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宾中秋节月亮与文学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同宾中秋节月亮与文学的关系
周同宾中秋节谈月亮与文学的关系
2010年9月18日,周同宾端坐在南阳晚报读友会品月饼、话中秋座谈会上,他说:刚才主持人说我对中秋节及月亮有研究,我毫无研究。

关于月亮与文学的话题可说的很多;关于中秋节的话题,可说的也很多。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我说不来。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南阳中秋节的民俗及嫦娥奔月的话题,由几位专家讲。

我从月亮与文学的关系这个方面说一下。

中秋节译成英语是意为月亮节,为月亮设的节日,过中秋节是为月亮过节。

以月亮为主题的节日,这是中国人、华人一个独特的节日。

欧洲有很多节,但它没有中秋节这个节。

古希腊崇拜太阳,有日神。

这个神话源远流长的影响了欧洲人的精神。

中国人像关注春节、端午节一样,关注中秋节。

中国远古时就有太阳神,有后羿射日的神话;还有月神,有嫦娥奔月的美丽故事。

有阴有阳,构成中国人眼中的和谐。

如果这个世界只有太阳,太阳当然可以给人带来很多好处,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带来刚阳。

如果只有太阳,没有月亮,这个世界将无味很多。

造太阳,又造月亮。

太阳使人感到光明,使人感到力量,使人精神焕发;月亮为人们在感情方面的寄托,提供了可靠的机遇和载体。

月亮下和太阳下的感受是不同的。

既感受太阳的温暖,又在月亮下感受人的情感的温馨。

月下谈恋爱在花前月下很有味;太阳下谈恋爱不对味。

阳光下,诗人发出高亢的歌声,反不如在月下使人更动情,更温馨。

中国人为月亮设节是很有道理的,中秋时是月亮最远最亮的时候,选择这一天过节,太好了。

中国的文人自古以来,对月亮情有独钟。

中国文学史从诗经就歌颂月亮,从诗经下来,经过楚辞、两汉乐府、魏晋的五言诗、唐时的律诗、绝句、古风、乐府、五代十国时的小令、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小说等等。

打开中国文学史,页页可以听到诗人对月亮的吟诵和倾诉。

中国文学史每一页都有仰望月亮的目光。

如李白,酒和月是李白诗中的两大不变的主题。

据郭沫若统计,李白现存的诗中,有百分
之20写到酒,写到月的诗,郭若沫没有统计,我也没有时间统计,那一定是很多的。

连小朋友都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国人从孩提时代起,就在李白思乡的月光中成长起来,李白看到的盛唐的月光,一直照到人们的暮年。

李白是浪漫的,连李白之死,也是浪漫的,也是捞月的浪漫之举。

李白至死都对月亮非常挚爱,对月亮的挚爱伴随其终生。

据传说李白在大醉之后,于安徽当涂,看到水中的月亮,就跃了下去,捞月去了,又传说李白乘着仙鹤升仙去了。

这当然只是传说。

李白的诗并不深奥,床前明月光够浅显明白的了,李白又是浪漫的。

杜甫忧国忧民。

杜甫很少写爱情诗,李商隐是写爱情诗的高手。

杜甫平生写过一首爱情诗,当时杜甫身处安史之乱中,他困在长安,而他的妻儿在鄜州。

他写到,今夜泸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在月夜,诗人看见月亮想起妻儿,他用月亮传达心事。

泸州的月亮,我的老婆只能一个人看,她在那里看了很久了,夜雾湿了她的头发,我的一对儿女,太小了,不能理解老爸在长安想念他们,啥时候才能团圆呢。

一轮明月引出了杜甫的中秋诗,没有月亮,杜甫就没有这首传颂千古的诗。

月亮不仅照亮了诗歌,也照亮了散文。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都是月亮下写的。

前赤壁赋一开头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嘱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叩暶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七月既望。

十六叫既望。

苏轼在赤壁游,游出来了前赤壁赋。

十月又游赤壁,游出了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没有月亮,就没有这两篇千古杰作。

苏轼还有一篇最短的关于月亮的散文,我非常喜欢,那就是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

这篇文章83个字,83个字把月写活了,写得触手可及。

十二日,不到满月之时,正要睡时,看见月亮,到承天寺寻张怀民,二人一块在院子中月下散步。

地上像积很多水一样。

月亮需要闲人来欣赏。

这有个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于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入狱,差点被杀,十二月出狱。

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至元丰六年,已被贬四年了。

他心情抑郁,成为了闲人,本来可以不成闲人,朝廷贬我了,不得不成为闲人。

不得不寄情山水。

一轮明月给文学带来了丰富的题材,给诗人带来了满腔的激情,给文章带来了风采。

但现在城市人,很少关心月亮,各种霓虹灯把月光遮掩了。

使人的精神生活、内心世界,少了很多东西。

城市儿童的童年很幸福。

但城市儿童,最缺少的是和大自然的沟通,与日月星辰的交流。

我的孩子不知东西南北,只知道左右。

东的繁体字为日木,传说东海的桑树上有十个太阳,乌鸦驮着它们,后羿射日,才剩下一个太阳。

进入工业化社会,人们对左右分的很清,对东西南北分不清。

大自然品类繁多的客观世界,城市人为现代化付出了惨痛的教训和代价。

当我们每天晚上于繁忙劳动之后,在享受现代化的享乐之后,到外面看看夜空和繁星,可以消除劳动中带来的疲劳,可以消除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更轻松。

看月亮看多了,可以成为诗人,心中产生诗意,而诗意可以使人活得轻松,使人身上的茧剥掉一层。

应当关心夜空,关心月亮。

想要活得好,除物质、安全外,还有使心灵得到滋润。

最好每个月抽出若干个夜晚,到户外,站楼顶,看看月亮,一看就觉得世界真好,人间真好,我自己真好。

这样,不就活得更有味了吗。

斗十千于100919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