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图谱解析步骤
(1)区分出杂质峰、溶剂峰等 (2)计算不饱和度
(3)根据积分曲线确定谱图中各峰组所对应的氢原子数目, 对氢原子进行分配
(4)对每个峰的,J进行分析。
(5)推出若干结构单元,最后组合为几种可能的结构式
(6)对推出的结构进行指认
图谱解析
化合物 C10H12O2
3 2
2
5
8
7
6
5
4
核磁共振波谱法
目录
核磁共振谱法(NMR)
谱图分析
核磁共振谱法
简介
核磁共振(NMR)是指在某个静磁场中物质的原 子核系统受到相应频率为或兆赫(MHz)为 107~108µm的长波电磁波的作用时,原子核在磁能 级间发生跃迁的共振现象。
核磁共振谱通常可分为氢谱(1H-NMR)和碳谱 (13C-NMR)。NMR与红外、紫外光谱一样,实 际上都是吸收光谱,只是NMR相应的波长位于无 线电波范围。物质吸收电磁波的能量较小,从而 引起的只是电子及核在其自旋态能级之间的跃迁。
3
2
1
0
=(2*10-12)/2=5
δ 3.0和δ 4.30三重峰和三重峰
O—CH2CH2—相互偶合峰 δ 2.1单峰三个氢,—CH3峰
结构中有氧原子,可能具有:
δ 7.3芳环上氢,单峰烷基单取代 正确结构:
a b O c CH2CH2 O C CH3
O C CH 3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局部屏蔽效应
诱导效应:电子云密度降低,电子屏蔽小,增大
CH3F CH3Cl CH3Br CH3I 4.26 3.05 2.68 2.16 共轭效应 p-共轭,减小;-共轭, 增加
3.57 5.87
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NMR)波谱是一种基于特定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吸收了与其裂分能级间能量差相对应的射频场能量而产生共振现象的分析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通过化学位移值、谱峰多重性、偶合常数值、谱峰相对强度和在各种二维谱及多维谱中呈现的相关峰,提供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空间的相对取向等定性的结构信息。
核磁共振定量分析以结构分析为基础,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首先对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鉴定,再利用分子特定基团的质子数与相应谱峰的峰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测定。
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在作自旋运动时,可产生磁场和角动量,其磁性用核磁矩µ表示,角动量P的大小与自旋量子数I有关(核的质量数为奇数,I为半整数;核的质量数为偶数,I为整数或0),其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µ也是一个矢量,方向与P的方向重合,空间取向也是量子化的,取决于磁量子数m的取值(m=I, I-1,……-I,共有2I+1个数值)。
对于1H、13C 等I =1/2 的核,只有两种取向,对应于两个不同的能量状态,粒子通过吸收或发射相应的能量在两个能级间跃迁。
当自旋量子数I≠0的磁核处于一个均匀的外磁场H0中时,磁核因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围绕着外磁场方向作旋转运动,同时仍然保持本身的自旋。
这种运动方式称为拉摩进动。
原子核的进动频率由下式决定:其中γ为旋磁比,是原子核的基本属性之一。
不同原子核的γ值不同,其值越大,核的磁性越强,在核磁共振中越容易被检测。
如果提供一个射频场,其ν满足: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则:即射频场的频率正好等于在磁场H0中的核进动频率,那么核就能吸收这一射频场的能量,导致在两个能级间跃迁,产生核磁共振现象。
核磁共振波谱是一专属性较好但灵敏度较低的分析技术。
低灵敏度的主要原因是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非常小,通常每十万个粒子中两个能级间只差几个粒子(当外磁场强度约为2 T 时)。
核磁共振波谱仪常见的有两类核磁共振波谱仪:经典的连续波(CW)波谱仪和现代的脉冲傅里叶变换(PFT)波谱仪,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为后者。
(高测)第6章NMR-1
CHBr2 a
ý Ö È Ø · å£ ¨1H£ ©
CH2Br b
« å Ë · ¨2H£ £ ©
å µ · Ä Á Ñ · Ö
µ ¥ þ ¶ ý È Ä Ë å Î
· å Ö Ø · å Ö Ø · å Ö Ø · å Ö Ø · å
1 1 3 3 1 1 4 6 4 1 1 1 2 1 1
(二)偶合常数
对H电子云密度的影响:屏蔽与去屏蔽,电子云密度越高,屏蔽效 应就越大,核磁共振就发生在较高场,化学位移值减小,电负性强, 电子云密度降低,化学位移增大。
(2)磁各向异性效应——远程屏蔽
氢核处于屏蔽区——化学位移在高场 氢核处于去屏蔽区——化学位移在低场
(3)其它影响因素
氢键和溶剂效应:氢键使质子在较低场共振,化学位移增大。氘代 溶剂 C原子的杂化状态:C-H键中,s成分高,H的化学位移增大
H 0 2
此关系式表示了产生核磁共振的射频频率ν与外加磁场H0的关系。 H0一定时,总可以找到一个ν使之发生共振 称为扫频 V 一定时,总可以找到一个H0使之发生共振 称为扫场
二、饱和与弛豫
弛豫:把某种平衡状态被破坏后再恢复平衡状态的过程 (1)自旋-晶格弛豫
在此过程,一些核由高能态回到低能态,它的多余能量转移到周围的粒子中 去,称为纵向弛豫。 需要一定时间,以半衰期T1/2表示 T1/2越小,弛豫过程效率越高; T1/2越大,效率越低,容易饱和
三、化学位移
在分子体系中,各种氢核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它们有不同的共振 频率,这一不同的共振频率能区别不同环境中的氢核,也就能进 行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1.核外电子云的屏蔽效应产生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由于核周围分子环境不同而使其共振频率发生位移的 现象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振实验时,所用的磁强强度越高,发生核磁共振所
需的射频频率也越高。
讨论:
(1)磁场固定时( B0一定),不同的核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 共振频率取决于核本身,大的核,发生共振所需的照射频率也大; 反之,则小。 (2)同样的核(一定),外加磁场B0越大,共振频率越大。 (3)若共振频率一定, 越大, B0越小。 例:外磁场B0=4.69T(特斯拉,法定计量单位) 1H 和13C的共振 频率为
样品,溶剂CDCl3, CD2Cl2, THF, etc.
