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卵石画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卵石画的教学
【摘要】新课程要求美术教师必须遵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美术学习规律。
采取适当的教学策,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因此小学美术课堂必须放低重心,
契合儿童心理,符合儿童认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作者在教学
中以学生社团为阵地,推广卵石画创作,吸引了许多学生的参与。
通过玩材料、
玩创意、玩展评等多角度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获得较好的教
学效果和学习收益。
【关键词】玩中学卵石画
当前很多学校都在课后延时服务,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也承担了这个任务,并
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与尝试。
我校是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特色,延时课程要体现
学校特色,开发适合学生的地方美术资源,使美术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鹅卵石
在生活中比较多见,石块那天然的形状、色彩与肌理常常为绘画创作提供美妙和
丰富的想象空间。
而学生恰恰又喜欢玩石头,极具好奇和探究心理,当绘画选择
在石头上进行,打破了用纸作画的常规后,学生的学习充满了兴致和好奇。
在石
头上画画,就像是在做游戏,随心所欲利用手边的东西,随时修改,随意创造和
发挥,画画也就回归到好玩儿等原本的意义上来了。
我的原则就是“玩中学”,
让学生在玩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
“玩” 是儿童自发自愿的,不受外力约束,追求的是本体价值——愉悦、享乐的功能,体验学习的幸福。
“寓教于乐”就是在玩中学,自古就有。
在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
习美术的兴趣,而我打算抓住学生好玩的心理,与学生一起“玩”石头。
一、“玩”材料,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校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寻找鹅卵石、清洗形
态各异卵石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石头产生了兴趣,对卵石画有了跃跃欲试的欲望;
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交流,无形中加深了生生、师
生之间的情感。
学生亲力亲为精选的材料能使学生轻松获得成功,产生很好的画
面效果。
鹅卵石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随处可见,陌生的是拿
它来画画。
卵石拥有着不同的外形、质感,创作出来的作品截然不同,在他们
的笔下,很快就诞生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整个过程都在愉快、激动的情绪下活动。
下课时有的同学还乐此不疲地画着,很多同学为自己的杰作欢呼雀跃,听
到最多就是:“这么快就下课了?”不同的材料让学生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体验我校幸福教育的快乐。
当学生准备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教师应引导他们认真体验材料的形状、质地、色彩等,发挥他们的想像创造力,将材料运用起来,激发更多的灵感。
比如:《卵石动物造型》一课在调动起学生探究欲同时,我将以手中卵石演示给学生看,问学生象什么动物外形,有的说像小狗,有的说像大象,有的说像小猪……更有
甚者,一位小学生说像俯身远望的近似圆雕的猴子。
我因势利导把课堂内容引向
更广空间:教材作品可分为以动物头部形式表现的,以动物蜷曲状形式表现的,
还有是几块卵石拼摆组合的,再有就是以近似圆雕形式出现。
最后涂色装饰就可
以了。
这时候,我对学生说:“你们手里的卵石也会画成更有趣的动物么?你们
试试看。
”这样,启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
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教师只要善于把握学生创造思维
能力的契机,就能使学生不断迸发出“创造火花”。
二、“玩”创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
有创意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是知识
的源泉。
”让小学生从无意识的“玩”到有意识的“玩”,激发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一种“精神探险”所带来的乐趣。
卵石画在各年级推广,设置不同的内容,在各年段展开创意活动,这样才能
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创造思维。
低段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但想象能力
和创造能力有欠缺,以涂鸦为主,教师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别能像
什么,怎么添加才像,教师的启发,为孩子提供想像发挥的空间,一个细心的
观察,一个无意的发现,都可以让孩子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中高段的学生
进行多块卵石组合童话创编,采用 Q 版人物,造型更为可爱。
这学期我选择了
我校《幸福健康操》为主题进行创作,这些动作大家比较熟悉,创作起来比较得
心应手。
我启发孩子们大胆创意:“我们的幸福健康操有哪几个板块?每个板块
有哪些动作?最喜欢哪一招哪一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各种版本
的画面应运而生:“少年梦、中国梦、中华民族要强盛;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可能从来没有人这样想过,但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孩子们心里的顽皮
童心被触动了,他们的想法天马行空,充满了童趣。
一连串的创意设想,经过一
番空前热烈的想像和语言的描述,进入了紧张的创作阶段。
下课后,几十张异
乎寻常的画展现在我的眼前,个个富有想像力。
可见教师的创意引导可以让孩
子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展开想像。
三、玩展评,创意组合,意想不到的效果。
培养孩子创造性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我们的
卵石画教学,充分营造创意自由的空间。
一幅作品完成后,我请大家“找朋友”,看看谁的作品可以和自己的作品组合成一个连续的故事,找到伙伴后,将
故事创编连贯,成为一个连载故事,每组派代表来将故事讲给大家听。
这个大
胆的尝试得到了大家的响应,结果完全超乎我的想像,他们不仅逐步学会了“画”卵石的基本技巧,还把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说的栩栩如生。
获得了意想不到的
效果。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学习也并非学生的宿敌。
将玩与学巧妙的结合,用玩
乐的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多
地掌握知识。
这是我在卵石画教学中体会最深的。
以“玩中学”实现我校幸福
教育,确实获得了不少的收益,但探索一种更合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更快地
进入学习模式,我们还需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