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湿地的治理和修复问题(以白洋淀为例)李洁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湿地的治理与修复问题(以白洋淀为例)
1、读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白洋淀水系图。

材料二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流域内农业区位优势明显。

“水到白洋阔连天,暮云浮笔画峰峦”。

诗人马俊宜笔下再现了白洋淀历史上的盛景。

然而,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曾经“九河下梢”的白洋淀面临着缺水的困境,
面积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561平方公里锐减
至366平方公里,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
题。

上世纪60 年代后。

白洋淀先后历经六次
干涸。

近10 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
0 ,人们经过各种努力,白洋淀再也没有干涸,
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白洋淀干涸带来的环
境问题,井提出使白洋淀焕发生机的有效措
施。

答案:环境问题:局部地区气候变干,地
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措施:跨流域
调水;流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合理利用地下水;上游植树造林;废水净化,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2、白洋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

湖淀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下图所示),该湖经历了地质时期万年以来的演变而形成。

由于众多河流入淀之势,犹如“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的一个浅水型淡水湖泊,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被誉为“华北明珠”。

现在看来,白洋淀湿地
系统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到淀区本身的自然、
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也与上游的水资源开发、
植被覆盖以及水土流失情况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推测白洋淀由
古湖淀范围缩小到现代湖淀范围的自然演变原
因。

(2)简述白洋淀湿地对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安全
发挥的主要作用。

(3)现如今,为促进白洋淀流域的区域可持续
发展,从①生态、②经济、③社会三方面任选其
一,提出“针对该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答案:(1)、气候向暖干转变,区域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补给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前洪积扇范围扩大,地势有所增高及入淀河流携带物质增多(湖泊面积缩小)。

(2)、具有抵御水旱,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改善气候(温湿状况)及美化环境;利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与保持生物多样性。

(3)、①生态:合理规划流域用水,确保生态用水量;严格管理入淀水质,防止湖水污染;开展湖泊治理,提高湖泊水质(枯水期进行生态补水,加强上游区域育林护林)等。

②经济: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增施有机肥)防治水污染;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工业污水治理(工业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利用数量);控制水产、旅游业规模(节约用水、加强绿色产业发展)等。

③社会:加强法规宣传,确保有法可依;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加强执法管理,确保违法必纠(加强节水技术使用,可适度调水,提倡绿色与共享发展)等。

3、“水到白洋阔连天”,被誉为“华北之肾”的三百里白洋淀,在建设雄安新区过程中称为生态保护重点。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白洋淀(淀为浅湖)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入淀水量明显下降。

(1).2017年4月1日,我国正式发布设立雄安新区的重要决定。

从人文地理角度,概述白洋淀所在的雄安新区的区域开发优势条件。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白洋淀1、2月和5、6月水位偏低的原因。

(3).概述白洋淀在调节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具体表现。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几度面临“干淀”困境。

为解决这一困境,雄安新区在建设中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案:(1)交通:公路、铁路网络密集,交通便捷;临近北京空港,航空运输便捷;科技:临近北京,便于引进先进的产业、技术和人才。

政策:政府政策扶持。

人口:现阶段人口介绍,城市开发程度低,开发成本低,发展空间宽阔。

(2)1、2 月:此时受冬季风控制,降水量较少;5、6 月:此时,夏季风未临,降水量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教大。

(3)、气候:调节气温,使得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减小;增加蒸发量,增加降水量。

水文
特征:调节河流径流量,使得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洪峰推迟。

涵养水源,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

生物:保持生物多样性。

(4)、开源:引黄河水入白洋淀(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合理开采地下水等。

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滴管或喷灌);防治水污染等。

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子牙河和大清河是海河的两大支流。

子牙河由发源于太行山东坡的滏阳河和源于五台山北坡的滹沱河汇成,大清河西起太行山区。

黄壁庄水库位于滹沱河干流的出口处,总库容12.1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3400k㎡;流域蒸发量东部较大,西部较少。

