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果树95期间引种情况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果树95期间引种情况调查
第一篇:福建果树95期间引种情况调查
福建果树·总第123 期FuJian Fruits 2002.4·调查观察·
福建省“九五”期间果树引种情况调查
X
谢钟琛李健
(福建省农业厅果树站, 福州350003)
“九五”期间, 随着我国果品生产的发展与市场供需矛盾的缓和, 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优质果类的发展与劣质果类的淘汰同步加速, 果树的引种工作也因此受到高度与广泛重视, 伴随着闽台农业交流的增进,福建出现建国以来规模最大与范围最广的果树引种热潮。

为掌握福建省“九五”期间果树引进情况, 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成功经验, 分析引种的失误与吸取已有的教训, 为今后的果树引种提供有益借鉴, 福建省农业厅果树站于2001 年上半年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有关调查, 其结果如下:
1引种概况
111引种趋势
进入“九五”随着我国果品人均占有量的增长, 果树效益出现减缓与下滑, 福建果树面积在保持了10 余年> 10 %的高速增长之后, 开始明显趋缓至< 5 %。

1997 年由于全国性水果丰收(人均43kg), 福建主要大宗果品平均价格较上年下降了1/ 3 , 至此福建果树栽培面积进入持续负增长, 果业发展进入品种结构调整加速期, 果树引种受到重视。

据调查, “九五”期间福建果树引种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果类品种引进趋多样化, 共引进果树32 属53 种(品系)351 个新品种, 其中新引进果树栽培种或品系有杂交柑、火龙果、毛叶枣、树莓、安第斯茄等5种(见表1);②在引进渠道多元化的同时,农业部门仍发挥着主导作用, 引进品种占总数的85 % , 而非农业部门引种占10 % , 台商与华侨等占5 %。

各类渠道侧重有所不同, 农业部门主要针对品种结构调整, 重点引进当地主栽果类的更新品种, 而台、侨胞多引进台湾与国外的优良品种,
个体专业户的引种目标多带有不确定性, 有强烈的试验意向, 在整体上兼有互补性;③引种地分布范围虽广, 但仍以省内与国内间引种为主, 其中省内引种占32 % , 大陆境内引种占48 % , 台湾引种占16 % , 国外引种占5 %。

国外直接引种由于受渠道及检疫的限制所占比例虽然较低, 但由国内间接引进国外的品种仍占有相当数量。

此外, 台湾引进的果类品种多由台商携带入境或由广东间接引入;④在引种数量的区域分布上, 闽南地区即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4 市占引种总数的36 % , 闽西北的三明、南平、龙岩等3 市占55 % , 闽东沿海地区的福州、宁德2 市为9 % , 其中闽西内陆北山区的引种热情较高, 相反表明闽南地区的相对优势较为明显;⑤各果类的品种引进数量与其产区地域分布范围有关, 引进比例分别为: 柑桔18123 %、桃20151 %、梨16181 %、李4127 %、枇杷4156 %、荔枝2156 %、龙眼2185 %、柿4127 %。

此外,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杂果类如番石榴、毛叶枣、芒果、番木瓜、甜杨桃等引进比率较高, 达25187 %;⑥引进果类的早、晚熟品种仅限主栽果类,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2 %、4 % , 这一比率与果品季节差价(高、低、次高)规律相符。

此外, 早熟品种引入以闽西北为主, 晚熟品种则以闽南及闽东沿海为主, 与《福建省果业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指导意见》相符。

112引进效益
在现有引种的果类品种中, 已有20 %开始发挥效益。

果树属多年生作物, 引种与筛选持续时间长, 不宜用短期效益来衡量,但对生产的潜在效应则难以估量, 它
还将在今后逐步发挥效益。

柑桔类面积、产量居福建首位, 引种数量也居各果类前列, 共计64 个品种。

由于闽西北滞销的中晚熟温州蜜柑比例偏大,品种结构失调问题较为突出, 因而引入地区主要为闽西北, 并主要针对闽西北的品种结构调整, 引进种类有: 杂交柑、脐橙、柚类、特早熟温蜜、早熟芦柑等。

