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再生与水稳联合施工技术交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年月日

工程名称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河南段)堤防工程第十标段

交底部位冷再生与水稳联合施工

交底对象中牟段:万滩段,雁鸣湖段,狼城岗段

交底内容:

水稳底基层设计宽度:

组合1:35+600~38+285:临河250cm,背河250cm。

30+770~33+460、52+900~52+943、54+910~55+900、56+020~57+680、

59+550~64+890、65+000~65+233,临河250cm,背河250cm。

组合4:57+680~59+550、64+890~65+000,临河150cm,背河150cm。

组合5:33+460~35+600、50+300~52+900、55+900~56+020,临河150cm,背河150cm。

采用再生机现场铣刨5cm沥青面层以及8~10cm水泥石灰碎石土/石灰土,掺入一定比例的新集料,以水泥作为稳定结合料,形成再生混合料,一次性实现对路面结构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沥青路面再生,形成路面基层。

(一)冷再生混合料技术要求:

(1)水泥

再生混合料中所加的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水泥应疏松、干燥、无团结、结块、受潮变质。水泥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

(2)集料

粗细集料质量均应满足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以及《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要求。

(3)水

凡是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水质有疑问时应进行检验。

(4)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首先将旧混合料完全风干,测定旧混合料完全风干后的含水量,其次根据旧混合料和新加料的级配确定合成级配,绘制级配曲线,使设计合成级配在相应的级配范围内。设计的合成级配宜接近下表中级配范围的中值。当反复调整不能满意时,应更换新加料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

筛孔尺寸(mm)37.5 31.5 26.5 19 9.5 4.75 2.36 1.18 0.6 0.075

通过质量百分率

90~100 66~100 54~100 39~100 28~84 20~70 14~57 8~47 0~30 (%)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用作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水泥再生混合料的压实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技术要求

道路等级

检测项目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压实度不小于97%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不小于 2.5

工地人工撒布水泥,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宜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采用水泥稀浆车,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0.5%。

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做基层时,水泥的最小剂量应不低于4%。但水泥再生混合料的强度不能以水泥含量的增大来获得,水泥剂量也不宜超过5.5%。

(二)施工机械:

2、机械设备

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冷再生机WR2500S 台 1

2 装载机ZL50C 台 2

3 振动压路机YZ25T 台 1

4 胶轮压路机25T 台 1

5 平地机常林717 台 1

6 洒水车台 2

7 自卸车东风台 5

8 旋耕耙台 1

四、技术参数

(一)加宽部位水稳碎石基层采用的配比及室内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试验段桩号K36+930-K37+030

矿料掺配比例(质量比)

水泥剂量

(%)最佳含水量

(%)

最大干密度

(g/cm3)

(10-30)

mm (10-20)

mm

(5-10)

mm

(0-5)

mm

19% 26% 32% 23% 5.5 4.6 2.32

本工程设计为5%水稳碎石基层,本试验段水稳碎石基层宽度为临河、背河均为2.5m,厚度为0.20m,试验水稳碎石基层水泥剂量为5.5%,最大干密度为2.32g/cm3,最佳含水量为4.6%。根据设计水泥最大剂量不超过6%,现场按被稳定粒料:水泥= 100:6(质量比)配合比控制。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时,碾压时的含水率可比最佳含水率增加0.5-1.5%,现场含水率采用6%控制。采用集中厂拌生产水稳碎石混合料,并严格控制各项指标。设计质量控制指标:压实度不小于97%,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4.0Mpa。

(二) 冷再生基层采用的配比及室内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

试验段桩号K36+930-K37+030

矿料掺配比例(质量比)

水泥剂量

(%)最佳含水量

(%)

最大干密度

(g/cm3)

冷再生料mm

石子(10-20)mm

81% 19% 5.5 12.2 1.894 本工程冷再生基层水泥和矿料掺配根据原路面基层结构特点取样检测确定,并满足设计要求。本试验段原路面基层结构为:5cm沥青碎石、15cm水泥石灰碎石土、15cm石灰稳定土(至上而下)。现场采用冷再生机铣刨5cm沥青面层和10cm水泥石灰碎石土基层,掺入5cm厚度的(10-20)mm石子作为新集料,以水泥作为稳定结合料,形成再生混合料。冷再生基层宽度为4m,厚度为0.20m。在铣刨速度为6m/min情况下,确定矿

料掺配比例。试验冷再生基层水泥剂量为5.5%,最大干密度为1.894g/cm3,最佳含水量为12.2%。根据设计水泥最大剂量不超过5.5%,现场按被稳定粒料:水泥= 100:5.5(质量比)配合比控制。冷再生基层施工时,初压时混合料的含水率可比最佳含水率增加1-2%,现场含水率采用14%控制。设计质量控制指标:压实度不小于97%,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

五、试验过程

1、水泥土施工工艺流程

封闭交通→下承层验收及清理→施工放样→水稳料厂拌、运输→摊铺新集料→摊铺水泥→冷再生铣

刨与拌和、摊铺水稳料、接缝处理→平地机整平→碾压整形→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试验检测→养生。

2、施工准备

基底处理:加宽部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冷再生基层施工前施工前需检查下承层并清理表面浮土及

杂物。上料前洒水湿润,达到潮湿无积水。

3、施工放样

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米设一桩,曲线段每15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边缘处设土模和指示桩。土模

高度不低于水稳碎石基层松铺厚度。松铺系数按1.35控制,土模高度不低于20cm*1.35=27cm。并在两侧

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出基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4、水稳料厂拌、运输:水稳拌合站选择在绿博园附近,距离施工现场13.5km,交通便利,从出料到

运送至现场约需30分钟。拌和生产能力为600t/h,满足施工强度要求。并派专人在拌合站按施工配合比

严格控制拌和质量。拌和出料后,用自卸汽车运送至施工现场。水稳料装车前清理干净车厢,不得有杂

物,并控制装料高度,减小水稳料离析;装车后,应篷布覆盖严密,直至卸料摊铺前打开,减少水稳料

水分散失。出厂前立即取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水泥剂量检测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5、摊铺新集料、摊铺水泥、冷再生机就位:施工时视含水率情况,注意拌和和补水紧密配合。并设

专人检查、监督、控制。

A:摊铺新集料(10-20mm)石子:新料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石子采用自卸汽车直接运至施工现场,按堆放距离将石子卸置于原路面中间,然后采用装载机均匀摊铺

在旧路面上,采用平地机对摊铺好的新料进行初平,并对初平好的新料采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后,准备摆

放及摊铺水泥。根据实验室配合比确定所需材料计算每平方所需10mm—20mm石子用量:5cm石子虚铺厚度按虚铺系数1.35控制:5×1.35=6.75cm≈7cm

100m试验段新集料总量:0.2×4×100×1.894×19%=28.789T;

每平方米石子用量:28.789×1000/400m2=71.97kg。每100m2石子用量为7.197T;按自卸汽车装20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