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spss探索分析实例

合集下载

SPSS典型相关分析案例

SPSS典型相关分析案例

SPSS典型相关分析案例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提供有关这些关系的详细信息。

在SPSS中,可以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来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理解这些变量如何相互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典型相关分析的案例,以展示如何在SPSS中执行该分析。

案例背景:假设我们有一个医学研究数据集,包含30名患者的多个生物标记物和他们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我们希望了解这些生物标记物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查看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线性模型来预测疾病严重程度。

以下是执行这个案例的步骤:第1步:准备数据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数据,确保所有变量都是数值型。

在SPSS中,我们可以通过检查数据集的描述性统计信息或查看变量视图来做到这一点。

第2步:导入数据在SPSS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菜单中的"File"选项,然后选择"Open"来导入数据集。

我们应该选择包含待分析数据的文件,并确保正确指定变量的类型。

第3步:执行典型相关分析要执行典型相关分析,我们可以选择菜单中的"Analyze"选项,然后选择"Canonical Correlation"。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我们应该选择我们希望研究的生物标记物变量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变量。

然后,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选项,如方差-协方差矩阵、相关矩阵和判别系数,并点击"OK"执行分析。

第4步:解释结果完成分析后,SPSS将提供几个输出表。

我们应该关注典型相关系数和标准化典型系数,以了解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使用这些系数来解释生物标记物如何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联,并找到最重要的变量。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SPSS提供的其他统计结果来进一步解释模型的效果和预测能力。

使用SPSS进行探索式因素分析的教程

使用SPSS进行探索式因素分析的教程

使用SPSS进行探索式因素分析的教程探索性因素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确定一组变量之间的潜在结构。

SPSS是一种常用于数据分析的软件工具,它提供了强大的因素分析功能。

以下是一个使用SPSS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简单教程,该教程可以帮助您了解如何使用SPSS来执行因素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步骤1:导入数据步骤2:准备数据确保您的数据符合因素分析的前提条件。

确定您要进行因素分析的变量是否具有线性关系,并进行必要的数据转换(例如,对数转换)以满足这个条件。

步骤3:执行因素分析在SPSS的“分析”菜单下,选择“数据准备”和“因子”。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您要进行因素分析的变量并将其移动到“因子”框中。

选择“萃取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或最大似然估计)并指定要提取的因素的数量。

您还可以选择执行因子旋转以获得更简单和解释性更强的因子结构。

步骤4:解读结果SPSS将生成一个因素分析的输出报告,其中包含多个表格和图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读步骤:-总体解释:观察“总体解释”表,了解因子数量和提取方法的解释力度。

查看“因素”的特征值,了解提取的因子解释的总方差比例。

-因子负荷:查看“因子负荷”表,该表显示了原始变量与提取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较高的因子负荷表示原始变量与特定因子之间的较强关联。

-因子旋转:如果您选择了因子旋转,则查看“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该表显示了旋转后的因子负荷。

查看这些旋转后的因子负荷以确定是否存在更简单的因子结构。

-因子得分:根据选定的因子分析方法,可以生成每个观测值的因子得分。

这些得分表示了每个观测值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情况,可以用于后续的分析和解释。

步骤5:解释因子根据因子负荷和因子名称,解释每个因子代表的潜在结构。

结合领域知识和因子负荷,您可以确定每个因子是否与特定概念或潜在维度相关联。

步骤6:结果报告根据您的研究目的和需要,将因子分析的结果写入报告中。

确保清楚地描述因子数量、命名以及每个因子代表的结构或概念。

SPSS数据统计分析实例详解ppt课件

SPSS数据统计分析实例详解ppt课件

该对话框用于定义是哪两组相比,在两个group框内分别输入1和 2,表明是变量group取值为1和2的两组相比。然后单击Continue 按钮,再单击OK按钮,系统经过计算后会弹出结果浏览窗口, 首先给出的是两组的基本情况描述,如样本量、均数等(糟糕, 刚才的半天工夫白费了),然后是t检验的结果如下:
1.5 打开其他文件格式 1.5.1 直接打开 1.5.2 使用数据库查询打开 1.5.3 使用文本导入向导读入文本文件 1.6 编辑数据文件 1.6.1 定义新变量 1.6.2 数据录入技巧 1.7 进一步整理数据文件--Data菜单 1.7.1 用于数据管理的菜单项 1.7.2 正交设计菜单项
ppt课件.
ppt课件.
18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
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
F Sig. t
95% Confidence
df
Sig. (2- Mean Std. Error tailed) Difference Difference
Levene方差齐性 检验
F值 P值
血 磷 值
假设方 差齐
假设方 差不齐
0.032
0.86
两均数是否相等的t检验
t值
自由度
P值(双 侧)
均数差值
差值的标 准误
差值的95%可信区间
下限
上限
2.524
22 0.019 0.4363 0.1729 7.78E-02 0.7948
2.524 21.353 0.02 0.4363 0.1729 7.72E-02 0.7954

