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卷)语文及答案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温州卷)语文一、在“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中,班级举行“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请你参(27分)开始筹备展览会啦!你可以借助任务后面的资料夹..........,完成任务。
“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筹备说明◎设计海报1.宣传组为展览会设计了如下活动海报,请你参与讨论。
◎制作展板2.编辑组准备将“一粒米的万年演变史”制作成系列展板。
请从下面两个阶段中任选一个....,借助资料一,以“稻穗”的口吻撰写介绍词。
(80字左右)◎确定标语3.策划组准备为世界区...挑选宣传标语,你会推荐下面哪一条?根据“筹备说明”和资料二,简述理由。
(4分)A.一片田,一个国家,一种凝聚力B.五洲四海一粒米,稻作文化万里传。
◎邀请嘉宾4.外联组准备邀请家长参加体验区的亲子活动,跟着米塑传承人体验米塑工艺。
根据要求,借助资料,代表班级给家长写一封邀请函。
(10分)要求:(1)说明活动的背景、意义等相关信息;(2)120字左右;(3)不得出现人名、校名。
◎预估效果5.以上筹备的内容能否达成展览会目的?根据“筹备说明”,借助资料,发表你的看法。
(5分)Array[资料一](选自“人民资讯”,有删改)[资料二]两千余年前,吴越的部分人民为逃避战乱,渡海到了今日本九州一带,把水稻栽培技术也带了过去。
这是日本有稻作栽培之始,从事种稻的人被称为弥生人,稻作所引发的文化,称之为“弥生文化”。
(选自《中国稻作文化史》) 在这里(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在越南,除了米饭外,还有各种米制食品,如米粥、米酒、米粉和粽子等。
水稻生产还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这里的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在柬埔寨的传统节日“御耕节”里,人们祭祀天神,祈求风调雨顺,以期获得好收成。
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民间的表演艺术,很多动作来源于水稻生产环节,如插秧、打谷等。
(选自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在意大利、印度、美国、巴西,甚至在严寒的俄罗斯远东小镇,稻米以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和润物无声的感召力,养育了一代代人,塑造出一个个独特而精彩的文化。
浙江温州市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下)学业水平检测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浙江温州市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下)学业水平检测卷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温州市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下)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5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8页,共三部分,22小题。
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考场如战场,我们只有握紧手中的剑,勇敢地策马骋驰,不惧对手的强大,方可获得战役的胜利!祝你成功!一、积累(19分)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游”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学子以旌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
今者亦然。
有游学旅行,学习技能:如到景德镇一边旅行,一边学习陶cí▲制作的基础课程;也有打工旅行,体验生活:如到新西兰农场采zhāi▲圣女果,在kuàng▲野上驰骋放牧。
还有背包旅行,感受不同地区文化异同:如到厦门的曾厝垵,你会发现它一点也不xùn▲色于法国的尼斯小镇。
……“游”——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2.古诗文名句默写。
(9分)大美中国,大好河山,让我们跟着古诗游走祖国的大江南北。
地点古诗文江苏常熟破山寺山光悦鸟性,(1)▲。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镇江京口(2)▲,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湖北黄州定慧院(3)▲,漏断人初静。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湖南湖南有长沙的岳麓书院、湘西的凤凰古城、武陵山脉的张家界,还有“烟消日出不见人,(4)▲”的永州美景,还有小石潭畔那令柳宗元驻足长望的“(5)▲,(6)▲”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溪流。
陕西《山坡羊.骊山怀古》中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草木萧疏的荒凉景象的语句是:(7)▲,(8)▲,(9)▲。
如此景象不禁让人产生无限的遗憾。
3.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小联结识了许多朋友,时常保持联系,互通资讯相互帮助,成了“后天亲人”,这可以用下列哪句话来表达(▲)(3分)A. 德不孤,必有邻B.四海之内皆兄弟也C.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下列加点词在成语和文言语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以为然秦王怫然怒B.苟且偷生苟富贵C.审时度势孤不度德量力D.瞻前顾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二、阅读(56分)(一)名著阅读。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27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爱阅读”行动寄语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读书爱好的关时期,爱上阅读,就有了一个不会竭的快乐源泉,有了一个不会背的忠实朋友。
