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16866
人工关节置换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人工关节置换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人工关节置换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风险评估及应急与案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一个最主要并发症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
从事关节置换的骨科医师不能忽视这些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如果没有相应药物或物理手段的预防措施,DVT的总体发生率将达到40%~88%,无症状PE的发生危险高达10%~20%,有症状PE的发生危险为%~3%,致死率达到2%;腘静脉水平以上的近端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0%,而小腿血栓发生率为40%~60%,前者比后者发生PE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而在没有相应预防手段的情况下,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0%~70%,致命性肺栓塞发生率为2%髋部手术血栓形成的发生危险是腹部和胸部手术5倍以上。
与DVT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40岁,女性,肥胖,既往有静脉手术史或静脉曲张,既往有骨科手术史,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状动脉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下肢肿胀,术后制动,使用口服避孕药和血液丢失过多或输血过多,恶性肿瘤患者。
血管栓塞可能发生在盆腔、大腿或者小腿静脉,大多数DVT发生在小腿,以后向大腿延伸,但是在盆腔静脉和股深静脉中也可单独形成血栓。
80%~90%血栓形成是在手术侧,单纯小腿DVT并不致于形成PE,但是30%小腿静脉血栓可以向近端延伸。
DVT与PE的发生和手术时间的关系尚存在不一致报道。
但多项研究表明,对于DVT和PE的预防性治疗应该坚持到出院以后。
术后早期马上使用肝素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为45%。
6%~23%的患者小腿血栓可能向近端延伸,常规进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无症状血栓形成,包括向近端延伸的小腿血栓,只有对存在近端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才全程使用抗凝剂进行治疗。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并发症
及时就医:如出现不适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4
假体材料选择不当:可能导致假体磨损、断裂或感染
假体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关节稳定性差或磨损加速
假体安装位置不当: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或假体松动
01
02
03
04
术后康复不当
1
术后过早负重:可能导致假体松动或磨损
2
术后活动不当:可能导致关节脱位或骨折
3
术后康复训练不足:可能导致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
4
术后康复训练过度:可能导致关节损伤或肌肉拉伤
假体安装:采用正确的安装方法,确保假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术后护理:术后注意保护假体,避免碰撞和磨损,定期复查,确保假体的正常使用
术后康复指导与监测
术后康复计划: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
1
康复锻炼: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
2
监测指标: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等
严格手术操作
术后康复: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4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03
术中操作:严格按照手术规范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02
术前准备: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01
假体选择与安装
假体类型: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假体类型,如陶瓷、金属等
假体尺寸:根据患者骨骼尺寸选择合适的假体尺寸,确保假体与骨骼的匹配度
02
症状: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跛行等
03
处理方法:复位、固定、康复训练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及防范对策
身、 早期 功能锻炼 , 移床 严禁牵 拉 患侧 肢
体 , 有 专 人 保 护 髋 关 节 。术 后 应 穿 防 旋 应
鞋保 护中立体 , 卧时注意保持屈髋 和屈 侧
小 型 钢 板 治疗 掌 指 骨 骨 折 2 5例 体 会
何燕飞 黄 海 东
di 1. 9 9 j i n 10 —64 . 0 0 o:0 3 6/ .s . 07 s 1x 2 1 .
