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LAOMT的通信对抗建模仿真

合集下载

基于MT发生器的车辆生成模型构建与仿真

基于MT发生器的车辆生成模型构建与仿真


要: 针对交通流仿真技术 中广泛使 用的线性 同余发 生器在周期长度和 随机 性方面的不足 , 引入 MT随机数 发生
器, 通 过性能评价验证其优越性 , 然后 在 空闲和拥挤 两种 交通状 态下 , 基 于MT 发生 器产 生的随机数 , 应 用不 同的随
机分布构 建相应 的随机发 车模 型。在 VC环境下开发车辆生成程序行仿真 实验 , 将仿真数据 与实测数据 进行对 比
同济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上海 2 0 1 8 0 4
C o l l e g e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s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1 8 0 4 , C h i n a
分析 , 结果表 明, 基 于MT发生器的随机发 车模 型更好地 逼近 了实际交通状 态。
关键 词 : 交通 流仿 真 ; 随机 数 发 生 器; 车辆随机生成模型; 随 机 分 布 文献标志码 : A 中图 分 类 号 : U 4 9 1 . 2 ; T P 2 7 3 d o i : l O . 3 7 7 8 8 . i s s n . 1 0 0 2 . 8 3 3 1 . 1 3 0 9 . 0 3 7 5
C o m p u t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计算 机工 程 与应用
基 于 MT发 生 器 的车 辆 生成 模 型 构 建 与仿 真
虞治涵, 方 钰
YU Zhi h a n. F ANG Yu

基于opnet的link16仿真建模及其实现算法

基于opnet的link16仿真建模及其实现算法

基于opnet的link16仿真建模及其实现算法
OPNET(Optimized Network Engineering Tools)是一款网络仿真软件,可用于建立并仿真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Link 16是一种常见的MIL-STD目录下的无线通信标准,具有抗干扰性能和可靠性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中。

在OPNET中建立Link 16仿真模型,需要以下步骤:
1. 建立网络场景
首先需要在OPNET中建立所需的网络场景,包括添加节点、配置节点参数等。

可以通过手动创建节点,或者导入外部系统到OPNET中实现。

2. 定义网络协议
针对Link 16协议,需要在OPNET中创建相应的协议并定义其属性、参数等等。

比如定义媒介访问控制(MAC)协议以及路由协议等。

3. 实现仿真数据传输
仿真中需要实现数据的传输过程,包括数据的生成、传输过程、节点处理等。

具体实现过程需要参考Link 16标准,结合OPNET软件的特性进行实现。

4. 设置仿真参数
通过设置仿真参数,比如仿真时间、节点数量、网络拓扑结构等等,可以控制仿真的规模和效果。

5. 执行仿真并分析结果
完成仿真模型的搭建后,可以执行仿真并分析仿真结果,比如数据的传输速率、网络的稳定性等等。

总之,建立基于OPNET的Link 16仿真模型需要深入理解Link 16标准和OPNET软件的特性,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模型设计和实现。

基于OOP的通信对抗装备并发仿真模型设计

基于OOP的通信对抗装备并发仿真模型设计
的实现 流程及示 例代码 如图5 所示
满 足仿 真 需求 ; 性 和 行为 ,其 共 性属 性 主 要有 装备 类 别 、 根 据 以上 设 计原 则 , 以顶层 模 型 、第 平 台 类别 、 工作 状 态等 ,其 共 性 的行 为主
设备为 例 ,使用 V i s u a l C + + 语 言设 计 实现 果 。按照 1 . 2 役计的并发 行为模 型 ,采刚在 其 仿真 并发模 型 。 面 向对 象模 型 中引进 并 发机 制 的方 法 ,使 3 . 1顶层仿 真模 型 设 汁实现 顺层 模 型 中 包 含 所 有 装 备 的共 性 属 用 线 程 实现 并发 行 为 ,给 出侦 察并 发 行为
1 所示。
具备 类 C B a s e E q u i p 所 有 公开 和保 护 的属
性和 行 为外 ,还 具 有 自身特 有 的属 性和 行 ( 1 ) 将 并 发 行为 的载 体 一一 线程 封 装 为 ,盘 【 1 最低 工作 频 率 、最 高工 作频 率 、接
说 明 :根据 仿 真 的需 要 , 以上模 型 设 在 对 象之 中 ,高 效 的利用 了多核 处 理 器的
收机 的 灵敏 发 、解 调方 式 、 中频带 宽 等属
这 里 , 应 重 点 考 虑 侦 察 行 为 的 并 芨设 计。通 常 ,一 个完 整 的侦 察流 程 应包 括 :设 备参 数初 始 化 、采 集信 号 、数据 处
计 还 可 以按 照具 体 的装 备 型 号进 行进 一 步 处 理 能力 ; 同时 ,并 发 行为 由其 所 属 的对 性 参 数 以及 侦察 接收 等个 性化 的行为
( 2 ) 对 象 与对 象之 间 、 对 象 外 部控 理 、数据 显 永等 四个 步 骤 。其 中参 数 仞始 关 键 则 是将 模 型参 数 、行 为 分配 到相 应 的 制 、 显示 等模 块 之 间 的通 信 通 过互 发 消息 化 主要 用 予 始 化接 收 机 工 作 参 数 ( 如l T 层 次 中 ,分 配模 型 参数 、行为 时 应遵 循 如 进 行 ,避 免对 处 理流程 的额 外干 扰 。 作 频 牢 、解 涮方 式 、天 线衰 减 、增 益控 制 下原则 : 1 ) 尽可 能 将 多种 设备 共 同参 数和 行 为 分配到 尽可 能 高一 级的模 型 中;

