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张汝伦2019尔雅答案100分
《论语》导读(2021下)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论语》导读(2021下)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章节答案2024年1.子贡问政,孔子对于为政三要素的重要性排序从重要到次要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民信;足食;足兵2.子曰:_____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_____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_____,____,禄在其中矣。
答案:多闻;多见;言寡尤;行寡悔3.子路问政,孔子给的答案是()答案:劳之;先之;无倦4.下列观点中体现儒家主体性的有()。
答案: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士志于道。
;吾十五而有志于学。
5.下列历史人物谥号中有“文”字的是()。
答案:王安石;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6.下列观点属于子夏的有()答案: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7.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的基础上编撰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文本。
答案:《张候论》;《古论语》;《齐论语》8.儒家提倡的行为方式是()。
答案:居敬行简;行胜于言;知行合一9.儒家君子的“三达德”是指()答案:仁;勇;智10.孔子认为“益友”的标准是指()。
答案:友多闻;友谅;友直11.子路强烈反对过孔子的事情有()答案:子见南子;佛肸召请孔子;鲁国“四分”内乱,孔子欲往从政12.以下属于儒家学派的特点的有()答案:重视历史传统;重视德性修养;重视服务社会;重视学习和教育13.以下属于儒家观点的有()答案:知行合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上老老而民兴孝;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14.在“试夫令恚”的典故中,刘宽的态度是()。
答案:关切15.“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是()的观点。
答案:孟子16.下列关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答案:古代人太自私,都是为己,今天的人好,都是为人服务。
17.颜回好学的表现是()。
答案:不迁怒,不贰过18.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艺”的意思是指()。
老子论语今读尔雅答案修订无错版

***********************************************************老子论语今谈道经(一)1、“宋明理学”的代表人是:()A、庄子B、墨子C、荀子D、朱熹和王阳明2、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哪个阶段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基因库”:()A、先秦子学B、两汉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3、“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能用这么少的文字来概括表达一种哲学的全貌。
”这其中的“文字”指的是下列哪部作品:()A、《金刚经》B、《论语》C、《道德经》D、《南华经》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是儒家文化。
√5、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横向讲有儒道释三家,其中儒释两家双峰对峙,兼济互补。
×道经(二)1、“紫气东来三万里,青牛西去五千言”指的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2、下列哪部书被分为道教最高经典:()A、《古兰经》B、《玉皇经》C、《南华真经》D、《道德经》3、“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二个“道”的意思是:()A、一种哲学思想B、动词、说C、道路D、道德4、《道德经》的前37章称为《道经》;第38章到81章称为《德经》。
√5、在《道德经》的众多版本中,现在我们读的一般是通行本。
√道经(三)1、《道经》第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中“两者”指:()A、道和明B、无名和有名C、又常和无常D、有和无2、下列哪章被称为“道论之纲”:()A、《道经》一章B、《道经》二章C、《道经》三章D、《道经》四章3“道”的“不可言说性”指的是他的:()A、神秘性B、复杂性C、哲学性D、科学性4、在解读《道德经》时,文章的意思会随着断句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需注意。
(√)5、“道”具有恒常性,所以它是恒久不变的。
(×)道经(四)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言的意思是:()A、说话B、言语C、发号施令D、言传身教2“常使民无知无欲”中“知”的意思是:()A、知识B、知道C、了解D、智慧3“道冲,或用之或不盈”中“盈”的意思是:()A、满B、充盈C、盈余D、尽4《道经》第二章论述了事务的相对性、辩证性及为政的重要原则:无为、不言。
2019尔雅国学智慧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已完成得分:100 /100一.单选题(50 题,50.0 分)1 国学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积累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
A. 正确B. 错误1.0 分我的答案: A2《庄子》不是在说理,而是用大量的物象、形象、故事、()等作为说理的凭据。
A. 神话B. 寓言C. 比拟D. 排比1.0 分我的答案: A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列士是以国家诸侯名义献诗 B. 卿大夫以个人名义献诗 C.卿大夫以职务名义献诗 D. 商颂是周天子管的1.0 分我的答案: B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仁体现在社会交往中 B.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 C.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 D. 仁指的是责任1.0 分我的答案: D5“天命之谓性”出自?A.《大学》 B. 《论语》 C. 《周易》D. 《中庸》1.0 分我的答案: D6 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
A. 精神B. 心灵 c. 本性 D. 本真1.0 分我的答案: C7“道法自然”的“自然”指的是()。
A. 自然界B. 生物界C. 世界D. 自然而然的状态1.0 分我的答案: D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墨家学说面对的是社会下层B. 墨子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工匠侠客C. 墨家的原则是述而不作 D. 儒家的原则是述而不作1.0 分我的答案: C9《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A. 鲁国B. 燕国C. 赵国D. 魏国1.0 分我的答案: A10“安而后能虑”的“虑”指的是()。
A. 思虑周详B. 考虑C. 顾虑D. 想法1.0 分我的答案: A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季札观乐中季札出使的是鲁国B. 季札观乐是鲁国人为季札表演周王室的乐舞C. 孔子对诗经进行了分类 D. 孔子修改了诗经的篇章1.1分我的答案: D12 儒家所讲的道很大程度上讲的是“正道”,意思是?A. 道德B. 品质C. 修养D. 知识1.1分我的答案: A13 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尔雅通老子论语精读学期考试答案

