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山书院2期道德经第4讲 第2课《闻道》

合集下载

道德经-原文

道德经-原文

《道德经》原文《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搏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监;能如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以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以为乎生之畜也;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复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其次;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哉..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恍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噤或吹;或疆或锉;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铦庞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弗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为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之胜刚;弱之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谓地无以宁;将恐发;谓神无以灵;将恐歇;谓谷无以盈;将恐竭;谓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谓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必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是其以贱为本也非欤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右边是一个页字;左上边一个业字下面是一个系字;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婨;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称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懵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将欲取天下者;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浑焉..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惜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度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竽..盗竽非盗也哉《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奚以知天下然哉以此..《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精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袄..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道德经》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中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德..知此两者;亦稽式..恒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恒之..《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道德经》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恒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恒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则希不伤其手矣..《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者;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民之轻死者;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也..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之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损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受国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之王..”正言若反..《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馀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道德经的奥秘:第二讲-上士闻道

道德经的奥秘:第二讲-上士闻道

易经的奥秘(外: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自古以来人们对这六个字有着众多的解释,因为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断句读。

曾仕强教授认为,这一句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读法: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

这三种读法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而这六个字究竟应该如何解读呢?)第二集:上士闻道:我们看书都喜欢讲一句话,叫做开宗明义,就是说一开始就要告诉我们,它要讲的是什么。

道德经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必须要了解,老子当初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因为你没有标点符号,每一个人他有他自己的断句方式。

一旦有了标点符号以后,就好像是标准化,就使得人的思维,反而受到若干的限制,所以我们常常讲,有语言,有文字,对人类是有帮助的,但是不要忘了,语言、文字也是我们思维非常大的障碍,这就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见我们中华文化所有的基础,都是在《易经》上面。

老子他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他是专门替高等智慧的人来解释易经。

因为这个必须要有很大的包容性,看得很深远,广大而且很高才有办法听懂老子的话。

道可道非常道最起码有三种不同的标点方式:第一种,道,可道,非常道。

告诉我们只要道可以说的那一部分就叫非常道,这样我们就了解到,道最起码有两部分,一部分叫常道,一部分叫非常道,这非常清楚了。

可道的部分是非常道,不可道的叫做什么,叫做常道,因为常道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你一个时间,只有一个嘴巴,你怎么可能讲得那么周到,不可能。

所以,中国人就形成一种你说的部分,我不谈,我专门从你还没有说到的部分来跟你对抗,意思就是说,你说东的时候我就说西,你说西的时候我就说东,永远没完没了,这都是我们看到的事实,一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第二种标点方式:道可,道非,常道。

那在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只要有人说你对,就有人说你不对,只要有人说这样说可以,就有人说这样说不可以。

这个就叫做常道,意思就是说常道,它永远有正负两面。

其实用正反,不如用现在的叫做正负,它不一定反,所以我们老是把它看成相反,这是很危险的。

道德经章全文及译文解析

道德经章全文及译文解析
解析:老子通过天地的长久存在,引出圣人的处世之道。圣人不自私自利,反而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和利益。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没有过失。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道是虚空的,但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它深邃幽远,好像是万物的宗主。它消磨掉锋芒,消除掉纠纷,调和着光芒,混同于尘俗。它是那样的深沉啊,好像若有若无地存在着。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在天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解析:老子通过车毂、器皿、房屋等例子,阐述了有和无的相互关系,强调了无的重要性。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乐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味觉败坏,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珍贵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饱腹而不求声色之娱,所以摒弃那些外物而选取这些内在的东西。
译文:可以言说的道,并非永恒不变的道;可以定义的名,并非永恒不变的名。无,被称为天地的初始;有,被称为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称之为玄。玄而又玄,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解析:这一章是《道德经》的开篇,老子提出了道和名的概念。道是宇宙的本原和规律,它超越了语言和概念的表达。无和有是道的两种表现形式,无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有则是从无中产生的具体存在。通过对无和有的观察和思考,我们能够领悟道的奥秘。

道德经1-40章(注音版)

