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中国气候ppt下载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共33张PPT)

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共33张PPT)
2、台风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3、旱涝灾害
(三)中国常见气象灾害
4、华北地区的春旱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5、长江流域的伏旱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内容:
一、中国的气温
二、中国的降水
三、中国的气候
四、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等温线图的分析 1、根据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1)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二)季风性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3、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 小,使得喜温农作物(比如水稻)在我国纬度较高 的东北地区也可以种植。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1、寒潮
冷空气入 侵使气温 在24小时 内下降10 摄氏度以 上,而且 最低气温 降至5摄氏 度以下。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二、中国的降水
降水形成的条件: ①充足的水汽 ②气流上升或气温下降 ③足够的凝结核
(一)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给我国
吐鲁番
带来降水的夏季 风在由东南向西 北推移的过程中, 水汽逐渐减少。 且地势西高东低。
措施:修建跨
流域调水工程。
(一)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原因:我国
2、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季风气候显著, 降水集中在夏 秋两季,降水 变率大。

最新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的气候 (共56张PPT)

最新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的气候 (共56张PPT)

干旱区,新疆、内蒙古高 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 植被多荒漠,以高山牧业、 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湿润区;东南,东北北部,以水 田为主,植被为森林
2、时间分布
夏季风:
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低气压 低气压
东 南 太 季 平 风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 西南季风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华
我国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哪儿?为何不 是青藏高原?
冷的可以呵气成冰
七月
青藏高原海拔高, 边缘山脉相对高 度大,温差大, 等温线密集。
分析青藏高原边缘地区等温线密集的原因?
4、温度带
1)生长期
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0C 的持续时期。
2)积温
≧10℃ 的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累加起 来,得到的气温之和。 五个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青藏高原气候区
密集
南北温差很大, 北寒南暖
①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 越往北,不仅正午太阳高 气 度越小,而且白昼越短, 温 获得的热量越少; 分 ②北方临近冬季风源地, 原因 受冬季风影响降温幅度 布 大;冬季风南下过程中, 受重重山岭阻挡,势力 减弱,南方降温幅度小。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虽然北方比南方正午太 阳高度小,但白昼时间长, 弥补了一些热量的不足; ②南方雨季长,晴天少, 减少了太阳辐射量;北 方雨季短,晴天多,增 加了太阳辐射。
干湿地区
干旱地区 200㎜ 半湿润区 400 ㎜ 半干旱区 800㎜ 湿润地区
⑴划分依据: 降水量与蒸发量 的对比关系
⑵四类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800㎜ 800mm: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半湿润区 400㎜ 400mm: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 干旱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200㎜ 雅山东部 半干旱区 200mm: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 山 注: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原因 是 受来自大西洋(主要)和 北冰洋气流影响 ;黑龙江西北也有 湿润区,原因是 纬度高,蒸发小 。

中国地理 中国气候(共26张PPT)

中国地理   中国气候(共26张PPT)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白昼短,地
面较南方获得的光热少,故气温低。
②冬季风影响:冬季风源地
,且受其影响的时间长,更加剧
了北方的严寒。
,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受到重重
山岭的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干冷
性质有所改变,所以南方受冬季风
的影响比北方小,因而造成了南北
温差大的特点。
南国一派夏日景象
一、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亚热带
4 500~8 000℃
一年两熟到三 熟
热带 >8 000℃
一年三熟
主要作物
春小麦、大麦、马 铃薯等
春小麦、大豆、玉 米、谷子、高粱等
冬小麦、玉米、谷 子、甘薯等
水稻、油菜、冬小 麦等
水稻、热带作物等
三、中国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主要是海陆位置和夏季风共同的影响,东南距海近,受夏季风带来 水汽影响,降水多;西北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甚至不受夏季风影响, 降水少。东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西南季风影响我国南部,此外,我国西 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降水量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措施: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退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9月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南方 雨季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五、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盛夏 7、8月份 — 华北、东北地区 — 9月份 初秋
↑↓
初夏 6月中旬 — 长江中下游地区 — 9月 秋末
↑↓
初夏 5月中旬 — 南部沿海地区 — 10月 秋末
⑴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区域地理-中国气候(ch4)