基于MATLAB的GMSK仿真系统设计(通信原理三级项目)

基于MATLAB的GMSK仿真系统设计(通信原理三级项目)

7、结束语
GMSK是一种先进的调制技术。 具有包络恒定、相位连续、频谱 窄、邻道干扰小及频带利用率高 的优点。本组利用MATLAB软件 对GMSK调制系统进行建模、参 数设置、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 表明.这种通过MALAB实现的 GMSK数字通信系统具有邻道干 扰小、误码率较低的优点,在通 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MATLAB的GMSK仿真系统设计
11级通信一班(3组)
1、课题简介 2、GMSK基本原理 3、仿真系统设计 4、仿真系统部分参数设置 5、MATLAB仿真 6、结果分析
7、结束语
目录
1、课题简介
GMSK是一种二进制数字调制技术,它是无线通信中最突出 的调制类型。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通信标准都采用了GMSK 技术,例如,GSM,DECT等。GMSK信号由于具有恒包络 和带外辐射小的特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主要介绍 GSMK的基本原理,以及利用MATLAB软件对调制部分进行 仿真分析,对软切换和硬切换的性能进行比较。
2、GMSK基本原理
GMSK基本原理是基带信号先经过调制前高斯滤波器成形, 在进行MSK调制。最小频移键控(MSK)是一种二进制数字调 频,它的调制系数为0.5。MSK具有以下特点:恒定的包络、 相对稳定的窄带、具有相干检测能力。然而它不能严格满足 对于SCPC移动无线电的带外辐射的要求。在1979年日本电 气通信实验室提出了调制前高斯滤波的MSK,也就是GMSK。
在这种基带调制方式下,产生基带调制信号(基带GMSK信 号),再把这个基带调制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形成频带调制 信号(频带GMSK信号)。为考察频带GMSK系统的抗干扰性 能.本文设置了AWGN Channel(加性高斯白噪声)模块作为系 统传输信道。通过改变AWGN Channel模块的SNR(信噪比)等 参数的设置,可观察系统误码率的变化情况。频带GMSK信号 经过AWGN Channel到达系统接收端.通过GMSK SOFT DEMODULATOR(GMSK软解调器)进行解调,解调后的信号分 别进入软判决部分和硬判决部分,经过判决后的信号进入Time Display,然后通过Scope模块进行显示,同时又从Rx端口进入 Error Rate Calculation(错误率统计)模块;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模块产生的原始二进制序列从Tx端口进入Error Rate Calculation模块。这样.就可得到系统的误码率。

无线传感器网络flooding路由协议的MATLAB仿真

无线传感器网络flooding路由协议的MATLAB仿真

无线传感器网络flooding路由协议的MATLAB仿真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与传统网络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造价低、功耗低、布局灵活性强、监测精度高等特点,因此在军事、医疗、家用等多个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本文重点研究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泛洪式路由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数量庞大、单个节点资源有限,其路由协议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能量有效性,延长网络寿命。

本文总结了WSN的概念、结构、特点,分析了WSN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及网络协议;研究了WSN的网络协议体系和路由协议的分类,分析比较了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路由协议及其性能优缺点;选择了flooding路由协议为研究重点,分析了该路由算法的具体实现,针对传感器节点能量及传输范围有限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延迟的自适应泛洪路由算法,首先通过源节点在网内用较小的路由请求报文和路由回复报文来建立路由,路由建立的过程中自适应地确定等待时间以使更优的路由请求报文得到转发,然后源节点再沿着建立好的路径转发较大的数据报文。

并采用MATLAB网络仿真工具对该路由协议进行了整体仿真,并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

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较Flooding节能,能较好的克服Flooding算法中报文冗余度高、能耗大等不足。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flooding路由协议;MATLAB仿真ABSTRACT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e a new research field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y are the integration of sensor techniques, nested computation techniques,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technique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Comparing with traditional networks,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eatures with low cost, low power loss, flexible layoutand high monitor precision, therefore the sensor networks can be used for various application are as such as military, chemical, home.This article focus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ased on the Pan Hung-routing protoco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s large number of individual nodes with limited resources, the routing protocol designed first and foremost objective is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nd extend the network lifetim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WSN the concept,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SN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and network protocols; study of the WSN system and network routing protocol agreement the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proposed several representatives The routing of the agreement and its performanc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hosen the flooding focus on routing protocols, analysis of the routing algorithm to achieve the specific, the sensor nodes the limited scope of energy an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 delay based on the Adaptive Flood routing algorithm, 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nodes in the network source in the smaller routing, and routing the request to restore the text to create a routing, routing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daptive to determine the waiting time to make better Routing the request was transmitted by text, and then another source nodes along the path forw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good data on the larger text. MATLAB and use the network simulation tool for the overall routing protocol simulation,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new algorithm than Flooding energy-saving, can better overcome Flooding algorithm message redundancy and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Keywords:WSN;flooding routing protocols;MATLAB Simulation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2)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 WSN综述 (4)2.1 WSN的概念 (4)2.2 WSN的结构 (4)2.2.1 节点结构 (4)2.2.2 网络体系结构 (5)2.3 WSN协议栈 (6)2.4 WSN的拓扑结构 (7)2.5 WSN的特点 (10)2.6 WSN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11)2.6.1 功耗问题 (12)2.6.2 节能策略 (12)2.6.3 通信问题 (14)2.6.4 网络安全问题 (15)2.6.5 定位问题 (15)2.6.6 数据管理 (15)2.6.7 服务质量 (16)2.6.8 嵌入式操作系统 (16)3.WSN路由协议算法分析 (17)3.1 WSN路由协议的分类方法 (17)3.2 几种典型路由协议的分析 (18)3.2.1 平面路由协议 (18)3.2.2 分层路由协议 (22)4 Flooding路由协议的分析与研究 (27)4.1 泛洪算法模型 (27)4.2 算法流程图 (28)4.3 基于延迟的自适应洪泛路由算法 (29)4.3.1 算法中用到的报文和数据 (29)4.3.2 SFD算法描述 (30)4.3.3 性能比较尺度 (31)4.3.4 理论分析 (32)5 Flooding路由协议的MATLAB仿真 (35)5.1 MATLAB仿真平台介绍 (35)5.2 算法仿真实验参数 (38)5.3 实验结果 (39)6 结论 (42)致谢 (43)参考文献 (44)附录A:英文原文 (45)附录B:中文翻译 (51)附录C:程序代码 (55)1 绪论1.1 课题背景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的下一代传感器网络,最早的代表性论述出现在1999年,题为“传感器走向无线时代”。

