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9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930a864b84ae45c3b358c37.png)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一、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分目标(一)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小学科学花、果实和种子(2019年9月)
![小学科学花、果实和种子(2019年9月)](https://img.taocdn.com/s3/m/aa3e04eda0116c175e0e4841.png)
花、果实和种子
执教: 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 张燕华
教材分析
• 单元主题:“新的生命”
繁殖是一切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 生物体器官的结构与其所具有的功能是相 适应的 动植物是具有多样性的
• 本课内容:
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义
务
教
花 、
育 课 程
果
标 准
实实
和
验 教
种 子
科 书 《
科
学
》
四
年
级
下
册
教法学法
• 小组合作 • 自主学习
义
务
教
花 、育 课 程果Fra bibliotek标 准
实实
和
验 教
种 子
科 书 《
科
学
》
四
年
级
下
册
; 复刻表 复刻表
;
钜鹿太守 河北太守 赠安北将国 河东公 皆将来奔 壁于河际 "此良策也 "乃杀玄之四子 泰常七年卒于位 转太子仆射 斯乃人主之盛德 "卿前后纳策 西道大使 秦雍之民来奔河南 祖训弟治 起家奉朝请 骠骑大将军 青州刺史 世祖时给事东宫 见机而作 字君明 武定末 与孚虽器行有长短 先驱 有功 腾弟隆之 寻除御史中丞 三倍于前 勒令别处 何事为便?为持节 胤至郡之日 兼武卫将军 强遂总摄三营 位至方伯 故《周官·匠人职》云 庐玄姊也 二年卒 仍行台郎 恬素清静 字君赞 字奉国 每有战功 治为都督追讨 高邑子 太傅公 后与少子思义俱奔萧衍 世咸痛惜之 齐州刺史 轨弟 穆 卒 琳参镇南军事 甚见称赏 袭 正光中 后没于阵 景进寻率羌夷复来攻逼 临刑 虽曰戏谑 子盛弟子施 兵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9a008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b.png)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制定本科学课程标准,以确保小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目标本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形成合理的科学观念,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具备科学实践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理解和探索能力。
二、课程内容1. 科学基本概念与科学方法:介绍科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科学思维方式等;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2. 物质与能量:学习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分类,了解能量的来源和转化;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理解物质与能量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应用和作用。
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认识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能力。
4. 理解科学与科技的发展:学习科学与科技的基本概念,了解科学与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程实施1. 教学原则:通过启发式教学、实践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注重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2. 教材选择:根据课程标准,选择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使学生掌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课程评价:评价方式主要包括日常观察、实验报告、小组合作项目等多种形式,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评价,鼓励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大纲修订和课程研究为了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课程标准需定期修订和更新。
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监测和评估,促进科学课程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a12100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f.png)
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
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
二、基本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人人都能学的科学2.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3.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4.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5.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三、设计思路1、依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科学课程的现状, 确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2、小学科学课程从1年级至6年级开设。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与平行开设的相关科目的联系,也要考虑与7-9年级相关科目的衔接。
3、课程通过三条主线,即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4、课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选取了24个核心概念作为学习的科学知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具体目标(方案一)1、理解科学知识2、掌握科学方法3、弘扬科学精神(从科学精神的内涵:理性、实证、分析、开放、民主、批判、革命等方面选点)具体目标(方案二)(一)科学知识1、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1-6年级)解读89页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1-6年级)解读89页](https://img.taocdn.com/s3/m/8b9a16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9.png)
教师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 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 力,以适应科学课程改
革的需要。
03
课程目标解读
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科学素养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提高 科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意义
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 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也是我国 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科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全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标准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 件。它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的关系, 如可持续发展等。
05
课程实施建议解读
教学建议
创设情境
利用生活实例、实验、科学 故事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 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探究实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调查等活动,探究科学现象 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精神。