(可视化整理)spss统计分析-实例分析

(可视化整理)spss统计分析-实例分析

2、将变量算入变量窗口,进入选项对话框进行设 置,完成后点继续,并确定
SPSS
的 输 出 结 果
数据编辑窗口中,在 原变量右侧多了一列 由原变量标准化产生 的“Z+原变量名” 的列
SPSS
的 操 作 步 骤
2、在频率主对话框中分别进入图表和格式进 行设置,完成后点继续返回,最后点确定
SPSS
的 输 出 结 果
该教学案例数据解析
均值(平均值、平均数)表示的是某变量 所有取值的集中趋势或平均水平。例如, 学生某门学科的平均成绩、公司员工的平 均收入、某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等。
集中趋势(Central Tendency)
离散趋势(Dispersion) 分布形态(Distribution)
1.1 频数分析_扩展功能例
案例1-2
• 分析人均住房面积的分布,并对本市户口和外地户口家 庭的人均住房面积分布情况进行比较。 • 特点:“人均住房面积”是定距型变量 • 步骤:
Statistic
Std.Error
N Minimum Maximum Mean Std. Deviation Skewness Kurtosis Skewness Kurtosis
全部数据分析结果
分组数据分析结果
1.2 描述性分析
描述性分析主要用于输出变量的各类描述性统计量的 值,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可知,频数分析同样可以做到,都是 以计算数值型单变量的统计量为主。描述性统计分析没有图 形功能,也不能生成频数表,但描述性分析可以将原始数据 转换成标准正态评分值,并以变量形式存入数据文件中,以 便后续分析时应用。
2993 0 13.6667 19.6250 26.6667
人 均 面积 N Percentiles

(整理)使用SPSS进行探索式因素分析的教程.

(整理)使用SPSS进行探索式因素分析的教程.

第4章探索式因素分析在社会与行为科学研究中,研究者经常会搜集实证性的量化资料來做验证,而要证明这些资料的可靠性与正确性,则必须依靠测量或调查工具的信度或效度(杨国枢等,2002b)。

一份好的量表应该要能够将欲研究的主题构念(Construct,它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理论构想或特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清楚且正确的呈现出来,而且还需具有「效度」,即能真正衡量到我们欲量测的特性,此外还有「信度」,即该量表所衡量的结果应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因此为达成「良好之衡量」的目标,必须有以下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针对量表的题项作项目分析,以判定各项目的区别效果好坏;第二步骤则是建立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量表之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已于第2、3章有所说明,本章将探讨量表之效度问题。

4-1 效度效度即为正确性,也就是测量工具确实能测出其所欲测量的特质或功能之程度。

一般的研究中最常使用「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与「建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来检视该份研究之效度。

所谓「内容效度」,是指该衡量工具能足够涵盖主题的程度,此程度可从量表内容的代表性或取样的适切性来加以评估。

若测量内容涵盖所有研究计划所要探讨的架构及内容,就可说是具有优良的内容效度。

在一般论文中,常使用如下的描述来「交代」内容效度:本研究问卷系以理论为基础,参考多数学者的问卷内容及衡量项目,并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性加以修改,并经由相关专业人员与学者对其内容审慎检视,继而进行预试及修正,因此本研究所使用之衡量工具应能符合内容效度的要求。

本研究之各研究变项皆经先前学者之实证,衡量工具内容均能足够地涵盖欲探讨的研究主题。

另外,本研究于正式施测前,亦针对问卷之各题项与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进行内容适切度之讨论,因此,研究采用之衡量工具应具内容效度。

在内容效度方面,主要是根据文献探讨及专家研究者的经验。

然因本研究问卷设计之初,考虑目前相关的文献中,尚未对本研究议题提出实证性问卷,故只能自行设计量表,对于内容效度是否达成,尚有疑虑。

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的典型案例

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的典型案例

数据预处理
缺失值处理
对于缺失值,可以采用删除缺失样本、均值插补、多重插补等方法进行处理。在本案例中,由于缺失值较少,采用删 除缺失样本的方法进行处理。
异常值处理
对于异常值,可以采用箱线图、散点图等方法进行识别和处理。在本案例中,通过箱线图发现存在少数极端异常值, 采用删除异常样本的方法进行处理。
数据标准化
06
典型案例三:经济学领域 应用
案例背景介绍
研究目的
探讨某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
VS
数据来源
采用某国统计局发布的年度经济数据,包 括GDP增长率、失业率等指标。
SPSS操作步骤详解
1. 数据导入与整理 将原始数据导入SPSS软件。 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确保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SPSS操作步骤详解
显著性检验
观察相关系数旁边的显著性水平 (p值),判断相关关系是否具有 统计显著性。通常情况下,p值小 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显著性。
结果讨论
结合相关系数和显著性检验结果 ,讨论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健康 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探讨不 同教育水平或职业对心理健康的 影响,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人群 中的差异。
关注SPSS输出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 果P值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如 0.05),则认为药物剂量与症状改善 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即两变 量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关联。
结合专业背景和实际情境,对结果进 行解释和讨论。例如,如果药物剂量 与症状改善程度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显 著,可以认为增加药物剂量有助于改 善患者症状。同时,需要注意结果的 局限性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医 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提出政策建议或未来研究方向,以促进经济增长和降 低失业率。