区域地理-中国气候(ch4)
中国位于亚洲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受太平 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 季风环流导致中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南方多 雨,北方少雨。
大气环流还影响气温和降水,例如冬季冷空气南下 时会3
洋流是指海洋中的大规模水流,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中国东临太平洋,受太平洋暖流和寒流的影响。暖流 可以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寒流则会导致气候变冷。
农业发展
适合种植青稞、牦牛等高原特色作物。
03
中国气候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高低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进而影响气温和降水。中国跨 纬度较广,因此气候类型多样 ,从热带到寒带的气候都有分 布。
纬度因素导致中国不同地区热 量条件差异显著,从而影响植 被分布和农业生产方式。
纬度因素还影响中国气候的季 节变化,例如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
降水分布改变
02
中国降水的地区和时间分布都在发生变化,一些地区出现持续
的干旱或洪涝灾害。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03
随着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加剧,中国境内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
洪涝、干旱、台风等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中国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荒漠化加剧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导致中国一些地 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加剧,尤其是西北 干旱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雷州半岛和云南的西双 版纳地区。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温差较小 。
农业发展
适合种植橡胶、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
高原山地气候
02
01
03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地 区。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的气候(53张PPT)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的气候(53张PPT)

平 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量雨 洋 水,也有来自__印__度_洋的
__西__南__季风。
原因之二: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
低气压
低气压
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远__离__海___洋__和__山__脉___阻__挡__。

平 洋
印度 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2、 降水的时间分布 ①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4_、__5_、__6_、__7_、__8_、_月9 ,武汉为 _4__、__5_、__6_、__7_、__8月,北京为__7_、__8月,哈尔滨为___7_、__8月。 ②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夏___秋__多__,__冬___春__少___, 明显的差异是____越__往__北__雨___季__越__短__,___降__水__集__中___程__度__越__高_。
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③等温线较稀疏,南 北温差小;除青藏高 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④高温极值在吐鲁番 盆地。低温极值在青 藏高原
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小?
①纬度: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 大但白昼短,南北太阳辐射相差不大。 ②夏季风(大气环流):南方受夏季风影响大,阴雨 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强。
一、中国的气温
1、根据数值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一、中国的气温
2、根据等温线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然植被


高考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共52张PPT)

高考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共52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区域 地理中 国的气 候(共 52张PPT)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读图回答
1、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广__州__、__武__汉___、北___京__ 、哈___尔__滨__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区域 地理中 国的气 候(共 52张PPT)
②虽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北方的白 昼时间比南方长,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南北相差不大。
2、夏季气温的分布 我国7月气温最高的地区在哪儿?原因?
吐鲁番盆地 青藏高原
盆地地形, 沙漠广布吸 热快,晴天 多日照强
我国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原因?
3、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⑴积温:≥10℃持续期内. 日均温之和.
1、冬季气温的分布
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 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 大约是多少?
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 多少?
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 特点及其成因?
0°C等温线大致经过 哪些地区?
1、冬布特点:
①南_暖__北_寒__ ②南北温差_大___.
(2)成因:
西沙群岛
①纬度因素:北方太阳高度_小__于__南方,北 方白昼比南方__短___,日照时间__少___,获 得的太阳热量_少___;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区域 地理中 国的气 候(共 52张PPT)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2、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4_、__5_、__6_、__7_、__8_、__9_月 ,武汉为__3_、__4_、_5__、__6_、__7_、__8_月,北京为_7_、__8__月, 哈尔滨为_7_、__8_ 月。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的气候课件共31张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的气候课件共31张