其中杂交柑及脐橙为福建近年柑桔类引种的两大趋势,杂交柑因引进年限普遍较短, 目前仅茂谷柑表现较好;脐橙品系表现较好的有纽荷尔、脐橙52 等品种;温蜜及芦柑引进主要集中在早熟或特早熟品种。

龙眼、荔枝类为福建南部的两大优势果类, 国内引种主要来自广东、海南等华南诸省, 针对福建龙眼、荔枝的中熟品种与加工品种比例过高等两大品种结构问题, 重点引进了鲜食优质或晚熟良种, 如鲜食良种妃子笑荔枝、石硖龙眼, 晚熟荔枝良种双肩玉荷苞、马贵荔等, 并已有一定的栽培面积。

省内引种则结合品种结构调整, 主要推广本省选育的优质鲜食或加工兼用的晚熟良种,如: 东刘一号荔枝, 水南一号、松风本、立冬本龙眼等。

枇杷福建枇杷种质资源丰富及选育种具备较强的实力, 因而枇杷多为省内、兼少量国内引种。

落叶果类“九五”期间闽西北地区依据《福建省果业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指导意见》, 立足区位资源优势, 加大了对优质早熟落叶果类品种引进力度, 其引进数量以桃、梨最多, 且早熟种比例占70 %以上,目前已筛选出推广的良种有: 西选一号水蜜桃, 翠冠、丰水、雪芳梨等品种。

其它落叶果类如李、栗、柿都有相同幅度的引种, 其中李的引进以鲜食种为主, 与福建现有加工品种为主的品种结构形成较好的互补, 而柿的引进以甜柿为主。

再则,近年来闽南地区也引进了部分短低温型的硬肉桃与砂梨等果类, 如: 台湾甜脆桃、台农二号蜜雪梨。

其它果类引进种类繁多, 原多属于辅栽或零星栽培的果类, 由于市场多样化需求,近年来频繁引进许多优质品种, 使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改善, 有的在局部地区已形成了一定栽培面积, 如番石榴、毛叶枣、番木瓜、火龙果、芒果等, 有效地丰富了福建的果类品种。

当然, 其中也有表现不适宜的果类, 例, 树莓仅适合于加工而不宜鲜食。

2存在问题
为促进果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各地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果树引种。

但因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以及对引种工作存在的某些认识误区, 给果树引种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 其主要表现为: 211盲目性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二个方面:①非适宜区引种, 即违背生物学规律, 在某些果类品种不宜生存或经济栽培的地区引种, 或未经试种即大面积栽培而遭致失败。

如在闽西北中亚热带地区引进的番石榴、番木瓜、毛叶枣等热带果树;此外, 即使在保护栽培的条件下, 在非
适宜区引种栽培的经济效益仍远不及适宜区;②非适宜果类品种引种。

由于缺乏对当地资源与市场的了解,而导致无目标的盲目引种, 虽不致一概失败, 但却无效益可言, 例如在福建物候期最晚的闽东沿海地区引进某些果类的早熟品种, 则丧失了早熟的引种意义。

212品种名称不规范近年来随着果树引种的开展, 品种名称的规范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某些单位、个人受利益驱动或其它不明原因, 常有意或无意地更改品种名称, 这不仅违背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公约,而且常导致混乱, 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引进与人力、财力的浪费, 如: 安第斯茄(甜茄)因商业炒作需要便美名“人参果”, 台农二号蜜雪梨易名为“青花梨”、“科隆一号”, 台
湾晚白柚更名为“上杭蜜柚”等等。