SPSS基本统计分析(二):探索分析

SPSS基本统计分析(二):探索分析

SPSS基本统计分析(⼆):探索分析1、主要功能:
此分析⽅法可检查数据是否有错误,对样本分布特征以及样本分布规律作初步了解。

剔除奇异值和错误数据。

探索性分析过程将提供在分组和不分组的情况下常⽤的统计量和图形。

2. SPSS操作
2.1操作步骤
对30名10岁少⼉(15男15⼥)的⾝⾼(cm)进⾏探索性分析。

注意:录⼊数据时,对不同分组需要定义新的组值,这⾥,0代表男孩,1代表⼥孩。

点击统计,出现如下对话框:
点击图,出现如下对话框:
点击选项,出现如下对话框:
2.2输出结果
(1)个案处理摘要:由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有效个案数、缺失个案数和总计个案数。

(2)下表中包含了所有的描述性统计指标。

(3)M估计量:给出的是4种集中趋势的稳健估计量,表格下⽅还给出了不同⽅法计算估计量的加权常量。

当数据中存在极端值或异常值时,M估计量是很好的均值和中位数的替代者,能够更好的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

在描述统计中,如果均值和中位数与M估计量的差距很⼤,说明数据中存在异常值。

(4)百分位数
(5)正态性检验
给出了KS和SW两种正态检验⽅法的结果,P值均⼤于0.05,因此认为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6)⽅差齐性检验
表格所⽰为莱⽂⽅差齐性检验的结果,并列举了计算莱⽂统计量的4种算法,由结果得,P值均⼤于0.05,认为不同性别的⾝⾼⽅差是齐性的。

(7)箱图与极端值
由箱图可以看出,编号为24的⼥孩⾝⾼在箱图外,属于离群点。

极值表格中输出的是每个变量的5个最⼤值和5个最⼩值。

统计学课SPSS数据分析实战案例

统计学课SPSS数据分析实战案例

统计学课SPSS数据分析实战案例SPSS(统计分析系统)是一款常用的统计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商业、医学等领域的数据分析工作中。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将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展示统计学课的实战应用。

案例背景假设你是一位市场研究员,你的公司正在调查消费者对某产品的满意度。

你已经收集了一份随机抽样的数据集,包含了消费者的满意度评分以及他们的一些个人信息。

你的任务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消费者满意度与个人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数据集说明数据集包括了500个消费者的信息,具体变量如下:1. 变量1:满意度评分(连续变量,取值范围从1到10);2. 变量2:性别(分类变量,取值为男性和女性);3. 变量3:年龄(连续变量);4. 变量4:收入水平(分类变量,取值为低、中、高三个层次);5. 变量5:购买次数(连续变量,表示过去一年内购买该产品的次数)。

数据分析步骤以下是对这份数据集进行分析的步骤:1. 数据清洗和准备首先,我们需要检查数据集中是否存在缺失值或异常值,并进行数据清洗。

在SPSS中,我们可以使用数据查看和数据清洗的功能来完成这一步骤。

确保数据集中的每一列都没有缺失值,并且所有的异常值已经得到恰当的处理。

2. 描述性统计分析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SPSS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功能,对数据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我们可以计算满意度评分、年龄和购买次数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并生成频数分布表和柱状图。

3. 相关性分析为了确定满意度评分与其他个人信息变量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可以使用SPSS的相关性分析功能。

通过计算满意度评分与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和购买次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我们可以评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4. 单因素方差分析我们可以使用SPS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了解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在满意度评分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观察方差分析表和显著性水平,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后,我们可以使用SPSS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功能来建立一个回归模型,以预测满意度评分。

spss数据分析报告案例

spss数据分析报告案例

SPSS数据分析报告案例1.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生是否存在晚睡现象,并探究晚睡与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

通过采集大学生的睡眠时间、就寝时间以及健康状况等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睡眠状况与健康问题的关联。