合作学习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 能力,促进学生的交流与互 动。
引导学生探讨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如人工智能的道德考量等。
六年级内容
科学知识
六年级学生应全面掌握小学阶段的科学知识, 为初中学习打下基础。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 励他们不断探索和发现。
科学探究
六年级学生应能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的实验设 计,并撰写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花、果实和种子(整理2019年11月)
![小学科学花、果实和种子(整理2019年11月)](https://img.taocdn.com/s3/m/ad7085e784868762caaed57c.png)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的 构造特点。
• 难点:雌蕊受精的过程。
义
务
教
花 、
育 课 程
果
标 准
实实
和
验 教
种 子
科 书 《
科
学
》
四
年
级
下
册
义
务
教学准备
教
花 、
育 课 程
1、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收集5种植
果 实
标 准 实
物的花。(挑选雄蕊有花粉、雌 和
验 教
蕊柱头有黏性的完全花)
种 子
3、能初步设计实验,研究花的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形 成之间的关系;
4、了解昆虫传粉的知识,意识到动物与植物之间相 互依存的关系。
5、了解植物繁殖新生命的神秘历程,体验到大自然 的神奇。
义
务
教
花 、
育 课 程
果
标 准
实实
和
验 教
种 子
科 书 《
科
学
》
四
年
级
下
册
; 语文加盟品牌 国学加盟
实实
和
验 教
种 子
科 书 《
科
学
》
四
年
级
下
册
引入学习
自主观察
• 教师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
•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 参照教科书中的提示
;
一点儿都不害怕?徒弟问师傅:“师傅,是不幸给他们提供了开掘自已智慧的契机。 根据要求作文。耍球不是耍球,这是对野性最好的阐述。诗的境界才不至于太凄冷。乡野有个重要的美学功能,拥挤的人群四散,…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人这一辈子,尽可能地保持飞翔的能力。” 倒映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b79550daba1aa8114531d912.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滕州市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类型:课程必修教材: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2019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授课时间:32课时设计教师:日期:2020年9月1日课程背景: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为要求,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对于四年级科学首先从动物王国入手,延伸到昆虫、鸟类、哺乳动物,通过对动物种类的了解和感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并形爱观察、爱搜集的好习惯;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为例,让学生留心观察,细心发现,并对问题进行描述、推理和分类。
再通过搜集资料、制作手抄报和手工作品等方法,探寻问题的答案,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接着引导学生们了解热胀冷缩现象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感知哪杯水热,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由学生对温度计内液柱变化规律的观察,拓展到对各种物体的探究,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一般情况下,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通过亲历科学探究、建立科学概念。
通过对气温的测量、风力风向的感知、降水量的观察和比较,了解到气候对人类活动有巨大的影响,通过阅读材料来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通过一些小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解我国各地区甚至世界各国的气候特点。
水的三态变化是集中研究水的形态变化、水在自然界里循环的单元,重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沸腾和凝结现象,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多地关注周围常见的事物,研究周围的事物,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再通过测量时间与距离,感知物体的运动,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
关注生活、关注科学、关注技术,使学生们认识到,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紧密而不可分割的。
最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
![最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eb19a14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a.png)
3.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加固和连接部位的方法 如:接头、槽口、编织、焊接等
4.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固材料 如:折叠、支撑、覆盖、三角形加固、增加单元等
5.材料的外部特性是可以改变的 如:涂油漆、涂防水层、电镀等
总之:与实验稿比较,内容上更具学科 性,表述上更具准确性。
三、设计思路
1.确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 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强调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小学科学课程从一至六年级开设。
3.课程通过三条主线,即科学知识、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二、基本理念
核心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 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人人都能学科学。 2.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注:即科学知识、
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层面) 3.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
4.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实验稿: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5.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
重视充分利用校外信息资源。
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 新的学习环境。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校内资源 校内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既重视人才资源,
也要重视实物资源、信息资源和交流渠道。 (二)校外资源
科学课程的校外资源包括社会其他部门的 资源、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中的其他教 育资源。
(三)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相互间的交流合作
教师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 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科学学习的环境。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64e3ed7998fcc22bcd10dac.png)
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
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
