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与安全
性分析
林金香; 戴追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9(038)023
【总页数】4页(P82-85)
【关键词】曲伏前列素滴眼液;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效果
【作者】林金香; 戴追
【作者单位】启东市人民医院眼科江苏启东 226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5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视神经损害,以一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1]。

目前,临床认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为病理性高眼压,所以,降低眼压水平是维持视功能的重要方法,让患者获得稳定与安全的眼压水平,尽可能维持现有的视功能。

局部降眼压药物的降眼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明显,患者有较高的依从性,在临床是一种首选药物[2-3]。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属于新型的前列腺素制剂,可促进房水经过葡萄膜巩膜外流而降低眼压。

基于此,该次试验方便选取92 例(184 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都来自该院门诊2016 年4 月—2018 年4 月期间,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
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予以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的92 例(184 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比组46 例(92 眼)中,有男26 例,女20 例,年龄25~70 岁,平均
(46.25±23.34)岁;病史3~11 年,平均(7.31±4.34)年。

实验组46 例(92 眼)中,有男28 例,女18 例,年龄26~68 岁,平均(46.46±23.56)岁;病
史4~10 年,平均(7.46±4.52)年。

两组平均病史等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以比较。

患者与家属的知情同意,经伦理委
员会批准认可。

纳入标准:患者经诊断均符合2005 年美国眼科学会开角型青光眼PPP 指南制定
的POAG 标准;房角均为开角;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受损,存在青光眼性视盘变化;眼压>2.8 mmHg;患者经手术、药物治疗控制后,眼压<2.79 mmHg。

排除标准:最近3 个月内患者经内眼或者激光手术治疗;患角膜病变或者角膜接
触镜佩戴影响眼压测量者;葡萄膜炎、结膜炎、角膜炎等急性眼疾;对该次试验中所使用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对比组予以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45947)治疗,在早8 点与晚8 点滴注,1 滴/次;实验组予以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注册证号H20130813)治疗在晚上8 点滴注,1 滴/次。

药物滴注于下方结膜囊内后,泪囊区压迫时间超过3 min。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与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眼压水平、视力、散光度与不良反应(包括色素沉着、结膜充血与睫毛增粗增长等)情况。

1.4 疗效判定
治疗后视力提高超过2 行,相邻五个视标点的视野范围扩大>5°,并且和上午10~11 点基线眼压对比,治疗后眼压下降超过20%为显效;治疗后视力有一定提升,相邻四个视标点的视野范围扩大>5°,并且和上午10~11 点基线眼压对比,治疗后眼压下降超过10%为有效;治疗后视力减退低于2 行,视野变化范围于两
者间,并且和上午10~11 点基线眼压相比,治疗后眼压下降不足5%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借助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如视力与散光度等表示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如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表示为%,进行χ2 检验,P<0.05 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
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81.52%,低于实验组的9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不同时间眼压水平
两组治疗2 周、4 周、8 周后的眼压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2 周、4 周、8 周后的眼压水平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眼压水平比较[(),mmHg]
2.3 视力与散光度
治疗后两组视力与散光度水平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后视力与散光度水平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视力与散光度比较()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08%,高于实验组的2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4。

表4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临床发病率是其他眼病中最高的,目前认为高眼压为青光眼发生与发展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有效控制眼压,保护视神经是治疗的最终目标[4]。

当前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临床上通常用采用β 受体阻断剂以及前列腺素类等药物治疗,不同药物所得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5]。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是一种常见的β 受体阻断剂,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应用药物后,会产生降压效果持续衰减的现象,全身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致使此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6]。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青光眼开始采用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长时间稳定降压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没有不良反应。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属于新型的前列素类药物,降眼压效果明显,此药物属于异丙酯前体药物,滴入眼睛后快速被水解,转变成存在生物活性的游离酸形式[7]。

曲伏前列素游离酸属于FP 前列腺受体激动剂,曲伏前列素游离酸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受体结合后经葡萄糖巩膜通路房水外流,进而产生降眼压效果。

且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后,眼压水平可稳定持续24 h,特别是夜间的眼压水平,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并且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较轻,仅有轻度的结膜充血,但不会引起刺痛、痒等不适症状,因此对持续用药没有影响。

王佳[8]研究报道了对开角型青光眼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对患者眼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后眼压明显低于常规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的对照组[(17.53±3.86)mmHg vs(19.61±2.74)mmHg],并且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为(5.71±0.95)cm/s、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PSV)为(12.92±3.14)cm/s,均比对照组更高,阻力指数(RI)为
(0.41±0.06),则显著更低;同时研究指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V、EDV 与眼
压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

王艳新[9]等报道的曲伏前
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也证实,试验组患者经曲伏前列素滴眼治疗12 周后,眼压(16.77±2.38)mmHg 及视力(0.66±0.21)mmHg比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治疗组更显著,治疗12 周后试验组患者OA、SPCA 及CRA 的EDV(2.94±0.78)cm/s,(2.91±1.65)cm/s,(2.76±0.68)cm/s、PSV(9.53±1.66)cm/s,(10.12±2.24)cm/s,(9.12±1.59)cm/s 也明显更高,RI(0.67±0.06),(0.75±0.06),(0.65±0.07)更低。

试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结膜充血、异物感与虹膜色素加深等,安全性较高。

该研究结果显示: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81.52%,低于实验组的93.48%(P<0.05);实验组患者
治疗2 周、4 周、8 周后的眼压水平明显低于对比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视力与散光度水平优于对比组;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08%,高于实验组的22.83%。

袁东兵等[10]学者探究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其选取50 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甲组予以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乙组予以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结果显示乙组治疗后眼压
[(16.14±1.68)mmHg vs(16.79±2.50)mmHg]与视力[(0.79±0.20)vs (0.50±0.19)]改善效果都优于甲组,此结果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可降低眼压,改善视力与散光度,并且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在临床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姚鹏,刘洁,杨惠婷.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9 例疗效观察[J].中国药
业,2017,26(21):66-68.
[2]应佳,朱艳霞,张秀珍,等.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4):312-315.
[3]刘巧萍.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北方药学,2017,14(2):90-91.
[4]刘春姿,韩红波.曲伏前列素对开角型青光眼眼部血流动力学及对内源性调节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7):606-608.
[5]朱海平,邓德勇,谢美娜.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314-2316.
[6]周立静.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8):9454.
[7]李俊.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和噻吗洛尔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6,24(4):315-317.
[8]王佳.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对开角型青光眼眼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7,25(4):296-298.
[9]王艳新,丁洁,都艳红,等.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9):5785-5788.
[10]袁东兵.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
践,2016,29(20):3514-3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