当B = B0 +δB,使ν恰好等于照射样品的固定无线电波
频率ν0,样品中的氢原子核发生自旋能级跃迁。 B0 为核磁共振仪电磁铁的磁场强度,δB为扫描线圈产
生的磁场增量,5-10mG· min-1。
要满足核磁共振条件,可通过二种方法来实现
1. I=0 的原子核O(16);C(12);S(32)等 ,无自旋, 无磁性,称为非磁性核,这类核不会发生核磁共振。不产生 共振吸收。
2. I=1 或 I>0的原子核: I=1 : 2H,14N, I=3/2: 11B,35Cl,79Br,81Br I=5/2: 17O,127I
这类原子核的核电荷分布可看作一个椭圆体,电荷分布 不均匀,共振吸收复杂,研究应用较少;
频率扫描(扫频):固定磁场强度,改变射频频率 磁场扫描(扫场):固定射频频率,改变磁场强度 各种核的共振条件不同,如:在1.4092特斯拉的磁场,各 种核的共振频率为:
1H 13C 19F 31P
60.000 15.086 56.444 24.288
MHZ MHZ MHZ MHZ
磁场强度 0.9400 特斯拉 1.4092 2.3500 4.7000 7.1000 11.7500
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一、概述早在1924年Pauli就预见某些原子核具有自旋和磁矩的性质,它们在磁场中可以发生能级的分裂。
1946年美国科学家布洛赫(Bloch,斯坦福大学)和珀塞尔(Purcell,哈佛大学)分别发现在射频区(频率0.1~100MHz,波长1~1000m)的电磁波能与暴露在强磁场中的磁性原子核(或称磁性核或自旋核)相互作用,引起磁性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发生核自旋能级的共振跃迁,从而产生吸收信号,他们把这种原子对射频辐射的吸收称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他们也因此分享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所产生的波谱,叫核磁共振(波)谱。
通过研究核磁共振波谱获得相关信息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和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相同之处是微观粒子吸收电磁波后发生能级上的跃迁,但引起核磁共振的电磁波能量很低,不会引起振动或转动能级跃迁,更不会引起电子能级跃迁。
.1949年,Kight第一次发现了化学环境对核磁共振信号的影响,并发现了信号与化合物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而1951年Arnold等人也发现了乙醇分子由三组峰组成,共振吸收频率随不同基团而异,揭开了核磁共振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1953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的核磁共振波谱仪。
1956年,曾在Block实验室工作的Varian制造出第一台高分辩率的仪器,从此,核磁共振波谱法成了化学家研究化合物的有力工具,并逐步扩大其应用领域。
七十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仪器的精密化、自动化,核磁共振波谱法得到迅速发展,在许多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八十年代以来,又不断出现新仪器,如高强磁场的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大大提高灵敏度和分辨率,使灵敏度小的原子核能被测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多脉冲激发方法的采用,产生二维谱,对判断化合物的空间结构起重大作用。
核磁共振波谱法
( 1 )对自旋量子数 I=1/2 的同一核来说 , , 因磁矩为一定值, —为常数,所以发生 共振时,照射频率的大小取决于外磁场 强度的大小。外磁场强度增加时,为使 核发生共振,照射频率也相应增加;反 之,则减小。
16
(2)对自旋量子数I=1/2的不同核来说,若
同时放入一固定磁场中,共振频率取决
核磁共振波谱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
核磁共振波谱法:研究处于强磁场中的具有磁性质
的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发生核能级跃 迁。——吸收光谱法 射频辐射: 109-1010nm; 红外光:0.78~40m;紫外:200~800nm
18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质子核磁共振波谱
理论上:当一个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核置于外磁场中,它只 有一个共振频率,图谱上只有一个吸收峰。
如:在1.4092T磁场存在下,1H的共振频率为60MHz
2.675108 1.4092 0 60.0MHz 2 π 2 3.14
Bo
实际上:质子所处化学环境不同,其共振频率也不同。
1
将磁性原子核放入强磁场后,用适宜频率的 电磁波照射,它们会吸收能量,发生原子核能级 跃迁,同时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得到核磁共振
利用核磁共振光谱进行结构测定,定性与定 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简称 NMR
在有机化合物中,经常研究的是1H和13C的共
振吸收谱。
2
共同点都是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 红外 核磁共振
19