MATLAB在光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中的应用实践

MATLAB在光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中的应用实践

MATLAB在光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中的应用实践引言:光通信作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分支,在实际应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则是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在这个领域中,MATLAB作为一款强大的科学计算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和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本文将重点探讨MATLAB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实践,包括信道建模、系统参数优化以及误码率分析等相关内容。

一、光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光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是开展系统设计和性能仿真的基础。

MATLAB提供了多种用于光纤信道建模的工具箱,使得建模过程更加简便有效。

其中,光纤信道的建模是光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MATLAB中的光纤传输工具箱,可以模拟光纤传输的辐射、衰减以及非线性等效应,从而准确描述光纤衰减和非线性传输特性,确保系统性能的可靠性。

此外,MATLAB还提供了光纤传输光学参数建模工具箱,可以模拟不同类型的光纤材料和结构,为系统设计和仿真提供更多选择。

二、光通信系统参数优化在光通信系统设计中,参数优化是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MATLAB为光通信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系列参数优化工具箱,如全局优化和多目标优化工具箱,以帮助实现光通信系统参数的自动化调整和优化。

利用全局优化工具箱,可以通过建立优化模型和算法,自动搜索系统参数空间中的最佳解。

多目标优化工具箱则可针对多个性能指标进行优化,实现多目标的平衡。

三、MATLAB在误码率分析中的应用误码率是光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和函数,方便进行误码率的计算和分析。

通过建立合适的统计模型和概率分布函数,可以利用MATLAB进行误码率的仿真和分析,进而评估系统的传输性能。

此外,MATLAB还提供了灵活的绘图功能,可以直观地显示误码率与其他参数的关系,辅助分析和优化系统设计。

四、MATLAB在系统仿真中的应用系统仿真是光通信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MATLABSimulink通信仿真案例设计

MATLABSimulink通信仿真案例设计

设计应用TLAB/Simulink通信仿真案例设计王明慧(陆军装甲兵学院,安徽蚌埠233000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其技术手段日益成熟。

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系统性能,做好系统的有效调制工作,成为通信技术发展必须把握的重要议题。

结合通信技术的发展形势,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通信仿真,从而对通信技术的有效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及指引,以推进通信技术的长远发展及进步,使通信息技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平台;通信仿真;技术分析MATLAB/Simulink Communication Simulation Case DesignWANG Minghui(Army Armored Force Academy, Bengbu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and its technical means increasingly mature.The main purpose图1 仿真分析过程如图1所示,在开展仿真分析过程中,要注重结合仿真建模、仿真实验以及仿真分析3个步骤,突出螺旋式推进过程,有效把握当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结合仿真分析结论对系统做好有效改进,使改造后的系统性能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2-4]。

在开展通信仿真分析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数字通信系统模型进行有效地构建,反馈通信系统的实际情况,从而科学有效地分析通信系统的情况,有效把握系统性能水平,以实现系统功能,更好地满足实际发展需要。

在进行数字通信系统构建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问题相对较多,主要包括了信号源的编码和译码、信道编码和译码、数字调制与解码、同步及加密和解图2 数字通信系统示意图结合图2所示内容来看,在进行通信仿真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做好通信系统模型的有效把握,分析数据通信系统,从而有效把握数字通信性能,以提升系统仿真的效果及质量。

精确制导武器光电对抗仿真建模研究

精确制导武器光电对抗仿真建模研究

第36卷,增刊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9月V01.36Su ppl e m e n t I n觎r ed柚d Las e r Engi n∞曲g S印.2007精确制导武器光电对抗仿真建模研究张安京1,高智杰2,韩连洋1(1.二炮驻航天十院军代室,北京100854;2.二炮装备研究院,北京100085)摘要:通过对光电对抗技术的分析,以组建精确制导武器光电对抗仿真系统为背景,探讨了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及相应光电对抗设施的关键技术和数学建模方法,以此建立作战对抗仿真系统模型体系结构,为研究对抗精确制导武器的方法、策略及检验对抗效果提供有效可行的建模途径。

