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十大奇特生育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十大奇特生育方式
生育是所有动物进行有性繁殖、延续后代、生生不息的伟大工程。
不同动物的生育目的是一样的,都在于繁衍后代,新旧交替,延续生命,但是生育的方式却千差万别。
眼镜蛇从蛋壳里孵化出来,而大熊猫则是从胎盘里面钻出来的;海豹在水下分娩,而海龟则是在岸上分娩;喜鹊借其他鸟类为自己孵卵,而家鸡则由雄性孵化。
为保证成活率和个体优异,大自然赋予每种动物适合自己的生育方式。
尽管有些生育方式以我们人类的眼光来看,确实有点奇特,但毕竟是合情合理的。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动物界最奇特的十大生育方式。
袋獾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第一种动物,也荣登动物界最奇特十大生育排行榜上的第十名。
袋獾是一种食肉动物,有时也食腐肉。
现今只分布于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州。
它是袋獾属中唯一未灭绝的成员。
身形与一只小狗差不多,但肌肉发达,十分壮硕。
袋獾是胎生动物,这一点并不稀奇。
令我们感兴趣的是雌性袋獾分娩前会找一些湿润的树枝作为产床的垫子,而不选择干燥的。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是生命的起源。
所有动物的分娩都是一种痛苦的体力活,但是刚出生的袋獾幼仔只有米粒大小,成年雌袋獾的分娩似乎比其他哺乳动物要轻松得多。
不过这些可怜的小家伙,一出生就要面临严酷的生存竞争。
一次分娩就有30只,幼仔像哈根达斯店里的奶油巧克力一样,伴随着粘稠的乳白色体液顺滑地从母体里“流”出来。
它们必须自己爬到育儿袋里,并且只有大约八分之一的幼仔能吃到母乳,因为母体的乳头只有4个。
这就意味着天生行动缓慢、体质较弱的幼仔将被死神带走。
而后,它们的母亲会将没有爬进育儿袋的孩子亲口吃掉,看来母亲也要参与自然选择。
随着幼仔一天天长大,它们会把母亲的生活搅得一团糟,这种情况大约要持续28周。
大概这就是母亲为什么要吃掉一些幼仔的原因。
袋獾的这种生育方式也顺利位列动物界最奇特十大生育排行榜第十位。
在我们排行榜上名列第九的伙计来自海洋,它属于硬骨鱼。
头部像马,尾巴像猴,眼睛像变色龙,还有一条鼻子,身体像有棱有角的木雕。
它们就是海马。
海马虽然性情懒散,但在婚姻方面表现出的从一而终还是值得称赞的,它们自觉实行一夫一妻制。
海马应该是亲代抚育最奇特的动物。
因为它们由雄性怀孕,这很难想象。
雌性将卵排到雄性的育儿袋里,由雄性负责孵化。
不得不说雄性海马是动物世界里的好丈夫,它们为雌性减轻了不少负担。
不过孵化期间,雌性海马会形影不离的陪伴雄性海马,给它以精神支持。
怀孕期满,雄性海马能从高挺的大肚子里释放出大约500只小海马。
怀孕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所有的重量都加到身上,压迫我们的血管。
或许只有像雄性海马这样亲身体验过的雄性动物才能真正体验作为母亲的不易。
不过现在人类发明了一种怀孕体验设备,它就是一件马甲,穿上它就等于肚子上挂上了10公斤的砝码,使得男人深刻体验女性怀孕的感受,绝对具有教育意义。
海马依靠这种特殊的生育方式进入动物界最奇特十大生育排行榜的第九名。
接下来我们要说一说鸟。
一谈及鸟,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高远的天空,而说到不会飞的鸟,除了鸵鸟、鸡和鸭等家禽外,很少有人会知道其他的。
几维鸟就是一种名气大却少有人知道的不会飞翔的鸟类之一。
几维鸟是新西南的国鸟,身材小而粗短,嘴长而尖,腿部强壮,羽毛细如丝发。
由于翅膀退化,因此无法飞行。
几维鸟很容易受到惊吓,大部分的活动都在夜间进行,觅食时用尖嘴灵活地刺探,长嘴末端的鼻孔可嗅出虫的位置,进而捕食。
几维鸟之所以能进入动物界最奇特十大生育排行榜,是因为生育对它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没有翅膀,在受孕的时候连平衡都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这对于干柴烈火的情侣着实过于苛刻。
折腾半天受孕成功,但接下来下蛋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因为几维鸟的体型与家鸡相当,蛋却是鸡蛋的10倍大小。