有两类化学环境的影响: (1) 质子周围基团的性质不同,使它的共振频率不同,这种 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在1.4092T磁场存在下,1H的共振频率为60MHz
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NMR)波谱是一种基于特定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吸收了与其裂分能级间能量差相对应的射频场能量而产生共振现象的分析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通过化学位移值、谱峰多重性、偶合常数值、谱峰相对强度和在各种二维谱及多维谱中呈现的相关峰,提供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空间的相对取向等定性的结构信息。
核磁共振定量分析以结构分析为基础,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首先对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鉴定,再利用分子特定基团的质子数与相应谱峰的峰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测定。
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在作自旋运动时,可产生磁场和角动量,其磁性用核磁矩µ表示,角动量P的大小与自旋量子数I有关(核的质量数为奇数,I为半整数;核的质量数为偶数,I为整数或0),其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µ也是一个矢量,方向与P的方向重合,空间取向也是量子化的,取决于磁量子数m的取值(m=I, I-1,……-I,共有2I+1个数值)。
对于1H、13C 等 I =1/2 的核,只有两种取向,对应于两个不同的能量状态,粒子通过吸收或发射相应的能量在两个能级间跃迁。
当自旋量子数I≠0的磁核处于一个均匀的外磁场H0中时,磁核因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围绕着外磁场方向作旋转运动,同时仍然保持本身的自旋。
这种运动方式称为拉摩进动。
原子核的进动频率由下式决定:其中γ为旋磁比,是原子核的基本属性之一。
不同原子核的γ值不同,其值越大,核的磁性越强,在核磁共振中越容易被检测。
如果提供一个射频场,其ν满足: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则:即射频场的频率正好等于在磁场H0中的核进动频率,那么核就能吸收这一射频场的能量,导致在两个能级间跃迁,产生核磁共振现象。
核磁共振波谱是一专属性较好但灵敏度较低的分析技术。
低灵敏度的主要原因是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非常小,通常每十万个粒子中两个能级间只差几个粒子(当外磁场强度约为2 T时)。
核磁共振波谱仪常见的有两类核磁共振波谱仪:经典的连续波(CW)波谱仪和现代的脉冲傅里叶变换(PFT)波谱仪,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为后者。
核磁共振波谱法原理
核磁共振波谱法原理核磁共振波谱法(NMR)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化学技术,它通过对样品中原子核在外加磁场和射频辐射作用下的共振现象进行研究,从而获取样品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核磁共振波谱法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原理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1. 原子核的磁矩。
在外加磁场中,原子核会产生磁矩,这是核磁共振现象的基础。
原子核的磁矩可以用经典物理学的观点来解释,即原子核自身带有一个自旋角动量,从而产生磁矩。
在外加磁场中,原子核的磁矩会发生取向,而不同原子核的磁矩大小和取向会受到化学环境的影响。
2. 核磁共振现象。
当样品置于外加磁场中,并且受到特定频率的射频辐射时,原子核会吸收能量并发生共振。
这种共振现象会导致原子核的磁矩发生瞬时的翻转,当射频辐射停止时,原子核会释放吸收的能量。
核磁共振现象的频率和强度与原子核的化学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可以用来获取样品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3. 核磁共振波谱图。
通过对样品施加不同的外加磁场强度和射频辐射频率,可以得到核磁共振波谱图。
核磁共振波谱图通常以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为横坐标,以吸收峰的强度为纵坐标。
化学位移反映了原子核在分子中的化学环境,不同化学环境的原子核会出现在不同的化学位移位置上;吸收峰的强度则反映了样品中不同类型原子核的相对丰度。
4. 应用领域。
核磁共振波谱法在化学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确定有机分子的结构,鉴定化合物的纯度,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等。
在生物化学和药物研究领域,核磁共振波谱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结构研究、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