尔雅通老子论语精读-学期考试答案1()体现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含义。
(1.0分)0.0 分A、其政察察,其民缺缺B、欲将弱之,必固强之C、绝圣弃智,民利百倍D、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2()提出“礼之用,和为贵”。
(1.0分)0.0 分A、子路B、自贡C、颜回D、有子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B3“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二个“道”的词性是()()(1.0分)1.0 分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代词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死而不亡者寿”中“亡”指的是()。
(1.0分)1.0 分A、消亡B、忘记C、灭亡D、死亡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5()说明懂得道的人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会非常慎重。
(1.0分)1.0 分A、敦兮其若朴B、涣兮若冰之将释C、俨兮其若客D、豫兮若冬涉川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6乾卦的含义即为()。
(1.0分)1.0 分A、元横利贞B、原亨利贞C、元亨利真D、元亨利贞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殆”指的是()。
(1.0分)1.0 分A、倦怠B、危险C、怠慢D、懈怠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8成语“愚不可及”出自《论语》()篇。
(1.0分)0.0 分A、《公冶长》B、《里仁》C、《为政》D、《学而》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D9“不迁怒,不贰过”中“贰”指的是()。
(1.0分)1.0 分A、二B、第二次,再次C、两个D、第二个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0老子认为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是()。
(1.0分)1.0 分A、乐B、苦C、勤D、练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1述而第七中“曰:‘怨乎?’”中“怨”指的是()。
(1.0分)0.0 分A、不满意B、抱怨C、仇恨D、后悔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12根据孔子的观点,“孝”的表现不包括()。
(1.0分)1.0 分A、葬之以礼B、祭之以礼C、奉之以礼D、事之以礼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3孟子在()中对孔子所言“德之贼也”进行了解释。
【精品】2019尔雅国学智慧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word版本

已完成得分:100 /100一.單選題(50題,50.0分)1國學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積累的有關政治經濟文化,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
A. 正確B. 錯誤1.0 分我的答案:A2《莊子》不是在說理,而是用大量的物象、形象、故事、()等作為說理的憑據。
A. 神話B. 寓言C. 比擬D. 排比1.0 分我的答案:A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列士是以國家諸侯名義獻詩B. 卿大夫以個人名義獻詩 C.卿大夫以職務名義獻詩D. 商頌是周天子管的1.0 分我的答案:B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仁體現在社會交往中B.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C. 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D. 仁指的是責任1.0 分我的答案:D5“天命之謂性”出自?A. 《大學》B. 《論語》C. 《周易》D. 《中庸》1.0 分我的答案:D6莊子講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約束,忘掉社會中的自己,回到你的()。
A. 精神B. 心靈c. 本性D. 本真1.0 分我的答案:C7“道法自然”的“自然”指的是()。
A. 自然界B. 生物界C. 世界D. 自然而然的狀態1.0 分我的答案:D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墨家學說面對的是社會下層B. 墨子的著眼點在于培養工匠俠客C. 墨家的原則是述而不作D. 儒家的原則是述而不作1.0 分我的答案:C9《春秋》是根據()歷史改編的。
A. 魯國B. 燕國C. 趙國D. 魏國1.0 分我的答案:A10“安而后能慮”的“慮”指的是()。
A. 思慮周詳B. 考慮C. 顧慮D. 想法1.0 分我的答案:A1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季札觀樂中季札出使的是魯國B. 季札觀樂是魯國人為季札表演周王室的樂舞C. 孔子對詩經進行了分類D. 孔子修改了詩經的篇章1.0 分我的答案:D12儒家所講的道很大程度上講的是“正道”,意思是?A. 道德B. 品質C. 修養D. 知識1.0 分我的答案:A13要想成為君子,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论语导读》张汝伦期末考试答案

