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新疆天一房地产公司乌鲁木齐高新区大成实业公司多明苑住宅小区1#楼工程位于乌鲁木齐市多斯鲁克路。

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类别属三类,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结构层数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建筑面积为4086.62平方米。

根据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三通一平已基本具备施工要求,合理布置平面,以便于施工工程交通畅通。

本工程安全目标:安全达标及评价为优良,安全事故频率控制在5‟以下。

本工程主要安全防护部位及防护要求:主体工程外防护采用脚手架外挂密目式安全网,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水平防护采用安全平网防护;上下及行人通道防物体打击采用双层防护棚;物料提升机运料口设置定型防护门;主要临边有:基坑边、上下斜道边、楼层边及屋面边、楼梯边、运料平台边、内外脚手架操作层边等采用钢管档脚板加密目网防护;主要洞口有:水平及上下行人通道口、楼梯口、楼层预留洞口采用硬防护加水平网防护;大型机械设备主要有:塔吊、物料提升机采用取得备案证及有安装资质的队伍安装拆除,施工现场的沟、坑、洞等危险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施工设置红色警示灯。

二、施工准备阶段安全技术措施
1、现场安全设施:安全设施费从工程总造价中提取的2.5%,作为购置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及设施费用。

围墙采用成品轻钢围墙;道路及作业场地均做硬化处理(沥青地面),施工临时设施、食堂、宿舍、厕所、办公室、库房等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

并在大门处设置“七牌二图”即(1)施工单位及工地名称牌;(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3)消防保卫牌;(4)工程概况牌;(5)
工地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6)施工总平面;(7)安全防护、标志平面图。

并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安全纪律牌。

2、安全组织机构
项目部设置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刘国庆副组长:马文杰
成员:周斌张江朱荣军黄伟
项目部安全组织机构图
三、土方工程及基坑支护方案
1、土方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1)基坑采用机械大开挖,由北向南自上而下逐层进行。

根据土质情况的戈壁土,放坡系数采用1:0.67
2)机械挖土、机械之间保持10米的安全距离,人工配合机械时,安全距离应保持在2.5米以上。

3)开挖遇到管沟、防空洞、电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先处理管沟、防空洞、电缆后,再进行土方开挖,以防造成事故。

4)挖土方时,设专人对基坑边坡进行连续监控,发现边坡裂缝和有不稳定的连续工程时,应及时通知施工人员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采用有效的支护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5)基坑四设防护栏杆,采用Ø48钢管,上杆高1.2米,腰杆0.6米,扫地杆0.16米,外挂密目网,立杆间距2.0米,并内外设斜杆撑。

6)设一座人员上下专用爬梯,其斜道宽度设置为1.2米,坡度不大于1:3,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设置栏杆及挡脚板,上杆1.2米,挡脚板板宽0.18米。

2、基坑支护方案
由于地下室基地标高为-3.1,根据实际土质情况,深度在5米以内对放坡达不到1:0.5的基坑壁采用局部锚拉支护的加固方法。

1)土板采用5cm木板或用竹架板,竖向间距20cm,板上用水平钢管固定,水平钢管间距150cm,水平钢管上用竖向钢管支撑间距150cm,
2)挡土板下部采用钢管锚桩固定,锚桩入土深度1.2米;挡土板上部采用锚拉杆固定,距基坑边5米处设置钢管锚杆,打入土中1.0米与锚杆固定,具体做法见图示
四、模板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支撑的设计计算
选择一板的长8.1米,宽8.75米作为计算对象,其现浇板厚180毫米,净空高4.02米,梁尺寸300×700(mm),支柱采用φ48×3.5纵横间距1.2米,步距1.5米。

(见附图1)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一、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4.000=0.516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1.500×1.200×1.200=2.160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180×1.200×1.200=6.48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9.156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2.000)×1.200×1.200=4.32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二、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N = 14.88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f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N/mm2);[f] = 205.00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5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 0.0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f = 154.33,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 [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f = 48.1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 [f],满足要求!
三、楼板强度的计算:
1.计算楼板强度说明
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考虑,楼板的跨度取8.75m,
取1m宽度的板带作为计算单元,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均布考虑。

宽度范围内配筋2级钢筋,配筋面积As=565.0mm2,fy=300.0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 b×h=1200mm×180mm,截面有效高度 h0=180mm。

