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medviva2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训练过程中的康复效率观察

合集下载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头皮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头皮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头皮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头皮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脑血管病,其主要病因是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

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肌肉、神经和运动功能受损,尤其是下肢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从而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为了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下肢功能,许多恢复治疗方法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其中,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和头皮针运动疗法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通过模拟人体运动的方式,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

头皮针运动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在头皮上插入特定的针刺点,刺激脑神经和相关穴位,从而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将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和头皮针运动疗法相结合,探究其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这项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选取了一定数量的脑卒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接受了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头皮针运动疗法,对照组接受了传统的理疗和功能锻炼。

研究者通过评估下肢功能的变化,包括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步态参数等指标,来判断两组之间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治疗结束后的下肢功能评估中,明显优于对照组。

首先,实验组患者的肌力得分比对照组高出显著差异。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的机械装置帮助患者进行肌肉训练,有效增强了患者的肌肉力量。

其次,实验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也比对照组更好,这意味着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和头皮针运动疗法对患者的关节灵活性有显著改善作用。

最后,实验组患者的步态参数,如步态周期和步伐长度等,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表明患者的步态恢复更为快速和稳定。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头皮针运动疗法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1期•临床医学・95时应避免用力牵拉、撕脱患者的耳部组织,以免其耳部组织受损,进而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患者的外耳道孔径存在一定的差异,应根据其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和适合的术式,以保证疗效。

3)患者外耳道的皮温较高,在皮肤散热期间,易使耳内镜表面生成雾气,进而影响手术操作。

在使用耳内镜前,需用蘸有碘伏的棉球对耳内镜表面进行擦拭。

4)术中,在耳内镜被血液、脓液等污染后,需退出耳内镜,将其擦拭干净。

多次退镜可增加术中的出血量,术前,应将耳道内的脓液清理干净。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进行耳内镜手术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听力,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陈敏芬,潘兆虎,徐锦.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患者术后听力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5):73—75,120.[2]许雨洲.保留部分骨桥鼓室显微成形术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1):64.[3]刘平,陆银萍,王炜,等.耳内镜下经耳道鼓室成形手术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9,25(7):69—72.[4]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2012)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1):5.[5]许雨洲.保留部分骨桥鼓室显微成形术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1):64.[6]王杰,王桑,孙雅静.完壁式乳突切除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8,18(1):36—39.[7]伍润生.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9):94—95.[8]赵扬.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160.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翁萍璇,郑金利(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广东揭阳522000)[摘要]目的:分析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及对其步态的运动学参数和时空参数的影响。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站立稳定性的影响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站立稳定性的影响
7 4—_3 3_77 Ab t a t sr c
obet e o i et a h f c o O O d m v s n i t it jci :T n s gt te e et fM T me oe n hrp n l rl u c o n t dn s bly v v i e f w m i a g a i
c mmo r ame t ru t 3 a e i e c r u .T e o n te t n g o p wi h 0 c s s n a h g o p h MO me r ame t r u e e v d MOT TO d te t n go p r c ie Ome mo e d v—
组对应 时间点作 比较 , 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意义 <00 ) 组 . 。 5 结论 : T m d MO O e 智能运 动训练配合常规康 复训练能 明显改善脑卒 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站立稳定性 。 关键词 脑卒 中; 偏瘫 ; T me 智能运动训练 ; MO O d 承重能力 ; 步行能力 ; 稳定性系数
me t h r p b sd s r u i e r h bl ai n tan n ,w i t e c mmo t a me t r u r c i e o t e r h bl a n te a y e i e o t e a i t t r i ig n i o hl h o e n r t n g o p e e v d r u i e a i t — e n i t n r i i g o l. A l a in s e e s e s d t t e b gn i g o h p o r m a d w e s f tr te t n .An i t n n n y o a l p t t e w r a s s e a h e i n n f t e r ga n 8 e k a e r ame t d F MA, a i t o ih - e rn , w l i g blt, a d tb l y n e we e h i d x s f a s s me t e u s a d b l y f weg t b a i g i a k n a i y n sa i t i d x i i r t e n e e o s e s n r s h , n we e a a y e y c mp t r r n lz d b o u e . Re u t B fr rg a s l: eo e p o r m,t e e wa o sg i c n dfee c i MA c r ,a i t f weg t b a i g h r s n in f a t i r n e n F i f s o e b l y o ih - e rn ,wak n b l i l ig a i — i t a d tb l y n e ewe n w r u s y n sa i t i d x b t e t o g o p .Af r t a me t l n e e w r p r ce g e t .Co a e t c n— i t r t n ,a l d x s e e ef td r al e e i e y mp r d o o l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早期康复效果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早期康复效果