总之,核磁共振波谱法凭借其高分辨率、非破坏性、对样品数量要求低等优点,成为了化学分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原理和应用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手段来解决化学和生物领域的问题,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
第六章 核磁共振
6.3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应用
一、化学位移与分子结构
化学位移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核外周围电子的抗磁屏蔽
作用。
根据量子力学,核外电子对于某一核的屏蔽作用可以 分为两个组成部分:
①局部抗磁屏蔽,即核外电子运动产生感生磁场对抗外磁场 的屏蔽,这种屏蔽与核外电子云的密度有关。
②局部顺磁屏蔽,即由化学键限制了核外电子在外磁场作用 下的运动所产生的效应。
这种邻近基团的磁各向异性影响十分重要。
(1)单键的各向异性效应 由C-C单键中σ电子产生的各向异效应较小。C-C单键就是
锥形去屏蔽的轴。位于这锥形区之内的1H有较大的δ值。 CH3<CH2<CH
+:单键的屏蔽区 -: 单键的去屏蔽区
环己烷中平键质子与竖键质子受各向异 性效应影响
(二)双键的各向异性效应 双键的电子云垂直于双键的平面,在双键上、下的1H就
(4)氢键的去屏蔽效应 氢键有去屏蔽效应总使1H的δ值显著地移向低场。
二、核磁共振谱的类型
(一)一级谱 满足下列条件的NMR谱可以用一级近似法进行解析,
因此称为一级谱。
①两组质子的化学位移差(∆ν)至少是偶合常数值 的6倍以上。例 如CH2Cl2CH2Cl2的60兆周共振谱中, δCH=5.80×10-6, δCH2=3.96×10-6,J=6.5周/秒。
(二)各向异性效应
1H外面的电子密度应该是决定δ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当分子中 某些基团的电子云排布不是球形对称时,即磁各向异性是,它 对临近的1H核就附加了一个各向异性的磁场。使在某些位置上 的核受屏蔽,而另一些位置上的核去屏蔽。因而改变了一些核 的δ值与其外层电子密度的关系,这一现象称为各向异性效应。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磁共振最常用的核是氢原子核质子(1H),因为它 的信号最强,在人体组织内也广泛存在。影响磁共振影 像因素包括:(a)质子的密度;(b)弛豫时间长短;(c)血 液和脑脊液的流动;(d)顺磁性物质;(e)蛋白质。磁共振 影像灰阶特点是,磁共振信号愈强,则亮度愈大,磁共 振的信号弱,则亮度也小,从白色、灰色到黑色。各种 组织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如下;脂肪组织,松质骨呈白 色;脑脊髓、骨髓呈白灰色;内脏、肌肉呈灰白色;液 体,正常速度流血液呈黑色;骨皮cel和Stanford大学的Bloch各自 首次发现并证实NMR现象,并于1952年分享了Nobel奖;
1953年Varian开始商用仪器开发,并于同年做出了第一台高 分辨NMR仪。1956年,Knight发现元素所处的化学环境对 NMR信号有影响,而这一影响与物质分子结构有关。
标样浓度(四甲基硅烷 TMS) : 1%; 溶剂:1H谱 四氯化碳,二硫化碳; 氘代溶剂:氯仿,丙酮、苯、二甲基亚砜的氘代物;
23:33:57
第二节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hemical shift
一、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hemical shift
23:33:57
核磁共振是当前应用于诊断早期病变的临床医学影像 技术,这种检查对患者和检查者都是安全可靠的 .核磁共振 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介入探测技术,相对于X-射线透视技术 和放射造影技术,MRI对人体没有辐射影响,相对于超声 探测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更加清晰,能够显示更多细节, 此外相对于其他成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不仅仅能够显示 有形的实体病变,而且还能够对脑、心、肝等功能性反应 进行精确的判定。在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癌症 等疾病的诊断方面,MRI技术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_核磁共振波谱法
不同类型氢的化学位移见P249表13-3
二、偶合常数(J)
(一)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每类氢核不总表现为单峰,有时多重峰。 原因:相邻两个氢核之间的自旋相互干扰作用称为自旋偶合。 由自旋偶合引起的谱线增多现象称为自旋裂分。 多重峰的峰间距, 偶合常数(J), 偶合作用的大小。 HA核受到邻近HB 核自旋偶合作用, 吸收峰被分裂为 双重峰。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 NMR Spectroscopy )
§6-1 核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
当用频率为兆赫数量级,波长约为0.6~10m,能量很低 的电磁波照射分子时,能使磁性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发生磁 能级的共振跃迁,从而产生吸收信号。这种原子核对射频辐 射的吸收称为核磁共振光谱。
核磁共振存在两种弛豫过程
(一)自旋-晶格弛豫 高能态的原子核将能量以热能形式传递给周围的环境而回 到低能态,这一过程称为自旋-晶格弛豫。周围环境对固体样品 是指晶格,对液体样品是指周围的同类分子或溶剂。
