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高二历史试题命题人王
铁林审题人赵红丽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古有“天子驾六”的说法。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②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③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④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 D。
①②④
2.“新朝代(西汉)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的是( )
A.郡县制度与都司制度并存B.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C.行省制度与土司制度并存D.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3.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
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
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4.下图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
( )
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B.安史之乱后东北和西南的开发加快
C.天然植被破坏使农耕区域不断扩大D.农耕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扩展到全国
5.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
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如其言,果愈。
后问其故,欢日:‘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6.“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B.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7.宋人朱或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
问之,则近郊农家。
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8.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列为五教之目,并解释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已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以下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针对学生提出了为人处世的标准 B .重视学生的伦理道德的培养
C.要求学员做学问与做人并重D.反映南宋政府对封建道德的重视
9。
宋濂在《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
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 这充分说明()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B.元朝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
C.行省、路、府、州、县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D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10.按《大清律》,夫妇口角后,妻子上吊自杀,丈夫无罪。
若丈夫因此上吊自杀,妻子要判“绞刑”。
一对夫妻争吵,丈夫上吊自杀,地方官判处其妻绞刑。
但后来乾隆帝指示“妇之于夫,犹臣之于君。
子之于父,同列三纲,所关綦重。
”便改判“斩立决。
”从材料判断,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色
B.皇帝干预判决,破坏了司法独立
C.皇帝改判更严厉的处分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
D.皇帝任意破坏法律,使法律丧失维护纲常名教的功能11.苏州的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他们每日黎明按工种专长分立玄妙观、花桥、广化寺桥、濂溪坊等处“听大户呼织”.这表明()
A苏州的工匠分工细致B当地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C工匠与大户形成了紧密的人身依附关系D苏州的工匠听呼有时间限制
12。
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
①始终未出现劳动力商品货币化②力量远不足分解封建生产方式
③总体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④长期不能改变其自然经济
的性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 13.《李赘丛书·老子解下篇》中写道:“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文中李赘提出的观点是()
A.反对封建礼教B.提倡人人平等
C.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D.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
14.1876年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赴美国费城参加国际博览会.
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
”
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材料反映了()
①中国的传统手工业产品仍驰名中外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未受外来冲击
③机器工业在中国尚未形成优势地位④清政府的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5.1903年,中国《大公报》载:“……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
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
”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
A.推翻满清统治B.实行君主立宪
C.学习德、俄政体D.建立民主共和
16.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
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
”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B.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17。
1644年明朝崇祯帝上吊自杀,1649年英国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东西方两大强国政局在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不约而同地发生巨变,有学者把它视为中华民族和不列颠民族历史的楔子—-英国的崛起、中国的没落明显加快,世界天平最终完成了它倾斜角度的反方向转变,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A.国力对比变化 B.对外政策的反差
C.社会形态转变 D.文化途径迥异高
18。
福州船政学堂在第一批报名者当中,大多是如严复一样的清贫子弟,吸引他们的是学堂不但包吃穿住,而且每月发放4两纹银以供家用……报名者必须由当地士绅做担保。
严复的叔叔是个举
人,母子俩请他担保,举人对这种新学堂绝无好感,当即回绝.严复和母亲只得痛哭跪求,方才勉强同意……另据资料,清政府官派第一批留美学生中没有一个满洲贵族子弟,也没有一个高官子弟,上述材料本质上反映了中国社会( )
A.传统思想,华夷观念根深蒂固B。
孔孟之道,科举考试仍为正途
C.洋务推动,西方科技深入人心
D.除旧布新,维新思想日益传播
19.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
”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
”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B.娱乐大众
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
20.五四新剧的倡导者们特别钟情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在《玩偶之家》的影响下,胡适首先创作了《终身大事》。
此后,欧阳予倩的《泼妇》、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等,塑了一批“出走者”的形象,被称为“娜拉”剧。
以上历史现象典型地说明了( )
A.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深入人心
B.五四新剧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C.先进知识分子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D.五四新人追求人格独立和个性解放
21.“当我们习惯了政治话语的规定后,再来看诸如北洋时期北大独
有的自由、民主气象,北洋政要对私立南开大学的个人捐资超过200万大洋(江苏督军李纯甚至向南开捐赠遗产的四分之一)这些历史现象时,竟会产生莫名的怪诞之感。
”该观点()
A.是关于历史评价应注意因果关系的反思
B.是关于历史评价应注意特定环境的反思
C.是关于历史评价受意识形态影响的反思
D.是关于历史评价受“伪辩证法语言灾难”影响的反思22.下表数据的变换表明( )
A.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基本形成B.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
C.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D.公有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23.“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
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24.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这使得罗马帝国A.通过习惯法保护外邦人的利益B.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