关键词:精确制导;光电对抗;无源干扰;有源干扰中圈分类号:T P3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07)增(探测与制导).0461.03Si m ul at i on st udy on t he el ect r0一opt i c count em easur e s ys t em ofpI.eci s i on gui ded w eaponsZ H A N G A n-j i n91,G A OZl li I j i e2,H A N Li觚一y觚91(1聃e Sec ond A I t i l l er y M i m ar y R epr es e呲at i veO伍c et ot he l O m spa oeR ese ar chI n sdt ut e,B嘶i n9100854C hi l埘2.T1l e s∞∞d A币l l eryA册锄ent A cad em y,B研i ng l O0085,aI i na)A bs t r act:B a s ed on bui l di ng up ant ag oni sm s i m ul at i on sys t em of p嗽i s i on gui dcd w ea pons,t t l e ke yt echnol ogi es aI l d m e m odel i ng m ea ns ar e i nV e st i ga t ed i n m i s papl er.A n d t hen,m e m odel s m l ctur e i s put fb刑删.The r e sul t s of tl l e p印er gi V e a Il ef!F&t i V eappr oach f or re s ear c l l i ng t ll e ef!E i c i enc y eV a l uad on of count en)I,of虹ng pre c i s i on gui ded w ea pons.K e y w or ds:P r eci s i on G ui ded;E l ec缸D一叩t i c count eI m eas u峨P豁s i V e j锄m I i I l g;A cdV e j卸姗沁O引言在现代军事武器装备系统中,激光制导武器以及激光侦察、探测、跟踪设备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现代战争中光电对抗与反对抗成为战争的重要一环,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之一。

OptiSystem仿真在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OptiSystem仿真在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ISSN1672— 4305CN12—1352/N 实验室科学LABO R ATO R YSCIENCE 第18 卷第 1 期2015 年 2 月Vol. 18No.仆eb. 2015OptiSystem仿真在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王秋光,张亚林,胡彩云,赵莹琦(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电气与汽车工程系,广东广州511370摘要:介绍了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的光纤色散实验、激光器调制频率特性实验、掺铒光纤放大器实验、光接收机实验与WDM系统实验5个OptiSystem仿真实验,给出了每个实验项目的仿真模型及模型中的参数设置,简要分析了仿真实验结果。

OptiSystem仿真实验可以反复观察练习,节省较高的实验费用,有利于学生对光纤通信课程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OptiSystem ;光纤通信;仿真;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TN929. 11; TP391. 9 文献标识码:Adoi :10. 3969/j. issn. 1672—4305. 2015. 01. 008Application of OptiSystem simulation in experimentteach ing of optical fiber com muni cati onWANG Qiu —gua ng, ZHANG Ya —lin , HU Cai —yun , ZHAO Ying —qi(Departme nt of Electrical & Automotive Engin eeri ng , Guan gzhou Un iversitySon tian College , Gua ng-zhou 511370, ChinaAbstract :Introduces five OptiSystem simulation experiments , such as the fiber dispersi on experi-me nt , modulatio n freque 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ser , 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 , optical receiver experiment and WDM experiment , simulation model and model parameters sett ings of each experime n-tal item and a brief an alysis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OptiSystem simulation can be repeated-ly observed in practice , save high experime ntal cost , and con ducive to the stude nts on the course of optical fiber com muni cati ons to un dersta nd abstract theoretical kno wledge ,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experime ntal teach ing of optical fiber com muni cationKey words :OptiSystem ; optical fiber com muni catio ns ; simulatio n ; experime ntal teaching基金项目: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院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OptiSystem仿真软件模型案例(1)

OptiSystem仿真软件模型案例(1)

OptiSystem 仿真软件模型案例目录1光发送机(Optical T ransmitters)设计1.1光发送机简介1.2光发送机设计模型案例:铌酸锂(LiNbO3)型Mach-Zehnder调制器的啁啾(Chirp)分析2光接收机(Optical Receivers)设计2.1光接收机简介2.2光接收机设计模型案例:PIN光电二极管的噪声分析3光纤(Optical Fiber)系统设计3.1光纤简介3.2光纤设计模型案例:自相位调制(SPM)导致脉冲展宽分析4光放大器(Optical Amplifiers)设计4.1光放大器简介4.2光放大器设计模型案例:EDFA的增益优化5光波分复用系统(WDM Systems)设计5.1光波分复用系统简介5.2光波分复用系统使用OptiSystem设计模型案例: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A WG )的设计分析6光波系统(Lightwave Systems)设计6.1 光波系统简介6.2 光波系统使用OptiSystem设计模型案例:40G单模光纤的单信道传输系统设计7色散补偿(Dispersion Compensation)设计8.1 色散简介8.2 色散补偿模型设计案例:使用理想色散补偿元件的色散补偿分析8孤子和孤子系统(Soliton Systems)9.1 孤子和孤子系统简介9.2 孤子系统模型设计案例:9结语1 光发送机(Optical Transmitters )设计1.1 光发送机简介一个基本的光通讯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如下图1.1所示:作为一个完整的光通讯系统,光发送机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并有效地把光信号送入传输光纤。

光发送机的核心是光源及其驱动电路。

现在广泛应用的有两种半导体光源:发光二级管(LED )和激光二级管(LD )。

其中LED 输出的是非相干光,频谱宽,入纤功率小,调制速率低;而LD 是相干光输出,频谱窄,入纤功率大、调制速率高。

通信对抗中短波传输信道的仿真建模

通信对抗中短波传输信道的仿真建模
线有效距离为 d处 的 自由空间损耗为 :
常困难 。但每一 种 传 播方 式 都 有 特定 的传 播 距 离
和频 带 。在 特定 的距离 和频带 内 , 足适 当的技术 满
条件 , 都可 以得到较 好 的信 息传输 效果 。