2019年2月第26卷第3期·论著与经验交流·功能性电刺激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早期康复效果卢战樊留博曾超脑卒中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尤其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与整体功能。

我科将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FES)和MOTOmed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相结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其对患者下肢功能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选取2017年6—12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0例。

患者均首次发病,单侧发病,病程3周以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能主动配合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肺、肝等其他脏器疾病;合并其他原因所致运动功能障碍;双侧偏瘫或进展性脑卒中;带有心脏起搏器及皮肤破损等其他影响治疗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

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62.9±8.7)岁;平均病程3.1周;脑出血13例(65.0%),脑梗死7例(35.0%);瘫痪侧:左侧、右侧各10例(各50.0%)。

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1.3±5.2)岁;平均病程4.2周;脑出血、脑梗死各10例(各50.0%);瘫痪侧:左侧11例(55.0%),右侧9例(45.0%)。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类型等接近。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M O 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辅助运动训练,采用助力运作者单位:317000 临海,浙江省台州医院康复医学科通信作者:卢战,Email:johnsdty@ 动模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阻力,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每周5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训练:采用瑞翼系列S4Plus生物刺激反馈仪(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患者健侧下肢蹬车开始和结束位置分别标记作为患侧下肢屈曲和伸直开始的位置,将传感器固定在相应的患侧脚踏位置,选取患侧股直肌,腘绳肌和胫前肌为刺激肌肉,在踏车过程中,脚踏经过相腘应位置时,两组电极分别在下肢屈时刺激绳肌,伸时刺激股直肌及胫前肌。

Motomed上下肢康复训练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Motomed上下肢康复训练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otomed upper and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in stroke hemiplegic
patients and its effect on limb function. Methods 92cases of stroke and hemiplegia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nd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s, the upper limb and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effect, nerve function and living ability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the Hong Kong version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46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ained with Motomed upper

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神经功能恢复训练与康复效果分析

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神经功能恢复训练与康复效果分析

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神经功能恢复训练与康复效果分析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神经功能恢复训练与康复效果分析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和认知障碍等。

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来说,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本文将从康复训练的角度出发,分析神经功能恢复训练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首先,神经功能恢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

脑卒中后,患者常常出现肢体瘫痪、肌肉张力失常等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康复训练通过一系列的肌力训练、康复训练器械的使用以及物理治疗,能够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肌肉力量、增强肢体的协调性。

例如,针对肢体瘫痪的患者,可以通过传统的物理治疗、按摩、康复训练器械等手段,激活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肢体运动的恢复。

研究表明,神经功能恢复训练对于改善肢体功能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神经功能恢复训练也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是脑卒中后遗症的常见表现之一,严重限制了患者的交流能力和社交功能。

康复训练通过语言康复师的指导,采用各种语言训练方法,如肢体语言、口语练习等,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研究发现,神经功能恢复训练的语言训练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语言障碍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最后,神经功能恢复训练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脑卒中患者常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认知障碍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康复训练通过认知训练、脑力激活等手段,帮助患者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研究显示,神经功能恢复训练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神经功能恢复训练具有显著的效果。

