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统编版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统编版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理解王戎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讲述故事,体会王戎的品质。

2.教学难点
理解王戎的思考过程和判断依据。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故事讲述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李子的图片,引出李子的话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李子,你们会怎么做呢?在古代,有一个叫王戎的孩子,面对道旁的李子却不取,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王戎和小伙伴们看到道旁李树多子折枝,小伙伴们都去摘李子,而王戎却认为李子是苦的,不去摘取的故事。

3.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句。

指名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尝”是曾经的意思,“诸”是众多的意思,这句话介绍了故事的主人公和背景。

学习第二句。

默读“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说说这句话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体会小伙伴们看到李子后的兴奋和王戎的冷静。

理解“竞走”是争着跑过去的意思,“唯”是只有的意思。

学习第三句。

齐读“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说说王戎为什么认为李子是苦的?
引导学生理解王戎的思考过程:如果李子是甜的,那么长在路边早就被人摘光了,现在树上还有很多李子,说明李子是苦的。

4.讲述故事,体会品质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总结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盲目跟风的品质。

5.拓展延伸,启发思考
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像王戎一样善于观
察和思考的经历。

介绍一些其他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等。

启发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问题时,应该如何像王戎一样冷静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6.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认识了聪明的王戎。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王戎一样,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7.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一起讨论王戎的品质。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字词、讲述故事等方式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感受王戎的品质。

同时,拓展延伸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