青少年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但在你们的人生图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理想——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的读者。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至(5)小题选做4小题,(6)至(8)小题必做)(1)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2)无限河山泪,(夏完淳《别云间》(3),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子曰:“智者乐水,”(《论语雍也》)(5)子曰:“,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6)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在夕阳降落时仍不见归人而怅然若失的句子是“,”。
(7)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
(8)温籍作家林斤谰一生坎坷,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丰厚的作品。
现在,他虽然已离世,但“林斤谰短篇小说奖”的设立,仍给后人以文学精神的激励和滋养,这正如清代诗人龚自珍所说“,”。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1)会.宾客大宴(2)每至晴初霜旦.(3)长跪而谢.之(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B.益.慕圣贤之道开卷有益.C.苟.富贵,无相忘一丝不苟. D.管夷吾举.于士举.世闻名5.名著阅读。
(6分)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1)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3分)【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是【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
(18分)1.小组准备以“振”为主题制作“新年贺卡”,请你参与。
(18分)(1)请为贺卡正面①②处分别选择正确的汉字。
(2分)A.喜B.落C.禧D.嘻① ② (2)根据积累,补全【贺卡•阐释】内容。
(8分)ㅤㅤ“振”当选“汉语盘点2023”年度国内字,是取其“振作”“奋起”之义。
长路有险夷,人生总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如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① ”的仕途受挫,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② ”的离别之苦,杜甫遭遇“③ ,况乃未休兵”的战乱局面。
但文人志士乐观面对,毫不气(něi)④ ,如李白即便怀才不遇亦能慷慨高歌“⑤ ,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遭遇宦海浮沉依旧吟咏“沉舟侧畔千帆过,⑥ ”;苏轼与弟弟分别七年却依然在《水调歌头》中发出“⑦ , ”的美好祝愿。
面对挑战时不失本心,遭遇风雨时行之不辍,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就当得起一个“振”字。
(3)在【书法区】书写“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诗句是否符合贺卡主题?结合《夜坐》内容,简述理由。
(4分)夜坐张来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4)选用《艾青诗选》“太阳”或“黎明”意象,紧扣主题,续写一节诗歌(3﹣4行),作为贺卡寄语。
(4分)愿你是一块礁石微笑面对浪的击打生活怎会没有波澜胜利是坚守的勋章愿你二、阅读。
(49分)2.社团准备将《墙旮旯的太阳》拍成微视频,请你协助完成。
(18分)墙旮旯的太阳张恒ㅤㅤ①根三爷家的正屋门朝东,两间厨房则坐北朝南,于是,墙与墙之间的转拐处,便没了寒冷的北风,冬日的暖阳聚集在这里,墙旮兄一片灿烂。
吃过早饭约莫九点多钟的时候,水二爷他们便都来了。
成习惯了,老人们喜欢聚在这里晒太阳。
ㅤㅤ②多少年了,彼此之间熟谙各自的乘性,就像谙熟自己手掌里的老茧。
不见想得慌,见了,就有逗不尽的乐趣。
可这几日,气氛却有些不同。
大伙儿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怕伤了根三爷的心。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温州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语文试题2024.6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6页,有16道题。
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班级开展“水文化”专题学习,请你参与。
(19分)◎水·汉字整理1.人们的生活与水密不可分。
观察下边的汉字树,发现规律,填写汉字。
(2分)(汉字树)2.根据汉字树,推测其分成三类的依据。
(2分)◎水·诗文鉴赏3.梳理诗文,借助图示赏析古诗。
(11分)关关雎鸠,①______。
(《诗经·关雎》)气蒸云梦泽,②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③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______,忘路之远近。
(陶渊明《桃花源记》)(1)将图示中的诗文补充完整。
(5分)(2)从图示的诗文中任选一句(示例诗句除外),借助图示,参考示例,发挥想象,进行赏析。
(3分)【示例】“茅飞渡江洒江郊”,大河相连为“江”,这里用“江”凸显阻隔之远,可以想象诗人眼睁睁看着茅草被秋风吹过江,却又无法过江去取的画面,感受到他的无奈与悲伤。
(3)运用以上鉴赏方式,结合加点字,赏析下面的诗歌。
(3分)北涧泛舟[唐]孟浩然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水·文化领悟4.中华文化有以水喻人的传统。
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借助示意图,参考示例,分析人物。
(4分)【示例】孙少平像大江一样奔涌向前,积极进取。
他不甘平凡,外出黄原揽工,坚持自学,努力追求理想:遭遇师傅离世、田晓霞牺牲等打击,他勇敢面对。
他以奔涌之姿,谱写平凡而有力的人生篇章。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模拟卷)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卷面、书写另占5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语文是那巍巍的昆仑,语文是那奔téng(▲)的长江;语文是名城故都里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荒郊野外随风piāo(▲)散的蒲公英;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语文是那静mì(▲)的荷塘;语文是暴风雨中的高傲海燕,语文是沉舟侧pàn(▲)的万点白帆……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4分) 我们走过生命的原野时,要像狮子一样,(1) ▲,一步留下一个脚印;我们飞过生命的蓝天时,要像雄鹰一样, (2) ▲,绝不屈服于电闪雷鸣;我们渡过生命的河流时,要像六牙香象, (3)▲,截河而流,主宰自己生命的河流与方向;我们行经生命的丛林小径要像灰鹿之王,(4) ▲,雄壮而悲悯,使跟随我们的鹿群都能平安温饱。