收 稿 日期 :00年 5月 2 21 3日 , 回 日期 :00年 6月 2 修 21 2日
Cls m b r TN9 5 a s Nu e 7
1 引 言
频 率从 3 MHz 3 MHz的 无 线 电波 , 为 短 0 称 波 。因短 波通 信距 离 远 、 动 性好 、 强性 强 和 具 机 顽
短波 传输信 道 的传 播 损 耗 计算 已有 一 些 经验 公式 , 文利用 现 有 理 论成 果 , 本 分别 讨 论 了短 波不 同传播 方式 ( 地波 、 天波 ) 的传输 损 耗及 场 强值 的计
总 第 15期 9 21 第 9 00年 期
舰 船 电 子 工 程
S i e to i En i e r g h p Elc r n c gn e i n
Vo . O No 9 13 .
9 6
通 信 对 抗 中 短 波 传 输 信 道 的仿 真 建 模
吴微 露” 李 林果。
( . 7 5 6 Tr o so LA2 No 7 2 o p fP ,La a 8 0 0 s 5 0 0)
Ab t a t Th F r d o c mm u ia in c a n l d la d ag rt m r s n e .W i h a l b ln u g ,i i i s rc eH a i o n c t h n e o mo e n l o i h i p ee td s t t eM t a g a e t ssபைடு நூலகம்— h a

基于Optisystem的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

基于Optisystem的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

基于Optisystem的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作者:徐云霞时翔汤祺金维东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21年第06期摘要:将虚拟仿真与光纤通信融合,进行系统的设计、仿真和调试,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系统优化,大大减少了光纤通信网络规划及工程实施的实际支出。

文章利用Optisystem工具进行光纤通信系统的辅助设计,建立光发送机、接收机及波分复用系统的电路模型,进行噪声与信号波形的仿真与分析,以期达到系统的优化。

关键词:光纤通信;虚拟仿真;波分复用;Optisystem0 引言计算机仿真工具对于硬件与系统的设计、可行性分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光纤通信的发展迅速,光通信系统愈加趋于复杂。

层出不穷的器件和复杂的网络结构让光纤系统设计变得困难[1-2]。

光纤通信的虚拟仿真工具Optisystem,具有强大的模拟环境,支持自定义器件与快速低成本的设计模型,其本质是通过建造系统模型进行由表及里、从外到内的试验性研究,找出不足并保留优点,以期达到系统模型及其运行的最佳状态[3-4]。

本文使用Optisystem工具,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发送机、光接收机以及波分复用(WDM)系统进行仿真设计,实现直接调制的光发送机系统设计与仿真、基于PIN光电二极管的光接收机系统设计与仿真以及四路复用的单模光纤WDM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

设计完成后在Optisystem中进行仿真模型搭建和运行,观测各处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

1 光纤通信系统总体设计一个完整的光纤通信系统包含光发送机和光接收机两个部分,光发送机的作用是将传输过来的电信号转化成光信号,而光接收机的作用则是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这个转化的过程简称为“电—光—电效应”,而光纤通信系统正是通过“电—光—电效应”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在利用Optisystem工具进行光纤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之前,考虑到实际应用,进行如下总体设计。

(1)光发送机及光接收机调制方式选择不归零码(NRZ)制式。

光通讯系统仿真设计软件——Optiwave系列

光通讯系统仿真设计软件——Optiwave系列

光通讯系统仿真设计软件——Optiwave系列Optiwave是加拿大国家实验室所开发的软件,主要应用于有源器件及无源器件。

包括光放大器,半导体激光器,EDFA,光波导,光纤光栅等。

此外,Optiwave系列软件也有针对整个光通讯系统的设计。

Optiwave提供了完整的7个模块,从主动组件到被动组件,然后再到整个光通讯系统,建立了一系列的完整功能。

●Optiwave 7个模块即独立,又可以透过optisystem来进行所有模块的整合●Optiwave用GUI的图形化接口,所以使用起来很容易上手●Optiwave与许多大厂进行策略联盟,如matlab、corning、highwave、fibercore、sumimoto等。

所以Optiwave模块的参数数据库完整而丰富。

波动光学模拟软件OptiBPMOptiBPM 是一套功能强大、使用者界面友善且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设计仿真软件,并可设计及解决不同的积体及光纤导波问题。

光束传播法,或称为BPM是OptiBPM的核心,是一种一步接着一步来仿真光通过任何波导物质的行为,在积体光学及光纤光学中,当光传播经过可传导的结构时,其光场可以在任一点被追踪出来,BPM可以允许观察任一点被仿真出的光场分布,而且可以容许同时检查辐射光及被传播的光场。

光学波导是光组件中的重要组件,它可以在光讯号中扮演传导、耦合、开关、分光、多任务及解多任务的角色,被动波导、电光组件、发射器、接收器及电子部分装置被集成于一个芯片上,使用的技术为平面技术,其就好像微电子的技术。

OptiBPM是一套使用者界面非常友善的软件,它可以在二维及三维的波导组件上仿真光的传播,且OptiBPM三维仿真提供了任何所需要的步阶折射率(Step Index)的波导设计。

应用范围:波导、光纤、渐变式折射率波导、模态解析微米纳米波导元件模拟软件OptiFDTDOptiFDTD是一个强大、高结合度且人性化界面的应用软件,它可使用计算机设计及仿真先进的被动组件和非线性光电组件。