可以试想一下,一个蛋在体内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是什么滋味?几维鸟必须用尽全力把它从肚子里挤出来。
然后是孵化,这过程也不容易,虽然孵化是由雄性独立完成,
但是必须保温80天,雄性几维鸟必须寸步不离,到小鸟出壳时,雄性几维鸟体重会下降20%。
整个生育过程真正体现出生命的不易。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孕育生命花费不少力气,但小家伙一出来几天后便可以照顾自己。
父母的辛苦也没有白费。
几维鸟一次生育只有一个蛋,但是幼鸟的成活率还是很高。
和几维鸟繁殖的艰辛相比,在动物界兔子可以算得上是繁殖专业户。
理论上,兔子两个月可以繁殖一次,可以持续12年。
这样的天赋使得它荣登动物界最奇特十大生育排行榜上第七名。
兔子不仅生育频率高,而且母体对幼仔的抚养也十分简单。
具体的说,兔妈妈只要每天花费10分钟的时间就能够把小兔子喂饱,其他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
兔子的繁殖能力是被大家广泛认可的,连在欧洲神话里,兔子也被掌管生育的女神作为信使,这点我们可以从复合节上得到验证。
由于高速的繁殖能力,成千上万的兔子会影响到生态环境。
因此,在欧洲大陆,科学家把兔子叫作长着毛皮的蛆,并认为兔子给它们带来了最惨重的负面影响。
它们还强烈建议把过复合节时人们喜欢的兔形巧克力换成袋狸形巧克力。
这种做法虽然略显偏激,但也至少说明,兔子的确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是该适当减少它们数量的时候了。
接下来出场的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一类动物——鲸。
正是因为庞大,所以荣登我们的排行榜的第六名。
南露脊鲸身长最长可达15到17米,完全成年的体重可达65吨。
有些体形较大的南露脊鲸寿命可达80年以上。
雄性的性器官有2.5米长,在鲸类世界里相对于它庞大的体积来说这已经是最长之一了。
雄性南露脊鲸的睾丸在动物界是最重也是最长的,大约有1吨重。
一个单身雄性个体射出数量巨大的精子足以冲刷干净其他公鲸留下的精液残余物。
雌性南露脊鲸生育周期很短,从受精卵到幼仔,12个月便可长到900公斤,这几乎是人类的300倍。
我们没有办法想象,如此庞大的胎儿,是如何发育,如何吸收营养、如何安静的呆在母体里的。
雌性南露脊鲸三年才繁殖一次,这不难知道原因。
因为如小汽车一样庞大的幼仔,需要消耗母体大量营养和精力。
同时刚出生的幼鲸食量惊人,一次喝奶量是人类婴儿一年的总和。
正是因为这些庞大的数字把南露脊鲸推向了我们排行榜的第六名。
如果从美观上说,蟾蜍长相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它们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
但在生育方面名列却登上动物界最奇特十大生育排行榜的第五名。
在我国,蟾蜍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
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蟾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
蟾蜍是一种蛙,因此繁殖也和青蛙一样。
交配时,雄性“搂抱”住雌性的腰部,一个深情的拥抱,再双双继续拥抱前行,前行的轨迹是两条抛物线组合成德闭合曲线,当达到最高点的时候,雌性释放卵子,雄性释放精子,这种默契好像是早有约定的。
当它们双双游至最低点时,雌性开始把周围的受精卵抓到自己的背上,这时雄性也会来帮忙。
看起来十分浪漫。
之后一段时间,雌性的背部肌肤开始浮肿,并遮盖所有的受精卵。
这是由于孕期体内内分泌变化产生的。
然后受精卵安静的在雌性蟾蜍的背上发育,直至变成幼仔就从背部肌肤上一个个孔里钻出来,这极像寄生虫。
我们无法体味在背上怀孕的滋味是什么样的,但蟾蜍因为这个特性而进入我们的排行榜之列。
接下来的客人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它是一位身披铠甲的“武士”,在动物界最奇特十大生育排行榜上排名第四,它就是犰狳。
犰狳又称“铠鼠”,因为它的体态和形状仿佛是只身披铠甲的大老鼠。
犰狳身上的铠甲由许多小骨片组成;每个骨片上长着一层角质物质,异常坚硬。
于是,这幅铠甲便成了它们最好的防身武器。
每每遇到危险,若来不及逃走或钻入洞中,犰狳便会将全身卷缩成球状,将自己保护起来。
虽然犰狳的整个身体都披着坚硬的铠甲,但这却不妨碍它们的正常活动甚
至快速奔跑。
原来犰狳只有肩部和臀部的骨质鳞片结成整体,如龟壳一般,不能伸缩;而胸背部的鳞片则分成瓣,由筋肉相连,伸缩自如。