40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出自哪部文献(
)(1.0分)
1.0分
窗体顶端
A、
左传
B、
战国策
C、
礼记
D、
孔子家语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1
孔子认为,礼之本是()(1.0分)
1.0分
窗体顶端
A、
礼之仪
B、
礼之义
C、
礼之器
D、
行礼之人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20
子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1.0分)
1.0分
窗体顶端
A、
以身作则
B、
从小事做起
C、
向身边的人学习
D、
以生活的事打比方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1
《说文解字》把“仁”解释成()(1.0分)
1.0分
窗体顶端
A、
亲
B、
爱
C、
慈
D、
恩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46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中的“克”如何理解()(1.0分)
1.0分
窗体顶端
A、
克服
B、
圆满
C、
逞强
D、
严格限定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7
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文”指的是()(1.0分)
1.0分
窗体顶端
A、
文学
B、
文章
老子论语今读课后最完整答案

道经(一)1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哪个阶段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基因库”:()窗体顶端A、先秦子学B、两汉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是:()窗体顶端A、庄子B、墨子C、荀子D、朱熹和王阳明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能用这么少的文字来概括表达一种哲学的全貌。
”这其中的“文字”指的是下列哪部作品:()窗体顶端A、《金刚经》B、《论语》C、《道德经》D、《南华经》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4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横向讲有儒道释三家,其中儒释两家双峰对峙,兼济互补。
我的答案:×道经(二)1下列哪部书被分为道教商务最高经典:()窗体顶端A、《古兰经》B、《玉皇经》C、《南华真经》D、《道德经》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二个“道”的意思是:()窗体顶端A、一种哲学思想B、说C、道路D、道德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3“紫气东来三万里,青牛西去五千言”指的是:()窗体顶端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4在《道德经》的众多版本中,现在我们读的一般是通行本。
我的答案:√道经(三)1“道”的“不可言说性”指的是他的:()窗体顶端A、神秘性B、复杂性C、哲学性D、科学性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2《道经》第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中“两者”指:()窗体顶端A、道和明B、无名和有名C、又常和无常D、有和无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道”具有恒常性,所以它是恒久不变的。
()我的答案:×4在解读《道德经》时,文章的意思会随着断句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需注意。
()我的答案:√道经(四)1“常使民无知无欲”中“知”的意思是:()窗体顶端A、知识B、知道C、了解D、智慧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道冲,或用之或不盈”中“盈”的意思是:()窗体顶端A、满B、充盈C、盈余D、尽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道经》第二章论述了事务的相对性、辩证性及为政的重要原则:无为、不言。
论语导读张汝伦尔雅答案100分

《论语》是属于全人类的经典1下列选项中,哪一部经典不属于“四书”?(C)A、《论语》B、《孟子》C、《孝经》D、《中庸》2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必须满足哪些条件?(AC)A、经受了时间与历史的考验B、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拥戴C、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出类拔萃D、销量永居榜首3《论语》为孔子亲手所写。
(错)研读《论语》的现实意义1“内圣外王”最先出自哪部文献?(C)A、《论语》B、《孟子》C、《庄子》D、《道德经》2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
这里的“时”有哪些意思?(ACD)A、孔子平日里做事都很准时B、孔子思考着时代的根本问题C、孔子能根据时代的需求回应时代的问题D、孔子为人处世都合乎中道,无可无不可3孔子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原因在于他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错)孔子的生平1“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B)A、老子B、孟子C、孔子D、曾子2孔子的祖先是哪里人?(D)A、安徽B、陕西C、山东D、河南3从“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可以看出,孔子只是把俎豆当作很普通的玩具来玩耍。
(错)孔子治学1孔子几岁有志于学?(B)A、12B、15C、18D、202孔子读哪一部经典时韦编三绝?(C)A、《诗经》B、《尚书》C、《周易》D、《春秋》3在孔子之前,社会上并不存在作为一门职业的儒生团体。
(错)4孔子区分了“君子儒”与“小人儒”,赋予了“儒”以崭新的意义与使命。
(对)孔子从政1孔子当政时期所施行的有远见的政治举措有哪些?(AB)A、夹谷之会B、诛杀少正卯2孔子“堕三都”,针对的是哪三家?(ACD)A、叔孙氏B、赵孙氏C、季孙氏D、孟孙氏3孔子认为,臣子必须对君王绝对地服从。
即使君主不行君道,臣子也要对君主不离不弃。
(错)孔子周游列国1孔子周游列国长达几年?(B)A、13B、14C、20D、222下列哪一个国家,孔子周游列国时没有去过?(C)A、卫B、郑C、秦D、齐3孔子晚年从事的最主要的活动是()AB。
《论语》导读第1至第15章练习及答案

