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黄河下游滩区建设的机遇与模式
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模式与效果评价
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模式与效果评价作者:张金良刘生云暴入超张瑞海来源:《人民黄河》2018年第11期摘要:黄河下游滩区是黄河行滞洪沉沙区域,也是滩区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现状滩区仍有91.58万居民防洪安全缺乏保障,人民生活贫困,黄河下游不利河道形态使得黄河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在充分考虑新时期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及沿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的5种具体模式及详细实施途径,并从防洪保安、滩区群众安居乐业、生态、经济等多个方面对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经济、社会、生态效果显著,可实现治河与惠民的双赢。
建议国家加快推进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工作。
关键词:效果评价;模式;生态治理;滩区;黄河下游中图分类号:TV853;TV882.1 文献标志码A1 滩区生态治理思路背景黄河下游滩区是黄河行滞洪沉沙区域,也是滩区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多年来下游滩区治理投入较少,治理效果不明显,滩区居民防洪安全缺乏保障,灾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财富没有积累,发展没有潜力,生产生活水平低下,形成沿黄贫困带。
黄河下游河道河床高于两岸地面,形成“悬河”,而滩唇一般高出黄河大堤临河地面3m左右,形成“二级悬河”不利态势,滩内分布有众多串沟、堤河,一旦发生较大洪水,主流就会沿串沟顶冲堤防、顺堤行洪,严重危及堤防安全[1-2]。
为解决黄河下游目前面临的上述问题,结合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建设要求,发挥滩区生态功能优势,提升滩区生态品质,实现确保黄河防洪安全、推动滩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及促进流域人水和谐的目标,张金良[3]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治理思路:由黄河大堤向主槽的滩地依次分区改造为高滩、二滩和嫩滩(见图1),各类滩地设定不同的洪水上滩设防标准,不达标部分通过改造治理达标。
高滩区域也可称高台,作为居民安置区;二滩为高滩与嫩滩之间的区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该区域上水概率较高,承担滞洪沉沙功能;嫩滩为二滩以内的临河滩地,建设湿地公园,与河槽一起承担行洪输沙功能。
合理开发黄河下游滩区可持续发展经济
论黄河下游滩区综合治理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井海杰摘要:黄河下游为游荡型河道,早期人类无法对其进行治理,在筑堤时只能尽可能加宽河道,以适应黄河游荡型的特点,但随着上游防沙治沙的力度不断加大,黄河河水含沙量不断减少,河道淤积的周期不断加长,造成河道翻滚的机率越来越小。
近年来黄河下游掀起了大规模的河道整治风潮,大量控导工程的建成,将黄河固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也正是因此,在黄河大堤两岸之间形成了大量的滩区土地资源,本文就滩区综合治理问题发表个人的一点看法:关键词:湿地保护规划立法黄河自河南孟津以下为黄河下游,河长786千米,流域面积2.3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3%;下游河段总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由于黄河泥沙量大,下游河段长期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
下游河段除南岸东平湖至济南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挡水,堤防总长1400余千米。
历史上,下游河段决口泛滥频繁,给中华民族来了沉重的灾难。
1938年,当时国民政府为阻日本军队进逼中原炸开了河南省郑州以北花园口黄河大堤,企图阻止日军西犯。
导致黄河水冲出故道,向东南夺淮入海。
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大浩劫。
从1938年至1947年,黄河改道南行9年。
黄河故道河床滩区被垦作农田,新建200余个村庄,数十万农民生活在这里。
正是由于一系列的历史原因,造成黄河下游滩区居住了大量人口,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黄河下游滩区涉及河南、山东两省15个地(市)43个县(区),1928个村庄,滩内耕地340万亩,林地48万亩,居住人口189.5万人。
如此规模人口数量,给黄河滩区建设带来了巨大难题。
早期人类无法对游荡型河道进行治理,在筑堤时只能尽可能加宽河道,以适应黄河游荡型的特点,但随着上游防沙治沙的力度不断加大,黄河河水含沙量不断减少,河道淤积的周期不断加长,造成河道翻滚的机率越来越小。
近年来黄河下游掀起了大规模的河道整治风潮,大量控导工程的建成,将黄河固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浅谈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旅游 : 近年 来 , 在 下游 滩 区距离 城镇 较 近 的 区域 , 逐 步开 发 了农 业 生态 旅游 项 目 , 如郑 州 丰 乐 农 庄生 态旅 游 园 、 开 封 黄河游 览 区 、 新 乡 长垣 黄河 生态 园 、 济南 黄河 森林公 园 等 。 土地 置换 :黄 河 下游 沿黄 城市 发 展要 占用 可耕 土地 .地 方政 府 补充 耕地 的来 源 首选 在 土 地 资 源丰 富 的滩 区 ,把城 市发 展 占用 的耕 地或 基 本农 田“ 置换 ” 在 滩 区 。还有 一种 现 象是 跨行 政 区买卖 土地 指标 。也就 是非 沿 黄城 市发 展 占 用 土 地 到滩 区所在 地 政府 买 土地 指标 .用 于非 沿黄 城市 的发 展 , 以满 足 “ 占补平 衡 ” 要求。 湿地 自然 保 护 区 :下 游河 道 湿地 主要 分 布 在河 道较 宽 的河南 段 。近 几年 黄 河滩 区陆 续被 国家 或省 有关 部 门划 为湿 地 自然保 护 区 、鸟类 自然 保护 区 等 ,大部 分黄 河河 道 被划 定成 自然 保护区 , 且 有 部分 主河 道被 划定 为 核心 区 , 湿地 保 护 区总 面积 近 2 8 0 0 k m