通过改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和认知障碍,神经功能恢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了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张军;邱智;潘冠文;邵秀芹【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MOTOmed intelligent movement training on walking ability in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Sixty-nine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 receive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lone (control group,n=31) or in combination with MOTOmed intelligent movement training(treatment group,n=38).Walking ability was assessed with the 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ies (FAC) after treatment for 8 week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AC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FAC scor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P<0.01),and the increase in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in 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 MOTOmed intelli-gent movement training can inhibit hemiplegic limb spasticity and perform muscular strength training simultaneously to restore walking ability in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目的:研究常规康复训练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MOTOmed 下肢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观察【摘要】:目的: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54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的运动康复运行干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方式,对比经过差异性的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质量以及患者干预满意率。

结果:实验组的敢于满意率为25例(92.59%),对照组为21例(77.78%),(p<0.05);实验组的干预有效率为26例(96.30%),对照组为23例(85.19%),(p<0.05)。

结论:综上所述,采用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好,可以提升患者满意率,优化其体能康复效果,建议研究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偏袒患者;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有该疾病的患者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多存在功能性障碍问题。

结合相关医学报道研究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在半年内丧失行走能力,且还会伴有其他功能性疾病[1]。

对于患者而言,肢体协调能力障碍,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很多老年患者因未运动协调问题无法直立行走,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严重减低了生命协调能力。

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是一种科学的恢复性干预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协调能力,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本次研究选取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对比案例分析法的方式,观察经过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后,患者的功能性恢复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差异,现将相关病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54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对照组27例患者采用常规化的运动康复运行干预,其中男性12例,年龄为45-64岁,平均年龄为(49.3±2.54)岁,女性15例,年龄为41-56岁,平均年龄为(51.3±2.95)岁,病程为0.5-2年,平均病程为(1.36±0.63)年。

脑卒中患者康复运动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运动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
关键 词 :康复 治疗 学;脑卒 中;康 复运动训练;经验 中 图 分 类 号 :R743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10.196130.cnki.1671—3141.2018.21.033 本 文 引用 格式 :刘亚 琼 ,贺 鹭 ,李丹 ,等 .脑 卒 中患 者康 复运 动 功能训 练 的效果 观 察 [J].世 界最 新 医学信 息文 摘 ,2018,18(21):47,54.
另 收集脑 卒 『『1患肯 18例 作为 埘照组 ,刈照 组为生 命仆 征 不 稳 、经 济 条 件 及 个 圳不 愿接 受 规 律持 续 康 复 治疗 的 患 者 , 只 进行 每 周一 次 康 复评 定 ,对 照 组 一Pt-1 3例 ,女 性 5例 ,年 龄 52~65岁 ,平 均 (60 4-5)岁 。
世 界最新 医学 信息文摘 2018年第 l 8卷第 2l期
47 临 床 研 究 。 脑 卒 中患 者 复 运动 功 麓训 练 的效 观 察
(1.IlI{Ji 火 掌 i
}J、¨ ' , 鹭 ’,拿川‘ , i《 ‘
{ijijif匙强 ; 出 船,li
跃院 ,n1蹲 匙味 ; { }≮ 渊 r{1 0, 阳 足
l 资料 与 方 法 1.I 一 般 资 料
收 集 从 20I5 41-:l1月 至 2 0l7年 l0月 I【I两 省 荣 军 医
院 (IJlIJ 综 合 康 复 I 院 )的脑卒 叶1 29例患 杆做 为 观 察组 ,其 l}l 性 l9例 ,女 l0例 ,年 龄 42~69岁 , I均 (59±7)岁 ; 入选 及排 除标 准 如 iv:(1)入 选标 准 :① 人院 行 (:T或 M 检 查 有明确 脑梗 死诊 断 的患 者 ;② 有 意识 反馈 门身感 觉 的患者 ; ③ 住训 练 过 程 tf1能够 够 合 ;④ 签 并 治疔 ¨意 书 ,生 命 体 征平 稳 的 患者 。(2)排 除 标 准 :① 排 除别 的 原闪 导致 肢 体 运 动 障 褂 的 患 者 : 外 伤 骨 折 ,下 肢 静 脉 m 栓 患 者 ( B趟 检 查 );②排 除 运 动]_ 』J能训练 禁忌 、截 瘫 、严 认矢¨障碍 、意识 不清 的患 杆 ;③订 明确 腑卒 ,但无 肢怵运 动障 碍的 患荇 .