(1)将文中画横线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②愿无伐善,无施劳。
③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孔子在谈她得志向时,实际上描绘了一个理想得社会。有人认为,这个理想得社会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所描绘得“暮春郊游图”在本质上就是相同得。请您为这个观点阐述理由。(5分)
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①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注释:①汎:音fàn,同泛,广泛得意思。②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您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句话所表现得孔于思想得理解。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注]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得典章制度与道德规范。这里得“礼”,既指“周礼”中得礼节、仪式,也指人们得道德规范。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得理解,不正确得一项就是( )
A、有子提出“礼之用;与为贵”,意思就就是说,礼最重要得作用就就是实现“与”。儒家思想就是十分强调“礼”得,而“礼”得运用,又以与睦为贵。这就突出地反映了“与”在儒家思想中得重要地位。
B、孔子要求学生“亲仁”“近仁”,在“亲仁”“近仁”得过程中得到“仁者”得关心、爱护、指导与感染,以完成学生自身得“成仁”过程。
《论语》导读学案 参考答案

《论语》导读学案参考答案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先世系宋国贵族。
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
父亲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以勇力闻于诸侯。
一.青少年时期孔子3岁丧父,家境贫寒,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庸俗的)事”。
15岁立志于学。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19随娶亲。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0左右,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
逐渐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
此后,孔子便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二.齐国经历鲁国自宣公之后,政权就掌握在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手中(即鲁桓公的后代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后来鲁昭公失败后,时年35岁的孔子对季孙氏的越礼行为很不满,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
他看到鲁国如此混乱,根本没有从政治国的机会,为了维护礼的尊严而离鲁适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他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便谈了著名的正名思想,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但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甚至怀疑他为间谍,于是不得不作罢。
孔子不久便返回鲁国。
三.从政鲁国孔子返鲁后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他的学说也更加完善。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
由于为政有方,52岁时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后来,又以相礼的资格参加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在大会之上,孔子处处“以君子之道辅其君”,完全按照礼数办事,使齐景公深感惭愧,归还了鲁国的三个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史上多年未有的成就。
《论语》导读(同济版)2019尔雅答案100分

1.1绪论(一):孔子其人1【单选题】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下列对“志于学”最准确的理解是(B )。
A、上学B、有志于学道C、学习知识D、学习做人2【多选题】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对于“立”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BCD)。
A、成家立业B、学问有所建树C、树立自己的人格D、安身立命3【判断题】“至圣先师”是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
(√)4【判断题】孔子的故乡在今天的山东青岛。
(×)1.2绪论(二):孔子“自传”1【单选题】下列哪个神话故事不能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C )A、夸父逐日B、精卫填海C、黄粱美梦D、女娲补天2【多选题】对“圣”字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贯通B、睿C、一事精通D、神圣的3【判断题】周敦颐是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
( ×)4【判断题】孔子在五十五岁开始周游列国。
(√)5【判断题】孔子人生的最后五年主要是聚徒教书,整理文献。
( √)1.3绪论(三):孔子周游列国及《论语》的诞生1【单选题】关于《论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它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订的一部集子B、成书于战国初年C、是一部私家著述D、是孔子所著2【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汉代《论语》版本?( B)A、《鲁论语》有二十篇B、《张侯论》二十篇C、《齐论语》二十二篇D、古本《论语》二十一篇3【判断题】利玛窦认为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4【判断题】在周游列国之后,孔子在七十岁时回到了鲁国,开始整理典籍。
(×)2.1学而篇(一):孔子的学习观(上)1【多选题】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孟子的“人生三乐”?(ACD )A、父母俱在,兄弟无故B、蟾宫折桂C、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D、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2【多选题】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AD )。
A、“学”不仅指求知,还包括求道、修身、做人B、“习”是温习的意思C、“学”指上学D、“习”不仅包括温习,还有见习的意思3【多选题】儒学主要处理哪几种关系?( ABCD)A、人我关系B、群己关系C、物我关系D、天人关系4【判断题】“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是指同门。
《论语导读》张汝伦2017期末考试问题详解