护 工作 “ 机械 化 ” 。 养 护职 工 大批退 休后 , 把 节 约 资 金 的 一部 分 用 于 购 置 和更 新 养 护 机 械 设 备 . 使“ 机械 化 ” 有 了资金 保 障 。 同时 , 对 职工进 行 大 力培 训 。 使其 掌握 各种 维 修养 护 新标 准 、 新 技 能 和 先 进 维修 养 护 机 械 的使 用 , 使“ 机械化” 有 了 人力 保 障 。机械 化 的实 施 ,将 大大 提 高工 作效 率, 增 强 市 场竞 争 能力 , 还 能够 不 断 凝 聚人 才 、 吸 引人 才 , 推 进养 护企 业 可持续 发 展 。 2 . 3 建 立科 学 的激励机 制 。 笔 者认 为 激励 制度 应 当包括 以下 三个 基本 内容 : 一 是 物质 激励 。 通 过收 入分 配制 度 的改革 , 使技 术 、 管 理等 生产 要 素参 与 分配 , 有效 激励 优 秀人 才 发奋 创新 : 二是 精神 激励 。通 过 人才 培养 、 选拔 、 晋 升 以及荣 誉 奖励 、 资 格待 遇 等制度 的改革 , 激 励 人才 求 知上 进 。三是 制 度激励 。良好 的制 度 、 规 章 等保 证 职 工 的公 平性 , 而公 平是 员 工 的一种 重要 需要 。 如 果员 工认 为他 在 平等 、 公 平 的环境 中工 作 . 就会 提高 对 公司 的归 属感 和 认 同感 。这 些有 效 的激 励措 施 可 以使 死 水复 活 。 枯木 逢 春 , 充 分调 动 职 工 的潜 能 , 发 挥 事半 功倍 的效 果 。
黄河下游滩区分区治理模式探讨
( 1 . Y e l l o w R i v e r He n a n B u r e a u ,Y R C C,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3 ,C h i n a ; 2 . R e c o n n a i s s a n c e ,D e s i g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Y e l l o w R i v e r H e n a n B u r e a u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3, C h i n a )
( 1 . 河南黄河河务局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 河南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3 )
摘
要: 黄河下游滩区分 区治理是在 目前 干支流水库调蓄能 力增 强、 洪水预报 水平提 高的情况 下, 结合 社会发展及 滩区群
众防洪要求而提 出的黄 河下游治理模 式。该模式由现状黄河堤 防 、 险 工及控 导连坝 以及新建 的防洪子堤形成封 闭区域进
Ab s t r a c t :Zo n e d h a r n e s s i n g o f t h e l o w e r Ye l l o w Ri v e r lo f o d p l a i n i s a h a r n e s s i n g mo d e o f t h e l o we r Ye l l o w Ri v e r t h a t h a s b e e n p r o p o s e d o n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i n c r e a s e d r e g u l a t 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 es r e r v o i r s o n t h e Ye l l o w Ri v e r a n d i t s t ib r u t a ie r s a n d i mp r o v e d l f o o d f o r e c a s t a n d i n t h e l i g h t o f 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t h e n e e d o f l f o o d c o n t r o l f o r t h e lo f o d p l a i n ma s s e s .T h e g e n e r a l i d e a o f t h e mo d e i s t o f o r m c l o s e d z o n e s wi t h t h e e x i s t i n g Ye l l o w Ri v e r dy k e s ,v u l n e r a b l e s p o t s a n d c o n t r o l c o n n e c t e d d a ms a n d t h e n e wl y — b u i h l f o o d c o n t ol r s u b — e mb a n k me n t s t o c a r r y o u t z o n e d h a r n e s s i n g o f t h e
浅谈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与管理
2 滩 区安全 建设 标准 低 . 2
2 . 已建的避水工程标准低 , .1 2 群众安全没有保障 目前 已有的避水台除了普遍高度不 足外 ,还存在连
台不成规模问题。孤立房台导致村庄的街道 、 巷子及其他 公共设施相对低洼 , 漫滩洪水走街 串巷 , 孤立房 台成为孤 岛, 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同时 , 孤立房台的 防护也 是各 自为战 . 一方面房台边坡很少缓于 1 , : 很少 2 有护坡 。 防护能力有限。一旦遇 到洪水浸泡 , 台很容易 房 出现不均匀沉陷 、 冲坑 . 台子较高的还有滑塌的危险。 2 . 外迁安置标准低 . .2 2 返迁问题突出 黄河下游滩 区较大规模 的外迁安置始于 19 年 8 96 月黄河下游洪水之后 . 累计动迁村庄近 2 0 , 口近 l 0个 人 3 万, 主要集中在 山东河段 。当时的外迁安 置采用堤防背河 侧就地安置的方式。由地方政府统一建设移 民新村 , 按户 均补助 30 00元标准 . 其余 由群众 自筹资金购买 。移 民新 村不仅 房屋面积小、 缺乏必要 的公共基础设施 , 部分安置
不大 . 目前滩 区仍有大量人口居住 : 另一方面滩 区已建避 水设施少 , 因土地调整困难 、 资金不足等诸多原 因 , 仍有 89 7 个村庄 、2 7 9 . 万人没有避水设施 , 0 超过现状滩 区人 口
余处 . 总面积 44 . m ( 06 k  ̄ 9 含封丘倒灌 区)占下游河道总面 ,
设施应 考虑平汛结合 , 使滩区群众在安置后 , 能以城镇 为
维普资讯
严汝文等/ 浅谈黄河下游滩 区安全建设与管理
区甚至位于盐碱低洼地 区,房屋潮湿以致无法入住。同
行生活安置; 采取临时撤离的措施只修建撤离道路 。 居民
黄河下游滩区问题研究
黄河下游滩区问题研究
马广慧;夏自强;郭利丹;李捷
【期刊名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23)3
【摘要】黄河下游的广大滩区,是由于黄河数次的泛滥以及过水,逐渐淤积造就的.很多年以来,滩区一直重复着被淹-退水-再淹没的过程,致使滩区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根据黄河中下游洪水水位变化规律和特征、黄河下游来水来沙特点,以及滩区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黄河下游滩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安全保障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新世纪、新的形势下,下游滩区发展的一些策略.
