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中国历史单元跟踪测试题A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七单元测试卷AB 卷
班级姓名得分
A 卷基础知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 2 分,共30 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外因是()
A.辛亥革命的冲击
B. 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部门
A.轻工业 B.重工业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3.以下发生在近代的历史事件,有益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是()
①洋务运动②《马关合约》的签订③戊戌变法④辛亥革命
⑤北洋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④⑤
4.张謇弃官不做,回乡创立工厂的目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实业救国
C.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
D. 不为五斗 M 折腰
5.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第一版机构是在()创立的
A.上海 B.北京C.天津D. 武汉
6.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宣告剪辫、易服和撤消缠足等法律的目的是()
A. 为了显示新政府的革命性
B.为了改变蠢笨落伍的风俗
C. 为了实现三民主义
D.为了政府管理方便
7. 民族财产阶级之因此深受辛亥革命成功的激励而流行投资办实业的高潮,主假如由于()
A.民国政府为民族财产阶级供给了众多回报率高的工程信息
B.辛亥革命冲击了向来阻截民族工业发展的封建制度
C.民国政府为民族财产阶级供给了雄厚的资本支持
D.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民族工业的发展不再受制于外国
8.1872年创立的《申报》是()
A 北京. B. 上海 C.天津 D. 武汉
9. 1905 年,被清政府委任为京铁路工程总工程师的是()
A.李善兰 B. 徐寿 C .王锡阐 D .詹天佑
10 .在京张铁路中,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了()
A.“人”字形路轨 B. “井”字形路轨
C.“十”字形路轨
D.“八”字形路轨
11 .主张学习西方的爱国思想家不包含()
A. 魏源
B. 严复
C. 侯德榜
D.孙中山
12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A.《三国志》
B.《天演论》
C.《四洲志》
D.《海国图志》13 .聂耳最优秀的代表作是()
A. 《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 .《大路歌》 D.《毕业歌》
14.封建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大概()
A. 800 多年 B.1300多年C.2000多年 D.2500多年
15 .阻截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座大山是:()
①小农经济的宽泛存在②封建主义③帝国主义④官僚资本主义⑤狭窄的国内市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清末状元实业家是 _________ ,他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然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于是他提
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并言传身教,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
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公司。

2. 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总的说来是比较落伍的。

从行业看,重视_________ 的发展;从发展看,重视__________________大城市的民族工业发展。

3.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立了外文报纸主假如给外国人看的。

此后,中文报纸也
出现了,此中最有名的是_________ 年在上海创立的《 _________ 》。

4.1905年,被委任为总工程师,他战胜资本不足、机器欠缺、技术力量单薄等困难,设计和施
工了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_____________。

又设计出“______ ”字形路轨,减少路保证行车安全。

年,全线通车。

5.严复是中国家。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严复以很大震动。

他译述的重要著作是
《 ___________》。

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生物进“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起了重要作用。

6.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有:文学巨匠
_______ ,代表作有《狂人日志》《_________ 》、《 __________》等,获得了很高的就,为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确立了基石。