道德经1-40章(注音版)

道dào 德dé经jīng[ 先xiān 秦qín ] 老lǎo 子zǐ第dì0011章zhāng :道dào 可kě道dào , 非fēi 常cháng 道dào 。

名míng 可kě名míng , 非fēi 常cháng 名míng 。

无wú, 名míng 天tiān 地dì之zhī始shǐ。

有yǒu , 名míng 万wàn 物wù之zhī母mǔ。

故gù常cháng 无wú, 欲yù以yǐ观guān 其qí妙miào 。

常cháng 有yǒu , 欲yù以yǐ观guān 其qí徼jiào 。

此cǐ两liǎng 者zhě同tóng 出chū而ér 异yì名míng , 同tóng 谓wèi 之zhī玄xuán 。

玄xuán 之zhī又yòu 玄xuán , 众zhòng 妙miào 之zhī门mén 。

第dì0022章zhāng :天tiān 下xià皆jiē知zhī美měi 之zhī为wéi 美měi , 斯sī恶è已yǐ; 皆jiē知zhī善shàn 之zhī为wéi 善shàn , 斯sī不bú善shàn 已yǐ。

故gù有yǒu 无wú相xiāng 生shēng , 难nán 易yì相xiāng 成chéng , 长cháng 短duǎn 相xiāng 形xíng , 高gāo 下xià相xiāng 倾qīng , 音yīn 声shēng 相xiāng 和hè, 前qián 后hòu 相xiāng 随suí。

剑山书院《道德经》第4讲 第二课《闻道》

剑山书院《道德经》第4讲 第二课《闻道》

学习道德经典,传承道德文明《道德经》第四讲之第二课《闻道》第二课闻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有建言者: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堆。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欲,质真若储。

大方若足,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却无名。

夫唯道者,善始且善成。

【生字】昧:mèi;夷:yí;储:chǔ。

【解释】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人士听了讲道,没有话说,勤勤恳恳地去修练。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等人士听了讲道,时信时不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下等人士听了讲道(人不能自私自利,要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等道理),他就哈哈大笑(这算什么道呀)。

不笑,不足以为道:如果不笑,那就不是道了。

有建言者:有议论别人的人说(修行人):明道若昧:明白道的人(他能预计事物的发展)别人就说他是愚昧的;进道若退:道德进步的人,(处事为人要忍让,不与人争斗,甘愿吃亏)别人说他退步了。

夷道若堆:(所以老子总结说)修行人前面的困难重重,路障成堆。

夷:夷平。

上德若谷:道德高尚的人象掉进了深谷。

大白若辱:清清白白的人好像有污点(别人还要骂他、侮辱他)。

广德若不足:德越广博的人别人觉得他(品德)不足。

建德若欲:建成的德(积德行善)别人说他是一己私欲(表现自己)。

质真若储:只有货真价实的德,才能长期坚持修下去。

(老子说)只有货真价实的德,是实实在在的,是经得起考验的。

道心坚固才能修行长期坚持下去。

大方若足:道是最大方的,(符合道)就能满足你的心愿。

大道(如来藏)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与德能,用之不竭。

大器晚成:大器必须精雕细刻才能完成(凡是要做成一件大的事业,必须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是不常听见的,超新星爆炸,声音可大嘛,还有比这更大的声音,如果你听见了,你也不存在了。

大象无形:最大的形象往往是看不见的。

道却无名:道确实找不到合适名称的。

夫唯道者,善始且善成:对于修道的人,要做到善始善终。

《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之欧阳道创编

《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之欧阳道创编

道德经《老子》第一章dào 道kě可dào道,fēi非chánɡ常dào道。

mínɡ名kě可mínɡ名,fēi非chánɡ常mínɡ名。

wú无mínɡ名tiān天dì地zhī之shǐ始;yǒu有mínɡ名wàn万wù物zhī之mǔ母。

ɡù故chánɡ常wú无,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miào妙;chánɡ常yǒu有,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jiǎo徼。