【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马广慧;夏自强;郭利丹;李捷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1/927
【相关文献】
1.黄河下游滩区受淹后国家补偿问题研究 [J], 廖义伟
2.“走进一线”活动引发的对水利跨越式发展的思考——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和民生发展问题研究 [J], 宋文广;李丹颖;刘登伟;王亦宁;王志强
3.黄河下游滩区移民搬迁问题研究∗--以河南省黄河滩区为例 [J], 丁同民;赵志浩;
韩鹏;欧广远;吴海峰;龚绍东;张林海;生秀东;王宏源;陈东辉;赵西三;王中亚
4.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模式与效果评价——“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研究”之五 [J], 张金良;刘生云;暴入超;张瑞海
5.黄河下游滩区治理与生态再造模式发展——“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研究”之四 [J], 张金良;刘继祥;李超群;崔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下游河势控制与滩区治理示范研究及进展
黄河下游河势控制与滩区治理示范研究及进展张红武!,龚西城",王汉新#,李琳琪!,王海雷#,苏立志",付帮勤#(1.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2.山东菏泽黄河工程局,山东菏泽274000;3.山东菏泽黄河河务局,山东菏泽274000)摘要:在阐述课题研究内容、关键技术问题等基础上,通过对多个黄河下游多个滩区比选,确定在最为典型的东明辛店集至老君堂河段进行示范研究,对新建滩槽工程协同治理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研发出滩区治理示范工程专利与施工创新技术#文章分别介绍了课题研究在河道制导工程示范项目空间布局、钢管轮胎透水桩束流输沙工程、钢结构板桩组合坝、上挑变流促淤坝、Z型钢板桩护滩工程、泥沙高效处置等技术的创新和示范建设的进展#示范工程建设实践表明,通过在辛店集工程下首“钢结构板桩组合坝+上挑变流促淤坝示范工程%对岸沿治导线近主槽处修建的两排108m长的“钢管轮胎透水桩束流输沙示范工程%,在有效输沙流量下具有束流输沙功能,限制河势上提,又在不断后退的滩沿修建的184m长“Z型钢板桩护滩示范工程%,显然可发挥几大示范工程对于滩槽的协同治理作用#希望课题研究成果及相关建议为下一步黄河下游河势控制与滩区治理提供参考#关键词: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示范工程;钢管透水桩;钢结构板桩坝;Z型钢板桩;变流促淤doi:10.13928/ki.wrdr.2021.02.001中图分类号:TV91;TV8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408(2021)02-0001-110引言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下游河道在长期排洪输沙的过程中不断淤积抬高&沿黄地区受黄河频繁泛滥的影响&其干流成为淮河、海河流域的天然分水岭[1]$黄河下游全长786km干流河道的河床普遍高出两岸地面4〜6m,部分河段达10m以上&高出两岸平原更多&使下游堆积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黄淮海平原的安全&是全黄河防洪减淤最主要的河段人民治黄近75年来&随着上中游水库的修建与水土保持工程的生效以及下游河道工程条件的改善&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思路和清华大学提出的'两道防线(治理对策⑶不谋而合&即在现有河弯工程与改建的'束流节制工程(强制约束下&以靠溜险工)控导工程和生产堤为基础改造成为护滩防护堤&构成第一道防线&以发挥控制流路、束流输沙及避免中常洪灾的作用;由大堤和防滚河工程构成第二道防线*4近?年清华大学同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荷泽黄河工程局等15个单位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研发计划专项’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项目(简称为'本项目该项目类型为重大共性关键技术)⑷,共同提出了河道生态修复*5国收稿日期:2021-01-16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507)$作者简介:张红武(1958—),男,河南淮阳人,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长聘教授,主要从事治河防洪研究工作$与'两道防线(思路相结合的'三滩分治(方案⑺&即将防护堤高标准修建&作为保障’二滩(和’嫩滩(区域相对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高滩(作为生态移民安置区或文明活动高地&通过淤填堤河提高堤防防洪能力&将部分'高滩(解放出来;’二滩(为高滩与控导工程之间的区域&可用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等&并作为宽滩区超标准洪水上滩的行洪空间;’嫩滩(则被用来修复、维护湿地生态&与河槽一起承担大中洪水流量下的行洪功能&再利用新的河工技术&对消耗水流能量而影响输沙效率、抗水毁能力弱而需长期抛石抢险等缺陷的传统坝垛工程进行升级改造&变'以坝护弯、以弯导流(为'平顺护弯、以弯导流即可达到中水河势稳定控制、河槽输沙能力提升的目的$因此&本项目是完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提高下游工程的整体防洪能力&保障黄淮海平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⑷,其所属指南方向确定的研究内容也是必要的&即:’研究黄河小浪底水库下游河道河势稳定控制和河槽行洪输沙能力提升技术&研究滩区规模与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其考核指标为:’提出未来50年黄河下游维持4000流量的河槽稳定技术措施&提出黄河下游滩区规模及治理技术方案&开展相应示范本项目下设的课题七——黄河下游河势控制与滩区治理示范研究*4+,系针对上述滩槽治理方法进行示范&是前6个课题的应用研究&主要对项目确定的同行洪输沙共适应的控导工程和不抢险且不影响水沙交换的束流输沙工程&开展空间布局方案的优化、设计和施工&并通过原型观测&分析工程实施效果&提出技术进一步提升的具体要求&为本项目成果的推广奠定基础$该计划专项同以往国家科技项目的最大区别是要突出示范研究&显然&本项目前6个课题所解决的各方面技术问题及所取得的创新成果&都能够在课题七的示范研究中得到检验和体现&是使本项目成果能推广使用的重要环节⑷。
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分析
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07-12T02:49:22.88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4期作者:张军张维波[导读] 黄河下游滩区既是行洪、滞洪和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滩区189.5万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滩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治河的矛盾已成为相关部门和鲁豫两省关注的焦点之一。
东阿黄河河务局山东省 252200摘要:黄河下游滩区既是行洪、滞洪和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滩区189.5万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滩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治河的矛盾已成为相关部门和鲁豫两省关注的焦点之一。
系统总结了滩区在洪水泥沙处理中的作用、滩区滞洪沉沙功能变化、滩区分区运用调整可行性、滩区产业发展以及人口搬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当前研究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未来黄河泥沙情势和滩区沉沙功能战略定位认识存在较大争议;二是大规模群众搬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异常复杂,单靠行政手段推动滩区群众全部搬迁以解决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不足;三是滩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下游防洪治理协同推进模式缺乏研究。