2. 数据概况本研究共收集了200名大学生的数据,其中包括性别、年级、每晚睡眠时间、平均就寝时间、是否存在健康问题等变量。

下面是对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结果:•性别分布:男性占50%,女性占50%。

•年级分布:大一占25%,大二占30%,大三占25%,大四占20%。

•每晚睡眠时间:平均睡眠时间为7.8小时,标准差为1.2小时。

最小值为5小时,最大值为10小时。

•平均就寝时间:平均就寝时间为23:30,标准差为0.5小时。

最早就寝时间为22:00,最晚就寝时间为01:00。

•健康问题:共有45%的大学生存在健康问题。

3. 数据分析结果3.1 性别与睡眠时间的关系首先,我们探究性别与睡眠时间之间的关系。

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以下的结果:•假设检验:男性和女性的睡眠时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男性平均睡眠时间为7.6小时,女性平均睡眠时间为8.0小时。

T值为-2.14,P值为0.034,意味着男性和女性的睡眠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3.2 年级与睡眠时间的关系我们进一步探究年级与睡眠时间的关系。

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得出以下结果:•假设检验:各年级的睡眠时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平均睡眠时间分别为7.7小时、7.9小时、8.1小时和7.6小时。

F值为2.75,P值为0.043,说明各年级之间的睡眠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3.3 睡眠时间与健康问题的关系最后,我们分析睡眠时间与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

利用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假设检验:睡眠时间与健康问题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和健康问题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 = -0.25,P值 = 0.001),即睡眠时间越少,存在健康问题的可能性越大。

用SPSS做探索性因子分析

用SPSS做探索性因子分析

DRAFT ONLY附:在SPSS 中做探索性因子分析110.12操作步骤23 第一步:载入数据并启动因子分析。

4567 第二步:选择因子所对应的测度项。

在这个研究中,我们选择对应于七个变量(包括8 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 的测度项。

910告读者丗本书的正式版丆《社会调查设计与数据分析:从立题到发表》丆 终于作为国内最好的研究方法丛书-重庆大学万卷方法丛书的一员出版了乮六2011年6月乯。

有兴趣购买的读者现在可以从卓越购买。

相比于意见稿丆正式版丗- 增加了第13章丆构成性测度与PLS•C - 增加了第14章丆潜变量的调节作用 - 大量充实第15章丆论文写作与发表- 第12章中数据分析的结果做了大量更新丆原内容介绍的方法与数据分析的结论虽然正确丆数据计算结果有错误。

其它各章也做了相当多的修改丆不再赘述。

正式版比意见版的内容增加了大概三分之一。

这些新增的内容对于科研人员和方法论老师来讲是十分重要。

本附录是书稿的一部分。

DRAFT ONLY12第三步:设定因子求解办法为主成分分析法。

使用相关系数矩阵,并设定主要因子的34特征根大于1。

5678第四步:设计因子旋转方法为“Varimax”。

然后在“Factor Analysis”窗口中按“ok”开始计算。

910DRAFT ONLY1210.13主成分分析的结果34 对应于27个测度项,主成分分析法一共产生了27个因子。

这是可以产生的因子个数5 的上限。

“Total ”列报告了每一个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

“% of Variance ”表示这个特征6 值在所有特征值和中的比例。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这一列反映了特征根7 大于1的因子。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顺利地得到了7个因子。

相应地,在用碎石坡法对因8 子进行目测时,我们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请读者参看本章中的相应图例。

值得一提的9 是,第八个因子的特征根为0.967,十分接近1。

spss数据分析案例

spss数据分析案例

spss数据分析案例SPSS数据分析案例。

在实际的数据分析工作中,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它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介绍如何使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并展示分析结果。

案例背景:某公司想要了解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收集了员工的满意度评分和绩效评分数据。

现在,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数据,利用SPSS进行分析,找出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数据收集:首先,我们收集了100名员工的满意度评分和绩效评分数据。

满意度评分采用了1-5的五级评分制,绩效评分采用了1-100的百分制评分。

数据导入:将收集到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数据集,并将员工的满意度评分和绩效评分数据分别录入到不同的变量中。

数据描述统计分析:首先,我们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计算满意度评分和绩效评分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

这些统计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相关性分析:接下来,我们使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员工满意度评分和绩效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而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回归分析:在确定了员工满意度评分和绩效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员工满意度评分对绩效评分的预测模型。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员工满意度评分对绩效评分的影响程度,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绩效评分的因素。

结论:通过SPSS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员工满意度评分与绩效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员工满意度评分越高,其绩效评分也越高。

这为公司提高员工绩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可以通过提升员工满意度来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总结:在本案例中,我们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员工满意度和绩效之间的数据分析。

spss数据分析简单案例

spss数据分析简单案例

spss数据分析简单案例SPSS数据分析简单案例。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SPSS(统计分析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

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来介绍如何使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

首先,我们收集了一份关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数据,包括学生的性别、年龄、每周学习时间和期末考试成绩。

我们的研究问题是探讨性别、年龄和每周学习时间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我们首先打开SPSS软件,导入我们收集的数据。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SPSS 的数据编辑功能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SPSS的描述性统计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计算每个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对数据的分布和特征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SPSS的相关分析功能来探讨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可以计算不同变量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从而了解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