《论语导读》张汝伦2017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地表述了孔子对“性”的看法?()(1.0分)1.0 分∙A、人性本恶,其善伪也。
∙B、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C、性相近,习相远。
∙D、仁义礼智根于心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2“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出自哪一部文献?()(1.0分)1.0 分∙A、周易∙B、礼记∙C、尚书∙D、诗经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3“能近取譬”的“譬”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晓谕∙B、说服∙C、譬喻∙D、教导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4“人不知而不愠”的“愠”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心中不快∙B、愤怒∙C、嫉妒∙D、怨恨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5孔子几岁有志于学?()(1.0分)1.0 分∙A、12∙B、15∙C、18∙D、20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6子曰:“恭、宽、信、敏、惠。
”这里的“敏”如何理解?()(1.0分)1.0 分∙A、才思敏捷∙B、谋事有当∙C、身手矫健∙D、见微知著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7“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练习∙B、实践∙C、复习∙D、习得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8子曰:“微管仲,我其被发左衽矣!”这里的“微”如何理解?()(1.0分)1.0 分∙A、小∙B、稍微∙C、隐匿∙D、无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9“彻”是先秦的一种税收制度,具体的税率是?()(1.0分)1.0 分∙A、十分之一∙B、二十分之一∙C、十分之二∙D、五分之一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10“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的“绞”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费心思∙B、缠绕∙C、急刻尖利∙D、狡诈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1“兴于诗”的“兴”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兴奋∙B、兴盛∙C、兴起∙D、振兴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2下列哪个称号不属于孔子?()(1.0分)1.0 分∙A、至圣先师∙B、素王∙C、万世师表∙D、文成公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3孔子读哪一部经典时韦编三绝?()(1.0分)1.0 分∙A、《诗经》∙B、《尚书》∙C、《周易》∙D、《春秋》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4“六言六蔽”的“言”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语言∙B、文字∙C、言谈∙D、方言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15《白虎通》把“学”解释成()?(1.0分)1.0 分∙A、学习∙B、知识∙C、实践∙D、觉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出自哪部文献?()(1.0分)1.0 分∙A、尚书∙B、礼记∙C、论语∙D、诗经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17下列哪一选项符合“君君,臣臣”的意思?()(1.0分)1.0 分∙A、君为臣纲∙B、国士遇我,故国士报之∙C、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精读《论语》2019尔雅答案100分

《论语》论教:教学理念1【单选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体现了孔子的()。
B•A、修身思想•B、教育理念•C、治国原则•D、以上都错2【单选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中,“弘”可以解释为()。
C•A、弘大•B、弓箭•C、强,使之强•D、臂膀3【单选题】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开创的。
A•A、孔子•B、庄子•C、禹•D、齐桓公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体现了先秦平民求学的普遍状况的词语是()。
C•A、有教无类•B、五谷不分•C、宦驭侍师•D、以上都不是5【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孔子家人的人是()。
D•A、颜徵在•B、叔梁纥•C、孟皮•D、秦堇父6【多选题】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称呼。
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太庙的曾用名?()ABC•A、世室•B、重屋•C、明堂•D、庖屋7【多选题】下列选项中,释义错误的是()。
A•A、克:吹嘘•B、伐:较劲•C、怨:埋怨•D、欲:欲望8【多选题】孔子用四种内容教授学生,分别是()。
ABCD•A、文•B、行•C、忠•D、信9【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孔子的教育理念的是()。
ABC•A、有教无类•B、温故而知新•C、人能弘道•D、道不同不相为谋10【判断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表明孔子对人的相信。
正确11【判断题】《论语》中,“可以为”的意思是“可以成为”而不是“符合某种标准”。
错误12【判断题】“温故而知新”中的“温”可以解释为“寻也”。
正确13【判断题】在继承中创新,也是儒家文化观的一种。
正确《论语》论学:文化气象1【单选题】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
A•A、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B、诸侯以上各阶层的人•C、一切人群•D、以上皆错2【单选题】论语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的句子,其中“出”与“入”相对而言,“出”指()。
C •A、出门•B、离开父亲•C、外出拜师学习•D、在家3【单选题】《论语》中提到的“《诗》曰”,是指引用了()的言论。
《论语》课文解读答案(正式)

《论语》课后问题参考答案一《为政以德》一、不矛盾。
文中有很多言论可看出孔子是认识到富民(使民富)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这一“富民、足民”思想。
“去食”一说,是在特定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
可见,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拥护,失去百姓信任,就失去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条件。
二、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其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朱熹对“均”的解释是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三、区别: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
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二《克己复礼》一、课文最后两章说明,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
所以说仁是礼的内核。
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
(12.1章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2.8夏问孝,子曰:“色难。
《论语导读》张汝伦2017期末考试问题详解