基于HTPN战时通信装备维修保障系统建模

基于HTPN战时通信装备维修保障系统建模

基于HTPN战时通信装备维修保障系统建模
赵晓明;高宪军;梁广东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7)004
【摘要】为了调整和优化通信装备维修保障系统中各类资源配置,采用
DEVS(Discrete EVent System Specifications)与时间Petri网建模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战时通信装备维修保障系统进行分层次建模,构建了战时通信装备维修保障系统层次时间Petri网(HTPN:Hierarchy Time Petri Net)模型,并讨论了模型的具体应用.该模型克服了普通Petri网建模的不足之处,使模型变得直观、简单,并有利于模型分析和仿真实现.通过此模型还可分析得出通信装备最短的维修时间,为装备维修的决策阶层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提高了军队装备维修保障的能力.
【总页数】6页(P412-417)
【作者】赵晓明;高宪军;梁广东
【作者单位】空军航空大学,航空电子系,长春,130022;空军航空大学,航空电子系,长春,130022;空军航空大学,航空电子系,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系统赋时Petri网建模 [J], 李洲;郑怀洲
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通信装备战时保障系统建模初探 [J], 黄小军;王宣刚
3.基于维修保障单元利用率与数量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研究 [J], 周辅疆;朱小冬;顾宏余;陈磊;徐嘉
4.基于SD的战时陆军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效能优化模型 [J], 王亮亮;赵美;荣丽卿
5.基于UML-OPN的装甲装备维修保障系统建模 [J], 张杨;何成铭;刘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HLAOMT的通信对抗建模仿真

基于HLAOMT的通信对抗建模仿真

基于HLA OMT 的通信对抗建模仿真李 军,苏国庆(海军工程大学,武汉430033)摘要:传统的通信对抗仿真都采用面向对象(OO)方法建模仿真。

这种仿真技术随着IEEE HLA3.1建模和仿真通用性框架协议产生已经不适应当今仿真需求。

针对HLA 建模和仿真技术,着重介绍基于HLA OMT 建模的一种新的思路,实现通信对抗建模仿真。

关键词:HLA;对象模型模板;通信对抗仿真;对象模型模板中图分类号:TN9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 N32 1413(2004)05 0027 04Modeling and S imulation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Based on HLA O MTLI Jun,SU Guo qing(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Wuhan 430033,China)Abstract :In tradition,all simulation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 measures adopted the measure of objec t oriented (OO)methodologies to model and simulate.Along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IEE E HLA3.1general frame protocol o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the OO methodologies can t adapt to the demand of simulation nowadays.Arming at the technology of HLA modeling and simulation,this article emphatical ly introduces the ne w method of modeling based on the HLA OMT,to realiz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com 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Keyword:HLA;object model template;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simulation;object model tem plate0 引 言从面向对象和分布式仿真技术发展到当今的HLA,都是企图解决建模与仿真(M&S:Mod eling and Simulation)领域存在的问题。

基于MATLAB的数字频带通信系统的仿真

基于MATLAB的数字频带通信系统的仿真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数字频带通信系统仿真学号 ********学生姓名通信工专业名称通信工所在系(院)通信与信息工程指导教师通信工2012年 6 月 1 日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备注1、由指导教师撰写,可根据长度加页,一式三份,教务处、系(院)各留存一份,发给学生一份,任务完成后附在论文内;2、凡审核不通过的任务书,请重新申报。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数字频带通信系统仿真》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邮电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日期: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有关保管、使用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①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论文;③学校可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④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⑤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本人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题目基于MATLAB的数字频带通信系统仿真摘要本论文研究了数字频带传输的性能。

围绕基本结构发送滤波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接收滤波器等部分进行仿真。

在分析数字频带传输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两方面理论分析其传输系统的基本性能。

第一个方面使用MATLAB中M语言完成QPSK的仿真,得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的信道下,传输比特错误率,得出关系曲线,并将比特错误率与理论值相比较,分析其传输性能。

第二个方面是通过仿真得到QPSK和OQPSK信号经过带通后的波形。

基于时变频率选取的MIMO无线信道仿真模型研究

基于时变频率选取的MIMO无线信道仿真模型研究

"!L#
在式"!'# "!L# 中$ 52是载波频率$ 56 是最大多 普勒频率$ 3/是谐波的个数$ 3/ (%!/.$$!/&$" &( &$!$+$!/# 服从在)&$$"# 上的均匀分布( A 是反 映信道变化的速度的时间关联系数$ ='#" +# 可以通 过式"!*# 得到( A 和 $$/可以通过式"$&# '式"$!# 实 现(
每个分支是依赖的$那么关联信道矩阵 #" +# 可以 通过乘以在左边的接收端的和在右侧的发射端的
关联矩阵$式如
=#" +# (#!#@%$ =" +# " #!"%@$ # 1
"!"#
#!@$ 表 示 # 的 平 方 根 矩 阵$ 即 # (
#! @$ " #! @$ # = (
式"!"# 同样可以描述为&
第 !" 卷#第 $% 期#$&!" 年 ' 月
!()! ! !'!* " $&!" # $% +&&&& +&* #
科#学#技#术#与#工#程
,-./0-/1/-2034356708 905.0//:.05
#;34<!"#=3<$%#>?5@$&!"
!#$&!"#,-.<1/-2<905:5<
基于时变频率选取的 !"!#无线 信道仿真模型研究