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使用SPSS的回归分析功能来探讨性别、年龄和每周学习时间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而探讨不同变量对学习成绩的预测作用。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SPSS的图表功能来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

我们可以绘制散点图、柱状图和折线图,从而直观地展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利用SPSS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回答我们的研究问题。

在实际研究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其他统计分析方法,如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以深入挖掘数据的内在规律。

总之,SPSS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分析工具。

通过本文的简单案例,希望读者能够对SPSS的数据分析功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研究中灵活运用,从而为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SPSS 典型相关分析案例

SPSS 典型相关分析案例

SPSS典型相关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一组变量与另一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来解释对方变量
差异的统计方法。

在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
理领域,这种方法常被用来研究员工工作满
意度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并制定相关的管理
策略。

以下是一个SPSS典型相关分析的案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样本,由100名员工组成,我们想要研究员工工作满意度与以下9个因
素之间的关系:薪酬、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福利、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压力、同
事关系和公司文化。

在进行典型相关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将这些变量进行预处理,即去
除不需要的变量、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等。

然后,我们进入SPSS软件,点击“Analyze”菜单下的“Canonical Correlation”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所有9个因素和员工
满意度作为“Variable(s)”并点击“OK”按钮。

SPSS会自动给出相应的结果,包括典型相关系数、方差解释比、典型相关变量等。

假设结果表明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70,方差解释比为49%,前三个典型相关变量分别是薪酬、晋升机会和工作内容。

这意味着
这三个变量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变量来提高员工的工
作满意度。

具体的建议可以根据调查结果和
实际情况制定,比如提高薪酬水平、加强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改善工作环境等。

使用SPSS进行探索式因素分析的教程

使用SPSS进行探索式因素分析的教程

第4章 探索式因素分析在社会与行为科学研究中,研究者经常会搜集实证性的量化资料來做验证,而要证明这些资料的可靠性与正确性,则必须依靠测量或调查工具的信度或效度(杨国枢等,2002b )。

一份好的量表应该要能够将欲研究的主题构念(Construct,它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理论构想或特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清楚且正确的呈现出来,而且还需具有「效度」,即能真正衡量到我们欲量测的特性,此外还有「信度」,即该量表所衡量的结果应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因此为达成「良好之衡量」的目标,必须有以下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针对量表的题项作项目分析,以判定各项目的区别效果好坏;第二步骤则是建立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量表之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已于第2、3章有所说明,本章将探讨量表之效度问题。

4—1 效度效度即为正确性,也就是测量工具确实能测出其所欲测量的特质或功能之程度。

一般的研究中最常使用「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与「建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来检视该份研究之效度.所谓「内容效度」,是指该衡量工具能足够涵盖主题的程度,此程度可从量表内容的代表性或取样的适切性来加以评估。

若测量内容涵盖所有研究计划所要探讨的架构及内容,就可说是具有优良的内容效度。

在一般论文中,常使用如下的描述来「交代」内容效度:而所谓「建构效度」系指测量工具的内容,即各问项是否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念或特质的程度。

建构效度包含收敛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 )与区别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 ),收敛效度主要测试以一个变量(构念)发展出的多项问项,最后是否会收敛于一个因素中(同一构念不同题目相关性很高);而区别效度为判别问项可以与其它构念之问项区别的程度(不同构念不同题目相关性很低)。

衡量收敛效度的统计方式可使用探索式因素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简称因素分析.进行因素分析时,若发现各构念的衡量项目皆可收敛于同一个共同因素之下,则表示该量表的收敛效度是可被接受的。

SPSS因子分析——实例分析

SPSS因子分析——实例分析

SPSS因子分析——实例分析SPSS因子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探索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结构。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潜在的因素或维度,简化数据分析,并揭示变量之间的潜在关系。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例来介绍如何使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

假设我们有一个关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调查问卷,包含了多个变量,如购买频率、购买金额、购买渠道等。

我们想要通过因子分析来探索这些变量之间的潜在结构,并识别出潜在的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将原始数据导入SPSS软件。

在SPSS的"变量视图"中,我们可以将每个变量名称输入到空白单元格中,并为每个变量选择适当的测量尺度(如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

然后,切换到"数据视图",在每一行中输入被调查者的数据。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前提检测。

在SPSS的"分析"菜单中,选择"数据采样"并点击"样本界限",以确保我们选择的样本大小是否足够。

然后,我们选择"统计"中的"相关性",点击"双变量"并检查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如果我们的数据满足以上要求,我们可以继续进行因子分析。

在SPSS的"分析"菜单中,选择"数据准备",点击"描述统计"并选择"频数",以检查每个变量的分布情况。

然后,我们再次选择"分析"中的"数据准备",点击"因子"并选择"提取方法"。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极大似然估计等。