一个自旋体系由于核磁共振打破了原来的平衡,而又通过 自旋 -晶格弛豫回到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叫自旋-晶格弛豫时 间,用半衰期 T1表示, T1 越小,弛豫效率越高; T1越大则弛豫 效率越低,越容易达到饱和。固体及粘稠性液体由于流动性差, T1很大,可达几小时;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性好, T1很小,一般 在0.01~100s。
小,屏蔽强,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大,在高场出现,图右侧;
大,屏蔽弱,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小,在低场出现,图左侧;
= [( 样 - TMS) / 0 ] ×106 (ppm)
化学位移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电负性的影响 与质子相连元素的电负性越强,吸电子作用越强,价电子偏 离质子,屏蔽作用减弱,信号峰在低场出现。
现代仪器分析 第六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PPT课件
❖核磁共振波谱法:利用核磁共振波 谱进行结构(包括构型、构象)测定 、定性及定量的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核:磁性质的原子核 磁:外加磁场 共振:吸收射频辐射产生核自旋能
级跃迁,产生NMR信号
研究的对象是处于强磁场中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的吸收
③
H0=0
E=
h
2
H
0
m=+1/2
I (I 1) I (I 1)
I=1/2核的能级分裂
ω0 = 2πν0 = γH0 ν0 = γH0/ (2π)
h 0
E
h 2
H0
0
2
H0
第 三 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
(一)主要组成及部件的功能
共振吸收法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能级跃迁时核磁矩方 向改变而产生感应电流,来测定核磁共振信号。
结论:质量数和电荷数两者或其一为奇数时,才有非零的核自 旋量子数。
I = 0 时,P = 0,原子核无自旋现象 I≥ ½ 时,原子核有自旋现象
I=1/2的原子核
11H ,
163C,
199F ,
175N ,
P 31
15
原子核可看作核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并象陀螺一样自旋,有磁 矩产生,是核磁共振研究的主要对象,C,H也是有机化合物 的主要组成元素。
2、物理化学研究方面 可以研究氢键、分子内旋转及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等。
第一节 概 述
3、在定量方面 可以测定某些药物的含量及纯度检查。
4、医疗与药理研究 由于核磁共振具有能深入物体内部,而不破坏样品的特点,因 而可进行活体研究,在生物化学药品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如酶 活性、生物膜的分子结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鉴别、药物与受 体间的作用机制等。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仪,已用于人体疾 病的诊断。
核磁共振波谱
是原子核的基本属性之一,γ越大,核磁共振中
越容易检测到。
1H 13C
=26.752×107 T-1· S-1 =6.728×107 T-1· S-1
(T特斯拉,磁场强度的单位,S秒);
(二)核磁共振(跃迁)的条件
ν =
实现核磁共振的方式:
γ Ho 2π
保持外磁场强度不变, 改变电磁辐射频率------扫频
化学位移δ减小。
—烯氢质子位于去屏蔽区。δ= 5~6 — 醛基上的氢除位于双键的负屏蔽区,还受 相连氧原子强烈电负性的影响,使其共振 峰移向更低场,δ= 9.0~10.0。
苯环的各向异性效应
苯环上的6个π电子产生 比烯氢更强的诱导磁场。 δ在更低场,大于烯氢, 约为6.0~9.0
叁键的各向异性效应
炔氢正好位于正屏蔽 区,故共振峰出现在较 高场,δ较小,小于烯氢, 一般2~3
•
(3) 氢键的影响
• 两个电负性基团分别通过共价键和氢键产生吸电子诱导作 用,使共振发生在低场。
(五)各类1H的化学位移
1~2:与饱和碳相连的饱和碳上的氢(CCHn) 2~4.5:相邻有电负性基团(如:羰基、氧、硫、氮、Cl、Br等)
—— 原子核间的相对振动(IR)—— 振动能级 —— 原子核自旋运动 (NMR)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Ev2 Ev1 Ev0 分子振动能级图
△Ev :0.05~1eV
近红外和中红外光区
——红外光谱
发生能级跃迁的条件: ΔE=E激发态-E基态 = hν
激发态 ΔE = E激发态-E基态 = hν
基态
概
向右
( 减小)
高场
(三)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化学位移原因:由电子云屏蔽作用引起的
6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仪器分析
I=1/2的原子核 ③ I=1/2的原子核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1H、 19F、 31P、 13C等
这些核可当作一个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 这些核可当作一个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并像 陀螺一样地自旋,故有磁矩形成。 陀螺一样地自旋,故有磁矩形成。这些核特别用于 核磁共振实验。 核磁共振实验。 三种原子在 三种原子在自然界 的丰度接近 100%,核磁共振容易测之, 100%,核磁共振容易测之,尤其是1H,是组成有机 NMR谱测定 化合物的主要元素之一。因此, 化合物的主要元素之一。因此,对于1H的NMR谱测定 ,在有机分析中十分重要。 在有机分析中十分重要。