A.步步雄健 B.中流砥柱 C.威严柔和 D.勇猛搏击3.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4)▲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5)▲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4月30日的夜晚,上海浦江世博园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参展方,为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我们可以借助《论语》中的一句▲,▲。
4、标点符号在日常语言运用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的句子,不同的语句停顿可以表达出截然不同的含义,请根据下面的语境,给句子标出适当的标点,使对话完整。
(2分)小华:“考试准备得如何了?”小明:⑴“我看完了”小华:“这么强,全看完了?”小明:“不,我是说:⑵我看完了”5、经典阅读(3分)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让我们体验到了人类对动物的热爱:沈石溪抒发了对《斑羚飞渡》这一生命接力方式的由衷赞叹;安徒生表达了他对《▲》最终变成白天鹅的真诚嘉许;▲的《昆虫记》让我们聆听到大自然的吟唱;高尔基的《海燕》使我们看到了海燕▲的形象。
浙江省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把尘封的心胸chǎng (1) 开,让狭隘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豁达kuān (2) 容回归。
这样, 一个多zī(3)多彩的世界就会在你的眼前层层打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一路过去,鲜花的芳香就会在你的鼻间醉人地萦rào (4),华丽的彩蝶就会在你的身边曼妙地起舞。
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
(4分)铸了新的辉煌。
A.巍然屹立B、蒸蒸日上C、激流勇进D、地大物博3、古诗词名句默写。
(8分)(1)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2)▲,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共看明月应垂泪,▲。
(白居易《望月有感》)(4)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5)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6)在前不久的温州经济高峰论坛上,一位企业家在发言结束时说到:“转危为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中的‘▲,▲’来激励自己,勇敢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4分)经典滋养我们的精神,名著引领我们的人生。
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 (1) 在《繁星﹒春水》中对母爱的深情歌颂引起了我们的共鸣;遇到挫折磨难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 (2) (填人名)的不屈意志激励我们去勇敢面对;向往纯真的友谊时,鲁迅在《社戏》中所写的“我”与小伙伴们(3)的事情令我们羡慕不已;面对个人荣辱得失时,《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的“(4)”的胸怀令我们警醒。
5、家庭、家乡、国家,都是我们割舍不去的眷恋。
请你参加与“家”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7分)【温馨家庭】某社区开展“温馨家庭”评比,准备给获奖家庭颁发匾额。
温州中招语文试题及答案

温州中招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选择正确的字词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 晓B. 朝C. 暮-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A. 倍B. 背C. 备2.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 - 画龙点睛:A. 形容文章或演讲到了高潮 B. 形容做事恰到好处C. 形容画得栩栩如生- 一叶障目:A. 形容人很固执 B. 形容人很聪明 C. 形容视野狭窄3. 阅读理解题。
(共10分)- 阅读以下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短文内容:(此处省略短文内容)- 问题:请根据短文内容,解释“滴水穿石”这个成语的含义。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1. 阅读以下现代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 现代文内容:(此处省略现代文内容)- 问题:-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与“时间”有关的观点?- 文中“时间”一词在不同段落中承载了怎样不同的意义?2. 根据所给的现代文,完成以下任务。
(每题10分,共20分)- 任务一: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 任务二:请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并说明其效果。
三、古诗文阅读(共30分)1. 阅读以下古诗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每题5分,共15分)- 古诗文内容:(此处省略古诗文内容)- 问题:- 请解释诗中的“明月几时有”一句的含义。
- 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翻译以下古诗文段落,并回答文后的问题。
(共15分)- 古诗文段落:(此处省略古诗文段落)- 问题:- 请将古诗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 翻译中,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风”的象征意义的?四、作文(60分)1.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60分) - 要求:内容要真实,有情感,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 答案:AB2. 答案:BC3. 答案:根据短文内容,“滴水穿石”这个成语在文中比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即使力量微小,只要坚持不懈,也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温州市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温州市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é jiàng)B. 应届(yīng jiè)C. 筵席(yán xí)D. 迸发(bèng fā)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因为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优异。