提出了急需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从战略层面加强滩区治理方向研究、从方案层面加强滩区不同治理方案影响研究、从技术层面加强下游水沙输移及河道演变关键技术和加强不同滩区发展优势与潜力研究等。
关键词:功能变化;滩区生态治理;黄河下游黄河下游滩区承担着落淤沉沙的功能,也是滩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位于城乡区域的黄河下游滩区是城市河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人类活动影响也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滩区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生产与生态修复治理之间的矛盾、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如何处理好黄河下游滩区生态保护与城乡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化解现状矛盾是黄河沿线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工作应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目标,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强调区域整体性、系统性和多功能性。
新形势下黄河下游滩区建设模式
新形势下黄河下游滩区建设模式王延清;王科新;张宁【摘要】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黄河下游滩区避洪工程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就平阴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项目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探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黄河下游滩区建设的机遇与模式。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3(000)011【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黄河滩区;建设模式;新农村;城镇化【作者】王延清;王科新;张宁【作者单位】平阴县黄河河务局,山东平阴 250400;平阴县黄河河务局,山东平阴 250400;平阴县黄河河务局,山东平阴 250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82.1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自2013-01-01起,《黄河下游滩区运用财政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是黄河治理进程中新的里程碑,更是“搞好黄河下游治理”、“搞好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的具体体现。
随着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黄河下游滩区避水工程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黄河下游滩区避水工程建设的模式值得探讨。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
河道比降上陡下缓,输沙能力上大下小,泥沙沿程淤积,河床逐年淤高,形成地上悬河。
人们治黄采取“宽河固堤”的方式,在两岸修建堤防,利用宽阔的河道滩地调洪削峰、滞沙淤滩,让黄河洪水回归“宽缓而不迫”的状态,有效减少了黄河决溢灾害。
黄河下游堤距上宽下窄。
高村站以上河道堤距5~20km;高村——陶城铺是从游荡型向弯曲型转变的过渡型河段,堤距一般为2~8km,河槽宽0.6~1.3km;陶城铺——利津堤距0.5~4km,河槽宽0.3~1.0km,属弯曲型河段,堤距较窄。
黄河两堤之间广阔的滩地成为黄河洪水泛滥时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场所,对消减堤防防洪压力、确保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河下游滩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加快发展建议
5 | . | 8 强 = 镬
水 建 与 理26 3 利设 管- 年期 0 0
黄河下游滩区 社会
加快发展建议
赵祥平 丁彦君 胡四华 张学珍 刘庆山
( 山东黄 河河 口利 津河 务局 利 津 2 7 0 ) 5 4 0
“
一
大。由于 年久风雨侵蚀残缺, 部分房台、 标准 村台 偏低. 达不
到l 0ms O 0 3安全避洪标准, 0 / 若遇较大洪 水漫滩、 利津河道内
行政村。滩区社会经济情况涉及北宋、 利津、 盐窝、 北岭、
陈庄及汀罗 6 个乡 镇, 总人口8 4 . 万, 5 耕地 0 4 万h : .2 m 8 (2 3 万亩) 1. 5 6 。滩区内 现有各种农作物及大棚、 果园 等农
业经济种植物, 水利设施有 1 处滩区扬水站, 0 交通有部分 柏油路、桥涵交通设施及油汽井等。 电力设施方面农用高
【 摘 要 】 无论 从“ 维持黄河健康 生命 ” 的治河 目标还是从滩 区群众长远生存发展考 虑, 均应在政策上根本解决黄河
下 游 滩 区群 众 与黄 河和 谐 相处 及 发 展 的 问题 , 而 以和 谐 的 防 汛 保 安 、 河 水 沙 处 理 来 构 建 “ 持 黄 河 健 康 生命 ” 从 黄 维 的 和 谐 环 境 。 本 文 通 过 对黄 河下 游利 津 河道 滩 区 的社 会 经 济 现 状 情 况 的 分 析 , 讨 了如 何 加 快 发 展 黄 河 下 游 滩 区经 济 探
河河道3 处滩区内。 9 年以 虽经山 1 8 来, 9 东省人民 政府批准,
滩) 8 工程 处长 192m 以 5 2k , 及引黄涵闸4 防御洪水标准 . 座, 为利津站10 , 0 m s 10 滩区内 现有2 处避水村台安全避洪标 0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黄河下游大堤历史悠久,随着河道变迁,经历代不断修建而成。
目前,下游临黄大堤总长1371.2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黄河不决口,按照各个时期河道淤积情况,本次规划前,已对黄河下游大堤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加高培厚。
之后,随着河床的淤积抬高,"九五"期间有计划地对堤防进行了加高帮宽。
除堤防加高帮宽外,还采用放淤固堤、前后戗、锥探压力灌浆等措施对堤防进行了加固。
一、堤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继续建设的紧迫性通过三次堤防加高和"九五"期间建设,在2015年前,下游堤防高度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但堤防加固的进度较慢,致使黄河下游堤防质量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堤身质量差黄河下游堤防是在历代民埝的基础上经多次加高培修而成,受当时技术、设备和社会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用料不当、压实度不够,填筑质量不一等问题。
地质勘探断面显示,不连续的薄层结构非常明显。
(二)堤身裂缝多,獾狐、鼠类等洞穴隐患多由于大部分堤防长期不临水,使堤防仅有的少量不均匀粘土形成大量纵横裂缝。
长期以来獾狐、鼠类等动物在堤防上打洞,造成堤防上洞穴众多,每年堤防检查都发现几十处獾洞,鼠洞更是到处可见,在堤身内还有人为挖的战壕、防空洞、藏物洞、墓坑、树坑等空洞。
洞穴及空洞较为隐蔽,威胁较大。
(三)堤基老口门多,近堤坑塘多,基础薄弱黄河下游为冲积平原,加之历史决口改道,黄河下游堤基复杂,多种堤基并存。
下游堤基多为沙性土,透水性强,易形成管涌等渗透变形,严重破坏了堤基的整体稳定性。
(四)部分堤段堤顶宽度不足,临河堤坡较陡黄河下游堤防有50%以上的堤段堤顶宽度为7~10米,严重不满足现代抢险交通需求。
部分堤段临河侧边坡不满足抗滑稳定需求。
(五)继续建设的急迫性由于存在上述问题,黄河大洪水期间,在堤防的背河侧常出现管涌、渗水、滑坡、陷坑、漏洞等险情,险象环生。