采 用 最 多也 是 最 有 效 的 方 法 是 人 工 髋 关
栓栓塞性疾病 的两个不 同阶段 , 临床实 际
工 作 中 , 年 患 者 可 因患 有 基 础 疾 病 致 血 老
血栓史者 , 术前 高度 重视 原发 疾病 , 其 尤 具有高危 因素 的人群 要进行评估风险 , 及 时指导患肢 活动 , 高患 肢 , 抬 及时 观察 患
子 肝 素 抗 凝 治 疗 , 量 减 少 术 中输 入 新 鲜 尽 m 也 可 以 预 防 下 肢 深 静 脉 血栓 形 成 。
塞等 。大面积的肺栓塞是致死性 的, 导致 手
加 强护理措 施 , 防止 褥疮 形 成 , 对术 后患者 每 2小 时 翻 身一 次 , 摩 突 出部 按 位, 不宜翻身患者则要两个 人分别在两侧 将臀部抬起 , 缓解压力 , 改善局部循 环 , 透 气, 最好 宜卧 气垫 床。及 时更 换床 单 , 保 持局部皮肤 清洁 , 防褥疮 发生 。 预
人 工 髋关 节 置 换 术 常见 并 发 症 及 防 范对 策
治疗 。手术本身是有创手术 , 使患者免疫力
焦延军 王 永霞 曹 亚 军 膝 , 膝之 间可垫 软枕 扩散 , 影响手术 部 位的愈合 。术前备皮 和手术 时的无 菌操作 不严格也可导致局部发生感染。术后切 口 换药不严格 , 无菌操作不规范也是直接感染 的机会。假体如骨水泥单体的释放 , 影响细 胞 的吞噬 作 用 , 生 异 物 排 斥 反 应 , 能 造 发 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治疗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治疗一、全髋置换术后并发症有哪些?全髋置换术后一些并发症是该手术所特有的,一些是任何老年人大手术都会发生的。
全髋置换术特有的并发症包括:神经血管损伤、周围脏器损伤、出血和血肿、肢体不等长、术后关节不稳定和脱位、异位骨化、血栓栓塞、骨折、晚期松动、感染、骨溶解、假体柄折断等。
Clohisy等回顾了1996年至2003 年之间髋关节翻修患者的翻修原因,发现无菌性松动占55%,不稳定占14%,感染占7%,假体周围骨折占5%,假体折断占1%。
其中无菌性松动是导致翻修的最主要原因。
这些并发症有些会严重影响术后功能,如骨折、脱位、感染等;而有些则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如血栓栓塞引起的肺动脉栓塞。
很多并发症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而且很多并发症的发生与医生的技术水平有关,因此临床医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应注意哪些全身并发症?全酸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老年人,和其他大手术一样会引起全身的并发症,有时会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医生应给予高度重视。
常见的如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术后应给予胃粘膜保护剂,如奥美啦唑,必要时行便潜血检查。
心肌梗塞和心衰是危及生命的最常见并发症,术前应详细评估既往的心脏病史和目前的心脏状况,术中应避免发生缺氧和血容量骤增骤减的发生。
局部放置骨水泥通常会引起血压波动,偶有引起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的报告,因此在放入骨水泥时应加快输液,将血压升高。
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
脂肪栓塞并不少见,多为一过性,但严重的会引起呼吸系统衰竭,导致病人死亡。
如果术后出现氧饱和度降低时应考虑到这一并发症并请相关科室会诊。
血栓栓塞引起的肺动脉栓塞会在很短时间内导致病人死亡,应注意预防。
全髋置换术的平均死亡率约为1%左右,多数因上述全身并发症所致,因此术前必须进行仔细评估,根据ASA评分综合评价手术风险,以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我院针对上述并发症有一整套完备的术前准备方案,因此每年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极少(不超过千分之一),去年全年没有发生死亡事件。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应急预案
七、便秘的护理
• 术后患者长期卧床,代谢降低,胃肠活动 功能下降,患者容易便秘。 • 少量多餐,多饮水。 • 多吃芹菜、韭菜、香蕉等新鲜蔬菜水果。 • 沿着结肠走向顺时针按摩下腹部,以刺激 肠蠕动,预防便秘。 • 如3天以上未解大便,可遵医嘱开塞露肛塞, 必要时灌肠。
八、心理干预与护理
• 术后使其丧失自理能力,患者心理负担较 重。 • 耐心地向患者讲述病因、治疗方法、治疗 原理、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以往 的成功案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 者资源配合治疗。
三、脱位的观察与护理
• 协助患者平行卧位,并使患肢维持外展1530°中立位,床上“丁”字鞋,预防脱位。 • 翻身:从患侧往健侧翻身,在翻身时下肢 间客房一软枕,确保患者的髋、膝和身体 在同一轴往健侧翻转。 • 不得进行内收动作。 • 术后6周不得交叉双腿、不得患侧卧位、不 得坐沙发、不得弯腰、不得屈膝而坐、不 要屈髋90°以上。
九、饮食干预与护理
• 老年患者身体素质通常较差,因此要给予 全方位的营养照顾,增强抵抗力,促进患 者的康复速度。 • 根据胃肠道情况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热量、 高钙食物。
十、康复锻炼干预与护理
• 术前干预:术前观看录像、动作示范与个 体指导相结合向患者讲解术后要进行的康 复训练程序,并进行模拟训练。 • 术后干预:进行系统的肌肉训练、关节活 动范围训练、负重及适当行走训练、生活 自理能力训练的指导干预。
四、深静脉栓塞的观察与护理
• 密切观察主要患肢皮温、颜色、肿胀度即 感觉,与健侧比较,如出现肿胀、皮肤潮 红、皮温升高,应警惕出现深静脉栓塞。 • 术后应将患肢提高30°左右,也可穿弹力 袜以改善静脉回流。 • 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 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阿司匹林。 • 如出现深静脉栓塞,需要卧床,不可对患肢 进行按摩,做好保暖,排便不可用力过大。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中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中常见并发症