B.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乐于助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颗星星一样照亮了我们的夜晚。
B.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C. 他的心情就像乌云密布的天空。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一曝十寒”。
B. 他虽然失败了,但“卷土重来”,再次挑战。
C.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针见血”。
D. 所有选项中的成语都使用正确。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去图书馆了吗?”B. “今天天气真好,”他说:“我们去公园吧!”C. 他自言自语道:“我该怎么办呢?”D. 所有选项中的标点符号都使用正确。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出自《岳阳楼记》,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材料略)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5分)2. 文章中有哪些描写手法?请列举并说明其作用。
(5分)3.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请简要阐述。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卷〕语文试题一、积累〔18分〕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鲁迅箴言◇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àn〕〔1〕踏出来的。
从只有〔jī〕〔2〕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gǒu〕〔3〕活。
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
所谓开展,也不是放〔zò〕〔4〕。
2.古诗文名句积累。
〔11分,第〔1〕-〔5〕题每空1分,第〔6〕题3分〕〔1〕深林人不知,▲。
〔2〕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3〕子曰:“▲,小人喻于利〞。
〔4〕▲,奉命于危难之间。
〔5〕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使至塞上?中“▲,▲〞一联,构图有面有点线条简洁明快靓相既苍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质感。
吴均?山中杂诗?中“▲,▲〞。
也极具画面感。
即在大处勾勒,又在细处绘景,从极远处写到眼前,又从眼前写到天空,层次丰富,意境幽远。
〔6〕以下诗句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倡导的理想人格不相符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瓯越文学社组织大家去江心屿采风,同学们围绕以下几句诗议论纷纷。
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诗之岛〞。
B.江心屿成为诗人的书写对象是从唐朝开场的。
它的诗歌文化真是历史长远。
C.谢灵运在永嘉期间写了很多山水诗。
永嘉山水成就了谢灵运,使他成为山水诗鼻祖。
D.澄鲜阁名称就出自谢灵运诗句。
温州还有一些古迹与他有关,如池上楼等。
二、阅读〔一〕相约?小王子?〔3分〕4. 循着小王子星际之旅的足迹,可以探寻他领悟爱的历程。
结合阅读积累,给以下三处分别选择相应的一项〔3分〕你夜里看着天空,就会觉得很美。
所有的星星都像开满了花儿。
B.我还以为自己拥有的是独一无二的一朵花儿呢,可我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朵玫瑰花罢了。
C.本质的东西用眼是看不见的。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3-202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PDF版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3-202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PDF版含答案)2023年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共8页)2.请根据信息提示,补全“A1夏鼐”自我介绍词。
(5分》大家好,我是夏狼,你-一定对我的名字充满好奇吧。
“”,这个字读i。
初中时,为了模仿堂哥夏鼎之名,才將原名“夏国栋”政为“夏貉”,取字“作铭”。
鼐,鼎之绝大者,意为①:作铭,即为古物制作铭文。
这一改动让我与考古毕生②▲(A.结梁B.结缘)。
面对神秋的遗址,我们应该像《论语》所云“③”,相有一灏学习之心,(Y)④▲一砺深耕,才能拨开历史面紗,走近千年古遂。
3,为检测AI夏柔的思维运行,请你参与设计“AI夏鼐思雏测试单”。
(22分)AI夏鼐思维测试单测试目的:以“探究‘水潺潺’意象的内涵及作用”为任务,检测A虹夏鼐的思维运行。
输入信息(1)输入与“水”相关的古诗文。
(8分)①水何湾澹,(曹鞅《观沧海》)②不闻爷娘唤女声】(北朝民歌《木兰诗》)③▲(白居易《落江吟》)④空水共悠悠。
(王籍《入若耶溪》)⑤千古兴亡多少喜?悠悠(辛齐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③桃花流水宵然去,(李白《山中问答》)⑦二?只见草萧疏,水索纡。
(张养浩《山坡单·骊山怀古》)⑧山行六七里,游闻水声游溽,而泻出于两峰之河者,酿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⑨放国自有好河山,羁旅他乡两鬓斑。
昨夜梦中游雁荡,曜来犹觉水源源。
(夏鼐《忆故乡温州》)@重经四皓庙(其二)注[唐的许浑避秦安汉出蓝关,松桂花阴满旧山。
自是无人有归意,白云常在水潺源[注]四酷:指豢汉之际隐居商山的四位白发贤者,他们躲避菜朝暴政又不应汉朝征召。
运行测试(2)[运行指令一]在信息中,筛选以叠词修饰“水”的诗句,概括叠词的作用。
(4分)AI复:(3)[运行指令一]定位具体诗文,深究“水潺潺”意象的内涵及作用,输出结沦,〔6分)AI夏鼎:[运行指令三]A版:迁移以上思维运行过程,探究其他古典意象的内涵及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卷)语文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yǎn (1) 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