按照楼板每5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5天、10天、15天...的
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
2.计算楼板混凝土5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范围跨度内摆放9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2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2×1.2×(1.50+25.00×0.18)+
1×1.2×(0.52×9/8.75)+
1.4×(
2.00+1.00)=19.05kN/m2
取1m宽度的板带作为计算单元,每米宽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
q=19.05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为
Mmax=ql2/8=19.05×8.752/8=182.3kN.m
验算楼板混凝土强度的平均气温为15.00℃,查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得到5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44.00%,C30.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13.6。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8.45N/mm2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Asfy/bh0fcm = 565.00×300.00/(1200.00×110.00×8.45)=0.15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αs=0.147
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1=αsbh02fcm = 0.147×1200.000×140.0002×8.4×10-6=18.0kN.m 结论:由于ΣMi =29.04 < Mmax=253.23
所以第5天以后的楼板楼板强度和不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2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存
2、模板安装
1)根据已审批的模板施工方案和设计计算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模板支撑时,四周应设牢固的支撑。

梁、模板安装应设置操作人员的内脚手架,脚手架采用双排外侧加设1.2米高的防护栏及0.2米宽档脚板。

3)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设横向和纵向水平斜撑和垂直剪刀撑,并与支柱固定牢靠,水平斜撑应设上下两道,上下两道水平斜撑之间,在纵、横向加设剪刀撑,然后,支柱再增高2M,再增加一道水平斜撑。

水平斜撑之间还需增加剪刀撑一道。

4) 5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模板的吊运工作。

3、模板支撑的拆除
1)模板拆除必须经技术负责人同意,下达拆除通知书后,方可进行模板的拆除。

作业人员切不可私自做主拆除模板,以防发生重大事故。

2)高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后,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

3)模板拆除工作前,作业人员要事前检查使用工具。

是否完好牢固。

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在身上。

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4)作业人员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报告施工员须处理后,方可继续拆除。

5)拆除模板必须严格按照工艺程序进行。

一般采取先安装的后拆,谁安装的谁拆除,严禁作业人员在同一垂直面上拆除模板。

6)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后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空而坠落。

模板拆除后其临时堆放处距楼层边沿不小于1M,高度不超过1M,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处,严禁堆放任何拆除下的构件。

7)拆除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时,应先检查基坑土壁的状况,发现松软,裂不安全因素,在采取防范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拆下的模板和支撑杆不得在离坑上口的1.5M内堆放,并随拆除随运。

8)拆除高度3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并设防护栏(1.2M 高)拆除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或倒,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上敲拆底模,作业人员不可同时拥挤在一起作业。

应同意信号和行动。

9)拆除模时设专人统一指挥,升降模要同步进行。

10)冬期施工在拆除模板时要及时清除构件的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佩带安全帽。

五、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和方案
1、脚手架设计计算:
1.1脚手架的设计
外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架高9.9米,双排落地式,立杆纵距
L a=1.5米,立杆横距P b=1.2米,纵向水平杆步距L o=1.5米,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外伸长度a=0.5米,剪刀撑按构造要求设置,连墙件二步三跨,竖向间距3米,水平间距4.50米。

脚手架板为冲压式钢脚手板满铺四层。

脚手架立杆采用铁红色,大横杆采用蓝色,剪刀撑采用红白花杆,连墙件采用黑色。

1.1.1脚手架计算
1.1.1落地式脚手架计算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一、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1.500/3=0.15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500/3=1.500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38+1.2×0.150+1.4×
1.500=
2.326kN/m
小横杆计算简图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计算公式如下:
M=2.326×1.2002/8=0.419kN.m
f=0.419×106/5080.0=82.420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荷载标准值q=0.038+0.150+1.500=1.688kN/m
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5.0×1688.400×1200.04/(384×2.06×105×121900.0=2.501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满足要求!
二、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用小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200=0.046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1.200×1.500/3=0.180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200×1.500/3=1.800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46+1.20.180+1.41.800=2.791kN
大横杆计算简图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1.5002+0.175×2.791×1.500=0.741kN.m f=0.741×106/5080.0=145.868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0.677×0.038×1500.004/(100×2.060×105×
121900.000)=0.05mm
集中荷载标准值q=0.046+0.180+1.800=2.026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1=1.146×2026.080×1500.003/(100×2.060×105×
121900.000)=3.12mm
最大挠度和: V=V1+V2=3.173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500=0.046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1.200×1.500/2=0.270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200×1.500/2=2.700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46+1.2×0.270+1.4×
2.700=4.159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505
NG1 = 0.151×9.9=1.5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冲压钢脚手板,标准值为
0.30
NG2 = 0.300×4×1.500×1.200/2=1.080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1
NG3 = 0.110×1.500/2=0.082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0.049
NG4 = 0.049×1.500/2=0.037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2.699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3.000×2×1.500×
1.200/2=5.400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0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w0 = 0.600
μ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μz = 1.110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 0.219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 = 0.7×0.600×1.110×0.219 =
0.102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
其中 Wk ——风荷载基本风压值(kN/m2);
la ——立杆的纵距 (m);
h ——立杆的步距 (m)。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N = 11.93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 l0/i 查表得到;φ = 0.20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l0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 = 3.03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 = 1.75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MW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kN.m);MW =
0.041
f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经计算得到 f =
131.85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N/mm2);[f] = 205.00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 [f],满足要求!
六、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 NG2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
NG2K = 1.199
NQ ——活荷载标准值(kN);NQ = 5.400
gk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kk = 0.150 Mwk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kN.m);
Mwk = 0.035
经计算得到,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 Hs = 61.543米。

