 热量
B. 水分
C. 正午太阳高度
D. 距海远近
12.他们在黄山、衡山、泰山、华山考察中都能见到的自然带是
()
A .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 山地针叶林带
C.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D. 山地冰雪带
古诗云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3.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
A .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A→F 和 ① →⑥ 共 12 个地区,分
甲 7 / 12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纬度地带性
乙 23.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 ) A . 甲图反映纬度地带性 B. 乙图反映纬度地带性 C. 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 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24.某地水热状况与 A 和 ⑥ 地区相似,则该地 ( ) A . 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B. 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 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 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2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