和意外的处理预案
1、术中骨折
术中发现股骨有骨折发生,应当立即选用更长的假体,远端起码超过骨缺损区相当于1.5倍股骨干直径的距离。
发生假体从股骨穿出或股骨骨折后,应延长病人术后免负重时间。
2、神经血管损伤
术前可做髂总动脉或髂浅动静脉造影,防止髋臼假体凸入骨盆后引起血管损伤。
为防止髋臼螺钉进入盆腔,损伤血管,解剖上在髋臼中心后、上方为安全区,这个位置是安放螺钉的最佳位置。
3、感染
在切开皮肤时,使预防性抗生素的组织浓度达到最高,这样要求术前半小时静脉输入抗菌素。
一般来说,常用二代头孢作为预防性抗生素。
4、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
术后使用抗凝剂极易诱发出血。
降低术后血栓的发生率,另外足底静脉泵和术后早期活动也常应用于术后血栓的预防。
5、异位骨化
降低THA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如口服消炎痛、布洛芬和双磷酸盐等药物
6、全髋置换术后假体的磨损
希望病人维持理想体重,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人工关节磨损及日后重新置换的机会。
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应急预案
一、引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为提高对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应对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脱位导致的并发症风险。
2. 提高医护人员对人工髋关节脱位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3. 确保应急预案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实施。
三、应急预案内容1. 病情监测(1)术后患者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观察患者髋关节活动情况,注意有无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
(3)定期进行髋关节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以评估关节位置。
2. 应急响应流程(1)发现疑似脱位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主管医生。
(2)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如疼痛程度、活动受限情况等。
(3)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进行紧急复位。
- 对于轻微脱位,可在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
- 对于严重脱位或复位失败者,需进行手术干预。
(4)通知手术室、影像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做好手术准备。
(5)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3. 护理措施(1)术后患者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外旋及屈髋。
(2)协助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踝泵运动等。
(3)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坐、站、行走等。
(4)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 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如避免深蹲、坐矮凳、跷二郎腿等。
(2)告知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3)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提高患者对人工髋关节脱位的认识。
四、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人工髋关节脱位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和应对能力。
五、总结人工髋关节脱位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人工髋关节脱位的识别和应对能力,确保患者安全,降低脱位导致的并发症风险。
我们将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与意外得处理预案一、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感染就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得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手术得彻底失败,并造成患者得残疾,多数感染病例最终需要再次手术去除假体与骨水泥,严重患者甚至死亡,常被称为“灾难性得并发症”、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感染得处理重在预防措施得使用,防止感染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及早得诊断与治疗。
1、临床表现人工关节感染得临床表现常就是多样化得。
一些人工关节置换术早期急性感染得临床表现与一般化脓性感染一样,急性炎症得体征明显,术后体温持续性增高,患肢疼痛,尤其被动活动关节时疼痛更剧,有些人工髋关节感染后可能只有关节疼痛而持续数月或数年。
少数病人可出现皮肤瘘管或局部有分泌物排出、早期急性感染得症状多出现于术后3, 4周内。
晚期血源性人工关节感染常发生在成功得人工关节术后数月至数年。
常见得感染源可来自齿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
病人可出现数天感染症状,而后发生晚期人工关节感染。