MOTOmedviva2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训练过程中的康复效率观察

MOTOmedviva2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训练过程中的康复效率观察

MOTOmedviva2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训练过程中的康复效率观察目的MOTOmed viva 2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训练过程中的康复效率观察。

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并使用MOTO MED对肢体功能进行训练;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与常规的康复训练;并分别于治疗初、治疗2~4w末时采用ADL功能评定方法Barthe指数评分,并做康复效率统计对比。

结果对观察组在使用MOTO MED训练后2w末,4w末进行评估,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率明显提高,缩短患者住院日,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家庭负担,在临床值得应用推广。

标签:MOTO MED训练;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偏瘫;康复;效率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重要疾病。

据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182/10万,致残率约为86.5%,复发率41%[1],这使患者不同程度的丧失独立生活及工作能力,需要依赖他人而生存,给个人及家庭造成巨大负担,所以康复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科自2012年8月~2013年2月对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筛选,82例患者入组,使用motomed 对肢体进行康复训练,观察康复效率。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者82例,男44例,女38 例;年龄34~87 岁,平均(64±1)岁。

经CT或MRI确诊,其中脑出血30例,脑梗死52例;发病1d~4d,平均(2.2±1.5)d。

患者中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康复措施,再给予MOTOmed 训练,采用德国RECK 公司生产MOTOmed viva 2 型智能训练系统,根据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程度调节训练阻力。

MOTOmed 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MOTOmed 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MOTOmed 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20-10-13T15:16:11.4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1期作者:周武张耿标冯重睿刘初容[导读] 近年来,脑卒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死亡率有所下降,因此,脑卒中早期康复越来越收到关注周武张耿标冯重睿刘初容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广州 510510【摘要】近年来,脑卒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死亡率有所下降,因此,脑卒中早期康复越来越收到关注。

现对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用于脑卒中早期康复中,主要从其治疗依据、康复时机以及对下肢功能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早期康复;脑卒中;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展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复发率、发病率以及致残率等特点[1]。

主要分为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比较常见。

随着重症监护技术与综合抢救技术的提高,脑卒中死亡率明显下降,而致残率仍较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给其家庭与社会带来承重负担[2]。

如何减少功能障碍,促进其各项功能的恢复,使其生存质量提高,是广大医护人员关注重点。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陆续报道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早期康复改善脑卒中运动、感觉、行为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助力训练、被动训练、主动训练等模式诱导肢体功能,建立肢体平衡性,加强患者肌力,减轻痉挛状况,提升灵活度等,从而使其生活质量提高[3]。

综述如下。

1.早期康复治疗的理论侬据脑的可塑性理论与大脑功能重组理论为康复治疗基础。

对皮质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机制研究提示,脑组织通过轴突发芽、潜伏通路的启用、离子通道改变等方式功能重组。

脑卒中数轴至数月大脑皮质功能将出现结构变化,不仅于周围病灶中发生,还在远隔部位发生,包括感觉和视觉皮质、丘脑、双侧运动、小脑等相关结构,以及能够观察到病灶周围及相关皮质兴奋性增高。

相关研究确证,脑损伤后皮质各层树突数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加每一神经元突触方向也有所增加[4]。

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Motomed治疗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Motomed治疗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Motomed治疗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李远征;闫玮娟;胡西;代新年【摘要】目的:观察Motomed训练系统对于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训练的疗效。