目前, 国内对农作物品种名称的保护虽无法律依据, 但有关部门绝不可予以认同或支持。

213多渠道引种多渠道引种一方面可发挥各方积极性, 有利于引进;但另一方面却易形成各自为政、缺乏沟通等弊端, 不仅造成重复引进, 而且还可能重蹈已有的失败。

因而, 必须加强交流与信息共享, 健全品种认定与登记制定。

214相关技术消化吸收滞后与引种相比,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的引进与消化显得重视不足, 即重引轻管普遍存在。

一个良种的优良性状, 只有在满足其特性的栽培条件下才能得以发挥, 因而栽培技术的引进消化是引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成败。

许多环境条件相同的地区引种效果不一, 原因就在于此。

此外, 相关技术引进消化必须因地制宜, 不可生搬硬套。

215病虫害检疫问题随着引种渠道与引种数量的增加, 一些检疫性病虫害有可能漏网进入福建, 危及果业的健康发展, 因而必须严格履行境内、外检疫手续, 以及隔离试种程序。

3关于提高引种成效的建议
引种是投入少、见效快的品种改良与更新的重要手段。

根据台湾果业发展的经验, 以及福建果业的品种结构现状, 果树引种作为果业发展的后继储备动力在今后还将持续与加强。

因而, 如何提高引种的效益值得思考。

311确立引种目标依据生物学规律, 即在遵循“生存与适应性原
则”、“多年表现原则”的基础上, 引种目标的确立应结合考虑资源条件与市场预测, 立足比较优势, 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确立重点与超前的引种目标, 并集中人力、财力, 持之以恒地开展引种工作。

在引种目标的确立中, 应注意扩展市场需求及资源比较优势的定位域, 以便从大尺度范围确立优势与引种目标所在, 切忌为现行的市场行情所误导。

312加速引种的消化吸收可采取多点引种, 利用海拔、纬度差异, 以及不同小气候区试进行示范试验, 化解风险与加速区试进程。

同时对气候相似地区引进的或本地选育的品种, 根据气候相似性原则, 还可采取边试验, 边示范推广的方法缩短区试进程, 例如莆田近年来选育的枇杷、龙眼品种, 因此得到迅速推广。

再则, 还可本着风险自担的原则, 由果农中的自愿者承担区域风险, 台湾地区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较多。

313加强相关信息交流为避免重复引进,共享引种成果与经验教训, 各级农业部门应承担起相关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任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成功加入WTO , 尊重知识产权, 以及信息交流与共享应成为果业业内人士的共识, 摒弃短视狭隘思维, 共同参与相关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促进引进良种规模化商品生产效益的形成, 实现共同增效。

表1福建省“九五”期间引进果类、品种情况
属名种(品系)名品种数分布地区可推荐品种
柑桔佛手1 三明
柠檬2 福州、三明
脐橙19 除漳州外均有分布纽荷尔、脐橙52
甜橙1 南平无核雪柑
温蜜9 南平、三明、龙岩稻叶、宫本、市文、山川
芦柑5 三明、南平、龙岩、莆田太田芦柑、岩溪晚芦、黔阳无核杂交柑16 福州、三明、龙岩茂谷柑
柚类10 福州、三明、龙岩、厦门、南平福鼎四季柚、台湾晚白柚桃脆桃1 三明、漳州、福州、龙岩、厦门台湾甜脆桃
蟠桃1 龙岩、三明、漳州
寿桃1 宁德、三明中华寿桃
油桃18 三明、莆田、南平、福州、龙岩曙光、台湾油桃、早红宝