晚期深部感染其临床表现特殊,一般局部急性炎症不明显,常无红、肿、热等表现,体温与白细胞可以不高,但血沉较高,一般可达40〜500mm/h,甚至100mm/h。
人工关节慢性感染属低毒性细菌感染、一般患者由术后开始即出现关节疼痛。
常有休息时或夜间疼痛。
有时术后早期有伤口愈合不良,浅层感染或术后伤口引流管换除较晚得历史、病人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
有时血沉增快。
影像学检査:人工关节早期急性感染X 线片除可见软组织肿胀外,无其她特殊表现。
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出现局灶性骨溶解缺损并迅速发展扩大,在假体柄周围骨有明显骨膜反应,应高度怀疑有感染存在。
2、实验室检查对长期疼痛或松动得全髋关节置换得患者,应行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验、当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髙,而临床表现疑有感染者,应行关节穿刺抽液进行细菌学检查。
穿刺液行常规检查,革兰染色及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应抽取三个标本,如三者均为阴性则可除外感染。
如三者均为阳性则可确定有感染存在。
髋关节置应急预案
一、引言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手术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的1. 提高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2.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3. 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髋关节置换手术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预案的实施。
2. 设立应急小组成员,包括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手术室护士长等。
四、应急预案内容1. 术前准备(1)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等,排除手术禁忌症。
(2)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明确手术步骤、时间、人员安排等。
(3)备齐手术器械、药品、耗材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 术中风险及应对措施(1)术中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出血情况。
如出现大出血,立即进行止血处理,必要时进行输血。
(2)血栓形成:术前、术后给予抗凝治疗,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3)神经损伤:术中仔细操作,避免损伤神经。
如发生神经损伤,立即进行相应处理。
(4)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 术后观察及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2)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渗液等,及时处理。
(3)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4. 紧急情况处理(1)术中出现紧急情况,如心跳骤停、大出血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2)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感染、血栓等,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五、应急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确保人人掌握应急处理流程。
3. 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总结髋关节置换手术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一、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手术的彻底失败,并造成患者的残疾,多数感染病例最终需要再次手术去除假体和骨水泥,严重患者甚至死亡,常被称为“灾难性的并发症”。
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的处理重在预防措施的使用,防止感染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及早的诊断与治疗。
1.临床表现人工关节感染的临床表现常是多样化的。
一些人工关节置换术早期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一般化脓性感染一样,急性炎症的体征明显,术后体温持续性增高,患肢疼痛,尤其被动活动关节时疼痛更剧,有些人工髋关节感染后可能只有关节疼痛而持续数月或数年。
少数病人可出现皮肤瘘管或局部有分泌物排出。
早期急性感染的症状多出现于术后3,4周内。
晚期血源性人工关节感染常发生在成功的人工关节术后数月至数年。
常见的感染源可来自齿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
病人可出现数天感染症状,而后发生晚期人工关节感染。
晚期深部感染其临床表现特殊,一般局部急性炎症不明显,常无红、肿、热等表现,体温和白细胞可以不高,但血沉较高,一般可达40〜500mm/h,甚至100mm/h。
人工关节慢性感染属低毒性细菌感染。
一般患者由术后开始即出现关节疼痛。
常有休息时或夜间疼痛。
有时术后早期有伤口愈合不良,浅层感染或术后伤口引流管换除较晚的历史。
病人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
有时血沉增快。
影像学检査:人工关节早期急性感染X 线片除可见软组织肿胀外,无其他特殊表现。
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出现局灶性骨溶解缺损并迅速发展扩大,在假体柄周围骨有明显骨膜反应,应高度怀疑有感染存在。