这些方法之间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因子数。

在"因子提取"对话框中,点击"因子"并输入我们认为合适的因子数。

SPSS分析实例

SPSS分析实例

[例1]一个品牌的方便面面饼的标称重量是80克,标准差应该小于2克。

现从生产线包装前的传送带上随机抽取部分面饼,称重数据记录在数据文件data中。

问这批面饼重量是否符(1)检验方法:(2)原假设和备择假设:(3)通过上面两个表格中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例2]为评价两个培训中心的教学质量,对两个培训中心学员进行了一次标准化考试,分析(1)检验方法:(2)原假设和备择假设:(3)通过上面两个表格中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例3]某康体中心的减肥班学员入班时的体重数据和减肥训练一个月后的体重数据记录在数据文件data中,试分析一个月的训练是否有效。

(1)检验方法:(2)原假设和备择假设:(3)通过上面两个表格中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论:(4)可以绘制_________图,直观显示前后体重的变化趋势。

[例4]为了解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意见,在金融系和统计系本科生中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得到了390名学生的调查数据。

试据此推断两系本科生对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意见是否一致。

(1)检验方法:(2)原假设和备择假设:(3)通过上面两个表格中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论:(4)可以通过_________图直观地比较不同系别的满意度。

[例5]为了试验某种减肥药物的性能,测量11个人在服用该药以前以及服用该药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的体重。

那么请问在这4个时期,11个人的体重有无发生显著的变化?(1)通过上面输出结果表格,可判断使用的检验方法:(2)原假设和备择假设:(3)结论:[例6]数据文件“Employee data.sav”记录了474名职工的基本信息(1)绘制复式条形图来表示不同性别的雇佣类别情况;(2)对起始薪金绘制茎叶图,说明图中信息;(3)通过箱图描绘不同雇佣类别的职工当前薪金情况,得出结论;(4)分析起始薪金的确定与什么因素有关,说明下面两表分别用的分析方法,并比较两表的结果。

控制变量起始薪金教育水平(年)雇佣类别 & 经验(以月计)起始薪金相关性 1.000 .461显著性(双侧). .000df 0 470 教育水平(年)相关性.461 1.000显著性(双侧).000 .df 470 0[例7]考察数码相机成像元器件像素数是否会对产品销量产生显著影响(设显著性水平α=0.05)。

spss因子分析案例

spss因子分析案例

spss因子分析案例SPSS因子分析是一种用于探索或验证潜在结构的数据分析方法。

它将一组观测变量分解为几个潜在变量(或因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集,其中包含了一些心理测量量表的数据。

我们对这些测量量表进行因子分析,以了解是否可以将它们归类为几个互相关联的潜在因子。

我们将使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

首先,我们打开SPSS,并加载数据集。

然后,我们选择'Analyze'菜单下的'Dimension Reduction',再选择'Factor'。

在'Factor'对话框中,我们将选择要进行因子分析的测量量表变量,并将它们添加到'Variables'框中。

然后,我们单击'Extraction'选项卡。

在'Extraction'选项卡中,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因子抽取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和最大似然估计。

在本例中,我们选择最大似然估计。

然后,我们单击'Rotation'选项卡。

因子旋转是为了使因子之间更易解释。

我们可以选择'Varimax'或'Promax'旋转方法。

在本例中,我们选择'Varimax'。

接下来,我们单击'Summary'选项卡,然后单击'Continue'。

最后,我们单击'OK'按钮开始进行因子分析。

SPSS将计算因子分析,并提供一个结果表。

在结果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测量量表变量在每个因子上的载荷值。

载荷值表示变量与因子之间的关联强度。

我们还可以看到每个因子的解释方差比例。

这个比例表示每个因子解释了多大比例的变量的方差。

我们希望尽可能多的方差被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

此外,结果表还提供了每个因子的特征值。

特征值表示因子的重要性,越大的特征值表示该因子在解释数据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spss案例分析

spss案例分析

1、某班共有28个学生,其中女生14人,男生14人,下表为某次语文测验的成绩,请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女生成绩好,还是男生成绩好。

方法一:频率分析Array(1)步骤:分析→描述统计→频率→女生成绩、男生成绩右移→统计量设置→图表(直方图)→确定(2)结果:统计量女生成绩男生成绩N有效1515缺失7373均值中值众数标准差方差全距极小值极大值和a. 存在多个众数。

显示最小值(3)分析:由统计量表中的均值、标准差及直方图可知,女生成绩比男生成绩好。

方法二:描述统计(1)步骤:分析→描述统计→描述→女生成绩、男生成绩右移→选项设置→确定(2)结果:(3)分析:由描述统计量表中的均值、标准差、方差可知,女生成绩比男生成绩好。