方法将84例脑卒中康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Motomed训练。

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 Fugl-Meyer Assessment , FMA )和改良Barthel指数( Modified Barthel index , MBI )进行下肢功能的疗效评定。

结果实施Motomed训练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功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Motomed训练能加速肢体功能恢复。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otomed training system on lower limb dysfunction training in stroke sufferers . Methods 84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troke rehabilit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additional Motomed training . The Fugl-Meyer As-sessment ( FMA ) and Modified Barthel index ( MBI ) were adopted to asse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ower limb function . Results After Motomed training , the indexes of the patients' limb movement function and daily activity ability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 P<0 . 001 ) . Conclusion Motomed training system can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2页(P124-125)【关键词】Motomed训练;脑卒中;下肢功能【作者】李远征;闫玮娟;胡西;代新年【作者单位】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266071【正文语种】中文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为急性脑血管病事件[1]。

MOTOmed运动系统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疗效分析

MOTOmed运动系统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疗效分析

MOTOmed运动系统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疗效分析叶刚【摘要】目的::观察MOTOmed运动系统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和生活能力提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6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1例。

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OTOmed letto2和viva 2运动系统进行肢体重复性运动训练。

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 FMA)量表、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 ADL)及改良痉挛评定量表( Asworth)、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对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经8周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0.97%,2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研究组治疗后FMA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Asworth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

2组治疗后Asworth和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和P<0.01),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MOTOmed运动系统对脑梗死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抑郁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MOTOmed system treatment on improving the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life skill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Sixty-on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hemiple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3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3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nly conventional drug and rehabilitation,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repetitive exercise of MOTOmed letto2 and viva 2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ymptoms improvement in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using Fugl-Meyer( FMA)scale,Barthel's ADL index,improved spasticity rating scale( Asworth) and HAM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90. 65% and 61. 33%,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of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 01).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FMA and ADL in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 01),the score of Asworth in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 05).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the scores of Asworth and HAMD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P<0. 05 and P<0. 01),which in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 01). Conclusions:MOTOmed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mb motor function, life skills and depression symptom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hemiplegia.【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41)005【总页数】3页(P610-612)【关键词】脑梗死;偏瘫;MOTOmed运动系统;生活能力【作者】叶刚【作者单位】安徽省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脑梗死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疗效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疗效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疗效郭金龙【摘要】目的:观察偏瘫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76例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受治疗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MA)及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比较治疗后两组上肢能力改善情况,评估疾病治疗效果,对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评测.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8周训练后,观察组综合评分及对照组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明显改善,生活能力明显提高.【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08【总页数】3页(P71-72,153)【关键词】偏瘫;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上肢运动功能【作者】郭金龙【作者单位】海洋石油总医院天津 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发病后往往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为患者日后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特别是上肢与手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损,患者家庭承受巨大的身心负担。