C.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D.将万民法上升为自然法25.“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把美洲纳入世界大家庭B.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C.导致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D.导致了世界市场的最后形成
26.“他的先定学说,就是下面这一事实在宗教上的反映:在商业竞争的世界中,成功或失败不取决于个人的活动或才智,而取决于不受他支配的情况.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一个人的意志或行动,而
是未知的至高的经济力量的摆布。
”这说明加尔文的先定学说()
A.揭示了宗教与商业活动的关系B.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
C.传承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D.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
27.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两大运动,两者相比( )
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反对君主专
制,主张君主立宪
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④前者是文明再
兴,后者是文明新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 D.③④
28.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该材料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有法律就有自由B.必须通过法律限制政府权力
C.法治是自由的保障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9。
“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签署了每个美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
对有色公民而言,美国显然未能兑现这张期票。
”马丁·路德·金这段著
名演讲中“美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指的是()A.实现民族独立解放B.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
C.建立民主法治社会D.黑人与白人权利平等
30.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
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
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
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31.《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
"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乃归。
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诸侯王的势力已超过周王室B.兼并战争使分封制遭破坏
C.诸侯王公开挑战周王室的权威D.周王室完全失去约束诸侯的权利
32.“譬如玉米长成,需要风调雨顺,需要农夫施肥照料,但玉米并非由风雨和肥料构成”.这一比喻可以用来说明()
A。
孟子人性观突出了人的自由和自觉,道德教化仅是一种辅助的、诱导的力量
B。
孟子人性观强调人只能受外部强加的异己的规范,“扬善”的理想
C.荀子的人性观强调道德完全是教化之劳,而非造化之功
D。
荀子的人性观为法家的严刑峻法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33。
汉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一石相当于一斛。
《汉书·食货志》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后汉书·仲长统传》载“今通肥饶之率,计稼穑之入,令亩收三斛,斛取一斗,未为甚多”。
根据历史资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西汉劳动人民十分勤劳,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粮食产量增长
B.两汉之交的农民战争和王莽时期的改革,导致了汉代农业的倒退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以及铁犁牛耕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D.两汉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粮食作物产量一般,增长不明显34. 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
()步。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冲击了“夷夏”观念,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C.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
D.中国的历史进程由此发生了重大转变
35.下表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该表反映出( )
A.甲午战争后外商企业压制民族企业发展B.官办资本在近代工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C.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近代企业发展促使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36.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月日。
”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
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
D.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
37.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
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赫鲁晓夫推行的农业改革
C.中国推行人民公社化体制D.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38.马克尧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B.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C.同外国人结婚的公民不能担任重要官职D.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
39.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
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
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商业征服B.宗教皈依C.财富侵蚀D.文化同化
40.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
华盛顿在此非常强调的是( )
A.中央集权原则B.自由平等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司法独立原则
二、非选择题(31题10分、32、33题各15分共40分)31.(10分)阅读有关民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尚书》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材料三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
选、权力制衡等等。
自洋务运动失败后,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2分).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
(3分)
(2)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5分)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赵武灵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材料三赵武灵王依靠胡服骑射改革后所招募与建立的强大骑兵,在经营胡地的同时,出兵灭掉中山。
史称其时山东之国,强莫如赵(《战国策·赵策三》)。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所获取的巨大成就,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三请概述赵武灵王的改革。
(8分)
(2)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虽说效果显著,但终究仅仅是一场军事改革,是不能与秦国的商鞅变法相提并论的。
请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为什么赵武灵王改革不能与商鞅变法相提并论。
(7分)
33。
材料一
叶卡特琳娜二世颁布的1775年“郡制法令”有关于设立一些新法院的内容。
高级地方法院和初级地方法院是专门为贵族而设立的审判机构。
高级地方法院是初级地方法院的第二审级。
初级地方法院的职责相当广泛,不仅管辖司法,还管辖行政事务.
——张寿民《俄罗斯法律发展史》
材料二
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
新章程确立了资产阶级司法制度的原则: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
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
司法改革被认为是19世纪60、70年代最激进的一项改革.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1861年改革前后俄国司法制度的变化。
(10分)
(2)结合材料,评价俄国的司法改革。
(5分)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