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大一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 c)
A 平均产量
B 边际成本
C 边际产量
D 平均成本
2. 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 a)
A 生产函数
B 生产可能性曲线
C 平均成本曲线
D 总成本曲线
3.使用50个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个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b)
A 3
B 30
C 35
D 36
4.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 b)
A 收益保持不变
B 收益递减
C 成本递减
D 收益递增
5.我们知道,在生产过程中一种要素的收益递增发生在:( b)
A 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产量增加。

B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C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平均产量增加。

D在其他要素也相应增加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6.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d)
A MRTSLK = w/r
B MPL/w = MPk/r
C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 上述都正确
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d)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减少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降低了
8.当雇佣第7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10单位,当雇佣第8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10单位增加到118单位。

这种情况是:( a)
A 边际成本递减
B 边际成本递增
C 规模收益递增
D 劳动密集型生产
9.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为:( b)
A 1/3
B 3
C -3
D 6
10.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d)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
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
D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有是相等的
1. 已知生产函数为Q=KL—0.5L病0.32K玻琎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

令上式的K=10。

(1) 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边际产量(MPL)函数。

(2) 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

(3) 证明当APL达到极大时APL=MPL=2。

2. 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 –0.1L+6L+12L。

求解:
(1) 劳动的平均产量(APL)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2) 劳动的边际产量(MPL)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3) 假如每个工人工资W=360元,产品价格P=30元,求利润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参考答案:
四、1.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和边际产量中他将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

我们知道,厂商的理性决策在劳动的第二阶段,在这个区域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极大化的点,劳动的第二阶段的右界点是使用权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

因此,只要增雇的这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即能够总产量的增加,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

2. 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一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这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也会使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三阶段经
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用权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

同样,厂商了不会在生产的第一、三阶段经营,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递减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