水蜜桃51
(早熟)31 全省九地市均有分布西选一号、源东白桃
(中熟)17 龙岩、宁德、福州、三明大久宝
(晚熟)3 南平、三明晚白凤
梨砂梨59 福州、三明、龙岩、厦门、宁德翠冠、台农二号蜜雪梨、雪峰、雪芳、丰水、金水2 号
李欧美日李15 福州、三明、漳州、莆田、龙岩、宁德李王、黑琥珀
枇杷早熟1 九地市均有引种早钟6 号
中熟14 龙岩、南平、宁德、莆田、厦门香钟11 号
晚熟1 三明、龙岩、厦门解放钟
橄榄青榄3 南平、泉州、龙岩冬节圆
枣毛叶枣4 九地市均有引种五千钟、高朗一号、黄冠
杨梅2 莆田、漳州、宁德、福州、龙岩、泉州东魁、大炭梅
荔枝早熟5 福州、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妃子笑
中熟2 福州、厦门、泉州、莆田
晚熟2 厦门、泉州东刘一号
龙眼早熟3 厦门
中熟1 漳州、厦门石硖
晚熟6 福州、厦门、莆田、宁德、龙岩、泉州水南一号、松风本、立冬本芭蕉香蕉3 漳州、厦门、泉州、龙岩
芒果芒果10 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金煌1 号(永定引种失败)梅青梅4 龙岩、南平青竹梅、大白梅
柿涩柿4 龙岩、莆田永定红柿
甜柿10 莆田、南平、宁德、漳州、龙岩广西大柿、灯笼柿
油柿1 莆田安溪油柿
栗板栗13 龙岩、宁德、三明处署红、九家种、焦扎
锥栗2 宁德、三明
番石榴10 福州、厦门、漳州、龙岩、莆田珍珠、水晶(永定引种
失败)杨桃甜杨桃1 漳州、厦门、莆田台湾软枝杨桃
银杏2 南平
葡萄欧美品系7 三明、宁德、南平京亚、藤稔
欧亚品系5 南平
苹果1 三明、南平
无花果1 厦门
番木瓜3 福州、莆田台农2 号
番荔枝番荔枝1 厦门
凤梨皇后类2 莆田、厦门、漳州台农4 号、香水菠萝
黄皮2 厦门、漳州
莲雾1 厦门
茄安第斯茄1 各地均引种
神秘果1 厦门
悬钩子树莓6 三明、南平、龙岩不宜推广
西番莲黄果1 莆田
量天尺火龙果3 厦门、漳州未定论
猕猴桃2 南平未定论
X 收稿日期: 200201
© 1995-2005 Tsinghua T 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
第二篇:引种协议
引种协议
甲方:江口县志诚豪猪生态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乙方:
为了更好保护野生动物豪猪。

维持生态平衡,同时更有利于发展养豪猪,丰富市场需求,增加收入,经双方协商,同时愿意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

共同维持生态平衡,因此同意身份证号码。

江口县志诚豪猪生态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购豪猪只。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第三篇:福建自然灾害调查论文
福建自然灾害调查论文
董心梦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种类频繁,分布广,破坏性极强,且发生频繁,损失严重.比如:地震,台风,洪涝,干旱,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都对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比如我的家乡闽侯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但由于位于沿海地区,夏季受台风影响大,是我国受台风影响较重的省份之一。

台风登录集中在7-9月份,台风灾害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破坏力极强,印象范围广,尤其对建筑物和庄稼破坏最大。

由于台风所带来的降水有时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也越来越严重。

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灾害呈相关关系,自然灾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牺牲了环境。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1.工厂废气,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酸雨等灾害。

2.废气金属随意丢弃,导致土壤污染严重。

3.过度砍伐树林,导致植被破坏严重,增加了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发生的几率。

虽然,自然因素决定了我省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时间等。

但绝大部分是人为因素诱发的。

所以我们要加强防灾,减灾,抗灾的意识,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将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降到最低,使损失也降到最低。

第四篇:核桃引种报告
引种实验报告
一、制定引种计划
(一)引种的必要性
1、植物自身价值
核桃,落叶乔木,原产于近东地区,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

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
为“万岁子”、“长寿果”。

核桃,在国际市场上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坚果。

它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很多地方。

其产量除美国外,即推中国。

核桃在国外,人称“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在国内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

其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的食品。

核桃属于胡桃科落叶乔木干果。

我国栽培核桃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张华著的《博物志》一书中,就有“张骞使西域,得还胡桃种”的记载。