基于OPNET的赛博网络防御建模仿真

基于OPNET的赛博网络防御建模仿真

基于OPNET的赛博网络防御建模仿真钱京梅;莫娴;吴茜【期刊名称】《通信技术》【年(卷),期】2018(051)003【摘要】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yberspace becomes a new field of strategic contention for various countrie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new forms of war in cyberspace operations, simulation techniques may be used as a means to study and test cybers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simulation has begun to be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of network security, thus making it easier to model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and explo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actics and technology. Cyberspace-network defense simulation, with OPNET as the simulation modeling tool and modularized and reusable modeling method, simulates the cyberspace defense and other behaviors, and builds up the typical DDos network attack and defense scene.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harm of DDos attack to the system is evaluated and the effect of to-be-taken network defense means tested.%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赛博空间成为各国战略争夺的新战场.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赛博空间作战这种新的战争形式,可以利用仿真技术作为研究和试验赛博空间的手段.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进步,仿真已经开始运用在网络安全的研究上,使得能够较为容易地模拟各种条件下的网络环境,以探索战术和技术的必要条件.赛博空间网络防御仿真利用OPNET作为仿真建模工具,采用模块化、可重用的建模方式模拟赛博网络防御等行为,搭建典型的DDos网络攻防场景,通过仿真结果一方面评估DDos攻击对系统的危害,另一方面测试拟采取的网络防御手段可以达到的效果.【总页数】7页(P705-711)【作者】钱京梅;莫娴;吴茜【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08【相关文献】1.基于Opnet平台的战术Ad-hoc子网建模仿真 [J], 卢颖;康凤举;钟联炯2.基于OPNET的局域网拓扑建模仿真 [J], 杨东;马良3.赛博对抗建模仿真研究 [J], 谷雨;杨慧杰4.基于OPNET的校园网络的设计及建模仿真 [J], 邓克岩;贺艳平;张椿玲5.基于OPNET的网络建模仿真分析 [J], 韩立园;于林韬;丛妍;孙铭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HLA OMT 的通信对抗建模仿真李 军,苏国庆(海军工程大学,武汉430033)摘要:传统的通信对抗仿真都采用面向对象(OO)方法建模仿真。

这种仿真技术随着IEEE HLA3.1建模和仿真通用性框架协议产生已经不适应当今仿真需求。

针对HLA 建模和仿真技术,着重介绍基于HLA OMT 建模的一种新的思路,实现通信对抗建模仿真。

关键词:HLA;对象模型模板;通信对抗仿真;对象模型模板中图分类号:TN9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 N32 1413(2004)05 0027 04Modeling and S imulation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Based on HLA O MTLI Jun,SU Guo qing(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Wuhan 430033,China)Abstract :In tradition,all simulation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 measures adopted the measure of objec t oriented (OO)methodologies to model and simulate.Along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IEE E HLA3.1general frame protocol o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the OO methodologies can t adapt to the demand of simulation nowadays.Arming at the technology of HLA modeling and simulation,this article emphatical ly introduces the ne w method of modeling based on the HLA OMT,to realiz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com 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Keyword:HLA;object model template;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simulation;object model tem plate0 引 言从面向对象和分布式仿真技术发展到当今的HLA,都是企图解决建模与仿真(M&S:Mod eling and Simulation)领域存在的问题。

绝大多数仿真器的应用实现较为独立,仿真器之间的互操作和重用性差,开发、维护和使用费时而且成本高,可验证性、有效性和置信度较差。

HLA 就是从体系结构上建立一个框架,能尽量涵盖M&S 领域中所涉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仿真系统,并利于它们之间的互操作和重用性。

对象模型可用各种形式来描述,但HLA 规定必须用一种统一的表格 对象模型模板(OMT,Object Model Te mplate)规范对象模型的描述。

它共包括9个表格:对象模型鉴别表、对象类表、交互类表、属性表、参数表、枚举数据类型表、复杂数据类型表、路径空间表、FOM/SOM 词典。

这9个表基本上能将一个对象的特性及交互能力描述出来。

所以以HLA OMT 为模板的建模主要就是怎样恰当地用OMT 的9个表格来描述要求建模的对象。

1 HLA 对象模型模板HLAOMT 是一种标准的结构框架(或模收稿日期:200308292004年10月舰船电子对抗Oct.2004第27卷第5期SHIPBOARD ELEC TRONIC C OUNTERMEAS UREVol.27No.5板)。

它有2种对象模型类型:一类是描述仿真联邦的联邦对象模型(FOM,Federation Object Model);另一类是描述联邦成员的成员对象模型(SOM,Simulation Object Model)。

它是描述HLA 对象模型的关键部件,并且采用了标准化的结构框架。

这种标准化的结构框架使HLA 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结构,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仿真系统间的互操作,提高仿真系统及其部件的重用能力。

这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提供一个通用的、易于理解的机制,说明联邦成员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运行期间的协作;(2)提供一个标准的机制,用来描述潜在的、联邦成员所具备的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及协作的能力;(3)促进对象模型开发工具的设计与应用。

2 HLA OMT 开发步骤联邦开发与运行的过程都可抽象为以下几个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步骤:(1)联邦发起人(用户)和联邦开发人员必须确定联邦开发的目标,并确定为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工作。

(2)确定仿真应用的边界和范围,并描述仿真应用中的对象以及对象间的交互。

(3)决定仿真应用中联邦成员的组成,开发FOM,以明确联邦中各联邦成员之间信息交换的需求和各自的责任。

(4)运用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现,并进行测试以保证互操作要求得到满足。

(5)运行联邦,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从面向对象的观点来看,上述步骤中的!开发联邦概念模型(FCM)∀实际上就是采用OOAD方法对联邦进行概念分析和概念建模。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好的建模通用步骤。

为此,美国国防部建模与仿真办公室(DMSO)提出了开发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即联邦开发和执行过程模型FEDEP 。