2.实验室检查对长期疼痛或松动的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应行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验。
当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髙,而临床表现疑有感染者,应行关节穿刺抽液进行细菌学检查。
穿刺液行常规检查,革兰染色及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应抽取三个标本,如三者均为阴性则可除外感染。
如三者均为阳性则可确定有感染存在。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失误与其防范措施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失误及其防范对策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种标准方法。
髋关节持续性的疼痛、功能障碍,而且影像学显示有关节破坏的征象,通过其他非手术方法治疗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就可以考虑作髋关节置换手术。
过去髋关节置换术的年龄限制在60~75岁,近20年来,其手术适应证已扩大到上至百岁高龄下至十几岁的患者。
关节置换手术的效果不容置疑,但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加,应用范围的扩大,时间跨度的增宽,术后翻修的病例数量也相应增多。
由此暴露出关节置换手术存在的许多问题,其中不乏人为失误造成,以下就此作出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术后感染任何手术都存在感染的可能,而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往往造成手术的彻底失败,因而被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
瑞典对超过240000例关节的登记资料显示其感染率为1.9%。
Ridgeway[1]等统计英格兰102家医院4年间16291例初次THR患者的感染率为2.23%,2550例全髋关节翻修术为3.68%,5769例半髋关节置换术为4.97%,198例半髋关节翻修术为7.6%。
Wroblewski报道各种疾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率分别为:骨性关节炎0.3%,类风湿性关节炎1.2%,银屑病5.5%,糖尿病5.6%。
(一)、感染的原因手术部位感染(SSI)可分为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
浅部感染指局限在皮肤、皮下组织的感染,如处理不当可转变为累计关节腔的深部感染。
深部感染指的是深入关节腔的感染。
临床上进行二者的鉴别有时比较困难,需要结合完整的病史资料和必要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
浅部感染如果诊断及时,并作恰当的外科干预,如伤口引流、血肿及坏死组织的清除,可以阻止深部感染的发生,一般预后较好。
本节主要介绍深部感染的诊治方法。
为便于分析病因、指导治疗,临床上一般以术后6周为限将术后感染划分为早期和晚期感染。
关节置换技术并发症处置预案
一、引言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为提高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并发症类型及处置方法1. 关节疼痛(1)原因:术后疼痛、假体位置不当、神经损伤等。
(2)处置方法:① 评估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② 调整假体位置,必要时进行翻修手术。
③ 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电疗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2. 功能受限(1)原因:术后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2)处置方法:①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
② 针对粘连,进行关节松动术,必要时进行粘连松解手术。
③ 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助行器等,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
3. 感染(1)原因:手术操作不规范、术后护理不当等。
(2)处置方法:① 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感染。
② 一旦发生感染,立即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③ 感染严重者,进行清创引流,必要时进行假体取出手术。
4. 深静脉血栓形成(1)原因:术后血液凝固性增高、活动量减少、静脉回流不畅等。
(2)处置方法:① 早期进行抗凝治疗,如华法林、肝素等。
②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③ 使用弹力袜、间歇充气泵等物理方法,预防血栓形成。
5. 肺栓塞(1)原因:深静脉血栓脱落、肺血管病变等。
(2)处置方法:① 立即进行抗凝治疗,如华法林、肝素等。
② 针对肺栓塞,给予溶栓治疗,如尿激酶、链激酶等。
③ 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必要时进行氧疗。
6. 关节脱位(1)原因:术后关节不稳定、动作不当等。
(2)处置方法:①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正确动作,预防关节脱位。
② 关节脱位后,进行手法复位,必要时进行手术复位。
7. 假体松动、断裂(1)原因:假体材料质量不合格、假体位置不当等。
(2)处置方法:① 一旦发现假体松动、断裂,立即进行翻修手术。
髋关节置换并发症应急预案
一、引言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然而,由于手术创伤、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术后并发症仍难以避免。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并发症类型及处理预案1. 感染(1)临床表现:术后体温升高、患肢疼痛、局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