"96·8"洪水期间,堤防出现裂缝5280米,渗水40383米,较大管涌群8处,其中河南封丘荆隆宫堤段在距背河堤脚约300米处发现管涌。
心得体会: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
心得体会: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黄河下游河道内分布有广阔的滩地,总面积为3154平方千米,占下游河道总面积的65%以上。
黄河下游滩区既是行洪、滞洪和沉沙区,又是滩区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滩区现有耕地22.7万公顷,村庄近2000个,人口180多万。
滩区经济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受汛期漫滩洪水影响和生产环境及生产条件制约,滩区经济发展落后,并且与周边区域的差距逐步扩大。
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存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及滩区治理取得了很大成就,进行了4次堤防加高培厚,开展了河道整治及工程建设,开辟了东平湖、北金堤等分滞洪区,实施了滩区安全建设和“二级悬河”治理试验,研究了下游河道及滩区治理模式和补偿政策等。
然而,由于黄河水沙情势变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滩区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级悬河”威胁防洪安全,影响滩区发展。
黄河下游不仅是“地上悬河”,而且是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
“二级悬河”的不利形态一是增大了形成“横河”“斜河”的概率以及滩区发生“滚河”的可能性,容易引起洪水顺堤行洪,增大冲决堤防的危险;二是容易造成堤根区降雨积水难排,内涝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土地盐碱化加重群众土地改良负担。
滩区安全建设滞后,滩区群众缺乏安全保障。
长期以来,滩区安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建设进度缓慢。
同时,撤退道路少、标准低,救生船只短缺,预警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就地避洪和撤退转移的需要,滩区绝大多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近年来河南、山东两省正在推进滩区居民搬迁,但仅是试点性质,受投资限制,搬迁人口较少。
滩区经济发展缓慢。
黄河下游滩区属于河道的组成部分,按照河道管理有关规定,滩区内发展产业受到限制,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生活贫困。
滩区经济发展与治河矛盾突出。
滩区群众为发展经济、防止小洪水漫滩,不断修建生产堤。
生产堤虽然可以减轻小水时局部滩区的淹没损失,但却阻碍了洪水期滩槽水沙自由交换,进一步加速了“二级悬河”的发展,大水时反而加重了滩区的灾情,更不利于下游防洪。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综合应用及前景分析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综合应用及前景分析摘要:黄河下游河道泥沙资源非常丰富,泥沙的综合应用就是将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变废为宝”,使其成为治理黄河、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本文结合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情况,阐述了黄河下游河道泥沙综合应用方向、途径,并对其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
关键词:黄河下游;河道泥沙;综合应用引言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来源主要是中上游黄土高原的地表冲蚀,由上游水流携带泥沙冲淤积而成,是天然形成的砂。
也可通过采砂场从河道里直接挖取或抽取,而后经过泥水、泥沙分离,生产出较为纯净、含泥量少的细砂料。
为了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可将黄河下游河道天然泥沙和人工开采泥沙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根据泥沙资源化应用的途径不同,可归纳为面向黄河服务治黄和面向社会服务大众两点:(1)面向黄河,可将河道泥沙进行堤防工程建设、河道治理及防汛抢险、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工程。
(2)面向社会,河道泥沙资源化可用于放淤改土优化农田、建筑与工业材料及其转化等。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建筑市场的需求扩大以及相关政策等,黄河泥沙应用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
为此,本文还对黄河泥沙应用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探讨。
1堤防工程建设放淤固堤是黄河河务部门最早大规模利用黄河泥沙资源进行防洪工程建设的一项工程技术手段。
该技术是通过自流引水或机械提取黄河水沙,以渠道或管道输送至大堤背河侧,通过先行修筑围格堤分区淤筑,后经沉沙落淤,排除清水,淤淀下来的泥沙,加大堤防宽度,延长了渗径,增强了堤身的稳定性,对解决漏洞、渗水、管涌等险情有显著的作用,加固两岸堤防,可有效利用黄河泥沙,减缓黄河河道淤积抬升的速度,提高堤防强度和堤防防御洪水的能力,确保防洪安全的技术。
该技术是一种“以河治河”的办法,成为黄河治理的一项重要创举。
2河道治理及防汛抢险近年来,利用黄河泥沙制作大块石进行防洪工程抢险取得了成功,为黄河下游泥沙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人造大块石可用于险工、控导工程坝岸根石加固。
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和开发模式探讨
l d r v n i a d e n o o i f o p e e t n n d ma d f s c a d v l p n c n n u e a ey f p o l a d c n mi d v l p n i o o l e e o me t a e s r s f t o e p e n e o o c e e o me t n
河 湖 管 理
C IA WA E E OU CE 2 1 . HN T R R S R S 0 6 2
黄河下游滩 区 安全建 设和开发模 式探讨
刘 筠 , 永强 李
( 南黄 河勘测 设计研 究院 ,5 0 3 郑州) 河 400 ,
摘 要 : 河滩 区是黄 河下 游河道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随 着经济社 会 的发 展 . 区作 为群 众生产 、 黄 滩 生活 以及牧 业 开
l d li b c me ice sn l i otn. f o pan e o s n ra igy mp ra t Rain l d v lp n o o d li b gvn e u l t n in o o t al e eo me t f f o pan y iig q a at t t o y l e o
国家 新 农 村 政 策 的 实 施 . 分 滩 区 也 部 提 出 城 镇 化 要 求 。滩 区 经 济 发 展 等 需
黄河下游现状分析与发展
黄河下游现状分析与发展摘要:通过对黄河下游河道现状、问题、原因及根据近年来黄河下游河道实测资料分析,提出黄河下游安全、生态、调控、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应对措施,实现沿黄社会经济与黄河治理共同发展,人与黄河和谐相处。
关键词:黄河下游工程状况治理成效一、概述及现状:黄河是一条非常特殊的河流,特别是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下黄河下游河段,河区内有主河槽、滩区、过河建筑物、控导工程以及群众自发修筑的生产堤等,同时居住着180万人口。
该河段流域面积2.3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3%,干流河道长786km,河段总落差93.6m,平均比降0.12‰;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3.5%。