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辉煌才更令人敬yǎng (2) 、向往和尊素。
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shè(3) 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diān(4) 。
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4分)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似乎应于某种召唤.万物此刻赶集似的奔赴一场生命的盛宴。
燕子与人之间就有这样一个约定,秋去春回,人们开始念叨它们时,耳边分明响起那(1) 的声音,抬头一看,它们回来了,并向人们致以(2) 的问候,人们便有充分的信心进行农事活动。
此时.乌黑光滑的燕子多像天空的眼睛啊,它们的飞翔(3) ,利落地剪裁着春风。
它们的飞翔又不失(4) ,使得天空也有了神采。
A.简洁明快 B.宽心 C.熟悉 D.妩媚动人3.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2)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3)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4)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5)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观刈麦》)(6)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五月,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家园顷刻被毁,生命遭受劫难。
危难面前,英雄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灾区人民在绝望中重见希望之光,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4.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5分)少年的生活丰富多彩,少年的情感真实美丽.少年的成长经历刻骨铭心。
英子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走向成熟,恩利科在“爱的教育”中拥有了一颗博爱之心。
(1) 在莎莉文老师爱的沐浴下“再塑生命”,杜小康在“(2) ”中学会了坚强,胡适在“我的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3) ,鲁迅(4) 。
5.语文综合性学习。
(7分)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每当此时,瓯越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
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过新春】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含“ (1) ”之意;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
“粽”和“宗”音近,取“ (2) ”之意。
(2分)【写春联】鼠年的春联,请从“嚣、响、喧”中选择一个字填入这副春联的空缺处,使之对仗工整。
(2分)子夜鼠欢爆竹乐门庭燕舞笑声▲【话春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州人过年的习俗悄悄发生了变化,有的人选择发短信表示新年的祝福,也有的选择外出旅游欢度春节……但是,打“开门炮”辞旧迎新,带上礼品走亲访友,舞龙灯、闹元宵等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不变。
你知道温州人为什么要保留这些传统习俗吗?谈谈你的看法。
(3分)我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12分)古典之殇①王开岭(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生存视野中却杳无了。
(2)众所周知,古典诗词中到处弥漫着飞卷如席、如诉如泣的盛大雪况:“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像我等而立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的大变迁,但儿时作文里的“雪”气还是蛮足的,好歹也目睹过那让人隐隐动容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吧。
可现在的孩子们呢?当他们捧着课本吟诵那莫须有的“雪花大如席”时.他们的情感体验是苍白的。
而未来的孩子,该不会把头探进冰箱里去体验雪滋味吧?(3)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冬”吗?(4)立在常年断流的黄河岸边,满目是干涸及河床爆裂的景象。
感受到的是缺水的焦渴和唇燥的干燥。
面对此情此景.今天的孩子又如何模拟得出。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之势?又怎能打捞起一千年前太白心中的那份感动与豪迈?现在的孩子,除了怀疑古人的夸张与信口开河外,是否会得出“文学就是扯谎与胡扯”的结论呢?(5)有时候想,今天的少年人可真够不幸的。
(6)或许在不久之后,这般猜测语文课的尴尬亦不为过吧——(7)一边是秃山童岭、雀兽绝迹,一边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脆音琅琅I一边是泉涸池干、枯禾赤野,一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一遍遍抄写;一边是暴尘浊日、黄沙漫卷,一边却勒令孩子体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盛况……何等艰苦何等难为的遥想啊!明明那“古典场景”早已荡然无存,眼下找不到任何参照和对应,却还要晓生们硬硬地抒情和陶醉一番。
这不是荒唐是什么!不是悲怆是什么!(8)古典场景的流失,不仅意味着生存资源之一的自然风物的流失,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
在不久的未来,那些对大自然丧失原始记忆和想像力的孩子.最终将对那些古典美学价值彻底地“不知所云”、“如盲摸象”。
(9)总之.古典场景的流失,意味着未来甚至包括今天的阅读中,将再也找不见那些珍贵的古典美学元素。
难道人类不应为此悲痛吗?(10)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泽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瞳仁里被硬硬撕掉。
被生生撤消?多少诗词风景成为了追远的绝版?那沾有她们最后体温的文学辞章。
既属不朽之经典,更是幽怨的悲歌……你,听到邢哭声了吗?(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在抚摸这些《诗经》句子的时候.为这些素朴的句子所传递的美丽而泪流满面。
内心更有一份隐隐作痛。
因为就在模拟那份远古“现场”的同时,我骤然被一个念头惊醒:她已永远不属于我们了。