特点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火烧。寮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
1、年降水量 超过1600毫米的 地区大多在 __ 东南沿海地区。
2、我国降水地区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降水
我国de
特点
注意观察 动动脑筋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为什么我国 降水的地区分布 从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递减?
纬度位置是造成 南北气温差大的 基础,冬季风加 剧了南北温差。
(2)我国的夏季气温特征 请同学们读图说出: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多少℃?说明 我国的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影响我国夏季气温的主要因素
夏请季同太学阳们直看射图北观半察球,,太我阳国直南射北点各的地位正置午和太昼阳夜高长度角 较短大状,况白,昼思长考,:太我阳国辐夏射季时为间什长么,南获北得普太遍阳高辐温射。热量 多。——全国普遍高温
森林植被
三、气候特征
思考1
我国的气候为什么会多种多样? 跨纬度广; 东西距海洋远近不同; 地形复杂多样。 我国气候多种多样表现在什么地方?
<200毫米
200—400毫米 400—800毫米
> 800毫米
(四)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
干湿 地区
干湿状况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和 植被
农业生产
湿润 区
>800mm
降水量>蒸 发量
东南大部、 东北的东北部
气候湿润, 水田农业、
森林
林业(水稻)
半湿 润区
400-800m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公开课(共49张PPT)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公开课(共49张PPT)
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 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 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6分)
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 波动小)(6分)
最高气温处:吐鲁番盆地原 最低气温处 因:①盆地地形,地面不易 :漠河原因 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 极值 :①纬度高 下沉增温;②该地沙漠广布 气温 ,获得太阳 ,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 及原 辐射少;② 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C 7.有关图中各处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日较差大于③处 B.7月,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C.⑤处年较差小于③处 D.1月,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 写道:“登高南望, 俯视太行诸山,晴 岚可爱。北顾但寒 沙衰草……”据此 和图4,回答下列 问题。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l6分 1分主该(之作0)要等1地者℃受值)相北等纬线图 距 顾值度 西的4最线中( 半是近东有太 段内的半6阳 因蒙交段个辐受古点接经射东的近纬高)北地东线原— 因理西交的素坐—走点深影标西向,秋响是南(其景(走与中色14向纬与。1分5的线游()°E太平记8,,分行行作4)山)者1°((登N黄4临。 土高原东缘)影响(4分)呈东北—西南走向。(4分)
傣家竹楼
北方的四合院
草原地区的蒙古包
新疆土坯房
概念梳理:
⑴天气的概念:
短时期的大气状况 (阴晴冷热风雨气 压等). 天气变化较快.
⑵气候的概念:
长时期的大气综合状况.气候比 较稳定.
⑶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气温.降水.
⑷形成气候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② 大气环流.
③下垫面(地形.海陆 位置.洋流) ④人类活动.

《地理中国气候》课件

《地理中国气候》课件

中国气候与旅游的关系
气候类型多样: 中国拥有多种气 候类型,如热带、 亚热带、温带、 寒带等,为旅游 提供了丰富的选 择。
季节变化明显:中 国的四季分明,每 个季节都有其独特 的气候特点和旅游 景观,如春天的花 海、夏天的海滩、 秋天的红叶、冬天 的冰雪等。
气候与文化结合: 中国的气候与文化 紧密结合,如江南 水乡、西北沙漠、 青藏高原等,为旅 游提供了丰富的文 化体验。
中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 冷干燥
西南山地气候: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西北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华南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
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 量适中
地理位置的影响
纬度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地貌:中国地貌丰富,包括沙漠、草原、森林、湖泊等,这些地貌对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海拔:中国海拔高度差异大,从海平面到珠穆朗玛峰,这种高度差异对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 响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这种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形成有 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的影响
季风: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北非 季风等
海陆位置:中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海洋性气候和内陆性气候并存
地形影响:中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不同地形对气候产生影响
季风影响:中国位于东亚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
地形地貌的影响
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这些地形对气候的形成有重要 影响
探险旅游:如西藏、新疆等,四季 分明,适合探险旅游
汇报人:
病虫害:气候变化可能导致 病虫害的爆发和传播