13c谱差别及原因h正确解析简单有机化合物结构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61核磁共振原理62化学位移和核磁共振图谱63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64复杂图谱的简化方法65核磁共振图谱的应用66核磁共振波谱仪6713c核磁共振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在磁场激励下一些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存在着不同的能级如果此时外加一个能量使其等于两个能级差则该核就可能吸收能量称为共振吸收从低能级跃迁高能级吸收能量的数量级相当于频率范围为01100mhz电磁波波长10100m无线电简称射频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产生: 核磁共振波谱产生:
在磁场激励下,一些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存在着 在磁场激励下,一些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存在着 不同的能级,如果此时外加一个能量, 不同的能级,如果此时外加一个能量,使其等于两 个能级差,则该核就可能吸收能量(称为共振吸收) 个能级差,则该核就可能吸收能量(称为共振吸收) 从低能级跃迁高能级, 从低能级跃迁高能级,吸收能量的数量级相当于频 率范围为0.1~100MHz电磁波(波长 电磁波( 率范围为 电磁波 波长10~100m无线电 无线电 简称射频)。 波, 简称射频)。
核磁共振波谱法
※ 原本只有一个自旋方向(一个能量状态)的核在外磁场中共有 2I+1个取向( 2I+1个能量状态),即自旋核原本简并的核能级 在外磁场作用下发生了裂分,产生了2I+1个核磁能级
——产生了塞曼效应
二、核磁矩的空间取向与核磁能级
例如:氢核
I=1/2 在外磁场中有两种取向
(1)一种取向与外磁场平行,磁量子数m = +1/2,能量低
§12-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一、 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 普朗克常数
1、核的自旋角动量: I(I1) h 2
(1)I = 0, ½, 1, 3/2等 自旋量子数
(2)I 的取值与原子核的质量和原子序数的奇偶有关
(3)I 的取值规律
质量数 偶数 偶数原子序数 偶数源自奇数自旋量子数(I) 例如
0
12C,16O
= p
磁旋比 原子核的特征参数,
不同的核具有不同的
一、 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
3、磁性核与非磁性核 ◆ I=0,p=0,即核的自旋角动量和核磁矩为0,
核无自旋,在磁场中不能产生能级的裂分, 无核磁共振吸收,称为无磁性核
自旋量子数等于零的核为无磁性核
◆ I≠0,p≠0,核有自旋,能产生核磁共振吸收,称为磁性核 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核为磁性核
一、化学位移的产生
理想的、裸露的核满足共振条件:
共振
B0
2
即化合物中所有的
氢只有一个单峰!
为什么甲醇中的H会 出现两条谱带而不是 单峰??
1、化学位移的概念
在一定入射频率下,相同的磁性核因在分子中的化学环境 不同而在不同磁场强度下显示吸收峰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一个磁性核的化学位移是由其周围的电子环境决定的
核磁共振波谱法原理与应用
两者作用方向相反,结果炔质子的δ值较烯 烃质子小,较烷烃质子大
炔质子的δ值:1.6~2.88
3.2.4 Van der Waals效应
范德华力:当两个原子或原子团距离小于
范德华半径(0.25um)时,这时电子云就
会相互排斥,产生去屏蔽效应,这种现象
δ(ppm) 4.26 3.40 3.05 2.68 2.16
例
3.2.2 共轭效应
共轭可以使电荷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质 子周围的电荷密度
-I效应和共轭共同造成1、2位H的差别 场效应使端基H有微小差别
3.2.3 各向异性(anisotropy)
乙烯 乙炔 乙烷
δ: 5.25
第六章 核磁共振谱(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核磁共振是在化学领域应用极为广泛的一 种物理分析方法。 Nobel Prize:
1952 F. Block and E. M. Purcell --- 核磁共振现象
1991 R. R. Ernst --- 傅立叶变换核 磁共振及二维核磁共振理论
2.88
0.96
电负性: sp C > sp2 C > sp3 C
化学位移比较应为:
δ:乙炔 > 乙烯 > 乙烷
原因:
各向异性效应:由化学键电子云环流产生的 各向异性的小磁场,通过空间来影响质子的 化学位移
3.2.3.1芳环的各向异性
苯环上的π电子云在外 加磁场中产生环电流,环 电流产生一个诱导磁场
3.2、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电子效应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H
OCH3
C=C
H
H
6.27 CH3
H
C=O
C=C
H
H
d.Van der waals 效应 :在空间中两个氢核靠 的很近时,核外电子会互相排斥,这时氢核电 子密度下降, δ值变大.