cǐ此liǎnɡ两zhě者,tónɡ同chū出ér而yì异mínɡ名,tónɡ同wèi谓zhī之xuán玄。

xuán玄zhī之yòu 又xuán玄,zhònɡ众miào妙zhī之mén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tiān 天xià下jiē皆zhī知měi美zhī之wéi为měi美,sī斯è恶yǐ已。

jiē皆zhī知shàn善zhī之wéi为shàn善,sī斯bú不shàn善yǐ已。

yǒu 有wú无xiānɡ相shēnɡ生,nán难yì易xiānɡ相chénɡ成,chánɡ长duǎn短xiānɡ相xínɡ形,ɡāo高xià下xiānɡ相yínɡ盈,yīn音shēnɡ声xiānɡ相hé和,qián 前hòu后xiānɡ相suí随。

老子道德经全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老子:「道德經」: 第一章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 「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道德经」: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道德经」: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老子: 「道德经」: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帛系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老子: 「道德经」: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 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老子:「道德经」: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全文+诵读+译文

《道德经》全文+诵读+译文

《道德经》全文+诵读+译文《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

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

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

《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

……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

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

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

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

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

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

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

“反者道知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坐,以柔弱胜刚强。

道教知道之论与政治观、伦理观,大体不出老氏体系。

至若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觉”,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

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说之宗源。

“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之哲学依据。

道德经全文原版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原版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原版及译文第一章(序言)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道”,就不叫道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啊!能够用语言和逻辑去描述清楚的一件事物,它是不是就会被语言和逻辑框起来,变的非常局限了呢?千万不要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名称、都能用言语表达。

在天地没有诞生之前,万事万物有名称吗?那个时候,花草树木、虫鸟鱼兽都不存在,又何谈名称?它们到什么时候才有的名称呢?是人类发现它们之后,将它们定义成花草树木、虫鸟鱼兽用以分别,才开始有的名称。

但是,它们从有了名称之后,就被名称给框起来了,就再也脱离不了那个标签了。

所以,我们要承认“无”的存在,只有体会到“无”,才能发现更多的之前没有发现的妙处。

(比如杯子设计了“无”才能装水,房子空出来才能住人,作字画时要留白、谈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而“有”呢?并非就无用了,我们可以用已经定义的“有”去扩展,去寻找更大的边界,这样的话,框起来的“有”就被激活了。

在生活之中,“有”和“无”其实会经常一同出现,只是我们往往看的到“有”,却发现不了“无”罢了(比如我们常追求胜、强、进、大、多、高、增、有、得、美,却很少去观注败、弱、退、小、少、低、减、无、舍、丑)。

一个人如果能够发现“无”的存在,那就已经很“玄”了,如果他能发现“无”的存在之后,还专门去研究“无”、利用“无”,那么这个人,真可称得上“玄之又玄”了。

(如果我们能够在追求胜的同时看得到败;在追求强的同时看得到弱;在追求进的同时看得到退;在追求大的同时看得到小;在追求多的同时看得到少;在追求高的同时看得到低;在追求增的同时看得到减;在追求有的同时看得到无;在追求得同时看得到舍;在追求美的同时看得到丑,然后利用好败、弱、退、小、少、低、减、无、舍、丑的力量,那就基本上天下少有人可以匹敌了。

道德经全文(诵读版)

道德经全文(诵读版)

道德经全文(诵读版)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wéi)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wéi)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chǔ)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wéi)而不恃(shì),功成而弗(fú)居。

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zhì)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zhàn)兮,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chǔ)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cháng)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道德经第四章注解

道德经第四章注解

金庭初开闻天籁丹香玉华映紫霄——《道德经》第四章注解兼论内外金丹的能量物质循环系统“道冲而用之又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鈖,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此为道经中一章,也是通行本《道德经》第四章。

本章主要讲述的是宇宙中心的形态,以及在其内部空间能量和物质相互转化的状态,同时也蕴含了内外金丹生化中能量物质相互转化之理。

道宗祖师认为,宇宙在形成之初,是一片茫茫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质,其中有无数细微的灵元微粒在做永不停息的匀速圆周运动。