2019年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气候(共101张PPT)

2019年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气候(共101张PPT)
4、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 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决定了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空气空气气气
暖暖暖空暖空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对气候的影响:加剧北方的
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寒 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
恶劣天气。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 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秦岭——淮河一线) ①800 mm 等降水量线; ②湿润与1月半平湿均润气温区0℃分等界温线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 ③一月0一℃线等,温向西线到(青有藏高无原结的冰东期南边)缘。。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⑤南北方分界线。
6、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秦风岭气淮候河 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 8、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 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一年两熟0与°C两等年温三线熟大致经过哪些地区?
特点:降水年际变化大,但各地不等,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原因: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反常 夏季风强,雨带推移快,形成南旱北涝; 夏季风弱,雨带推移慢,形成南涝北旱。
2、我国降水时间变化
(1)季节变化:
规律:集中在夏秋季节(5-9月),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成因:夏季风的进退;
(2)年际变化:
规律:年际变化大,北方较南方大。 成因:主要是有些年份夏季风进退规律异常
8000℃
>8000℃ <2000℃
作物 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要温度带(如图)
温度带 A 热带
B 亚热带
C 暖温带
D 中温带
E 寒温带
F
高原气 候
主要分布地区 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岛南
部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华北平原、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黄土高
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河__套____平原、宁__夏______平
强 大;③降水的年际变化 平洋西岸, 区大大向北扩展; 际变化大,水旱
和季节变化都较大
海陆热力性
灾害多;
雨热同 期
质差异显著,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季风盛行
水热配合好
②雨热季节配合好, 有利于树木、牧草、
农作物生长
③寒潮带来严寒、 大风、霜冻等恶 劣天气;台风造
成水灾、风灾
气候复 杂多样
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5 个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 原区)和干湿地区(4类干
热点提示 1.结合气温或降水的等值线分布图,考查影响气 候的主要因素。 2.联系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分析地形等因素对 气候的影响。 3.关注2011年冬春季我国华北的严重旱灾,分析 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4.结合农业生产活动等人类活动,分析我国对气 候资源的利用状况。
教材图文自读
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南北气温的差异、 东西_降__水___的差异。 2.__季__风_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 二、我国气温分布及温度带 1.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_差__异__大__,在夏 季除__青__藏__高__原__等地区外,普遍高温。
针对训练 3.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2)四川省东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这 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东部是世界上典型的________气候分布 区。季风区受________风影响很明显,降水集 中在________季;非季风区受________因素的 制约,全年降水________,气候________。
原、准__噶__尔______盆地、东北平原 大兴安岭北段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北部
三、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
1.降水的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由_东__南_沿__海___向西__北__内_陆_____递减。 (2)时间分布,集中在_夏__秋_季节,_冬__春__季节降 水少。
2.干湿地区的划分 (1)依据:__降__水__量___与_蒸__发__量_____的对比关系。 (2)分界线:如下图a _8_0_0__m_m_______年等降水 量线、b4_00__m__m______年等降水量线、2c00 mm __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此时沿图中海岸分布的28 ℃等温线自南向北 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解析:(1)从图中28 ℃等温线走向可知:有的与 海岸线平行,有的与等高线平行,故受海陆分布 和地形影响。(2)此时我国为夏季,由南向北白 昼越来越长。 答案:(1)B (2)D
发生水旱灾害
方法突破(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方法 习惯上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称为季风 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显著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由此可见,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区别主要在于受 夏季风的影响是否显著,事实上我国受夏季风的 影响不显著的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以 北)的大部分区域却明显地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夏季风进退规律异常造成 或来得晚,南涝北旱
由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决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 涝,江淮地区的梅雨
和伏旱
拓展延伸(1)台湾的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 原因
①地形因素:火烧寮位于台湾省东北部台湾山脉 东侧,夏季风迎风坡位置,多地形雨。
②洋流因素:火烧寮沿岸有台湾暖流流经,起到 增温增湿作用。 (2)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降水最少的原因 ①海陆位置影响:托克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深 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第15讲 中国的气候
复习备考导航