05:01:52
第六节 核磁共振碳谱(13C)简介
有机化合物中C元素的重要性; 核磁共振碳谱与氢谱的差别
信号强度低:
应用较多。 氢核(1H): 1.49 T 共振频率 60 MHz 2.305 T 共振频率 100 MHz
磁场强度H0的单位:1高斯(GS)=10-4 T(特拉斯)
05:01:52
共振频率 0 2.795.051031 14092 60106 Hz 60MHz
05:01:52
(3).影响化学位移(电子云密度)的因素: a.电负性: 元素的电负性↑,通过诱导效应,使H核的核外电子
云密度↓,屏蔽效应↓,共振信号→低场。例如:
高场
低场 高 场
Hb Ha
β C αC I
Ha
低场
C
O Hb
屏蔽效应: Hb Ha
05:01:52
屏 蔽 效 应 : Ha
Hb
b磁各向异性效应:
由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可获得质子所处化学环境的 信息,进一步确定化合物结构。
05:01:52
四、核磁共振波谱仪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
1.永久磁铁:提供外磁 场,要求稳定性好,均匀, 不均匀性小于六千万分之 一。扫场线圈。 2 .射频振荡器:线圈垂 直于外磁场,发射一定频 率的电磁辐射信号。 60MHz或100MH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核是具有一定质量和体积的带电粒子,大多数 核都有自旋现象,具有核自旋角动量(P)。自旋时产 生磁矩()。磁矩的方向可用右手定则确定。磁矩和 角动量都是矢量,方向相互平行,且磁矩随角动量的 增加呈正比地增加:
= P :磁旋比;不同核不同
核自旋角动量是量子化的, 可用自旋量子数 I 表示。
离质子,屏蔽作用减弱,信号峰在低场出现。
-CH3 , =1.6~2.0,高场; -CH2I, =3.0 ~ 3.5,
-O-H, 大 低场
-C-H, 小 高场
2、化学键的磁各向异性效应
价电子产生诱导磁场, 质子位于其磁力线上, 与外磁场方向一致,去 屏蔽。
碳碳叁键是 直线型, 电子 以圆柱形环绕叁 键运行,若外磁 场沿分子轴向, 则电子流产生 的感应磁场是各 向异性的。炔氢 位于屏蔽区,故 化学位移移向高 场;若外磁场垂 直与分子轴向, 产生去屏蔽作用, 但分子运动平均 化所产生的总效 应为屏蔽作用。
0.99999
低能态的核数仅比高能态核数多十万分之一。核磁共振 正是依据这微弱过量的低能态核吸收射频辐射跃迁到高能态 而产生核磁共振信号的,所以,核磁共振的灵敏度低。
(二)核自旋弛豫
如果高能态核不能通过有效途径释放能量回到低能态,那 么低能态的核越来越少,一定时间后,两能态上的原子核数目 相等而达到饱和,不再产生核磁共振信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高能态的原子核通过非辐射形式放出能量而回到低能态,这个 过程叫核自旋弛豫过程。
一、化学位移()
理想化的、裸露的氢核; 满足共振条件: = B / (2 ) 产生单一的吸收峰;
实际上氢核受周围不断运动着的电子影响。在外 磁场作用下,运动着的电子产生相对于外磁场方向的 感应磁场,起到屏蔽作用,使氢核实际受到的外磁场 作用减小。
B =(1- )B0 :屏蔽常数。 越大,屏蔽效应越大。
氢核(1H): 1.409 T 共振频率 60 MHz 2.305 T 共振频率 100 MHz
磁场强度B0的单位:1高斯(GS)=10-4 T(特斯拉)
在1950年,Proctor等人研究发现:质子的共振频率与其结构(化 学环境)有关。在高分辨率下,吸收峰产生化学位移和裂分。
例 若外加磁场的强度为1T(特斯拉),1H和13C的共振频率
如果氢核邻近有两组偶合程度不等的氢核时,一组有n个, 另一组有n 个,则谱线裂分成(n+1)(n+1)重峰。
2、一组氢核多重峰的位置,是以化学位移值为中心左右对称, 并且各裂分峰间距相等。
3、化学等价核:化学位移相同的一组核。 如:CH2=CF2两个氢是化学等价的核。 磁等价核:化学位移相同且核磁性也相同的核。 如:CH2F2中两个氢核的化学位移相同,与两个19F核的偶合 常数也相同,则这两个氢为磁等价核。
偶数 偶数
中子数 (N)
偶数
自旋量子数
(I)
0
核磁性 无
实例 12C,16O,32S
偶数 奇数
奇数
1,2,3….
有
2H,10B,14N
奇数 奇数或偶数 偶数或奇数 1/2;3/2;5/2…. 有 1H,13C,17O,19F,31P
表中可以看出:I=0的原子核没有自旋现象,无磁性,称为非磁 性核,这类核不会发生核磁共振。其中I=1/2时,核电荷呈球形 分布于核表面,其核磁共振的谱线窄,最适宜检测,是核磁共 振要研究的主要对象。如1H,13C, 19F,31P。
讨
论:
1. I=0 的原子核 O(16):C(12);S(32)等 ,
无自旋,无磁性,称为非磁性核,这类核不会发
生核磁共振。不产生共振吸收。
2. I=1 或 I>0的原子核: I=1 : 2H,14N, I=3/2: 11B,35Cl,79Br,81Br I=5/2: 17O,127I
这类原子核的核电荷分布可看作一个椭圆体, 电荷分布不均匀,共振吸收复杂,研究应用较少;
当置于外加磁场B0中时, 相对于外磁场,可以有(2I+1) 种自旋取向:
氢核(I=1/2),两种取 向(两个能级):
(1)与外磁场平行,能量低,
磁量子数m=+1/2;
(2)与外磁场相反,能量高,
磁量子数m=-1/2;
磁量子数m取值:I,I-1,..,-I
磁性核在磁场中的取向
B0
B0
PZ
m = +1/2
同一试样在不同溶剂中由于受到不同溶剂分子的作用,化 学位移发生变化,称为溶剂效应。溶剂效应主要受溶剂的极性、 形成氢键、形成分子复合物和屏蔽效应。有时几种效应共存一 体,需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不同类型氢的化学位移见P249表13-3
