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兔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兔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陈平 温敬龙/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 262200
摘 要:为了提高种兔的繁殖性能
应加强其饲养管理,首先要保持种公兔单
笼饲养、供给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充足的饲
料营养,提高公兔精液质量和受精率。
还
要根据种母兔不同的生理阶段采取相应
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母兔的繁殖能力和
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种公兔;饲料营养;种母
兔;配种
1 种公免管理要点
1.1 单笼饲养 为了提高种公兔的种用价值需要单笼饲养,应将种公兔安置在温度和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安静安全的环境中生活,这样可以提高公兔体质和精液质量,达到提高受精率的目的。
还需要尽量远离母兔,以免受到外界干扰和母兔的惊扰。
在种公兔的饲养过程中应供给足够的饲养面积,有条件的可以在舍外设置运动场,每天让种公兔到舍外活动1~2次,不仅增加体质和抗病能力,还可以通过晒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足。
为了提高受精率需要适当控制种公兔的配种次数,体况强壮的可以每天配种1次,连续配种3d后必须停1d,对于体况一般的种公兔,应每2d配种1次[1]。
1.2 供给充足营养 同时根据公兔各个阶段生理发育需要调配好饲料,尤其在配种前和配种期间,要适当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保证各种营养搭配平衡,有利于促使生殖器官的良好发育、提高精液质量和受精率。
例如维生素发生缺乏时,可以引起睾丸萎缩和精液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公兔的受精率。
在休情期为了防止体重过大、体况过于肥胖,可以适当降低饲料营养,否则脂肪沉积于肝脏而影响性激素的分泌,会推迟发情和配种。
反之也必须保持体况适宜,如
果连续2周时间体重增长不足会降低
睾丸产生精液的数量,如果增重严重不
足还会影响睾丸生产精液的质量,甚至
造成不可逆转的局面,严重降低种兔的
繁殖能力[1]。
2 种母兔管理要点
2.1 空怀期管理 首先在空怀孕应保
持合理的体况,为适时发情和配种做准
备,在饲料营养上主要以粗饲料为主、
精饲料为辅,适当降低母兔体重,在下
次配种前再增加营养促使母兔恢复到
原来的体重。
这样就要求空怀期母兔
保持良好体况,防止母兔体况过于肥
胖,而影响发情和配种。
但是也不能缺
乏营养致使母兔体质较差,影响生殖系
统的生长和发育,进而降低繁殖能力。
因此在制定饲料配方时应根据不同品
种的要求、生产周龄和生产实际情况,
来合理搭配饲喂种兔。
2.2 怀孕期管理 针对怀孕期的母
兔,应逐渐增加饲料营养,因为母兔除
了需要维持自身生长的,还需要增加
提供给腹中胎儿的营养。
从怀孕第5d,
需要增加豆饼、鱼粉等蛋白质含量较高
的饲料,并且适当增加食盐的添加量。
在怀孕后期应保证能量饲料的供给,尤
其在冬季外界气候寒冷时,更应增加能
量饲料的供给量,用于抵御低温对母体
的影响。
在生产前3d开始减少精饲料
饲喂量,增加优质青饲料,避免母兔发
生便秘而影响顺利生产[2]。
2.3 临产前管理 为了保证母兔健康
状况,在生产前应将产仔舍进行彻底清
扫和消毒,并准备好产仔箱,在箱内铺
设消毒后的松软垫草,堵塞舍内和箱中
的一切缝隙,防止贼风入侵和受到外界
惊扰,不仅避免母兔发生难产现象,还
可以减少仔兔受到的冷应激。
同时认
真观察母兔行为,一旦发现母兔有衔草
做窝的迹象,应立即将母兔放进提前准
备好的、铺设有清洁柔软干草的产仔箱
内,并保持产仔箱内光线比较暗淡,利
于母兔安静和顺利生产,否则母兔容易
受到惊扰而影响其产仔[2]。
2.4 哺乳期管理 在母兔的哺乳期,
应供给母兔含有玉米和豆饼的精饲料,
确保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达到17%以
上,同时供给优质青绿多汁的饲草和足
够清洁的饮水,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母兔
身体健康,还可以增加泌乳量,更好的
哺乳仔兔生长发育。
在这个时期母兔
容易发生乳房炎,建议在饲料中添加小
苏打和研碎的长效磺胺噻唑,可以有效
的防治乳房炎的发生。
另外饲养人员
应定期观察产仔箱内的温度、湿度和光
照情况,保证箱内环境条件适宜和饲喂
器具清洁卫生,为母兔和仔兔的健康生
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并避免饲料和
饮水的污染,减少母兔和仔兔接触病菌
的机会,降低兔群发病率[3]。
总之,应根据种母兔的不同生长阶
段提高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保证其正
常生长发育、促使适时发情、配种和受
胎,做好怀孕期、临产期和哺乳期管理,
提高仔兔成活率。
同时加强种公兔管
理,合理搭配营养,保证良好体况,提
高精液质量和受精率,最终达到增加养
殖效益的目的[3]。
参考文献:
[1]韩发.家兔饲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吉林畜牧兽医,1997(10): 28.
[2]李请东.家兔饲养管理五要素[J]. 吉林
畜牧兽医,1998(2): 38.
[3]刘学昌.冬季家兔饲养三关键[J]. 河南
农业,1998(1): 181
.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