(2)处理预案:①立即停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②加强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③必要时进行关节腔冲洗;④如感染严重,考虑拔除假体,进行二次手术。
2. 脱位(1)临床表现:患肢短缩、髋关节活动受限、局部疼痛等。
(2)处理预案: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活动;②如发生脱位,立即将患肢置于中立位,用三角巾固定;③如脱位严重,需在麻醉下进行复位;④复位后,加强康复训练,预防再次脱位。
3. 假体松动(1)临床表现:患肢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弹响等。
(2)处理预案:①加强康复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②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假体松动程度;③如假体松动严重,考虑进行翻修手术。
4. 假体周围骨折(1)临床表现:患肢疼痛、活动受限、局部畸形等。
(2)处理预案:①加强固定,如使用石膏、支架等;②如骨折严重,需进行手术固定;③术后加强康复训练,预防再次骨折。
5. 深静脉血栓形成(1)临床表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紫等。
(2)处理预案:①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②加强患肢护理,避免长时间压迫;③如出现肺栓塞,立即进行抢救。
三、预防措施1.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排除手术禁忌症;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3. 加强患者术后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4.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四、总结髋关节置换并发症应急预案旨在提高患者术后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预案执行,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其防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其防范聂明军【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并发症并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随访近10年来笔者所在医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112例,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类型并分析其原因,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随访患者中有28例出现了并发症.其中感染3例,髋关节脱位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12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4例,疼痛17例,假体无菌性松动6例,神经损伤1例.部分患者合并2种及以上并发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存在很多并发症,其中不乏人为失误造成,术前、术中、术后预防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2(010)001【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后并发症;防范【作者】聂明军【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镇江212001【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种标准方法。
关节置换手术的效果不容置疑,但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加,应用范围的扩大,时间跨度的增宽,它的并发症却给这项良好的治疗技术的愈后带来不良的影响[1]。
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十年来11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随访,暴露出关节置换手术存在的许多问题,其中不乏人为失误造成,以下就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2例中男71例,女41例;年龄34~91岁,平均57.2岁。
股骨颈骨折53例,股骨粗隆骨折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4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6例,强直性脊椎炎5例,股骨颈部恶性肿瘤1例,髋关节结核1例。
1.2 治疗方法 112例中行人工股骨头置换6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49例。
其中骨水泥型假体75例,生物型假体37例。
麻醉方法:全麻29例,连续硬膜外麻醉83例。
手术入路:均采用Gibson切口。
均术前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毕均常规放置引流管并使用抗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一、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手术的彻底失败,并造成患者的残疾,多数感染病例最终需要再次手术去除假体和骨水泥,严重患者甚至死亡,常被称为“灾难性的并发症”。
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的处理重在预防措施的使用,防止感染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及早的诊断与治疗。