本研究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确诊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早期床旁MOTOmed训练在脑血管病患者瘫痪肢体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早期床旁MOTOmed训练在脑血管病患者瘫痪肢体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2)治疗组 :患者在基础治疗 的同时给予常规康复措施 ,再给予早 期床旁 3 讨论
MOTOmed训练 。采用德 国 RECK公 司生产 MOTOmedviva2型智能训练系统 ,根据患
脑 血 管病 是 由脑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所 导 致 的 以 局 部 神 经 功 能 缺 失 为 特 征 的 一 组 疾
有专人观察患者偏瘫肢体用力情况 ,指导其肢体平 衡用力 。训 练间歇时 间以患者感 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l 。而脑血管病后偏瘫是一种 常
到 疲 劳 程 度 有 所 缓 解 为 度 ,运 动 量 则 根 据 患 者 训 练 后 次 日反 应 进 行 适 当调 整 。 每 天 见的主要症状 ,其发展几乎是进行的连续过程 ,表 现为肌张力 由低逐渐增 高 ,联合 反
【关键词 】脑血管病;MOTOmed智能训练 ;肌力 ;康 复效果
1 研 究 方 法
生命体征稳定 ,治疗组下肢 与上肢 肌力恢 复好 于对照组 (详见表 1)。经统计学 × 检
1.1 研究设计。本研究通过选择 100例脑血管病肢体瘫痪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 验 ,治疗组 与对 照组上肢 与上肢 、下肢与下肢平均肌力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
度对康 复效 果进 行评估 ,从而 了解脑血管病 患者早期 使用 MOTOmed运动 训练能 否 验 ,其康复有效率差异显著 (P<0 05),下肢肌力改变度经 x0检验 ,其康 复有 效率差
改善患者患 肢肌力 ,提高 日常生活能力。
异显著 (P<0.05)。
1.2 一般 资料。选取 2013年 4月到 2014年 3月在我科 治疗 的 100例脑血管 2.2 脑 出血患者患肢肌力恢复情况 。脑 出血病人经 MOTOrned运动训练后第 7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价值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价值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价值邓瑞燕;王彩玲;刘添;扎亚东;廖寅邦【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被实施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后,对其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间在阳春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7例,将其按照随机的字母编号分成康复组与智能组,康复组患者实施基础的康复治疗,智能组则在康复组的基础上加入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MI-L、FAC、FMA、ADL 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的MI-L、FAC、FMA、ADL等评分比治疗前有所提高,且智能组提高的幅度较大,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年(卷),期】2019(032)008【总页数】2页(P1245-1246)【关键词】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脑卒中偏瘫;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作者】邓瑞燕;王彩玲;刘添;扎亚东;廖寅邦【作者单位】阳春市人民医院阳江529600;阳春市人民医院阳江529600;阳春市人民医院阳江529600;阳春市人民医院阳江529600;阳春市人民医院阳江529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脑卒中在中老年人群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此类疾病的患者超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

据研究报道,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约有1/3~1/2的患者在3个月以内不能恢复独立行走的能力,而且在随后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

常见的功能障碍包括平衡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前者的功能障碍可造成患者跌倒,后者可影响患者的步行,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3]。

当下,康复训练的疗效已经在近年的报道中得以呈现,但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康复训练系统得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4]。

肢体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的效果观察

肢体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的效果观察

肢体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CVA)偏瘫病人应用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10~2019.10医治的50名CVA偏瘫病人。

在这些病人经随机方式分别归入对照组(n=25)、研究组(n=25)。

前者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后者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肢体康复训练。

就两组研究对象行相应康复锻炼后的恢复状况展开比较分析。

结果在FMA评分上,相较未行康复训练时,康复训练后两组对象皆呈显著偏高表现;此外,在康复训练后的此项评分上,相较对照组,研究组呈明显偏高表现(P<0.05)。

在训练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方面,研究组恢复良好、恢复差的人数分别为20人、5人,达80%的恢复良好率;对照组恢复良好、恢复差的人数分别为11人、14人,达44%的恢复良好率。

对比分析2组对象恢复效果,发现P<0.05,即研究组存在明显优势。

结论肢体康复训练用于CVA偏瘫病人,有助于恢复其运动功能,同时可获得明显疗效,在临床中具备推行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效果在社会发展以及公众生活质量日渐提升背景下,脑卒中(CVA)发生风险日渐增大,此病病死率也不断攀升。

临床中治疗脑卒中后极易出现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偏瘫等后遗症,严重时可导致病人生活无法自理,偏瘫是此类病人发生率较高的一类后遗症,CVA偏瘫可使病人生活品质极大下降,同时会增大病人家庭的生活与经济压力。

可见,临床中对CVA偏瘫病人开展康复干预工作非常关键。

此项研究着重分析肢体康复训练在CVA偏瘫病人恢复方面的应用价值,以下为详情:1资料及方法1.1基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10~2019.10医治的50名CVA偏瘫病人。