由于黄河泥沙量大,经长期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该段河床一般高于背河地面4-6m,局部10m以上,除东平湖至济南区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挡水,堤长达1400多km,河道堤距及河槽形态上宽下窄,排洪能力上大下小,极易形成水害。
其中桃花峪至高村段,河道长207km,堤距一般在10km左右,最宽处24km,河槽一般在3-5km,水面宽浅散乱,冲淤变化剧烈,河势变化不定,历史上的重大改道都发生在本河段,也是黄河下游防守的重点段落。
高村至陶城铺段,河道长165km,堤距在5km以上,河槽宽一般在1-2km,该河段河槽比较平顺,是典型的过渡型河段。
陶城铺至宁海段河道,长度322km,堤距1-3km,河槽宽0.4-1.2km,属弯曲型河段,该河段河槽窄、滩唇高于堤根、横向比降较大,纵向比降平缓,流速较小,但流量大,以淤积为主,多浅滩或沙洲,河道排洪能力较小,凌汛易形成冰坝,伏汛易形成洪峰,防汛形势也比较严重。
宁海以下为河口段,该河段河道长92km,入海口段的流路宽阔,水流缓慢,极易落沙,造成尾闾河道河床的持续淤积、延伸(小浪底水库建成前,据多年资料统计黄河年均填海造地面积达25-27km2,海岸线年均向海推进0.3km),防洪任务的繁重,黄河下游亟需进一步治理。
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开发管理研究——评《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陈霁巍主编
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
定价:96.00元
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书共分为6篇26
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研究主要成果㊂第
黄河干流河道冲淤演变,减缓下游河道
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河口段整治等黄河水资源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等内容㊂第五篇为
多沙粗沙区治理及其水沙变化原因等内容㊂第
未来环境因素变化与下游地上
管理干部和大专院校师
黄河下游滩区治理也是黄河治理
在黄河水沙形势转变及社会经济发展的
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资金不
使得滩区群众人身财产安全难以得到
依据河道管理相关规定,滩区产业发展受
滩区经济发展与河道治理相冲突㊂为发展滩尽管生产堤可一定程度减少局部滩区遭受洪水淹没
另外,黄河下游滩区治加之近年来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状况不断发生变化,加大了滩
一书的研究成果,提出以下几点开
应推进防洪保安㊁生态保护㊁经济发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在国家相
㊁整体性;另一方面,建
㊂另外,推进黄河下游
还要实现生态廊道的防洪功能;不仅注重改善发挥滩区土地优势及生态优势,推动滩区经济发
要尽可能提升资金使用效
加大政府资金㊁社会资本投入力度,
全面考虑投资方㊁受益
水环境治理㊁生态保护等
黄河下游滩区治理涉及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应组建黄河下游滩区保障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开发管理有序进行㊂。
黄河下游滩区不同分区治理模式辨析
摘
要: 黄 河下游滩 区的分 区治理模 式主要有 两种 : 一是 洪水分级 运用下的滩 区分 区治理 ; 另一 个是按功 能对滩 区进 行
划分的治理模式。在 阐述 两种治理模式的工程布置形式 的基础上 , 从与洪水的适应性、 相应的滩 区安全建设模式 以及 对 滩 区滞 洪沉沙的影响等方面分别进行 了分析。结果表 明: 按功 能划分的滩 区分 区治理模式是 宽河 固堤 策略 下的滩 区治 理措施的细化 , 方案本 身与原来的治理模式有很好的相承性; 洪水分级运用的分区治理模式是针对滩 区现状和 来水条件 变化提 出的 , 一 定程度上改变 了原有 的治理思路 , 其 与工程总体布局之 间的关 系、 分级 运用的 洪水量级 以及 分洪运 用的 管理等方面仍需要 深入研 究。
f o r ms o f t h e t w o h a r n e s s i n g p a t t e r n s a n a l y s i s wa s ma d e i n t e r ms o f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t o l f o o d,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l f o o d p l in a s a f e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a t t e r n a n d t h e
,
u s e,a n d a n o t h e r i s h a r n e s s i n g p a t t e n r wh e r e t h e lo f o d p l a i n i s d i v i d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f u n c t i o n s . On t h e b a s i s o f d e s c r i p t i o n o f e n g i n e e in r g l a y o u t
浅谈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的途径
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 园。农业生产是滩 区的唯一产业 ,
由于滩 区经济发展滞后 , 水利、 交通、 能源 、 教育 、 卫生等基础设
施 的很 不 完 善 , 部 分农 田 没 有 排 灌 设 施 , 本 处 于 靠 天 收 的 大 基 状态. 由于 滩 区滞 洪 、 沙 , 使 滩 区频 繁 漫 水 落 淤 , 众 生 产 沉 致 群
别要做好村镇规划和宅基地管理 , 应在 岗地 、 庄台或保 庄圩 等
安 全 区 域 规划 村 镇 建 设 , 要 新 建 住 房 的 群众 必 须 在 规 划 区 需
3 黄河 滩 区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由于历史的原因 , 黄河下游滩 区行 、 滞洪后得 不到相应补
内建设 , 使人 口、 财产逐步向安全区转移 , 实现减灾的 目的。
而保障黄河 下游广大保护区的防洪安全 。
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后 , 形成 了“ 定主槽、 稳 宽河 固堤、 政 策补偿 ” 的黄河下游治理新 方略 , 实现小洪 水不 漫滩 , 滩 区 使
群众能够安居乐业 ; 大洪水时 , 依靠广 阔的滩地 , 洪沉沙 , 滞 淤
滩刷槽 , 增强并维持主槽过洪能力 。
规划不但要考虑水 利还要结合城 镇规划 , 统筹考虑生 产 与生活、 口与经济发展 、 人 安全建设与小 城镇建设 的关系。庄 台、 保庄圩 、 民建镇 、 移 撤退道路等多种方案各有利弊, 要因地
制 宜 。 随 着行 滩 区人 口 的增 加 , 加 强 滩 区 内 的 土地 管 理 , 要 特
目前滩区内人 口密度 大 , 源缺乏 与人 口增 长的矛盾 日 资
・
况, 需修建部 分撤退道路 , 尤其应按规划要求 , 重点安排村庄
河南黄河滩区迁建方案
河南黄河滩区迁建方案一、背景介绍河南省黄河滩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滩区农业生产存在诸多困难和隐患。
为了改善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河南省政府制定了黄河滩区迁建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将滩区农民安置到新的建设规划区域,实施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和农田整治,实现滩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滩区迁建方案的目标1. 保护和恢复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修复工作。
2. 积极推动农田整治,提高灌溉水利设施的现代化程度。
3. 实施农田水利保护工程,提高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生产。
4. 提供良好的农田资源和生活保障,改善滩区农民的生活条件。
5. 推动黄河滩区农业向现代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三、滩区迁建方案的内容1. 规划区域选择:根据滩区农民迁建的意愿和实际情况,选定一片适宜的区域进行规划和建设。