1.临床表现人工关节感染的临床表现常是多样化的。
一些人工关节置换术早期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一般化脓性感染一样,急性炎症的体征明显,术后体温持续性增高,患肢疼痛,尤其被动活动关节时疼痛更剧,有些人工髋关节感染后可能只有关节疼痛而持续数月或数年。
少数病人可出现皮肤瘘管或局部有分泌物排出。
早期急性感染的症状多出现于术后3, 4周内。
晚期血源性人工关节感染常发生在成功的人工关节术后数月至数年。
常见的感染源可来自齿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
病人可出现数天感染症状,而后发生晚期人工关节感染。
晚期深部感染其临床表现特殊,一般局部急性炎症不明显,常无红、肿、热等表现,体温和白细胞可以不高,但血沉较高,一般可达40〜500mm/h,甚至100mm/h。
人工关节慢性感染属低毒性细菌感染。
一般患者由术后开始即出现关节疼痛。
常有休息时或夜间疼痛。
有时术后早期有伤口愈合不良,浅层感染或术后伤口引流管换除较晚的历史。
病人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
有时血沉增快。
影像学检査:人工关节早期急性感染X 线片除可见软组织肿胀外,无其他特殊表现。
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出现局灶性骨溶解缺损并迅速发展扩大,在假体柄周围骨有明显骨膜反应,应高度怀疑有感染存在。
2.实验室检查对长期疼痛或松动的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应行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验。
当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髙,而临床表现疑有感染者,应行关节穿刺抽液进行细菌学检查。
穿刺液行常规检查,革兰染色及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应抽取三个标本,如三者均为阴性则可除外感染。
如三者均为阳性则可确定有感染存在。
如有一标本为阳性则应再行第二次穿刺,以确定诊断。
为避免假阴性,穿刺前应停用抗生素4周。
诊断人工关节感染的程序可确定如下:1.病史(发热、疼痛)。
2.体征(关节渗液、红肿、关节积液等)。
3.血液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
4关节穿刺(革兰染色、细菌培养、细胞计数)如为阳性则行手术处理,如仍为阴性而仍高度怀疑有感染者应再次穿剌,或行关节翻修术。
3.治疗人工关节假体感染一旦确定后,应立即开始治疗,治疗方案的确定应依据:细菌种类、抗生素敏感试验、患者的年龄以及身体状态、感染时间。
1.单纯抗生素治疗经关节穿刺行关节液培养及药敏试验后,对老年、疾病中晚期、身体差以及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单纯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效果较差。
2.切开清创引流适用于早期感染患者,一般不超过24〜48h,最晚也应在术后3周以内。
此手术方法不适用慢性感染者(感染时间超过4周)。
手术后急性感染者可由原手术切口进人。
如为血源性感染者则可用后外侧切口,不要切开大粗隆。
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并由静脉输入抗生素。
将所有失活或炎性组织彻底清除,将人工髋关节脱位,如股骨头为组合式,取下股骨头及髋臼内衬塑料杯,彻底清除炎性组织,特别注意边缘及死角。
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清创后创面应无可见的感染组织。
然后重新安装上新的股骨头及髋臼杯,安装灌注负压引流管。
术后抗生素生理盐水灌注冲洗5〜7天,并静脉滴注抗生素6周。
本方法的关键在于早期彻底清创,发现感染后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4周以内的感染清除成功率在70%。
非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较难清除。
可以在尚未骨长入固定前将假体拔除,二期再置换。
3,关节切除成形术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大手术,既使行翻修手术后仍然不能行动者;再翻修手术后再次感染机会很大者,如免疫功能低下、类风湿或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者;同时伴有髋臼、股骨近端骨缺损者;重建术后又发生感染者,以及预期寿命不长者等。
关节切除成形术在去除髋假体后,即不重新植入假体。
将股骨颈切除至小粗隆处,在髋臼空腔内填塞抗生素骨水泥,在股骨髓内填入抗生素骨水泥珠链。
也可在髋部空腔放置灌注负压引流管缝合伤口。
术后用抗生素溶液灌注冲洗5〜7天并静脉滴注抗生素6周。
关节成形术对感染的控制率在95%左右。
其缺点是下肢缺损较多,下肢短缩,行走时跛行,但髋部伸屈功能活动尚好。
4.一期假体去除,清创后再置换一期再置换术是在仔细彻底清除病灶及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人工关节置换。
只适用于低毒性细菌的慢性感染病例,而在急性感染时不宜采用。
革兰阴性及链球菌感染也不适用。
如伤口有窦道常有混合感染存在则为禁忌证。
应无严重骨缺损,不需植骨。
术中用抗生素骨水泥固定,术后静脉灌注抗生素6周。
一期再置换的一般成功率在 70%〜80%,略低于二期再置换术。
5.二期假体去除清创后再植术是目前治疗假体感染最常用的方法,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物质和异物后,然后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6周,在感染控制的基础上,再次植人假体。
凡不适用一期再置换术者,均可应用二期再置换。
二期再置换术中去除人工关节,彻底淸除病灶的手术方法与一期再置换术相同。
在旷置期间,应控制空腔感染及保持空腔间隙,可在髋臼内植入带抗生素骨水泥,在股骨髓腔内放入带抗生素骨水泥链珠。
也可以用带抗生素骨水泥制成的模拟股骨头抦,以保持空腔间隙。
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6 周。
依据患者情况,如血沉正常,关节穿剌细菌培养阴性即可进行再置换。