《论语导读》汝伦2017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地表述了孔子对“性”的看法?()(1.0分)1.0 分•A、人性本恶,其善伪也。
•B、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C、性相近,习相远。
•D、仁义礼智根于心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2“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出自哪一部文献?()(1.0分)1.0 分•A、周易•B、礼记•C、尚书•D、诗经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3“能近取譬”的“譬”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晓谕•B、说服•C、譬喻教导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4“人不知而不愠”的“愠”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心中不快•B、愤怒•C、嫉妒怨恨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5孔子几岁有志于学?()(1.0分)1.0 分•A、12•B、15•C、18•D、20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6子曰:“恭、宽、信、敏、惠。
”这里的“敏”如何理解?()(1.0分)1.0 分•A、才思敏捷•B、谋事有当•C、身手矫健•D、见微知著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7“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练习•B、实践•C、复习•D、习得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8子曰:“微管仲,我其被发左衽矣!”这里的“微”如何理解?()(1.0分)1.0 分•A、小•B、稍微•C、隐匿•D、无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9“彻”是先的一种税收制度,具体的税率是?()(1.0分)1.0 分•A、十分之一•B、二十分之一•C、十分之二•D、五分之一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10“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的“绞”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费心思•B、缠绕•C、急刻尖利•D、狡诈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1“兴于诗”的“兴”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兴奋•B、兴盛•C、兴起•D、振兴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2下列哪个称号不属于孔子?()(1.0分)1.0 分•A、至圣先师•B、素王•C、万世师表•D、文成公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3孔子读哪一部经典时韦编三绝?()(1.0分)1.0 分•A、《诗经》•B、《尚书》•C、《周易》•D、《春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4“六言六蔽”的“言”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B、文字•C、言谈•D、方言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15《白虎通》把“学”解释成()?(1.0分)1.0 分•A、学习•B、•C、实践•D、觉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出自哪部文献?()(1.0分)1.0 分•A、尚书•B、礼记•C、•D、诗经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17下列哪一选项符合“君君,臣臣”的意思?()(1.0分)1.0 分•A、君为臣纲•B、国士遇我,故国士报之•C、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论语》导读(复旦版)张汝伦2019尔雅答案100分

《论语》是属于全人类的经典1下列选项中,哪一部经典不属于“四书”?(C)A、《论语》B、《孟子》C、《孝经》D、《中庸》2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必须满足哪些条件?(AC)A、经受了时间与历史的考验B、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拥戴C、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出类拔萃D、销量永居榜首3《论语》为孔子亲手所写。
(错)研读《论语》的现实意义1“内圣外王”最先出自哪部文献?(C)A、《论语》B、《孟子》C、《庄子》D、《道德经》2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
这里的“时”有哪些意思?(ACD)A、孔子平日里做事都很准时B、孔子思考着时代的根本问题C、孔子能根据时代的需求回应时代的问题D、孔子为人处世都合乎中道,无可无不可3孔子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原因在于他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错)孔子的生平1“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B)A、老子B、孟子C、孔子D、曾子2孔子的祖先是哪里人?(D)A、安徽B、陕西C、山东D、河南3从“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可以看出,孔子只是把俎豆当作很普通的玩具来玩耍。
(错)孔子治学1孔子几岁有志于学?(B)A、12B、15C、18D、202孔子读哪一部经典时韦编三绝?(C)A、《诗经》B、《尚书》C、《周易》D、《春秋》3在孔子之前,社会上并不存在作为一门职业的儒生团体。
(错)4孔子区分了“君子儒”与“小人儒”,赋予了“儒”以崭新的意义与使命。
(对)孔子从政1孔子当政时期所施行的有远见的政治举措有哪些?(AB)A、夹谷之会B、诛杀少正卯2孔子“堕三都”,针对的是哪三家?(ACD)A、叔孙氏B、赵孙氏C、季孙氏D、孟孙氏3孔子认为,臣子必须对君王绝对地服从。
即使君主不行君道,臣子也要对君主不离不弃。
(错)孔子周游列国1孔子周游列国长达几年?(B)A、13B、14C、20D、222下列哪一个国家,孔子周游列国时没有去过?(C)A、卫B、郑C、秦D、齐3孔子晚年从事的最主要的活动是()AB。
最新《论语导读》张汝伦期末考试答案