该区域应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农田资源,同时与滩区相对接,方便农民的迁移和交通运输。
2. 农民安置:将滩区农民进行分类,根据其土地和人口规模,制定科学合理的搬迁计划。
对于无法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可以鼓励其转行到规划区域从事其他产业,或者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就业机会。
3. 生态修复:在规划区域进行大规模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包括植被恢复、草原治理、水域整治等。
通过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保护能力,实现对滩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4. 农田整治:在规划区域进行农田整治工作,包括农田平整、排灌设施改善、土壤肥力提高等。
同时,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5. 水利工程建设:在规划区域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包括水库、水渠、水泵站的修建和改造。
通过建设现代化的灌溉系统,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生产需水。
6.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滩区迁建工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等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和配合迁建工作。
黄河滩区土地利用优化与对策
黄河滩区土地利用优化与对策摘要:黄河滩区是黄河汛期洪水行洪、滞洪、沉沙的区域,是黄河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工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滩区群众赖以生活的场所。
黄河滩区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黄河滩区土地利用历史和现状对比研究,分析了滩区景观的变化,提出了滩区土地的优化方案,为滩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黄河滩区土地资源优化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发源地之一。
长期以来,黄河滩区基本限于单一的农业耕作,土地利用与防洪之间矛盾突出。
自建国以来,国家大力治水,使得黄河洪水的险情大为降低,滩地也逐渐成为两岸居民开发利用的对象。
但以往的研究都缺少这方面的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偏重于黄河的堤坝安全和黄河故道的土地利用,而缺少对滩区土地利用的研究。
就河南境内黄河滩区的利用状况,对其加以分析,不但可以客观反映黄河中下游的情况,也可以更好指导滩区的土地利用方式,更好地维护河道的安全和保护人民的财产。
1. 研究区域概况黄河滩区是黄河下游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河道是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从河南兰考县铜瓦乡决口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形成的。
黄河下游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河道形态复杂,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洪水威胁较大。
黄河滩区由三部分组成:高滩,低滩和嫩滩。
高滩区多为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从河南兰考县铜瓦乡决口改道形成的。
低滩区是由于河势变化,塌滩及泥沙经多年反复淤积而成。
嫩滩区与枯水河槽相邻,位置较低,中水时就要漫水。
黄河滩区年平均气温在12.0~14.8℃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550~650mm。
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68%。
降水量年际变幅为400~900mm。
土壤类型主要有:褐土,盐碱土,沙土。
黄河滩区面积近3956 k㎡,占河道总面积的85%。
滩区涉及河南、山东两省15个市,43个县,滩区内现有村庄2052个,耕地2503 k㎡,人口约为180.94万。
该文研究的区域为从花园口到高村这一段黄河的滩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黄河下游滩区建设的机遇与模式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
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黄河下游滩区避洪工程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就平阴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项目取得的成就予以解析,探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黄河下游滩区建设的的机遇与模式。
关键词:黄河滩区建设模式新农村城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华夏文明。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河也曾给我们带来无数灾难。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2013年1月1日起,《黄河下游滩区运用财政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是黄河治理进程中新的里程碑,更是“搞好黄河下游治理”、“搞好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的具体体现。
随着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黄河下游滩区避水工程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黄河下游滩区避水工程建设的模式值得探讨。
1 黄河下游滩区的基本情况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
河道比降上陡下缓,输沙能力上大下小,泥沙沿程淤积,河床逐年淤高,形成地上悬河。
人民治黄采取“宽河固堤”的方式,在两岸修建堤防,利用宽阔的河道滩地调洪削峰、滞沙淤滩,让黄河洪水回归“宽缓而不迫”的状态,有效减少了黄河决溢灾害。
黄河下游堤距上宽下窄。
高村站以上河道堤距5~20km;高村~陶城铺是从游荡型向弯曲型转变的过渡型河段,堤距一般为2~8km,河槽宽0.6~1.3km;陶城铺~利津堤距0.5~4km,河槽宽0.3~1.0km,属弯曲型河段,堤距较窄。
黄河两堤之间广阔的滩地成为黄河洪水泛滥时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场所,对消减堤防防洪压力、确保下游两岸人民生民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黄河下游两岸大堤之间的滩地一直分布着村庄,居民多从事农业生产。
统计数据表明,河南、山东两省的滩地内,共有15 个地(市)、43个县(区)、1 924 个村庄,生活着180 多万人,存有耕地375 万亩。
为了生产生活,滩区群众修建了生产堤。
2 黄河下游滩区避水工程建设的历史进程
1954年,中央拨款在北金堤滞洪区内修筑围村堰、避水台,以利在滞洪时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河南修筑护村堰345个,山东修围村堰243个,避水台、急救台42个。
为解决滩区经济发展与黄河滞洪沉沙之间的矛盾,1974年国务院决定“从全局和长远考虑,黄河滩区应迅速废除生产堤,修筑避水台,实行‘一水一麦’,一季留足群众全年口粮”的政策。
从1974年起,黄河下游群众开始修建避水防洪工程。
主要表现为自建的孤立房台。
房台多有群众自发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尺寸大小、高低各异,布局散乱,单体性强,占地面积大、抗洪能力差。