三、连线搭配题( 6 分)
徐悲鸿《义勇军进行曲》
鲁迅《屈原》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聂耳《孔乙己》
郭沫若《小二黑成婚》
赵树理《愚公移山》
五.资料分析题(第 1 题 12 分,第 2 题 5 分,共17 分)
1、阅读以下表格资料:
资料 1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公司比较表
时间公司数(家)资本额(万元)
1863~1894 年119680
1895~1898 年74 (新创立)1432
资料 2 1911~1919 年中国面粉工业发展状况比较表
时间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资本(万元)日产(万袋)
1911 年40 600 多 4.3
1919 年120 4500 18.8
请你回答:
( 1 )资料 1的数据变化的原由是什么?数据的变化表示了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6 分)
(2)资料 2 数据变化的原由是什么?(4 分)
(3 )从以上原由分析表示,限制中公民族工业发展的要素是什么?(2 分)
2、阅读以下资料
“人不能够有傲气,但不能够无傲骨”
请回答:
这句话是谁说得?表达了他如何的思想感情?(3分)
( 2)你从这句话语中获得了什么启迪?( 2 分)
六、问答题(第1题 11分,第 2题 10 分,共 21 分)
1、近代中国文化生活和社会风俗有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限制性?
2、简要回答清朝二位进步思想家思想的主要见解。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七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 2 分,共30 分)
1. 在张謇的纱厂由发展到最后被兼并的过程中,帝国主义采纳的手段主假如()
A. 武力威迫
B.廉价热卖原料和产品
C. 暗中损坏纱厂的设施
D. 技术垄断
2.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的主要原由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封建权益的压迫
C. 官僚资本权益的压迫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3.中公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特指()
A. 洋务运动期间
B. 清朝末年
C. 辛亥革命期间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4.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营运的铁路是()
A. 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滇越铁路
D. 京张铁路
5.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是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洋务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6.京张铁路的建成通车之因此在中国铁路史拥有重要地位,主假如由于()
A. 它是在资本不足、机器欠缺和技术力量单薄的状况下建成的()
B.在这条铁路上有几处设计奇妙的有名工程,如居庸关、八达岭地道、青龙桥等
C.它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D.领导设计和施工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在中外铁路建筑史上影响宽泛
7.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传入()
①加速了人们出行的速度②极大地促使了商品流通
A. ①正确②错
B. ①错②正确
C. ①②都错
D. ①②都正确8.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第一版机构是在()年创立的
A. 1872 年 B.1879年C.1897年D.1905年9.为“师夷长技夷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A.《三国志》
B.《天演论》
C.《四洲志》
D.《海国图志》
10.反应了鸦片战争此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研究现实问题
的是()
A. 詹天佑
B.魏源
C.严复
D.侯得榜
11.有名爱国化学家侯德榜完满打破西方国家对制碱业垄断的行为是()
A.经过苦心研究,制出了获国际金奖的纯碱
B.撰写《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奇特公诸于众
C.研究出新的制碱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法还要先进
D.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他自己成为世界制碱业的声威
12.近代教育改革始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期间
C. 戊戌变法期间
D. 辛亥革命期
13.把“物竞天择,适者生计”“世界必进,后胜于今”等进步见解介绍到中国来的是
()
A. 洪秀全
B. 严复
C. 康有为
D. 胡适
14 .抗战期间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中影响最大的是()
A. 鲁讯的杂文
B.郭沫若的历史剧C.老舍的小说 D.徐志摩的诗歌
15 .以下作品属于赵树理的是()
①《小二黑成婚》②《李有才板话》③《太阳照在桑干河上》④《屈原》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二、多项选择题(每空 3 分,共15 分)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比较落伍的原由包含()
A. 帝国主义的压迫
B. 封建主义的排斥
C. 官僚资本主义的拘束
D. 民族资本的萎缩。

2.实践“实业救国”口号的民族公司家包含()
A. 张謇
B. 李鸿章
C. 荣宗敬
D. 荣德生
3.以下虚假状况中符合史实的是()
A.1880年8月8日,英国商人比特坐火车从吴淞赶到上海参加一个商务聚会
B.1882年2月2日,美国人特比在中国经过有线电报向朋友问好
C.1877年7月7日,清朝派往美国的留学生乘轮船走开了上海
D.《申报》第一个向全国报导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停火的信息
4.火车、轮船传入中国后,人们能够享遇到的便利表此刻()
A. 出行的速度大大加速了
B.商品流通获得了促使
C. 信息的流传更敏捷了
D.外国列强的侵略触角伸的更长了
5.以下见解和主张不属魏源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主张建立工厂, 创立民用工业
C.主张学习西方练兵方法,改革测试制度 D .主张变法,要求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三、列举题(共14 分)
1. 列举民国期间有名的艺术家及代表作品( 6 分)
2. 列举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的代表作(最少各说出一部,8 分)
3.除了教科书中介绍的洋火、洋油、洋灰和洋钉等物件,你还知道哪些由于和上述物件同样的背景而在名称中带“洋”字的生产生活用品。