2、某公司经理宣称他的雇员英语水平很高,现从雇员中随机随出11人参加考试,得分如下:80、81、72、60、78、65、56、79、77、87、76,请问该经理的宣称是否可信(1)方法:单样本T检验H 0:u=u,该经理的宣称可信H 1:u≠u,该经理的宣称不可信(2)步骤:①输入数据:(80,81,…76)②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VAR00001右移→检验值(75)→确定(3)结果:单个样本统计量N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VAR0000111(4)分析:由单个样本检验表中数据知t=>,所以接受H,即该经理的宣称是可信的。

3、某医院分别用 A、B两种血红蛋白测定仪器检测了16名健康男青年的血红蛋白含量(g/L),检测结果如下。

问:两种血红蛋白测定仪器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差别仪器A:113,125,126,130,150,145,135,105,128,135,100,130,110,115,120 ,155仪器B:140,150,138,120,140,145,135,115,135,130,120,133,147,125,114,165(1)方法:配对样本t检验H 0:u1=u2,两种血红蛋白测定仪器的检测结果无差别H 1:u1≠u2,两种血红蛋白测定仪器的检测结果有差别(2)步骤:①输入两列数据:A列(113,125,…155);B列(140,125,…165);②分析→比较均值→配对样本t检验→仪器A、仪器B右移→确定(3)结果:成对样本统计量均值N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对 1仪器A16仪器B16(4)分析:由成对样本检验表的Sig 可见t =小于,所以拒绝H 0,即两种血红蛋白测定仪器的检测结果有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解spss探索分析实例最后更新:2012-12-10 阅读次数:【字体:小中大】探索分析是在对数据的基本特征统计量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的更为深入详细的描述性观察分析。

它在一般描述性统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数据其他特征的文字与图形描述,显得更加细致与全面,有助于用户思考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的方案。

主要的分析如下:(1)观察数据的分布特征:通过绘制箱锁图和茎叶图等图形,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形式和数据的一些规律,包括考察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值等。

过大或过小的数据均有可能是奇异值、影响点或错误数据。

寻找异常值,并分析原因,然后决定是否从分析中删除这些数据。

因为奇异值和影响点往往对分析的影响较大,不能真实地反映数据的总体特征。

(2)正态分布检验:检验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很多检验能够进行的前提即总体数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因此,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就决定了它们是否能用只对正态分布数据适用的分析方法。

(3)方差齐性检验:用Levene检验比较各组数据的方差是否相等,以判定数据的离散程度是否存在差异。

例如在进行独立右边的T检验之前,就需要事先确定两组数据的方差是否相同。

如果通过分析发现各组数据的方差不同,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那么就需要对数据进行转换使得方差尽可能相同。

Levene检验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时,不强求数据必须服从正态分布,它先计算出各个观测值减去组内均值的差,然后再通过这些差值的绝对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如果得到的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ce)小于0.05,那么就可以拒绝方差相同的假设。

探索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打开数据文件,选择【分析】(Analyze)菜单,单击【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命令下的【探索】(Explore)命令,SPSS将弹出"探索"(Explore)对话框,如图3-9所示。

在"探索"(Explore)对话框中,左边的变量列表为原变量列表,通过单击按钮可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变量进入右边的"因变量列表"(Dependent List)框、"因子列表"(Factor List)框和"标注个案"(Label Cases by)列表框。

因变量是用户所研究的目标变量。

因子变量是影响因变量的因素,例如分组变量。

标注个案是区分每个观测量的变量,如雇员的ID等。

例如,研究同一班级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差距时,就可将"身高"变量列入"因变量列表"(Dependent List)框中,将"性别"列入"因子列表"(Factor List)框中,同时将学生的"学号"变量列入"标注个案"(Label Cases by)列表框中。

如果有多个分组变量进入"因子列表"列表框中,那么会以分组变量的各种取值进行组合分组。

如两个分组变量各有2种取值,那么输出的结果就会有4种组合分组。

在对话框下端的"输出"(Display)框中有三个选项:两者都(Both):默认选项,表示同时输出描述统计量的统计表格和图形。

选择此项将激活右边的【统计量】(Statistics)和【绘制】(Plots)按钮。

统计量(Statistics):表示只输出统计表格,不输出图表。

选择此项将激活右边的【统计量】(Statistics)按钮,【绘制】(Plots)按钮不被激活。

图(Plots):表示只输出图表,不输出统计表格。

选择此项将激活右边的【绘制】(Plots)按钮,【统计量】(Statistics)按钮不被激活。

单击【统计量】(Statistics)按钮,打开"探索:统计量(Explore:Statistics)"对话框,如图3-10所示。

在该对话框中,4个选择项分别如下:描述性(Descriptives):选择此项,将生成描述性统计表格。

表中显示样本数据的描述统计量,包括平均值、中位数、5%调整平均数、标准误、方差、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组距、四分位数、峰度、偏度及峰度和偏度的标准误。