群众在认识到房台建设标准不能满足避洪要求时,就在原有房台基础上拆除房屋,重新加高房台,重新建房。
正如有的地方老年群众反映,他们一辈子都在和洪水抗争,不断加高房台、翻盖新房,把一辈子的精力和积蓄全部用在了建房上。
被动与洪水抗争,不但解决不了人们避洪安全的根本需求,反而加重群众了生产、生活负担,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后来,在政府的鼓励、扶持下,群众填垫房台间的道路,将单体房台连成一体构筑成村台。
村台抗御洪水的能力比单体的房台大为增强。
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亚行贷款项目—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滩区建设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的一部分。
2005年,平阴县实施的《黄河洪水管理亚行贷款项目——山东平阴滩区安全建设工程》是本项目的一部分。
3 平阴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项目实施进程
3.1 高标准淤筑村台
平阴黄河滩区位于济南市平阴县境内,在黄河右岸,是黄河下游重要的蓄滞洪区。
滩区总面积162.68平方公里,最大蓄滞洪能力为7.15亿m3。
滩区涉及5个镇(办事处)、117个村、11.33万人。
共有村台17个,面积143.98万m2。
其中有7个村台达到安全设防标准。
这7个村台是在《黄河洪水管理亚行贷款项目—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中实施完成的。
2005年,亚行贷款项目平阴滩区安全建设工程启动实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村台放淤填筑工程、撤退道路及附属工程。
实施过程中,根据原有村庄地理位置及分布情况,结合城镇化建设要求,将铁杨、大河口、小河口、苏桥、刘庄五个村集中建设,淤筑了五村连台,将丁口、王小庄两个村房台集中淤筑,将新博士、老博士两个村房台集中淤筑。
其他四个村台分别为凌庄村台、后寨村台、前院二村台、柳河圈村台,这7个村台台顶面积66.05万m2,解决了平阴黄河滩区12个村的安全避洪问题,群众彻底摆脱了洪水威胁。
3.2 滩区新村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畴
亚行贷款项目平阴滩区安全建设工程,受到济南市、平阴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济南市人民政府在原有800万配套资金的基础上,市财政增加到1500万元用于新村配套设施及群众搬迁补助。
平阴县人民政府决策,“要将新村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县开好头、起好步。
”平阴县成立了平阴县黄河滩区安全工程建设指挥部,县长任指挥,指挥部成员由县委办公室、县府办公室、县农办、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黄河河务局等18个有关县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工程所在的乡镇均相应成立了滩区安全工程建设指挥部,在县滩区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
平阴县将7个新房台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逐步推进。
主体工程竣工后,县滩建指挥部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了“抓重点,促一般”的工作思路,以前阮二、苏桥两个高标准示范村为重点,促进其他各房台新村群众搬迁进度。
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将7个村台全部建设成为新农村样板。
前阮二村、苏桥村、新老博士新村决定统一兴建“二层别墅式住宅楼”,每户建筑面积达186m2。
在新村规划中,县滩建指挥部统筹考虑、提前谋划,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村高标准建设,率先启动新村建设,要求各村要规划本着“街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生活现代化”的目标,实现饮用水集中供应,农户基本普及卫生厕所,普遍使用沼气,全面普及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标准。
在县滩区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多部门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滩区项目建设。
县水务局借助国家村村通自来水政策,让村民实现“进户吃水”;县组织部和发改委结合农村村级党员活动中心建设项目优先安排搬迁村庄;县卫生局扶持搬迁村做好医疗卫生室的建设;县农业局充分利用搬迁群众沼气池、太阳能国家优惠政策,每户优惠2600元、500元。
县国土资源局利用土地复垦政策对搬迁村庄安排土地复垦,全县滩区土地复垦增加土地1400多亩,结合土地指标置换政策,置换资金上亿元。
村委利用置换资金进行滩区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减轻了群众的资金负担。
多方优惠政策的倾斜和扶持,有力促进了群众搬迁的积极性和项目实施顺利进展。
平阴县黄河滩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前阮二村、苏桥村、新老博士村统一兴建的二层别墅式住宅楼全面竣工并已搬迁入住。
这在当地被群众称为平阴县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其他村台群众搬迁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已有1700多户村民搬进新房。
在解决居住安全的情况下,滩区村民终于可以安心地生产生活了。
有的搬迁村村委计划利用老村复垦的土地,并整合新增加的土地,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搞好新型特色种植,大力发展滩区农村经济。
4、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黄河下游滩区建设的的机遇与模式。
《黄河下游滩区运用财政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的实施,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
院对黄河下游滩区群众的深切关怀,对黄河长治久安、确保安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体现了黄河下游滩区建设的持续性、任务的艰巨性。
当前,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尚需进一部落实,滩区群众期盼着后续滩区建设项目的实施。
在当今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有些地方已经将滩区安全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范畴,并取得显著成效。
黄河下游滩区建设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是黄河下游安全建设的机遇。
从亚行贷款项目平阴县黄河滩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黄河下游滩区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滩区建设高度重视,关心滩区群众的疾苦,从安全与民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项目立项,多渠道筹措资金,多部门进行政策扶持。
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黄河滩区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中去。
三是,结合城镇化建设要求,把能够合并的村庄集中建设,打造滩区新型农村社区。
四是,地方职能部门利用国家优惠政策扶持滩区项目建设,缓解了群众资金压力,加快了项目实施的进程。
五是,搬迁后旧村腾空地土地复垦增加的土地面积为滩区群众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5 结语
平阴县黄河滩区建设同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当前黄河下游滩区建设中,平阴县黄河滩区建设模式值得借鉴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