灵元微粒是宇宙里最小的物质结构单位,其类似于原子的结构,但要比原子细小无数倍,但却蕴藏有巨大能量。

因为在这个时候什么都看不到,也感知不到任何物质的存在,所以把这种状态称为虚空状态。

但是随着灵元微粒的自身的旋转运动,量变到质变,在虚空里产生了能量涡流并且产生了物质结构的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感知到其中有物质存在,而整个太虚就变成了无象有形有质的状态,这个状态叫做真空状态,因为虽然看不到东西,却有物质真实存在。

真空状态和虚空状态合称无极状态,这是宇宙生成前的状态。

随着灵元微粒的不断运动,量变到质变,能量累积到能够进行能量轨道跃迁的时候,大量的能量被释放出来,产生了可见光,物质本身就可以被我们看见了。

而这时候的宇宙是一个匀速旋转的球形炁团,由灵元微粒构成,球体本身有可见光发出。

这个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太极。

太者,初始也;极者,极点,中心也。

它是宇宙中第一个天体,它形成所在的位置,也就是今天宇宙中心的位置。

太极的产生,是宇宙正式形成的标志。

从无极状态变化到太极状态,这就是道宗祖师所认为的“道生一”的过程。

太极球体本身做永不停止的匀速旋转,构成它的灵元微粒为其本身的旋转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动力。

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太极球体本身的物质结构分布的不均匀,慢慢的太极球体本身进行了分化。

其中粒子结构较小、能量较高、物质密度较小的部分炁体和粒子结构较大、能量较低、物质密度较大的部分炁体进行分离,重新构成两个体积大小不同,物质密度与能量各异的炁态球体。

《道德经》及翻译

《道德经》及翻译

道德经《老子》第一章dào 道kě可dào道,fēi非c hánɡ常dào道。

mínɡ名kě可mínɡ名,fēi非c hánɡ常mínɡ名。

wú无mínɡ名t iān天dì地z hī之s hǐ始;yǒu有mínɡ名wàn万wù物z hī之mǔ母。

ɡù故c hánɡ常wú无,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m iào妙;c hánɡ常yǒu有,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j iǎo 徼。

cǐ此l iǎnɡ两z hě者,tïnɡ同c hū出ãr而yì异mínɡ名,tïnɡ同wâi谓z hī之x uán玄。

x uán玄z hī之yîu又x uán 玄,z hînɡ众m iào妙z hī之mãn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t iān 天x ià下j iē皆z hī知měi美z hī之wãi为měi美,sī斯â恶yǐ已。

j iē皆z hī知s hàn善z hī之wãi 为s hàn善,sī斯bú不s hàn善yǐ已。

yǒu 有wú无x iānɡ相s hēnɡ生,nán难yì易x iānɡ相c hãnɡ成,c hánɡ长d uǎn短x iānɡ相xínɡ形,ɡāo高x ià下x iānɡ相yínɡ盈,yīn音s hēnɡ声x iānɡ相hã和,q ián前hîu后x iānɡ相s uí随。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

下面是《道德经》的全文及对应的英文译文,以供参考。

第一章: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Chapter 1: The Way of VirtueThe Way that can be spoken of is not the constant Way; The name that can be named is not the constant name. The nameless is the beginning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named is the mother of the ten thousand things. Therefore, always devoid of desire, observe the constant subtleties; Always having desire, observe the manifested boundaries. These two emerge together but differ in name; The unity is said to be the mystery. Mystery upon mystery, the gateway of all marvels.第二章: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Chapter 2: The Way of VirtueAll under heaven know beauty as beauty, and so ugliness is recognized; All know good as good, and so evil is acknowledged. Being and non-being give birth to each other; Difficult and easy give form to each other; Long and short reveal each other; High and low meet with each other; Voice and sound harmonize with each other; Back and front follow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sage goes about doing nothing, teaching without speaking. The ten thousand things arise, and he does not refuse them; They come into being, and he claims no possession of them. He works, but not for the sake of reward; He completes his task, but does not dwell upon it. It is just because he does not dwell upon it that it never leaves him.第三章:道德经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经典版本)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经典版本)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经典版本)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第一章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高下相倾)、音声相和(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不尚贤(不刻意招贤),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注:弱者道之用】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知无欲的益处),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为无为(以无为的境界处理政务),则无不治(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道冲(道似一个器皿),似万物之宗(好像万物的根源),渊兮(它浩瀚无边啊),而用之或不盈(永远取之不尽)。