二、偶合常数(J)
(一)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每类氢核不总表现为单峰,有时多重峰。 原因:相邻两个氢核之间的自旋相互干扰作用称为自旋偶合。 由自旋偶合引起的谱线增多现象称为自旋裂分。 多重峰的峰间距, 偶合常数(J), 偶合作用的大小。
能量(E=h) ,则
2B0 h 2 B0
h
B0 2
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
讨
论:
共振条件: 0 = B0 / (2 ) (1)对于同一种核 ,磁旋比 为 定值, B0变,射频频率变。
(2)不同原子核,磁旋比 不同,产生共振的条件不同,需要的 磁场强度B0和射频频率不同。
(3) 固定B0 ,改变(扫频) ,不同原子核在不同频率处发生 共振(图)。也可固定 ,改变B0 (扫场)。扫场方式应用较多。
△E2=2B0
1H核在磁场中,由低
能级(E1)向高能级(E2) 跃迁时,所需的能量
(△E)为
m =1/2 E2=-B0 B0
△E=E2-E1 =zB0-(-zB0) =2zB0
△E与核的磁矩和外磁场强度成正比。
(二)核磁共振
两种取向不完全与外磁场平行,=54°24’ 和 125 °36’
核自旋产生的磁场与外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产生进动(拉莫 尔进动) 。拉莫尔进动有一定的回旋频率 ,当发生核磁 共振时,自旋核的跃迁能量(E= 2B0 )必然等于射频辐射
HA核受到邻近HB 核自旋偶合作用, 吸收峰被分裂为 双重峰。
ab
ab CH3CH2I
—CH3中的氢核 Ha
2个Hb 的自旋取向 外磁场方向 Ha使Hb共振峰
的裂分
各峰面积比
1:2 :1
Hb
—CH2中的氢核
3个Ha 的自旋取向 外磁场方向 Hb使Ha共振峰 的裂分
1 :3 :3 :1 各峰面积比
P h I (I 1)
2 h I (I 1)
2
I:自旋量子数,由实验确定; h:普朗克常数;
自旋角动量的大小,取 决于核的自旋量子数 I。I 值得变化是不连续的,这 能是0、半整数、整数。
实践证明:自旋量子数(I)与原子质量数(A)、 质子数(Z)、中子数(N)有关:
质量数 质子数 (A) (Z)
与裸露的氢核相比,TMS的化学位移最大,但规定
TMS=0,其他种类氢核的位移为负值,负号不加。
小,屏蔽强,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大,在高场出现,图右侧;
大,屏蔽弱,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小,在低场出现,图左侧;
= [( 样 - TMS) / 0 ] ×106 (ppm)
化学位移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电负性的影响 与质子相连元素的电负性越强,吸电子作用越强,价电子偏
难,通常用相对化学位移来表示。
相对标准:四甲基硅烷 Si(CH3)4 (TMS)(内标) 位移常数 TMS=0
2.为什么用TMS作为基准? (1) 12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只产生一个尖峰; (2)屏蔽强烈,位移最大。其信号处于高磁场,与有机化合 物中的质子峰不重迭,不产生干扰; (3)化学惰性;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低,易回收。
T2与峰宽成反比,固体的T2小,所以峰很宽,通常配成 溶液再进行NMR的测定。
弛豫过程有两种,但对于自旋核而言,总是要通过最有 效的途径达到弛豫的目的。实际的弛豫时间取决于T1和T2中 较短的。
§6-2 核磁共振波谱主要参数
核磁共振波谱的主要参数: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常数、信 号强度(峰面积)和弛豫时间。
应为多少?
解:
1H
B 0 2
2.68 108 T s1 1 2 3.14
1T
42.6 106 s1
42.6MHz
13C
B0 2
6.73 107 T s1 1 2 3.14
1T
10.7 106 s1
10.7MHz
三、核自旋能级分布和弛豫
(一)核自旋能级分布
1H核的I=1/2,在没有外磁场时,1H核的两种自旋状态分 布概率是相等的。置于磁场后,处于低能态核和处于高能态 核的分布,可由波耳兹曼分布定律计算。
苯环上的6个电子产生 较强的诱导磁场,质子位 于其磁力线上,与外磁场 方向一致,去屏蔽。
3、氢键和溶剂的影响
分子形成氢键后,使质子周围电子云密度降低,产生去屏蔽 作用而使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形成氢键趋势越大,质子向低 场移动越显著。当存在分子间氢键时,化学位移受到溶液浓度 的影响,若用惰性溶剂稀释溶液,分子间生成氢键的趋势减小, 使化学位移移向高场;而分子内的氢键的形成受溶液浓度影响 极小。
自旋偶合和裂分的规律:
1、裂分峰数目由相邻偶合氢核数目n决定,遵守n+1重峰规律。 裂分峰之间峰面积(或强度)之比符合二项展开式(a+b)n各项系数 比的规律。
相邻氢数n
0 1 2 3 4 5 6
裂分峰数(n+1)
1 2 3 4 5 6 7
பைடு நூலகம்
相对峰面积
1 11 121 1331 1464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 NMR Spectroscop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