不论是一期还是二期置换术,再次使用骨水泥植入假体时,应在骨水泥中加入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或第二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
每袋骨水泥粉剂 (20g)加人第二代头孢1. 2〜1. 8g或万古霉素0.5〜0.7g。
无论何种手术都应术中采用关节内持续大剂量灌注冲洗。
术后进行持续灌注负压吸引。
4.预防措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来源于伤口细菌、手术过程中的污染或是其他部位的感染灶通过血源扩散所致。
虽然原因不同,但与其他感染一样具备三个条件:感染源、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环境以及全身或局部机体抵抗力的下降,所以在预防上应针对这几个方面。
1、手术区域备皮问题(1)备皮的方法:术前采用脱毛剂或者是不去毛,进行皮肤清洁,降低切口感染率。
(2)备皮的时间:术前30分钟备皮,尽量接近手术的时间。
(3)清洁皮肤:术前让病人用抗菌的皂液洗澡,清洁皮肤2、住院时间缩短术前住院天数,降低感染的几率,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3、氧分压和手术部位感染手术过程中,保证病人的血氧和给高浓度的氧气,降低手术感染。
4、体温和手术部位的感染预防病人的低体温的发生,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低体温的预防方案应该在手术前开始直到实施手术后的一段时间。
提前30分钟的手术室预热、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尽量使用不脱尘且能保暖的毯子。
从而让患者的身体处在一个最佳状态。
所有感染病灶均应及时诊治,如牙龈炎、生殖泌尿系感染、皮肤溃疡、脚癣等。
仔细检查手术区域,对手术区域有牛皮癣史、局部手术史、感染史、及手术瘢痕严重者,应作出正确的评估,以指导手术入路和操作的选择。
5、病人术前准备对长期吸烟的病人,手术前30天开始戒烟,糖尿病适当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达到11.2mmol/L以下。
6、合适的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用碘酒、酒精分别从中心向外周进行消毒,范围要足够大。
足够大的目标是超过切口,而且在必要时保证新的手术切口或引流需要。
7、外科预防用药(1)正确选择抗生素手术切口感染的微生物排在第一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因为它是皮肤上的一个常驻菌。
因而预防手术切口感染,首先选择的就是应该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2)正确的使用时间在术前半小时到1个小时之内给药,使得切皮的时候,局部组织浓度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如果手术超过了3个小时,术中应再追加一次。
8、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无菌原则1.所有手术人员均常规刷手,洗手后再用消毒液或碘酒、酒精擦手至肘关节上10cm,穿背遮盖式手术衣,戴双层手套。
2.铺巾后应在会阴处将无菌巾边缘粘贴或缝在皮肤上以防止术中滑动。
3.使用皮肤保护膜,不能遗留裸露部分,特别是会阴部皮肤。
4.正确使用置换器械,手术中尽量达到无接触技术。
5.规范手术技术,术中轻柔操作,减少组织创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彻底止血防止术后血肿形成,术者使用双层手套.术中不断冲洗伤口,用脉冲冲洗器效果更佳,彻底止血,严密缝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置负压引流管。
6.手术室严格管理,减少人员流动,采用百级层流手术室。
7.不使用快速灭菌方法对手术器械进行灭菌处理。
9、术后预防术后注意体位护理,防止发生褥疮,预防血肿形成,对迅速增大的血肿应及时在无菌的条件下切开引流;如伤口愈合不良,持续渗液者,应警惕有否感染的可能,必要时也需切开引流;防止血源途径感染,对术后任何部位的感染,都应及时处理。
二、神经损伤全髋关节置换术引起的神经损伤较少见,神经损伤多由手术操作不当所致,具体机制有:①直接损伤,如电凝灼伤,骨水泥的热烧伤;②压迫损伤,如局部血肿挤压;③牵拉损伤。
1.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造成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的因素依次是:①牵拉损伤;②直接损伤;③血肿形成和术后髋脱位。
1.处理1.保守治疗:患肢石膏托固定,防止足下垂或马蹄畸形,若为股骨头脱位直接压迫损伤应及早复位。
可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大多数病人神经功能会有较满意的恢复。
2.手术探查:若为臀下血肿压迫所致坐骨神经损伤,应行早期切开减压术;如果伤后 6周仍没有神经恢复迹象或神经损伤系骨水泥、螺钉压迫所致,应及时手术探査。
2.预防1.一般情况下术中不必常规显露坐骨神经,但在髋臼内凸畸形,股骨极度外旋,股骨头颈严重短缺和返修术,特别是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的病例,手术中分离出坐骨神经,并加以保护。
2.在神经附近尽量少用电凝止血。
3.切除后关节囊时要非常小心,勿伤及距此部甚近的坐骨神经。
4.用骨水泥固定髋臼时,钻孔不得过深,以防穿透内外侧皮质,一旦穿透应在骨孔内塞入骨块,防止骨水泥烧伤或挤压神经。
5.术后制动和肢体锻炼时,勿压迫腓骨小头,以免腓总神经受损。
2.股神经损伤致股神经损伤的原因依次为:①髋臼前板拉钩使用不当过度牵拉;②骨水泥螺钉和血肿压迫;③拉钩和行关节囊切除时的直接损伤。
1.处理①对骨水泥、血肿及螺钉所致压迫应早期手术探査,解除压迫;②对无持续性机械压迫者,可保守治疗,如果伤及6周仍无恢复者,应手术探查。
2.预防:①髋臼前放置拉钩时,勿用力过大,以减轻对髂腰肌腱的牵拉;②在股神经附近慎用电刀切开或止血;③彻底止血,以防在股三角形成血肿;④前关节囊切除时,将关节囊前的肌肉剥开,牵向内侧保护。
三、血管损伤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大血管损伤多见于肌肉萎缩,有严重屈曲挛缩的病人和翻修术中,被损伤的血管以髂外血管、股血管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