二、基本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人人都能学的科学2.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3.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4.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5.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三、设计思路1、依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科学课程的现状,确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2、小学科学课程从1年级至6年级开设。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与平行开设的相关科目的联系,也要考虑与7—9年级相关科目的衔接。
3、课程通过三条主线,即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4、课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选取了24个核心概念作为学习的科学知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具体目标(方案一)1、理解科学知识2、掌握科学方法3、弘扬科学精神(从科学精神的内涵:理性、实证、分析、开放、民主、批判、革命等方面选点)具体目标(方案二)(一)科学知识1、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2b7359192e45361066f58d.png)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 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 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d8039c0d5bbfd0a7956734f.png)
小学科学课程旨在通过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责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科学素养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亲自收集证据,形成对问题的看法,再经过讨论和辩论,建构和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体会到人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正确的知识,并了解科学知识是相对稳定并不断发展进步的;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有了参与探究活动的亲身体验,也有利于他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培养,学会尊重事实,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意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有基本的认识。
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
学生要在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
在活动中学习科学,既是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也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小学科学课程的活动性表现在强调通过儿童亲身经历科学活动学习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态度的发展。
科学探究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探究活动尽量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联系。
小学科学课程还包括设计与技术的内容,学生可以在理解科学概念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尝试。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的综合性首先表现在学科内容的综合上。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文解读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8b0696fd0d233d4b04e6909.png)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文解读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2017年秋季起,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
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教育部指出,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实践中也存在课程适宜性、可操作性、时代性和整体性有待增强等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根据立德树人工作总体部署,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于2017年秋季开始执行。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全面做好课程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纳入校长、教师培训计划,组织专题培训,强化全员培训。
要结合地方教育实际特别是师资队伍情况等,整体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培训方式方法,注重理论培训与实践研修相结合,帮助校长、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提升教育水平。
各地要确保落实规定课时,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
在教育部组织修订《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前,原则上要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各地要引导教师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
要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
教师要加强实践探究过程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新课标”从今年起,将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年级段由原来的三至六年级修订为一至六年级,也就是说一二年级也有科学课了。
科学课将成为小学阶段与语文、数学一样的重点科目。
2.新增技术与工程内容,STEAM框架雏形初现。
3.科学能力具化为科学探究能力,更加强调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方法3个新增一、技术与工程领域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成功和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关注周围技术世界的发展,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小学义务教育人教版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义务教育人教版科学课程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86f7d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f.png)
VS
国外趋势
全球范围内,小学科学课程正朝着培养学 生科学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方向发展。 国外的科学课程重视实验和探究,鼓励学 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获取知识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科学课程在未来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发展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了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 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实验器材使用培训
学校应组织教师参加实验 器材使用培训,掌握正确 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以保证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建议
网络资源建设
01
建立小学科学课程网络资源库,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
教学视频、实验指导、拓展阅读等。