(1)请根据河流的流向,从地形差异的角度,说明黄壁庄水库流域蒸发量东西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2)土壤盐碱化是白洋淀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结合图10,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湖区春季土壤盐碱化严重的主要原因。

(3)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每年7月23日至9月23日的荷花节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旅游,这将给白洋淀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答案:(1)黄壁庄水库流域的西部为山地,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东部为平原,海拔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2)白洋淀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多;春季气温回升、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

(3)有利:完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不利: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5、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2月2日是第14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

材料二2009年7月,随着保定安格庄水库向白洋淀应急补水的圆满结束及该地区的强降雨,“华北明珠”白洋淀水位大增,生态环境改善,野生鸟类达198种。

(1)下列能体现出湿地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是()
A.为人类提供鱼类、食物等B.保护生物物种,维持生态平衡
C.储存碳元素,降低CO2浓度D.形成沿海天然屏障,减少海水侵入
(2)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有“华北之肾”之称,试分析其重要的生态意义。

(3)近些年来,白洋淀已出现几次干涸,请分析白洋淀干涸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答案:(1)C (2)①可以调节降水量不均带来的洪涝与干旱;②可补充地下水,减缓地下漏斗的发展、防止地面沉降所形成的地质灾害;③可净化水体,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④可减轻气候干燥程度,维护京津及华北地区生态环境;⑤具有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答对三点即可) (3)原因: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的增加导致入湖水量的减少;湖区种植结构不合理;周边地区超采地下水导致河流水、湖泊水下渗增加;全球变暖导致华北地区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上游水库的修建减少了入湖水量。

解决措施: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流域统一调度用水;调整工业结构,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节约用水,减少水浪费和水污染。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多生长于沼泽、池塘、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

芦笋可食用,芦根可入药,嫩茎、叶可作饲料,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可用于编织苇箔和手工艺品,也是良好的造纸原料。

由于芦苇的叶、茎、根,都具有通气组织,因此具有净化污水的作用。

大面积的芦苇湿地不仅可调节
气候,涵养水源,也是鸟类栖息
繁殖的家园。

白洋淀是海河平原上最大
的湖泊,由140多个大小淀泊组
成,这里芦苇连片,野趣横生,
是我国最大的芦苇产区之一,芦
苇产业曾经是湖区农民收入主
要来源。

近年来,白洋淀芦苇产
业遭遇“寒冬”,每逢冬季都有
超过十万亩的芦苇被丢弃在苇
田里,任其枯败腐烂。

20世纪60年代以来,白洋
淀上游多数支流断流,入淀水量
逐年减少,而引淀水量逐年增
多,80年代曾连续5年彻底干
淀,后经引黄济淀、引岳济淀等
跨流域调水工程才避免了干淀
危机。

图9为白洋淀流域及雄安
新区位置示意图。

图10为白洋
淀区域年降水量变化过程线。

(1)阐释造成20世纪80年代白洋淀干淀危机的自然与人为原因。

(2)分析近年来自洋淀大面积弃苇现象产生的原因,说明芦苇产业衰败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3)针对弃苇问题,请对白洋淀芦苇产业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4)从地理条件分析,国家在白洋淀淀区及周边的安新、雄县、容城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

答案:(1)、20世纪八十年代白洋淀区域年降水量连续多年处于低值,干旱严重,流域上游个水库大量截流水量,使得上游支流干涸断流;白洋淀周边种植业的发展,农业用水量增大民,引白洋淀水量逐渐增多。

(2)、苇箱等工艺品需求量减少,芦苇价格下降,芦苇产业成本上升,因此出现弃苇现象。

芦苇死亡后淤积于白洋淀内导致水质变坏。

(3)、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充分挖掘芦苇的经济价值,进行深加工,发展芦苇食品、制药、手工艺品、造纸、青贮饲料等;发展芦苇生态旅游。

(4)、地理位置优越,为北京、天津大城市的腹地,有利于分散大城市职能,交通便利,距离北京的新机场近,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相对丰富,可利用南水北调工程补充水源,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空间充裕,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开发程度低。

有利于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新城的基本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