道德经的奥秘

道德经的奥秘

道德经的奥秘内容简介五千真言《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

几千年来,关于老子,关于《道德经》,有着无数的传说和猜想。

曾仕强教授认为,《道德经》和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有着密切关系。

老子写作《道德经》,就在为高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中的“天之道”。

老子所提出的“反者道之动”,就是《易经》中所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背后的规律。

道德是最高信仰并不遥远,也绝非玄之又玄,它是我们现代生活的源泉。

让我们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感悟道德经的奥秘!《道德经》与人生(一)《道德经》与人生(二)《道德经》与人生(三)第一集老子传道第二集上士闻道第三集人生的价值第四集究竟何为道第五集反者道之动第六集智慧与阴谋第七集柔弱胜刚强第八集无为无不为第九集知识与知道第十集无中生有第十一集人生有三宝第十二集有道必有德第十三集以德治国第十四集无知无欲第十五集如何明道第十六集上善若水第十七集为人类谋福第一集:老子传道曾:我们这一次要来探讨老子的《道德经》。

要探讨《道德经》,它有好几条路,因为《道德经》实在太大了。

你从哪一方面去,都有很多条路,所以叫做“条条大路通《道德经》”。

那我们现在要采取哪一条路呢?因为你从每条路进去,你所看到的都不太一样,因此我们这一次要选一个比较少用的,有更广大视野的那一条路.我们看看历史,《道德经》在西流景帝以前,它不叫《道德经》,那时候根本没有《道德经》这个名词,就叫《老子》,表示这是一本老子所写的书.这个就表示它还没有得到大家的共识,认为说我们都应该学它。

但是汉景帝他了不起,因为我们都知道,文景时期是实施老子的学问的,所以他自己实践的心得,他认为这个太了不起了.所以不应该叫做“子",应该提升他的位阶,所以叫做“经”。

经是不容易的,经就是它是不能乱改的,必须要经常常这样去做的,而且他是很正经的。

可见,当老子所写的书被提升为经的位阶的时候,那它对中国人影响就更大了。

《老子四经》含原文译文

《老子四经》含原文译文

《老子四经》含原文译文老子四经含原文译文简介《老子四经》是针对《道德经》中的四篇章节所编写的文档。

该文档旨在提供对《道德经》的原文和译文的全面理解和研究。

原文和译文以下是《道德经》中四个篇章的原文和译文:第一篇:道经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是天地之始;有名,是万物之母。

故常常没有欲望,以观察它的奥妙;常常有欲望,以观察它的表象。

这两者虽然同源,却有不同的名字,一起被称为玄妙之道。

玄妙之中又有更玄妙,是众多奇妙的门径。

第二篇:德经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众人都知道美是美,就会产生丑恶了。

众人都知道善是善,就会产生不善了。

因此,有和没有相互生存,难和易相互成就,长和短相互形成,高和低相互倾斜,音声和谐相合,前后相随。

所以,圣人在处理无为之事时,行动不言传教诲。

万物自然而生而不以为有,为而不依赖,功绩完成而不居功自傲。

正因为如此,不傲居功劳,所以永不消失。

第三篇:德治篇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偏爱某些贤人,使民众不争斗;不贵重难以得到的财富,使民众不抢劫;不显示可欲之物,使心思不混乱。

所以,圣人治理国家时,虚空自己的心灵,实在养育自己的身体,减弱自己的意志,强化自己的骨骼。

常常使民众无知、无欲。

使那些有智慧的人都不敢为非作歹。

如果能为无为,则无所不能治理。

第四篇:道德经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老子道德经全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为皆知善之为善,有无相生,难易高下相盈,音声恒也。