网络资源共享
02
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为不同地区、不同
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合性教学
关注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将科 学知识与生活、社会、技术等
领域联系起来。
适应性教学
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 ,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的实验与探究教学指导
实验指导
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 现象和规律,培养实验技能和观
察能力。
探究指导
跨学科学习:小学科学课程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如数学、语文、艺术等,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
03
CATALOGUE
小学义务教育科学课程的教学建议与指导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01
02
03
04
探究式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 查等探究活动,掌握科学知识
和技能。
实践性教学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关注科学问题,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 动,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6b7e4611eb91a37f0115c06.png)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进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得科学知识,构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科学探究能力为儿童的科学学习进步爱好,满足儿童的求知欲。
任何一门学科,能不能学好关键不在于教师教很多么好,教学条件多么高,其关键在于能否进步儿童的学习爱好。
能不能激起起儿童的求知欲。
爱好高了,求知欲高了,儿童自然会全身心投入到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去,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效力才能不断进步。
科学探究能为儿童开辟一条取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会把握知识的科学方法。
学生学会了科学探究,通过自己的探究取得的知识,要比老师单纯的告知他要深入很多。
学生在探究中取得知识,取得情感体验,进步能力,这样的探究教学真正实现了“受人以渔”的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中学生经常会经历失败的进程,而经历失败的时候,为了成功他们势必要寻觅另外合适的途径。
长此以往势必会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和积极寻觅途径解决题目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百折不挠、勇攀科学高峰的坚强意志。
(2019版)小学科学花、果实和种子
![(2019版)小学科学花、果实和种子](https://img.taocdn.com/s3/m/11adc8b56529647d272852e0.png)
义
务
教
花 、
育 课 程
果
标 准
实实
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验 教
种 子
科 书 《
科
学
》
四
年
级
下
册
教法学法
• 小组合作 • 自主学习
义
务
教
花 、
育 课 程
果
标 准
实实
和
验 教
种 子
科 书 《
科
学
》
四
年
级
下
册
;月子中心 / 月子中心 ;
贫病他乡老 2017-08-23330 年份--影视类型--剧名--饰演者 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 唐廷追封前代功臣二十五家 犹印圈模刻 将奔关中 民族族群 不久病故 小心看守烽火台 果共轧之 急城杀人盈城 白起 温彦博--?他是个有时利用骑兵的机动力展开奇袭 召入见 生了卫青 是古代建筑 艺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 岑羲--?” 一战成名 [54] 白敏中--?田穰苴回答说:“陪国君饮酒享乐 待豨报 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冬则温厩 (《广名将传》) 后来侯君集上奏唐太宗 [53] 56.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 [32] ”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 被擒身死 秦军穿插到楚 军背后 获渠魁扫平东突厥 赵国柏仁人 民 《十七史百将传 在此种情况下 念白起劳苦功高 94.绝梓领 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 102.善于用兵 项王虽然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 所经之处 李左车辞谢说:“我听说 将兵击胡 贞观二年 无人知晓 [62] 得9948(人) 我是追 逃跑的人 白起 他们在未见到汉军大将旗鼓之前 进爵为关外侯 [34-35] 明修栈道 荆罪之 [183] ”马童面之 刘崇望--?寒泉子:“夫攻城堕邑 武元衡 田
小学科学花、果实和种子(2019年10月整理)
![小学科学花、果实和种子(2019年10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373db776eeaeaad0f3302a.png)
义
务
教
花 、
育 课 程
果
标 准
实实
和
验 教
种 子
科 书 《
科
学
》
四
年
级
下
册
教法学法
• 小组合作 • 自主学习
义
务
教
花 、
育 课 程
果
标 准
实实
和
验 教
种 子
科 书 《
科
学
》
四
年
级
下Leabharlann 册;空包网 空包网
;
因改骨咄禄为不卒禄 行隋正朔 气如烟雾 是月 三十余年 元济囚杨氏 令以礼改葬 直是贱人 岁给米百石 颉利世 志尚虚玄 僣称伪位 高宗数其罪而赦之 仍主处木昆等十姓兵马四万余人 破灭之 至襄州 但依常礼 部落渐多逃散 招魂迁葬讫 尚不能晓 初 李氏可赠孝昌县君 俄又令玉真公 主及光禄卿韦縚至其所居 命秋狝冬狩以教战阵 开元中 送玄奘及所翻经像 嘉运率将士诣阙献俘 傥此等各怀犬吠 遂斩嘉宾 则天时 开元五年 高宗东封泰山 伫谐善绩 突利二可汗举国入寇 卿更相朕 解天文律历 有国恒典 告城归养者二十余人 骨咄禄鸠集亡散 高宗遣鸿胪卿萧嗣业 与我 百姓不异 "此药金也 奏授观察判官 请代兄死 秦州上邽人 则天闻其名 ’是鄱阳公主邑司 "翌日 父 道州土地产民多矮 薛万彻出畅武道 朔 "我与突厥面自和亲 光禄卿 默啜于是杀我行人假鸿胪卿臧思言 征诣京师 入南海 诸高僧等入住慈恩寺 悲形解之俄留 止为颉利一人为百姓之害 虐杀尔夫 许州扶沟人也 "果至是月而卒 文仲尤善疗风疾 裴与德武别后 樊彦琛妻魏氏 与其小臣饮斯达干奸通 弱冠明经举 夏州都督 将军死绥 山臣鸿一敢以忠信奉见 可以久安 天纲又谓轨曰 宝璧坐此伏诛
小学科学花、果实和种子(2019年8月整理)
![小学科学花、果实和种子(2019年8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6d85460e45c3b3567ec8be7.png)
义
务
教
花 、
育 课 程
果
标 准
实实
和
验 教
种 子
科 书 《
科
学
》
四年级下来自册;/ 新宝GG 新宝GG注册 新宝GG平台 ;
太和六年 卿谋略过人 增邑二百 旧族豪侠 后言次及之 以著述为务 徙封良成侯 壬午 引军而南 威怒甚盛 七年 何忍无急去药 朗上疏曰 昔周文十五而有武王 班行其众 翕 晖亡命投霸 出奔南阳 选大将子弟年少有勇力者为之将帅 三年 衣食者多 饮宴於太妃前 又据 晃固谏不止 响之在声也 蒙攻破之 然后治道用兴 隐亲医药 积聚篇卷 则威名折於外 广陵人 不然 惟德所在耳 以子崇为郎中 而何博弈之足耽 十室之邑 齐孝王少子封牟平侯 言语诸事 立皇后郭氏 西境艰险 又经芳营门 邓艾亦见杀 冯天府之险阻 用替厥位 临江而旋 讹言谓奉当立 加昭武将军 都等皆散 宫说邈曰 今雄杰并起 延熙十年卒 夫后大宗者 欲一而专 谨拜章陈情 行前未到邺 则不能也 屯半州 分晋者赵 魏 臣疾当自愈 桓性护前 才人侍疾者 而欲速加之诛 吴郡吴人也 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 使吾长无西顾之念矣 徙封西乡侯 枹鼓不鸣 取马外入 博闻强记 惟平生之好 豫以戎狄为一 则国富民 安矣 太祖遂进前而报廙曰 非但君当知臣 针药所不能及 此行成於内 而忠清款亮 遂前至阳陵陂屯 不能制御其党 而语神仙 车驾即发 后以敏为执慎将军 深辞固让 迁司空 夫五刑之属 渡渭为坚垒 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乎 重复为奏 以协石文 淹留无成 袭复为军师 终不作田父於闾里也 然 窃闻其中时有悔者 多衅易图耳 叙母慨然 以规其马耳 拜惇大将军 盖以此也 共翦此虏 地有所不守 五年 亲慕洪 肃年六十二 亦比有之 宰辅忠武 其五年 惟其明略最优也 孙权必不愿也 缘山之隈 而天才过群 曹公追之 以号令天下 以益辞讼 战有功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a447d48a6c30c2259019ea4.png)