对于生育,犰狳是天生的管理专家,它居然能计划安排自己的怀孕时间。
这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无法做到的。
犰狳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规避食物短缺的干旱时段。
在生育问题,犰狳还有更绝的,由于它的受精卵会在母体内再次裂变成4个一模一样的受精卵,所以犰狳总是生下4个一摸一样的孩子,就像克隆的一样。
生多胞胎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知道犰狳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
在动物界最奇特十大生育排行榜上,位居第三位的应该是世界上繁殖时间最短的动物——蚜虫。
蚜虫又称蜜虫、腻虫等,多属于同翅目蚜科,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
蚜虫的繁殖力很强,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
当5天的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时,便开始繁殖。
在气温较低的早春和晚秋,完成1个世代需10天,在夏季温暖条件下,只需4-5天。
它们从出生到能繁殖仅仅需要5天时间,换句话说,蚜虫一出生就已经怀孕了。
但是蚜虫火急火燎的生育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们的寿命只有21天。
刚生完孩子就当上奶奶的感觉很奇怪,不知道蚜虫会不会这么想。
除了怀孕快以外,多数时候,蚜虫进行的还是单性繁殖。
所以有动物学家说,在蚜虫的世界没有性交的乐趣,只有怀孕的负担。
这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只依靠雌性繁育后代是一中极端的女性主义,就算在人类的母系社会,繁衍后代也需要男人的配合。
蚜虫。
极端的“女性主义者”走上了我们排行榜的第三位。
生活在非洲平原的白蚁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
而社会性的表现就是统治和被统治,臣服和被臣服。
在白蚁世界,生育能力就是通知世界的权杖。
这也是白蚁进入动物界最奇特十大生育排行榜第二的缘由。
一个白蚁群体有几百万只成员。
所有的成员都臣服于蚁后。
蚁后体型庞大,是普通白蚁的几十倍。
周身布满了孪生细胞。
蚁后躺在槽穴里一动不动,只管接受臣民的伺候,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这些心甘情愿伺候蚁后的臣民都是蚁后的女儿。
蚁后通过释放无色无味的化学物质来发号施令。
这些化学物质被科学家称之为信息素。
在白蚁的世界,有生育能力就意味着掌控这个社会的权力,因此蚁后需要压制其他女儿的生育能力,只允许自己产卵。
蚁后的生育能力极强,或许这是它一生唯一的工作,基本上每15秒就能产下一只,每天能产3万多只。
白蚁的这种生育方式无可置疑的登上我们排行榜的第二位。
不过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是同一个母亲的孩子,或许只会发生在这些较为低级动物的世界里。
至此,已经介绍了排行榜第十至第二的奇特生育高手,该是终极生育高手出现的时候了。
而我们要介绍的这位终极高手分布广泛,充斥在我们食物或我们体内,它,就是一种寄生虫——绦虫。
在餐馆的食物和人类的肠子里能找到它们。
绦虫,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普通成虫的体长可以达到72英尺。
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幼虫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或以脊椎动物为中间宿主。
绦虫繁殖的后代比世界上任何一种动物都要多。
如果我们人类有这样的繁殖能力的话,一位母亲两周时间生下来的婴儿就会塞满整个上海。
因为一天会生100万个孩子。
绦虫有特殊的生殖结构,全身由2000个节组成,每一节都有生殖器官,都能产卵。
然而这样的繁殖方式是和绦虫找到寄主的几率有关。
因为它们的卵要想得到一个寄主很不容易,那确实需要运气。
所以绦虫就必须产下数量众多的卵以保证后代的延续。
虽然我们对绦虫有很严重的偏见,但也无法否定它超强的生育能力。
荣登动物界最奇特十大生育排行榜第一把交椅非它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