是以圣人行不言之教﹔万生而弗有,为而夫唯弗居,是以第二章美,斯恶已。

斯不善已。

相成,长短相形,相和,前后相随。

处无为之事,物作而弗始,弗恃,功成而不居。

不去。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道德经」:道冲,而用之或渊兮,似万物之吾不知谁之子,第四章不盈。

宗﹔湛兮,似或存。

象帝之先。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帛系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父母对儿女的爱无处不在,大道 母亲对我们的爱也从来没有离开 或者减弱。作为大道的儿女,理 应学习妈妈无私无畏的品质,去 关心更多需要关心、帮助的人。 在关心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要 吝啬自己的财力、物力与能力。 当然,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 凡事不勉强、不后悔。
34
读诵《道德经》 第一课 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 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 又玄,众妙之门。 【生字】缴,jiào,(名相上) 实有的事物。
27
同谓之“玄”:有欲 和无欲的两者都在叫 玄,但玄的内容大不 相同,有欲的在表面 玄、门外玄;无欲的 在道里玄、门内玄。
28
Hale Waihona Puke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是一种前进的形式, 成为螺旋式的上升; 玄!玄!玄!就能玄 入道门。(奥妙之门 多得很,只要苦练就 能进。)
29
【《道德经》中听故事】 父母对子女的慈心,相当强烈。 前几年发生汶川地震时,有个母 亲在生死关头,用身体支撑塌下 来的房子,保护着自己的孩子, 结果孩子毫发未伤,母亲却永远 闭上了眼睛。后来救援人员在孩 子的襁褓里,发现了一部手机, 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 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 要记住,我爱你!”现场顿时一 片抽泣。
18
“非常道”的意思是:有一样事物,就有 一样事物的道。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道: 夫妇之道、儿女之道,这些都是大道的表 现形式。大道本源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的,是自性,是佛性,是如来藏;是常乐我 净,是纯真、纯善、纯美、纯慧,是真常 之道。治国之道、从政之道、从军之道、 经商之道、夫妇之道、儿女之道等等都是 大道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经常问:“知 道不知道?”我们不要总是把“道”字挂 在嘴上,但是却对“道”一无所知。
17
【解释】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叫道,但不 是平常意义上的道,她是真常之道。 道的组成:从辵从首。首:起首、开始、 首领、首要。首,身体的身的上面,没有 脚,脚在上面,倒着走。大道,就是反其 道而用之,回头是岸、返朴归真,打破人 的贪嗔痴慢疑、恨怨恼怒烦,回到因而无 私无欲、无忧无虑的纯真、纯美、纯净的 状态。走字底,说明道的运动。所以,从 道这个字,我们就知道,大道,既是万物 之母,又是无私无欲的。
19
道(无)生一(有——无 极)、一生二(阴阳)、二 生三(天地人三才),三生 万物。这是一个“无中生有” 的过程,大道是母亲。
20
名,可名,非常名:可以叫“道” 这个名,也可以不叫“道”这个名。 除了道这个名字,大道母亲还可以 被叫做“无”、 “母”、 “妙”、 “大”、“逝”、“远”、“反”、 “朴”、“真”等等。(第六十三 课,混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 远曰反。
13
【作者】老子,又名李耳、李聃、老聃。 约前571年(待考)。河南省鹿邑县人。 14
【作者】老子,又名李耳、李聃、老聃。 约前571年(待考)。河南省鹿邑县人。 15
16
第一课 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 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 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 妙之门。 【生字】缴,jiào,(名相上)实 有的事物。