脚手架搭设高度 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经计算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 [H] = 50.000米。

七、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l = Nlw + No
其中 Nlw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应按照下式计算:
Nlw = 1.4 × wk × Aw
wk ——风荷载基本风压值(kN/m2);wk = 0.102
Aw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
(m2)Aw = 19.440
No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
No = 5.000
经计算得到 Nlw = 2.784,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 Nl = 7.784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f = 91.702
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八、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 fg
其中 p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N/mm2),p = N/A;p = 47.71 N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kN);
N = 11.93
A ——基础底面面积 (m2);A = 0.25
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N/mm2);fg = 68.00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fg = kc × fgk
其中 kc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0.40
fgk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 170.00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2、脚手架的搭设、验收和拆除
1)脚手架的搭设和验收
A、首层脚手架垫土木采用0.3×0.3米厚50MM的板,平行于墙面放置,
立杆纵向间距1.5米,纵向水平杆步距1-3层1.5米,设置在立杆内侧。

横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与纵向水平杆主节点处,扫地杆设置在距地不大于0.2米,剪刀撑设置为纵横连续搭设,连墙件二步三跨,采用钢管、管卡与墙体上预埋件进行连接。

每层搭设要超过施工操作层1.5米(即一个步距)即做一次验收,验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

施工员、安全员和班组长参加,合格后签署脚手架验收单,并挂验收牌。

在使用过程中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确保施工安全。

立网随脚手架升高而架设,平网首层设一道固定安全网,中间每隔两层设一道。

施工操作网层随层设置。

B、拆除方案
1、对架子工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加固,拆除时,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拆除作业应设警戒区,专人监护。

2、脚手架拆除顺序为先搭后拆,后搭先拆,即栏杆、脚手板、剪刀撑、
斜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连墙件、立杆并一步一清,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3、拆除时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4、大片架子拆除后预留的斜道,上料平台,通道等,在大片架除前进行加固,以便拆除后能确保其完善、安全和稳定。

5、拆除时严禁摔碰,脚手架附近电源线,应防止砸坏门窗,玻璃等物品,拆下的材料应用绳索栓位杆件利用滑轮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

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或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在拆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待清楚后方可离开。

六、高处作业安全防护
1、临边防护包括基坑围边,楼层与屋面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与楼梯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料台周边,井架及施工电梯出料口,外脚手架通道口两侧,上下行人通道两侧,设置防护栏杆。

防护栏设置如图示,楼梯、电梯口采取定型防护外,其他采取钢管防护栏,在室外施工电梯进料平台设置安全门。

上下行人通道及平台宽度1.0米,斜道长5.4米,高度1.8米,扶手栏高度1.2米,档脚板宽0.2米,如下图所示
2、洞口作业的防护
本工程洞口主要有:楼层预留洞口、行人通道口、电梯井口、出料口、楼梯口、竖向洞口等。

楼层预留洞口短边小于1.5m用木盖板防护,洞口短边尺寸大于等于1.5m,洞口四周采用1.2米高钢管防护栏及档脚板的临边防护,洞内张挂安全网防护。

见图示
(2)行人通道口(进施工区)用钢管搭设长6米、宽3米、高3.6米防护棚设置双层,双层之间间距0.6米,防护棚采用5cm木板或钢架板,在上层木架板或钢架板上铺4mm钢板。

(3)物料提升机出料口设置防护门,平台两侧设置1.2米高防护栏,下部设置0.2米木档脚板。

(4)楼梯口设置四周1.2米高的临边防护栏,并下部设置0.2米档脚板。

(5)窗台低于0.8M及竖向洞口高于0.8米,加设一道或两道防护栏。

3、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
支设和拆卸模板时,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前一道工序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墙件和支撑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平面上装卸模板,支设处于悬挑状态的模板,应设稳定的立足点。

支设凌空模板,应搭设支架式脚手架,模板上的预留洞口应设置盖板,所有从事临边、高处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及带好安全帽。

4、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
1)支模、砌墙、粉刷等各工作,在交叉作业中,严禁同一垂直方向上下同时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并在中间设置安全防护层。