下面我们就通信建模提出一种基于HLAOMT 的建模思路:(1)确定对象类/交互类的公布能力。

(2)确定对象类/交互类的订购需求。

(3)确定属性/参数的公布能力。

(4)确定属性/参数的订购需求。

(5)采用对象模型开发工具(OMDT)软件生成SOM 对应于数据交换格式(OMT DIF)格式的文件。

(6)设计FOM,并用OMD T 软件生成FOM 对应于OMT DIF 格式的文件。

3 通信对抗仿真模型开发由于HLA 建模是一个开放的、支持面向对象的分布交互仿真的高层体系结构。

它所要建立的模型要求具有可重用性、可交互性,而且它完全和低层数据传输系统分开,这使建模简化,也同样使我们脱离低层,从总体把握对象模型的功能和建模思路。

按照HLA 建模的方法确定开发通信对抗联邦模型的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FOM 的开发过程28舰船电子对抗 第27卷3.1 对象模型鉴别表的设计我们把对象模型鉴别表的设计放在首位,主要强调在设计对象模型时要从总体把握对象的功能。

对象模型鉴别表主要记录对象模型的描述信息,包括对象模型开发者的相关信息。

此表的作用在于可重用,这种重用包括对象模型级的重用。

利用这个特点,可以用多个通信对抗SOM 组成一个新的通信对抗FOM 。

这正体现了HLA OMT 生成模型的可重用性。

3.2 确定FOM/SOM 词典HLA OMT 的FOM/SOM 词典的所有数据必须经过开发者多次讨论才能确定,它记录着OMT 中使用的各个术语的含义解释。

它包含对象类定义表、交互类定义表、属性定义表、参数定义表,分别用来对各个对象类、交互类、属性、参数名称的含义定义。

FOM/SOM 词典对下面的对象类和交互类以及其属性表、参数表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在通信对抗仿真建模中,主要是对通信对抗装备和通抗过程进行抽象和类化,并确定它们的属性和参数。

3.3 通信对抗对象类和交互类设计每个联邦成员将SOM 映射到联邦中的对象类和交互类,以便决定各个联邦成员能够公布、订购哪些类,并且确定联邦中对象类和交互类的名称,并明确联邦成员对每个类所承担的职责,对象类/交互类要经过多次讨论才能被确定。

同时对象类既要能真实地对对象进行抽象,又要尽可能简单。

我们把通信对抗模型建为3个对象类:信号类、天线类、信号处理类。

首先,信号是通信和通信对抗所有过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它可以和天线类及信号处理类进行交互;其次,天线是侦察通信信号和发送干扰信号的主要对象,因此,天线类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类;最后,通信对抗的主体是对信号的分析、识别等进行处理,因此信号处理类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类。

我们采用工具软件可以生成对象类和交互类(如图2)。

3.4 对象类的属性表和交互类的参数表设计对象千差万别,所以对象类也各不相同。

而对象类的差别不仅仅体现在对象类名上,更主要体现在对象类的属性上。

在通信对抗仿真模型中,信号类和天线类属性就各不相同,它们的属性设计可以用表1来进行。

交互类的参数表设计同对象类的属性表设计一样,它主要要求开发者必须知道对象类之间的数据格式、数据处理等。

它同样可用类似属性表的参数表来表示,表1就是信号类和天线类的属性参数。

表1对象类属性表在我们设计通信对抗仿真模型对象类的属性表和交互类的参数表时,根据FOM/SOM 词典中属性、参数名称定义,并按照HLAOMT 的属性表和参数表的格式就能很容易把通信对抗仿真模型的属性表和参数表设计出来。

3.5 路径空间表设计路径空间表主要是用来记录支持数据分发管理(DD M,Data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服务信息的。

路径空间表的内容就是出现在属性表或参数表中的路径空间的集合。

一般情况下,对于SOM 来说,其路径空间表总为空,因为它的信息交换仅局限于单个成员内部;而对于FOM 而言,如果整个联邦都不使用DDM 服务,其路径空间也将为空。

3.6 采用OMD T 软件生成通信对抗仿真FOM对应于OMT 格式的文件 当通信对抗仿真模型采用HLA OMT 生成之后,可以采用工具软件自动生成FED(Federration Exection Data,联邦执行数据)文件。

FED 文件是FOM 开发的结果,是所有联邦成员间为交互(或互操作)目的而达成的!协议∀。

它记录了在联邦运行期间所有参与联邦交互的对象类、交互类及29第5期李军等:基于HLA OMT 的通信对抗建模仿真图2 对象类和交互类的设计其属性、参数和相关的路径空间信息。

另外FE D 文件中还记录了HLA预定义的管理对象模型(MOM)和其他一些联邦执行细节数据。

在仿真运行期间,RTI将以FED文件为蓝本,协调联邦成员间的交互。

通常情况下,FED文件可以利用工具软件来进行创建、编辑和修改。

因此,我们用HLA OMT建立的通信对抗仿真模型就可以通过OMD T(Objec t Modle De velop ment Tool,对象模型生成工具)软件生成FED文件。

4 结束语要对实物对象仿真就必须对对象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建立的模型才有较高的仿真度。

灵活合理地使用建模工具也是有效建立模型的关键。

从通信对抗建模来看,HLA OMT在仿真建模中的作用和优点有:(1)从模型建立过程可以看出,通过HLA OMT开发模型步骤明确,可以建立模型的类库和对象类库,这样可以使模型具有很好的重用性;(2)通过HLA OMT建立的模型符合IEEE 的标准,可以实现与其他分析建模工具和仿真平台的互操作;(3)通过HLA OMT建立的模型可以在RTI 上运行,实现从需求分析到建模、仿真运行的无缝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