在这些病人经随机方式分别归入对照组(n=25)、研究组(n=25)。

在这些病人中,女性、男性各占24人、26人。

在性别分布、年龄跨度、所患基础疾病等基本情况上,对比两组入组对象的结果皆为P>0.05,即皆未见明显区别,两组可展开比较分析。

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在脑卒中后下肢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在脑卒中后下肢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在脑卒中后下肢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秦剑剑;秦玲;闫玮娟;陈杰【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4(018)B12【摘要】背景:脑卒中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尤其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站立和步行。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不仅能发现患者肌肉的剩余力量,并可通过经常训练来加强肌肉的剩余力量,激活患者的潜力,增强患者的信心。

目的:探索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在脑卒中后下肢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方法:将6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训练。

结果与结论:采用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训练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肢体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提示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能加速和增强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肢体功能的恢复。

【总页数】1页(P17-17)【作者】秦剑剑;秦玲;闫玮娟;陈杰【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93【相关文献】1.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孙丽;谢瑛2.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增高 [J], 缪霆3.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J], 程国玲4.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观察[J], 郭冠兰;曹娟娟;胡臻妮;梁丽;钱俊;徐倩;韩珍真;黄志东5.Motomed上下肢康复训练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J], 王强;柴丽;高峰;王俊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OTOmed康复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MOTOmed康复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MOTOmed康复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苏晓波;朱晓威;李佩佩【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24(36)5【摘要】目的:观察MOTOmed康复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2例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

两组均给予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MOTOmed康复训练。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步行和步态[10 m步行计时测试(10MW)、Tinetti量表]及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肌张力(Ashworth分级)。

结果:干预后,两组上肢、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步长、最大步行速度、步频及Tinetti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Ashworth分级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OTOmed康复训练应用于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改善步行和步态,减轻肌张力,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总页数】4页(P82-85)【作者】苏晓波;朱晓威;李佩佩【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病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Motomed上下肢康复训练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2.针刺"五泉穴"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3.局部振动联合康复训练在卒中后偏瘫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4.平衡仪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老年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5.综合呼吸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OTOmed结合头穴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MOTOmed结合头穴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MOTOmed结合头穴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欧阳赛;马朝阳;王艳富;李海新;李甘【期刊名称】《湖北中医杂志》【年(卷),期】2012(34)11【摘要】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头穴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已明确诊断的90例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组),B组(头穴运动疗法治疗组),C 组(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头穴运动疗法治疗组,即综合治疗组)。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等进行康复评定。

结果 :A组、B组与C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头穴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有显著作用。

【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下肢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疗法;MOTOmed;头穴运动疗法【作者】欧阳赛;马朝阳;王艳富;李海新;李甘【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Motomed治疗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J], 李远征;闫玮娟;胡西;代新年2.头穴丛刺、被动运动结合运动想象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艳;唐强;白震民;徐桂强;李娟3.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疗效观察 [J], 孟兆祥;张熙斌;马灿灿;任素伟4.悬吊运动疗法联合针刺夹脊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 [J], 周求娣;张小华;洪盈盈;韩平5.头穴长时留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20例 [J], 焦建凯;彭志华;郑盛惠;杨丽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TOmedviva2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训练过程中的康复效率观察
作者:刘小玲李静艳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5期
摘要:目的MOTOmed viva 2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训练过程中的康复效率观察。

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并使用 MOTO MED对肢体功能进行训练;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与常规的康复训练;并分别于治疗初、治疗2~4w末时采用ADL功能评定方法Barthe指数评分,并做康复效率统计对比。

结果对观察组在使用MOTO MED训练后2w末,4w末进行评估,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率明显提高,缩短患者住院日,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家庭负担,在临床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MOTO MED训练;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偏瘫;康复;效率
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重要疾病。