B、 稍微
C、 隐匿
D、 无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答案解析: 9 “彻”是先秦的一种税收制度,具体的税率是?()(1.0 分) 1.0 分
A、 十分之一
B、 二十分之一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C、 十分之二
D、 五分之一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答案解析: 10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的“绞”是什么意?思()(1.0 分) 1.0 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下列哪一选项中“偃”的意思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中的“偃” 相同?()( 1.0 分) 1.0 分
A、 两君偃兵接好
B、 须臾祭毕,倦而偃。
C、 周于寝庙,又适其偃焉
D、 东面偃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答案解析: 2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这里的“罔”如何理解?(()1.0 分) 1.0 分
A、 周易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B、 礼记
C、 尚书
D、 诗经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答案解析: 3
“能近取譬”的“譬”是什么意思()? ( 1.0 分) 1.0 分
A、
晓谕
B、
说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C、
譬喻
D、
教导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答案解析: 4 “人不知而不愠”的“愠”是什么意思?()1.0 分) 1.0 分
A、 语言
B、 文字
C、 言谈
D、 方言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答案解析: 15 《白虎通》把“学”解释成()?(1.0 分) 1.0 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 学习
B、 知识
C、 实践
2017尔雅《论语》导读(上)期末考试答案

WORD 格式-精品资料《论语》导读(上) 期末考试成绩: 100.0 分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子之所慎:齐、战、疾”,孔子认为在某些方面必须非常慎重,其中不包括()。
(1.0 分)1.0 分A、祭祀 斋戒B、战争C、疾病D、修道我的答案:D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0 分)1.0 分A、人不堪其忧,回亦不改其乐WORD 格式-精品资料B、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的答案:C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 分)1.0 分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登山必自卑,行远必自迩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的答案:C4子曰:(),然后君子。
(1.0 分)WORD 格式-精品资料1.0 分A、文胜质则野B、知行合一C、文质彬彬D、风度翩翩我的答案:C5孔子认为什么人接近仁德?()(1.0 分)1.0 分A、坚毅B、木讷C、其言也讱D、以上都对WORD 格式-精品资料我的答案:D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0 分)1.0 分A、好之者不如学之者B、好之者不如行之者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好之者不如敬之者我的答案:C7樊迟问知,孔子的回答是()。
(1.0 分)1.0 分A、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WORD 格式-精品资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的答案:A8“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孔子说的是()。
(1.0 分)1.0 分A、子贡B、子华C、子路D、颜回我的答案:B9《论语·宪问》中有,贤者避世,其次(),其次(),其次()。
(1.0 分)1.0 分A、辟地、辟言、辟色WORD 格式-精品资料B、辟地、辟色、辟言C、辟色、辟地、辟言D、辟人、辟地、辟言我的答案:B10“二三子以我为隐乎”中的“二三子”指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论语》是属于全人类的经典
1
下列选项中,哪一部经典不属于“四书”?( C ) A 、 《论
语》
B 、 《孟子》
C 、 《孝
经》
D 、 《中
庸》
2
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AC ) A 、 经受了时间与历史的考验
B 、 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拥戴
C 、 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出类拔萃
D 、 销量永居榜首
3
《论语》为孔子亲手所写。
(错) 研读《论语》的现实意义
1
“内圣外王”最先出自哪部文献?( C )
A 、 《论语》
B 、 《孟子》
C 、《庄子》
D、《道德经》
2
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
这里的“时”有哪些意思?(ACD)
A、孔子平日里做事都很准时
B、孔子思考着时代的根本问题
C、孔子能根据时代的需求回应时代的问题
D、孔子为人处世都合乎中道,无可无不可
3
孔子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原因在于他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错)
孔子的生平
1
“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B)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曾子