此项为默认选项,在下面的"均值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for Mean)文本框中,用户还可输入数值指定均值的置信区间的置信度,系统默认的置信度为95%。

M-估计量(M-estimators):选择此项,将计算并生成稳健估计量。

M估计在计算时对所有观测量赋予权重,随观测量距分布中心的远近而变化,通过给远离中心值的数据赋予较小的权重来减小异常值的影响。

界外值(Outliers):选择此项,将输出分析数据中的5个最大值和5个最小值作为异常嫌疑值。

百分位数(Percentiles):选择此项,将计算并显示指定的百分位数,包括5%、10%、25%、50%、75%、90%和95%等。

"探索:统计量"对话框中的4个选项为复选框,用户可进行多项选择,单击【继续】(Continue)按钮,即可返回"探索"主对话框。

单击【绘制】(Plots)按钮,打开"探索:图"(Explore:Plots)对话框,如图3-11所示。

"探索:图"对话框中有如下4个选择组:(1)箱图(Boxplots)栏(单选项组):箱图,又称箱锁图。

如果用户在"探索"主对话框的"因变量列表"(Dependent List)框中输入了多个变量名,则在此选择组中进行选择,可确定箱锁图的生成方式。

箱锁图中,底部的水平线段是数据的最小值(异常点除外),顶部的水平线段是数据的最大值(异常点除外),中间矩形箱子的底所在的位置是数据的第一个四分位数(即25%分位数),箱子顶部所在位置是数据的第三个四分位数据(即75%分位数)。

箱子中间的水平线段刻画的是数据的中位数(即50%分位数)。

按因子水平分组(Factor levels together,系统默认):选择此项,将为每个因变量创建一个箱锁图,在每个箱锁图内根据分组变量的不同水平的取值创建箱形单元。

不分组(Dependents together):选择此项,将为每个分组变量的水平创建一个箱锁图,在每个箱锁图内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因变量所对应的箱形单元,方便用户进行比较。

无(None):选择此项,不创建箱图。

(2)描述性(Descriptive)栏(复选项):选择该组内的选项,可以生成茎叶图和(或)直方图。

在箱图(Boxplots)组内选择的选项不同,则生成的茎叶图和直方图也不相同。

选择"按因子水平分组"单选按钮时,在创建茎叶图和(或)直方图时,首先会根据因变量的不同进行分类,为每一个因变量对应的不同分组变量的不同水平创建一个茎叶图和(或)直方图;选择"不分组"单选按钮时,在创建茎叶图和(或)直方图时,则首先根据不同分组变量水平的不同,为每一个因变量创建一个茎叶图和(或)直方图。

茎叶图(Stem-and-leaf,系统默认):茎叶图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即频率(Frequency)、茎(Stem)和叶(Leaf),在图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图的底端,注明了茎的宽度(Stem Width)和每一叶所代表的观测量数(Each Leaf)。

茎叶图中,茎表示数据的整数部分,叶表示数据的小数部分(小数位数只有一位,频数的数值有多大,则对应的小数就有多少个),将茎和叶的数值组合起来再乘以茎宽,便是该数据的值。

由于茎叶图不仅仅能表示数据的频数分布,还能近似地表示数据的大小,因此它比直方图表达的信息更全面。

直方图(Histogram):直接绘制直方图的步骤详见第10章。

(3)带检验的正态图(Normality plots with test,复选框):选择此项,将进行正态性检验,并生成正态Q-Q概率图和无趋势正态Q-Q概率图。

(4)伸展与级别Levene检验(Spread vs level with Levene Test)栏(单选项组):对所有的展布-水平图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数据转换,同时输出回归直线的斜率及方差齐性的Levene检验,但如果没有指定分组变量,则此选项无效。

无(None):不进行Levene检验,系统默认。

选择此项,SPSS将不产生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方差齐性检验。

幂估计(Power Estimation):对每组数据产生一个中位数的自然对数及四个分位数的自然对数的散点图。

已转换(Transformed):变换原始数据,用户可在后面的参数框中选择数据变换类型。

未转换(Untransformed):不变换原始数据时选择此项。

用户在"探索:图"对话框中进行选择后,单击【继续】(Continue)按钮,即可返回"探索"主对话框。

单击【选项】(Options)按钮,打开"探索:选项"(Explore:Options)对话框,如图3-12所示。

在该对话框中,可选择缺失值的处理方式,SPSS提供了3种处理方式:按列表排除个案(Exclude cases listwise,系统默认):选择此项,对所有的分析过程剔除分组变量和因变量中所有带有缺失值的观测量数据;按对排除个案(Exclude cases pairwise):同时剔除带缺失值的观测量及与缺失值有成对关系的观测量。

在当前分析过程中用到的变量数据中剔除带有缺失值的观测量数据,在其他分析过程中可能包含缺失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