35
6
7
德:从彳,惪(dé)声。彳, chì,行走的样子。德,本义是 登高,攀登,《说文》中,德指 道德、品行。《周礼·地官》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 行。
8
9
经:从 纟从巠。“巠”,jīng。义为 “绷直”、“笔直”、“僵直”。 “糸”与“巠”联合起来表示“绷 直的丝线”。
本义:纺织机上等列布设的纵向的 绷紧的丝线(以供纬线穿梭交织)。 经,有多种意思。一,道路、路径。 修行的路径——由生死的路走到无 生死的路;有凡夫到圣贤的路。
21
老子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我把 它的名字叫做道。勉强给它取个名 字叫大。大又可以叫逝,也可以说 是很远,从无穷远又返回原地。这 就说明了,道不但大而且作旋转运 动,并不断变化,名字也不断改变, 既可以叫这个名,又可以叫那个名, 实际就是没有名,所以无名就是道, 道也叫无名。)
22
无名,天地之始:无名的 道产生了天、地。在一个 恒星系的范围里,它的空 间就叫天,在这空间里产 生若干个行星,地球就是 其中之一。所以说,无名 的道(宇宙),是产生了 天地,道是天地的开始。
23
有名,万物之母:(气冲阴阳而调和) 有了固定名称的天和地之后,万物也开 始产生。(第六十四课,反者。天下万 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天下万事万物都 产生於有形,即产生出来就有一定的形 状、大小、重量,这种有形的东西,都 是由无形的道产生的。第六十二课,生 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 物都是由阴阳互相结合而定型,气冲阴 阳、冷热胀缩变活泼,伸缩自然成动作, 动作协调生命活。)
31
一位修行人为了 救下一个可怜的众 生,割下自己的耳 朵给猎人下菜。
32
【智慧短语】从“道”这个 字当中,我们能够领悟到: 大道是反对自私自利的人道 的。人道中,有团结友爱、 互帮互助的好的精神,但是 也有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等 不好的方面。大道反对的是 人道中的劣根性,她提倡的 是无私无欲、公而忘私。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此两者同是为了 修道修德,一个没有私心欲望,一个有 私心欲望,其结果各不相同。有私心欲 望,禅坐时或者出座后,都是满脑子自 私自利:衣服好不好看、中午吃什么、 谁骂了我我应该怎样报复他~没有私心欲 望的人,心性念念都是为了有益于大家: 谁还有怎样的困难?如何去帮助他。(9 月20日二附学生、家长为患有癌症的同 学义卖,有爱心的家长得知消息后一定 会带孩子去参加。)
10
二,出生。从大人(大人、圣贤) 口生出来的一切法,就是经。三, 显耀,经典能把世界照得光明灿烂。 四,永远不变的方法,所以叫 “常”。经常经常,经典是不变的, 所以叫“常”。此外,经还有贯 (贯穿)、摄(吸摄)、法(方 法)、涌泉等意。
11
12
《道德经》:圣贤老子所言讲的 认识大道真相、遵循大道规律、 带领大众修道修德走向光明的经 典(道德经的四大问题:何为道、 何为德,如何修道、如何修德)。
30
还有,某个国家大地震时, 一个埋在瓦砾下八天多的3岁女 孩,被奇迹般救了出来。人们 发现,这个小孩之所以能熬过 既无食物又无饮水、阴湿寒冷 的八天,完全是因为母亲刺破 了手指,让孩子吮吸自己的血 液。这位伟大的母亲,用她全 部的生命,换来了孩子存活的 机会。甚至在动物界,也有很 多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
1
热 烈 欢 迎 前来剑山书院国学堂 研习《道德经》!
2
剑山书院《道德经》导读 第三讲 第一课《道》
3
学习道德经典, 传承道德文明。
4
《道德经》
【释题】
5
《道德经》
【释题】 道:从辵从首。辵chuò ,走走停 停,跑,行走的样子,引申为: 运动。偏旁写法为“辶”。首: 起首(开始)、首领、首要。 说文解意,道,从辵从首,说明 原始大道的运动。所以,从道这 个字,我们就知道,大道,是万 物之母。
24
常无欲,以观其妙。 修道修德要无私无欲, 才能守静,才能观察 道的奥妙。
25
常有欲,以观其徼。修道有 私心、欲望,便不能守静, 要么什么也看不到, 即使观察到的也是有限的。 (第十一课,天道。不出户 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 不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 情,不需要通过窗户就可看 见大道。)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