2)拆除脚手架与模板时,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员。

3)拆下的模板,脚手架及部件,临边堆放,高楼层边沿不小于1.5M,堆放高度不超过1M,楼梯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构件。

4)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包括井架施工电梯的进出通道口)均应搭设双层防护设施。

5)由于上方施工可能有物体坠落,应在处于塔吊起重臂杆回转半径范围之内的通道及其受影响的范围内,搭设顶部能防穿透的双层防护或防护棚。

七、“三宝”“四口”安全保护措施
1、安全帽
1.1 安全帽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1.2 正确使用安全帽并扣好帽带。

1.3 不准把安全帽抛、扔或坐、垫。

1.4 不准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安全帽。

2、安全带
2.1 安全带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2.2 安全带使用两年后,必须按规定抽验一次,对抽验不合格的,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才能使用。

2.3 安全带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不准接触高温、明火、强碱酸或尖锐的坚硬物体。

2.4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准将绳打结使用。

2.5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

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3、安全网
3.1安全网立网选择2400目/100CM2,每目透风面积、1.5MM2,自重为0.002KN/M2的密目网,封闭时把网封闭在脚手架内侧,网与网之间封闭严密,并和脚手架纵向水平杆连接牢固,严禁用铅丝连接。

3.2 从二层楼面起设安全网,往上4-16层每隔三层设置平网一道,同时,再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网。

3.3 网绳不破损并生根牢固、绷紧、圈牢、拼接严密。

4、预留洞口
4.1 边长或直径在20~25cm的洞口,可利用混凝土板内钢筋或固定盖板防护。

4.2 60~150cm的洞口,可用混凝土板内钢筋贯空洞径,构成防护网,网格大于20cm的,要另外加密。

4.3 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应设护栏,洞口下张安全网,护栏高1.2m设两道水平杆、下部设置20cm档脚板。

5、楼梯口
5.1 分层施工楼梯口装临时护栏。

5.2 梯段边设临时防护栏杆(用钢管)。

5.3 顶层楼梯口应随施工安装正式栏杆或临时护栏。

5.4施工电梯运料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要做成空型化,工具化防护设施。

八、施工机具安全使用
1、施工机具的使用计划。

(后附施工机具使用计划表)
主要施工机具使用计划
2、工机具的防护措施。

各种机械严禁带病作业,各种机械、电气焊设备必须由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的取证人员才能上岗作业,做到持证上岗,遵守操作规程,必须由持证专业人员完成。

1)挖土机:单斗挖土机各部钢丝绳及固定钢丝绳的卡子需符合规定。

驾驶室内经常接触的外露传动部分,必须安装防护罩。

反铲作业时,挖掘机履带到工作面边缘至少保持1- 1.5的安全距离。

挖掘机的工作尺寸按施工规范中的具体规定执行。

取土、卸土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在挖掘时任何人不得在铲斗工作回转半径范围骨站立或工作,以及停放任何机械设备、物品等。

挖土机工作或运行时,应注意上空输电线路,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垂直下方工作。

如在架空线一侧工作,其安全距视应符合规定距离。

作业时,必须待大臂停稳后再吃土,驾驶员离开操作位置,必须将铲斗落地。

2)蛙式夯:夯柄应缠裹绝缘材料,如胶布、胶管等,操作时应二人配合。

一人扶夯并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一人扶拉电线。

夯体的各部件不得变形、松动和不完整,零线压接需牢固,并要有防漏电的保护装置。

3)搅拌机:搅拌机放置基础要平整、坚实,并应有防雨、防砸工作棚。

搅拌机的保险链、保险钩应为正式装置,不得用其它物代替。

且在搅拌机非工作状态时必须挂好(两个都应挂好)保险挂钩。

提拉料斗的钢丝绳应按规定标准进行判别报废,且钢丝绳应固定牢靠,搅拌机的离合器应做到离合灵活,制动器应做到制动可靠,大轮及明露旋转部位的防护装置应齐全可靠。

搅拌机棚内应单独设置闸箱,闸箱内有可靠接地及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保护搅拌机的正常工作。

4)电锯:电锯在使用前应检查锯片是否有断齿和裂纹现象、接地装置及为皮带轮防护,电锯的专用闸箱内的电气装置情况、漏电保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电锯的电源线不得任意拉扯,按钮开关应完好无损。

工作完毕应切断电源并锁好闸箱。

最重要的一点是检查分料器及保险档、圆锯的安全防护罩的可靠情况,单向开关的良好情况。

九、文明施工控制措施
一、现场场容、场貌布置
1、现场布置图
必须根据场地实际合理地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