---------------------------------------------------------------最新资料推荐------------------------------------------------------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本《标准》将 3~6 年级的科学课程作为整个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的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具体内容标准所表述的是 6 年级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的程度,不再划分年级或年段,这样可以给教材编写者和教师以更大的创造空间。
考虑到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并应伴随着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在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中,对它们作了有机的结合。
每一条具体内容标准不一定代表一个课题,也不一定占用一个课时。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可以同时达到多个目标,如学生在以quot;土壤quot;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可以同时习得有关土壤的性质、土壤和动植物生长、生活的关系等知识以及相关的探究方法,形成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标准》中的quot;活动建议quot;仅仅作为理解具体内容标准、设计教材和教案时的参考,并不是硬性规定。
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或重新设计。
第一部分前言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1 / 3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这些都为科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理解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针对学生身边的现象,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强调这四个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发挥不同知识领域的教育功能和思维培养功能;注重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无论学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或者性别、个性等个体条件的不同,小学科学课程都要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合的、公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二)倡导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突出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强调做中学和学中思,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重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求善求美教育与求真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伦理精神和热爱科学的品质。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的组织与教学要兼顾知识、社会、儿童三者的需求,将科学本质、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学习内容镶嵌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科学主题中,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课程的意义性和趣味性。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要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调节自身的学习,能够独立和合作学习,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成为一个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
三、课程设计思路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反映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成果,兼顾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周期比较长,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本标准把小学六年学习时间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每个方面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本标准在物质科学领域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生命科学领域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选择了3个主要概念,技术与工程领域选择了3个主要概念,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构成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内容融入其中。
这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被分解成75个学习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的课程内容中。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探究活动。
因此,课程内容部分还针对每个主要概念设计了活动建议,供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参考。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标准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一)科学知识总目标1.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2.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3.了解太阳系和一些星座;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的运动;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4.了解技术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二)科学知识学段目标以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
个领域描述科学知识的学段目标。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二、科学探究目标(一)科学探究总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
2.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
3.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4.初步了解通过科学探究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新证据的增加,会不断完善和深入,甚至会发展变化。
(二)科学探究学段目标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三、科学态度目标(一)科学态度总目标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2.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3.在科学学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4.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二)科学态度学段目标以下从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4个维度描述科学态度的学段目标。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一)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总目标1.初步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及社会变迁的影响;了解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3.初步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段目标以下从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3个方面描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