教材图文自读
15


考能联动提升



考向命题调研

优化知能训练
复习备考导航 要点点击 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4.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比及其影响。 5.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响大,加剧了北方的寒冷,
天多,日照时间短

扩大了南北温差

最高气温处:吐鲁番盆地。原因:①盆地地

极值 气温 及原

最低气温处:漠河。原因: 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邻近冬季风源地
形,地面不易散热,且外界气流越过山地下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 阳辐射强最低气温处:青藏高原。原因:地
寒冷干燥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 原、台湾、海南岛以
外都受影响 加剧北方严寒,使南 北温差加大;活动异 常时,带来严寒、大 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风(东南季风、西南 季风)
温暖湿润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 山—巴颜喀拉山—冈底 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时空 分布;活动异常时,易
年降水量<400 mm降水量<蒸发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 原大部分
D
干旱地 区
年降水量<200 mm降水量<蒸发

新疆大部、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 藏高原_北___部
四、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成因:我国跨纬度__广__、距海远近差异_大__,
地势高低不同;地形及山脉走向多样,各地气温、 降水的组合不同。
②地形影响:地处吐鲁番盆地内部、焚风效应显 著,气流下沉为主,难以形成降水。
(3)依据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分析不同地区的气 候现象 ①雨带的形成
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陆地上的 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 锋面雨带,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进入多雨时期, 其未到达地区或离开地区则处于少雨的干旱时期。
湿地区)
①跨纬度广; ②东西距海 洋远近不同; ③地形复杂
多样
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 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 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 区,使我国农作物及 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
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 区不利于农业发

2.影响我国的季风包括冬季风和夏季风
源地
冬季风 亚洲蒙古、西伯利亚
一带
风向
偏北风
性质 影响范

对气候 的影响
我国的气候特征
1.气候特征及对农业影响
特征
表现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①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①降水过分集中
季风气 炎热多雨;②与同纬度
①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在夏季,造成春
候显著、 其他地区比,冬温偏低, 我国位于亚 使需热较多的作物— 旱、夏涝现象严
大陆性 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 洲东部,太 —水稻、玉米种植地 重;②降水的年
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是来自
东南部海洋的夏季风,我国东 南部沿海距海近,受夏季风影 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远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 北部内陆越干燥
离海洋,受夏季风影响小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
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
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

夏季风强或来得早,
北涝南旱;夏季风弱
我国降水特点及影响
基本特点(规律)
名称
内容
空间分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布规律
逐渐减少
季 节 时变 间化 变年 化际 变 化 降水的 南北差 异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 水集中在五月至九月的
夏秋季节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 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原因
影响
a、南部沿海 五月中旬:夏季风在此登陆,雨带开始北上 十月:雨带退出大陆 b、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雨带北进,长江中 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时节 c、华北、东北地区 七、八月份,雨带推移至此,北方进入雨季 九月份,冬季风增强,雨带迅速南撤
③北方春旱、江南梅雨、伏旱的形成 a、春旱:春末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 发旺盛,夏季风还未到达,降水少,又值农作物 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形成春旱,对农业 生产影响很大。 b、梅雨: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锋面雨带移 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长时间滞留,细雨连绵长 达一个月之久,形成梅雨天气。 c、伏旱:每年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 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 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考能联动提升
我国气温分布状况
一月(冬季)
七月(夏季)
等温线分 布特点
等温线密集
等温线稀疏
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大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①北方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
北方白昼比南方短,日照时 ①虽然北方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但白昼时
原因
间短,获得热量少;②北方 临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影
间比南方长,日照时间长,因而北方获得的 太阳辐射不比南方少;②南方雨季长,阴雨
气温低
向低纬 凸
大陆夏季
气温高
向高纬 凸
大陆冬 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