核桃的故乡是亚洲西部的伊朗,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我国。

现今核桃分布我国各地。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普通核桃和我国野生核桃资源,精心培育了许多优质核桃新品种。

如按产地分类,有陈仓核桃、阳平核桃;按成熟期分类,有夏核桃、秋核桃;按果壳光滑程度分类,有光核桃、麻核桃;按果壳厚度分类,有薄壳核桃和厚壳核桃。

我国各地还有许多优良的核桃品种,如河北的“石门核桃”,其特点为纹细、皮薄、口味香甜,出仁率在50%左右,出油率高达75%,故有“石门核桃举世珍”之誉。

新疆库车一带的纸皮核桃,维吾尔族人叫它“克克依”,意思就是壳薄,含油量达75%。

这一品种结果快,群众形容它“一
第1页年种,二年长,三年核桃挂满筐”。

山西汾阳、孝义等地核桃以皮薄、仁满、肉质细腻著称。

陕西秦岭一带的核桃皮薄如鸡蛋壳,俗称“鸡蛋皮核桃”。

最好的品种“绵核桃”,皮薄肉厚,两个核桃握在手里,稍稍用劲一捏,核桃皮就碎了。

此外,杭州出产的小胡桃,做出椒盐五香核桃,也很受南方人欢迎。

2、园艺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灵宝属西北黄土区,是核桃生产的适生区,有发展核桃的良好条件,特别是山区和岭区,核桃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有着良好的基础,近几年国家农业、林业项目实施中,都把核桃作为一种果材兼用树种大力推广,核桃的种植面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近几年来,栽植的核桃一部分已经见效,但目前还有一大部分仍未取得好的效益,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栽植分散,小户经营的园子,
管理粗放,品种选择不合理。

相对而言,大户管理精细,效益较好;二是栽植的核桃苗大多为实生苗,挂果晚,见效慢,群众不重视。

个别条件好的地块栽植嫁接苗则见效快;三是新品种引进推广工作滞后,缺乏对农户的引导,农民缺乏对早果丰产新品种的认识,更谈不上管理技术;四是核桃综合管理技术研究工作不够,嫁接成活率差,而一些先进的经验、方法没有推广应用,小树不结果,大树果实品质差,枯枝、干梢、病虫危害严重。

(二)分析引种的可能
1、引种的自身因素(1)生物学因素
①温度
核桃是比较喜温的树种。

通常认为核桃苗木或大树适宜生长的年均
第2页温8-15'C,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一30t,极端最高温度38'0,无霜期150天以上的地区。

幼龄树在一20℃条件下出现“抽条”或冻死;成年树虽能耐一30℃低温,但在低于一28^--26℃的地区,枝条、雄花芽及叶芽受冻。

核桃展叶后,如遇一4~一2℃低温,新梢会受到冻害;花期和幼果期气温降到一2~一1℃时则受冻减产。

生长温度超过38-40℃时,果实易被灼伤,以至核仁不能发育.铁核桃适合亚热带气候,要求年均温16℃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4.1000,如气温过低,则难以越冬。

②土壤
核桃为深根性树种,根系需要有深厚的土层,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

土层过薄,容易形成“小老树”。

或连年枯梢,不能形成产量。

核桃苗对土壤质地的要求是,结构疏松,保水透气性好,故适于在沙壤土和壤土上种植。

粘重板结的土壤过于瘠薄的沙地上,均不利于核桃的生长和结实。

核桃对土壤的酸碱度的适应范围是pH6.2-8.2,最适合范围是pH6.5-7.5,即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佳。

土壤含盐量在0.25%以下,稍微超过即对生长结实有影响。

含盐量过高则导致死亡。

氯酸盐比硫酸盐危害更大。

核桃喜肥。

据分析,每收获100千克核桃,要从土壤中吸收2.7千克纯氮。

另据报道,氨肥可以提高出
仁率,磷钾肥除增加产量外,还能改善核仁德品质。

但应注意,氮肥稍有过量,就会延长生长期,推迟果实成熟和新梢停长时间,不利于安全越冬。

增施农家肥和压绿肥,有利于核桃的生长和结果。

③水分
核桃不同的种对水分条件的要求有较大差异.铁核桃喜欢较湿润的条件,其栽培主产区年降水量为800-1 200米;核桃在降水量500-700 第3页毫米的地区,只要搞好水土保持工程,不灌溉也可基本上满足要求。