(12)今天阅读《诗经》等古典文本时.我们已经,难以真正走进古典的灵魂.与古典作了永别。
难道人类不应为此哀悼吗? (略有删改)【注释】①殇:原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
6.阅读(6) - (7)两段,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
“尴尬”一词的含义。
(4分)7.比较原句与改句,你认为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简要说明理由。
(4分)原句: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泽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瞳仁里被硬硬撕掉,被生生撒消?多少诗词风景成为了遥远的绝版?改句:多少珍贵的动植物、鲜泽的生态活页以及诗词风景都逐渐消失了。
8.本文“古典之殇”中的。
“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上文内容从两个方面具体回答。
(4分)(二)(18分)惟有少年心昝圣骞(1) 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的想看看。
伸手一拿竟感觉有点阻力,于是稍微用力把它从书柜壁上揭了下来,只听“刺啦”一阵响。
(2)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摸着它的苍老,几道灰白的折痕上,模糊的“昝圣骞”三个字告诉我。
这是我十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
(3)我一直认为。
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
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材,五岁就进了小学。
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
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
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
(4)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
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踪迹。
(5)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了空气.很实在,也变的难以翻动。
我尽量温柔的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
这一连串的动作在我看来是如此慎重与长久,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
我不敢用力.只想轻轻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
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
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
(6)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背影》。
看到了《杨修之死》……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
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
我那时大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那类学生吧,对课文大多是囫囵吞枣。
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我看过了,我学过了。
这种少年苦事、少年心思,今天想来多么可爱。
(7)当众朗读,是那时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
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痛快的年纪.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出风头”。
投入感情也没人认为是“做作”。
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差”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
但有多少次。
“眉色飞舞....”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
(8)手里这册旧课本与案头的书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写在书中的字迹的颜色了。
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随手“朱批”。
那个时候总认为红笔代表了正确,代表了辈分,代表了学问,是老师、父母才能用的。
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
现在大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了。
所看之书,随手的圈画批注都是红笔.内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
自由是自由了.但反而觉得少了些什么。
(9)忽然想在这语文书里找找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
那是上课无聊时,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
我会心地向后翻去,果然连续十几页都有。
一页页单独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连续翻过去.人物都活了。
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
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
(10)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
(11)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却无从寻觅了。
(略有删改)9.阅读原文(4) - (10)段,分别用四字短语依次概括........作者找到的童年踪迹。
(3分)(1) ▲ (2) ▲ (3)敬畏红字 (4) ▲10.阅读第(5)段,用原文句子回答画线句中。
“我”一连串的翻书动作为什么如此细腻与温柔。
(3分)11.结合语境品析第(7)段中。
“眉色飞舞”一词的妙处。
(4分)12.为什么。
“我”在“最最简陋的功夫戏”中。
却能演绎“最最快活的童年”?(4分) 13.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为什么“我”却无从寻觅了?结合全文内容回答。
(4分)三、古诗文阅读(27分)(一)(4分)送友人薛涛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