2
孔子的祖先是哪里人?(D)
A、安徽
B、陕西
C、山东
D、河南3 从“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可以看出,孔子只是把俎豆当作很普通的玩具来玩耍。
(错)
孔子治学
1
孔子几岁有志于学?(B)
A、12
B、15
C、18
D、20
2
孔子读哪一部经典时韦编三绝?(C)
A、《诗经》
B、《尚书》
C、《周易》
D、《春秋》
3 在孔子之前,社会上并不存在作为一门职业的儒生团体。
(错)
4 孔子区分了“君子儒”与“小人儒”,赋予了“儒”以崭新的意义与使命。
(对)
孔子从政
1孔子当政时期所施行的有远见的政治举措有哪些?(AB)
A、夹谷之会
B、诛杀少正卯
2孔子“堕三都”,针对的是哪三家?(ACD)
A、叔孙氏
B、赵孙氏
C、季孙氏
D、孟孙氏
3孔子认为,臣子必须对君王绝对地服从。
即使君主不行君道,臣子
也要对君主不离不弃。
(错)
孔子周游列国
1
孔子周游列国长达几年?(B)
A、13
B、14
C、20
D、22
2
下列哪一个国家,孔子周游列国时没有去过?(C)
A、卫
B、郑
C、秦
D、齐
3 孔子晚年从事的最主要的活动是()AB。
A、着书立说
B、教导学生
4 孔子认为,师生关系是双向的伦理关系,彼此都有一定的责任与义务。
(对)
孔子的历史地位
1
下列哪个称号不属于孔子?(D)
A、至圣先师
B、素王
C、万世师表
D、文成公
2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哪位思想家?(C)
A、周敦颐
B、朱熹
C、张载
D、曾国藩
3
孔子的历史功绩在于(AC)
A、奠定文明
B、统一天下
C、教化众生
D、制礼作乐
4孔子认为,修身与治国属于不同的范畴。
两者关系不大。
(错)周代
的社会制度
1
孔子最服膺以下哪个朝代的政治理念?(B)
A、夏朝
B、周朝
2
《殷周制度论》是哪位学者的作品?(B)
A、陈寅恪
B、王国维
3《殷周制度论》分析了周朝取代殷朝的原因,认为周胜殷在于周朝的统治者制定了富国强兵的制度。
(错)
奠定文明,教化苍生
1
“有教无类”的“类”是什么意思?(D)
A、类似
B、人类
C、好像
D、类别
2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是(BC)?
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
C、物质文明发展,精神文明未必会发展。
D、物质文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精神文明的退步。
3孔子认为,社会长治久安的前提在于制定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
(错)为什么孔门如此重视学
1
《性恶篇》出自哪一部先秦经典?(A)
A、《荀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论语》
2
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地表述了孔子对“性”的看法?(C)
A、人性本恶,其善伪也。
B、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C、性相近,习相远。
D、仁义礼智根于心
3孔子重视学的原因在于(A)。
A、唯有学习,人才能培养良好的德行。
B、学习改变人的命运。
C、不学习,无以光宗耀祖。
D、不学习难免被社会淘汰。
4 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错)六言六蔽说
1
“六言六蔽”的“言”是什么意思?(B)
A、语言
B、文字
C、言谈
D、方言
2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的“绞”是什么意思?(C)
A、费心思
B、缠绕
C、急刻尖利
D、狡诈
3 为什么“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AC)
A、学了之后,才能爱所当爱。
B、仁者爱人,容易受蒙蔽。
C、常人之爱常常使其分寸,变得无原则。
D、仁者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就别人,在常人看来,这是十分愚蠢的做法4孔子认为,只有天资不好的人才有必要学习。
天生具有善良天性的人没有必要学习。
(错)
学是生命之学,为己之学
1“今之学者为人”的“为人”如何理解?(B)
A、为了他人的福利
B、为了取悦人心
C、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
D、为了帮助他人
2下列哪种学习最切合孔子论学的旨意?(C)
A、学日语
B、学习开车
C、学习如何孝顺父母
D、研究天文学
3《白虎通》把“学”解释成(D)?
A、学习
B、知识
C、实践
D、觉
4“古之学者为己”表明,古人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的私德。
(错)
何为学 1 在下列学生中,孔子评价谁为“好学”?(C)
A、子路
B、子贡
C、颜回
D、冉伯牛
2
“不贰过”的意思是(B)?
A、不犯大错
B、不重复犯错
C、从不犯错
D、不要两次责怪同一个人的过错
3在孔子看来,好学的标准是什么?(AD)
A、不迁怒
B、入则孝
C、出则悌
D、不贰过
4孔子认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技能,早日成为有用的人。
(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的“时”是什么意思?(C)
A、时时刻刻
B、经常
C、恰逢其时
D、准时
2
“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什么意思?(B)
A、练习
B、实践
C、复习
D、习得
3
哪一个是为学的最高境界?(C)
A、知之
B、好之
C、乐之
D、学以致用
4之所以要“学而时习”,是为了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这样才能学得牢固。
(错)
完整版答案请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方式一: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萌面人资料铺
方式二:搜狗搜索:萌面人资料认准域名:ww\v・xuexia nswg「・com 点击逬入即可
6确页人主页搜素
主页I萌面人资料铺
附血人iSiiw以供/认洽送防个平刍谨仍假e喪
疽榕衣的直人釦1诵;人;1T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