而原产新疆地区降水量低于100毫米的核桃,引种到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则易感病害。

核桃能耐较干燥的空气,而对土壤水分状况却较敏感,土壤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核桃生长发育。

长期晴朗而干燥的气候,充足的日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促进开花结果。

土壤干早有碍根系吸收和地上部枝叶的水分蒸腾作用,影响生理代谢过程,甚至提早落叶;幼壮树遇前期干早和后期多雨的气候时易引起后期徒长,导致越冬后抽条干梢。

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会使根系生理机能减弱而生长不良,核桃园的地下水位应在地表2米以下。

在坡地上栽植核桃必须修筑梯田撩壕等,搞好水土保持工程,在易积水的地方需解决排水问题。

④光照
核桃是喜光树种,进人结果期后更需要充足的光照,全年日照量不应少于2000小时,如少于1 000小时,则结果不良,影响核壳、核仁发一育,降低坚果品质。

生长期日照时间长短对核桃的发育至关重要。

日照时数多,核桃产量高,品质好;郁闭状态下的核桃园一般结实差、产量低,只有边缘树结实好。

(2)目前的自然分布范围
我国核桃的分布很广,辽宁、天津、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21个省(区、市)都有分布(见表1-1)。

内蒙古、浙江及福建等省(区)有少量引种或栽培。

主要产区在云南、陕西、山西、四川、河北、甘肃、新疆等省(区)。

核第4页桃是我国经济树种中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

核桃在我国的水平分布范围:从北纬21°08'32〃的云南勐腊县到北纬44。

54'的新疆博乐县,纵越纬度23°25';西起东经75° 15'的新疆塔什库尔干,东至东经124°21'的辽宁丹东,横跨经度 49。

06'。

核桃在我国的垂直分布,从海平面以下约30米的新疆吐鲁番布拉克村到海拔4 200米的西藏拉孜,相对高差达4 230米。

(3)系统发育史中国人过去一直认为核桃[2]是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的,但现今的研究表明:核桃不是一地而是多地起源的植物,中国也是原产地之一。

胡桃科植物在中国有7属28种,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原产于我国的有4个种,胡桃楸、野核桃、铁核桃和河北核桃。

1972年发现磁山文化遗址,在磁山遗址发掘的灰坑中,发现两座坑底部有树籽堆积层,可辨认的有榛子、小叶朴和胡桃。

胡桃就是现今的核桃,以往认为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内地的,磁山遗址胡桃的出土,证实7000多年前这一带就有种植。

2、原产地的生态条件(1)气候条件
泰安年平均气温13.0 ℃,极端最高气温42.1℃(2002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温度-20.7℃(1981年1月27日),年平均降水量为688.3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1295.8毫米(1990年),最小降水量为293.9毫米(2002年),日最大降水量为150.2毫米(1996年7月30日),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6%,平均风力2.5米/秒,极大风速41.3米/秒,主导风向为ENE,日照时数为2536.2小时,平均初霜日为10月21日,终霜日为4月10日,最早初霜日出现在9月29日,最晚初霜日出现在11月1日,最早终霜日
第5页出现在3月20日,最晚终霜日出现在5月2日,平均霜期为172.9天,最长霜期为196天,最短霜期为146天,平均有霜日数为86.1天,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5天,最多雷暴日数46天,最少雷暴日数为19天,平均初雷日4月17日,终雷日为9月25,最早初雷日为2月24日,最晚初雷日为12月3日。

(2)土壤条件
泰安市土地总面积77.62万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15公顷,为全省平均的80%,其中可利用土地67.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