请列举出来,好多于4个。

( 4分)
四、资料分析题(第1题 11分,第2题 9分,共20分)
1.张謇是晚清的状元,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但他并无热情政界,而是以很大的爱国热情创立
实业张謇以为发展实业应当“听之民办”,应当要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上。

他曾号召说:
“日本和印度有十年内在中国地方增设纺织机150万锭之约。

果如所计十年此后,
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地?”。

他还建议在不伤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公司发展很快,但是好景不长,到20年月中期,张
謇的公司已经走下坡路了。

请回答:
( 1 ) 依照资料概括张謇发展民族工业的做法?
( 2 ) 联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发展实业有哪些有益的条件?
( 3 ) 20年月中期张謇的公司为何走上了下坡路?
( 4 ) 张謇的公司由盛而衰的事实说了然什么问题?
2.阅读以下资料:
“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靖回答:
(1)这部书是谁写的?
(2)《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思是什么?
(4)“师夷长技”的详细作法有哪些?
四、问答题( 17 分)
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如何?请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7 分)
2.我国古代有当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何近代此后,好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针对这一问题,一位男孩和一位女孩说:
男孩:“近代此后,由于封建制度的统治,我们中国落伍了”。

女孩:“那时候中国的念书人为了能在科举测试中考上举人、进士,都去照本宣科古书,不注
意发明创立”。

他们说得对吗?说说你的见解。

(10 分)
七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1、D2 、A3 、C4、B5 、A6 、B7 、B8 、B9 、D10 、A11 、C12 、D
13、B14 、B15 、B 二、填空题
1、张骞实业救国大生纱厂 2 、轻工业沿海沿江3、1872申报
4、詹天佑京张铁路人1909
5、财产阶级启迪思想《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6 、鲁迅祝愿孔乙己
三、1、错误京师大学堂2、错误侯德榜3、错误商务印书馆
四、联线搭配题(略)
五、资料题
1、( 1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创立工业的浪潮。

民族
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为民族财产阶级参和政治活动供给了条件。

(2)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临时放松了对
中国的经济打劫。

(3)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打劫,封建制度的阻截。

2、( 1)徐悲鸿;表现了他不咄咄逼人,又不攀高接贵的高尚季节。

(2)一要勤苦学习,立正成才,报效祖国;二要有季节,做到不骄不躁,公正不
阿。

六、问答题
1、变化:①文化生活: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有线电报等通信工具传入中国;西
方发明的照相、电影传入中国;上海等城市创立了报纸,成为人们获守信息、认识社会的主要
传媒工具。

②社会风俗:民国政府宣告了剪辫、易服和撤消缠足等法律;取销有损人品的膜拜
礼;撤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社会出现了文明进步的新气象。

限制性: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轮船只限于沿海沿江城市,铁路数目极少;电
影、报纸只在城市才有;照相但是极少量有钱人家的享受;传统习惯权益仍很难根本改变。

2、参照: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期间,鸦片战争的失败充分裸露了清政府的腐衰落伍。

他主
张向西方学习(即“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在当时是实时的,进步的,也是爱国的。

启迪了地
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从“天朝王国”的迷梦中解脱出来,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
问题。

这是中国思想界的新动向,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产生了踊跃的影响。

严复是戊戌变法期间的启迪思想家,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严复以很大震动,他运用
《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计”的生物进化见解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
理论,力主爱国和救国。

启迪了知识界研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打击了封
建权益。

七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 B 卷
一、单项选择题:1、B2 、D3 、D4 、B5 、C6 、C7 、D8 、C9 、D10 、B11
13、B 14 、B 15 、 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2、ACD
3、ABD
4、ABC 5.ABC
三、列举题 1、美术大师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

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代表作
分别是《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

2、鲁迅:《狂人日志》《孔乙己》《阿Q正传》《祝愿》等郭沫若:《屈原》等历史剧,
赵树理:《小二黑成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