据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182/10万,致残率约为86.5%,复发率41%[1],这使患者不同程度的丧失独立生活及工作能力,需要依赖他人而生存,给个人及家庭造成巨大负担,所以康复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科自2012年8月~2013年2月对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筛选,82例患者入组,使用motomed对肢体进行康复训练,观察康复效率。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者82例,男44例,女38 例;年龄34~87 岁,平均(64±1)岁。

经CT或MRI确诊,其中脑出血30例,脑梗死52例;发病1d~4d,平均
(2.2±1.5)d。

患者中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康复措施,再给予MOTOmed 训练,采用德国RECK 公司生产MOTOmed viva 2 型智能训练系统,根据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程度调节训练阻力。

偏瘫侧肢体无法主动运动者,则选用MOTOmed 被动运动模式。

在行主动运动训练前,可先行3~5min 被动运动训练。

训练2次/d,20min/次,训练4w为1个疗程。

患者在进行MOTOmed 训练时,训练仪显示屏能实时、敏感反映受训者偏瘫肢体活动情况。

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康复措施,弛缓性瘫痪期:良肢位的摆放,以预防痉挛发生;被动运动偏瘫肢体并且配合想象疗法;痉挛性瘫痪期:放松偏瘫侧伸肌,向各个方向活动患侧肢体,由于痉挛让步于运动原理,可以降低患侧肢体肌张力;用Bobath的反射抑制模式;张力有所下降后进行坐位训练,床和轮椅之间的移动,逐渐进行负重训练,逐步训练使其恢复正常。

恢复期:进行肌力,耐力训练,逐渐恢复自理。

1.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ADL功能评定方法一Barthel 指数,对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进行评定。

Barthel 指数包括有10项不同的功能活动,不同的得分(0~100 分)可以反映患者不同程度的功能缺陷,其中0~20 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 25~45分严重功能缺陷; 50~70 分为中度功能缺陷;75~95 分为轻度功能缺陷或基本自理;100 分为完全自理[2]。

1.4康复效率标准采用ADL 功能评定方法一Barthel指数对观察组41例患者治疗前(初评)、治疗2w末(中评)及治疗4w末(末评)进行评定, 并计算出康复效率值。

康复效率值=(训练后ADL评分-训练前ADL评分)/训练天数[3]。

1.5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初评时ADL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w末和治疗4w末观察组ADL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1<0.05、P2<0.05),见表1。

观察组中,中评和末评的康复效率值比较,末评时的康复效率值明显高于中评(P*<0.05),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在发病后,病情平稳即开始,1~3 个月时恢复最快,3个月后因废用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而使恢复减慢。

在早期使用MOTOmed 重复性训练可缓解脑梗死偏瘫患者痉挛病情,增强肌力,减少肌肉萎缩,提高偏瘫侧肢体灵活度,促进肌力恢复,保持、改善关节活动能力,防止制动并发症发生[4]。

MOTOmed 踏车训练能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步行速度,同时对患者心理、肢体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均有积极影响作用。

MOTOmed 运动保护装置能监测到运动中的肌肉状况,能通过MOTOmed 痉挛控制装置减轻、消除任何突发痉挛[4]、轻柔、和谐运动能立即消除肌肉紧张。

规律的MOTOmed 训练对肌力、韧性、骨密度、姿势肌力、关节稳定性、预防跌倒、心理功能和心血管反应等功能性结局都有好处。

相反缺乏肌力训练和健身训练的肌力减退的脑梗死患者,可显著地对功能性结局有负面影响。

对于老年人而言,卧床远比机体活动更危险。

MOTOmed 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和压疮。

血液循环的加速可为大脑、四肢和整个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以常规康复措施辅以MOTOmed 训练,能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能够生活自理,减轻家庭负担,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该训练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凤英主编.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王维治,罗祖明主编.神经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卢正娟,邢宏义,梅元武.三级康复方案应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4,19(6) :324-325.
[4] 万新炉,高春华,叶正茂,等.MOTOmed 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7):503-504.
编辑/孙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